实际上,首钢搬迁并非自北京奥运会开始。
上世纪70年代,时任首钢党委书记的周冠五去日本考察,看到高炉下都种着花草,工人带着白手套工作。周冠五认为首钢应以此为样本。当时很多同事不以为然,认为不可能也无必要。这种想法引起了周冠五的深度思索,他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压力未来一定会掣肘首钢。
进入80年代,首钢实行承包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使得要求首钢限产和搬迁的呼声不绝于耳。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搬迁涉及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不仅一个企业自身难以决策,就是国务院和北京市的领导,对此也是慎之又慎。多年来,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反复论证,直至国家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别是借助奥运会申办成功的良好契机,首钢搬迁才终成定局。在共和国跨人新世纪的第五个年头——2005年2月18日,国务院审批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首钢搬迁的方案。
第一节 首钢搬迁——国家“十一五”
规划的重要内容
大型钢铁企业搬迁,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先例,就是在全世界亦属罕见,但首钢却创造了这样的先例。首钢涉钢产业搬迁不仅写入了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成功地实施了特大型钢铁企业从内地到沿海的异地搬迁。首钢搬迁为什么会被列入国家的“十一五”规划?这一重要举措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首钢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性抉择中承载着什么历史使命?这些问题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一、“十一五”规划——中国未来发展的新价值取向
将首钢搬迁写入国家发展规划有其历史必然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和推进改革相互交错,在长期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积累和潜伏的隐性矛盾开始显性化,利益分配的矛盾更趋尖锐,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说我们在过去30年,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那么今天,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经济大发展必将带来人民生活的大提高和大改善,但是,这种提高和改善,不仅仅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还应包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包括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如果经济的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那么经济发展就背离了其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十一五”规划不仅要制定一系列经济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更要体现和强凋新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将我国的经济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特别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更多地融入到世界之中,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多种新的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产生影响。“十一五”规划,不仅要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规划,更要针对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理念,提出有力举措,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冶金行业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冶金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钢铁业更是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脊梁”,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世界钢铁业快速发展,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秘书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受需求刺激,全球钢铁产量高速增长,2006年达到12.4亿吨,比2001年增长3.93亿吨,年均增速7.9 %。钢铁业的迅速发展,使各国面临产能过剩、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在世界钢铁生产的迅速扩张中,中国的表现更为突出,2006年,中国钢铁产量达4.1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34%。近5年年均增产6300万吨,每年的新增产量相当于俄罗斯一年的钢铁产量。但是,中国是一个钢铁大国,却并非钢铁强国。中国钢铁生产从总体上看,以生产建筑钢材的粗钢为主,生产汽车、电器和精密仪器所需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品钢材仍然大量依靠进口,而且,钢铁生产的集中度低,规模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都很严重。与此相对,中国粗钢需求量的增幅却在减缓,从2003年的25.69%降为2006年的16%。钢铁业的发展及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具有重大影响。钢铁业需要整合,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改善产品的质量,优化品种,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量,优化工艺流程,如果钢铁业的发展走上科学的良性循环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P3-5
《首钢搬迁风云录》是一部记载和描述首钢搬迁调整历程的丛书,它如实记载了首钢人以大局为重,从首都北京搬迁到渤海之滨曹妃甸,创新、创优、创业的心路历程和感人业绩。读后不仅使人对首钢搬迁的意义与过程有了全面了解,而且更可以从中感受到首钢人在这一转折中的博大胸怀、崇高境界和无私奉献精神。全部丛书将伴随首钢搬迁的进程逐步问世。
《首钢搬迁风云录》的第一册《凤凰涅槃》在编著过程中,得到首钢总公司领导的重要指导和大力支持。首钢各个部门、子公司和厂矿及首钢总公司发展研究院史志办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首钢日报》等媒体对首钢搬迁调整的报道,特别是大量珍贵的照片,为本书增添了光彩。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各部门也为此书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党群部领导对本书作了文字修改。丛书的编著使用了各个媒体对首钢搬迁的报道材料,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为本书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和照片。本书封面中所使用的首钢厂区照片由首钢日报社记者王京广拍摄。首钢总公司办公厅党办主任冯晓明对本书作了认真审阅和大量文字修改。特别是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宋军花女士为本书的写作、修改、出版做了大量工作,为本书增色不少。因篇幅关系,各界帮助在此不一一列举,谨向为本书编著和出版做出贡献的所有单位和同志致以衷心感谢!
《首钢搬迁风云录》由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同志作序。第一册《凤凰涅槃》的主要编著人分别是:第一章凌毓依;第二章、第三章梁海燕;第四章罗静;第五章曹建伟;第六章葛梅伟;第七章马宝龙;第八章曹建伟凌毓侬。由夏祖炽、杨岱庆、凌毓侬统稿。
首钢总公司发展研究院
2009年5月10日
引子
第一章 重大抉择
第一节 首钢搬迁——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十一五”规划——中国未来发展的新价值取向
二、搬迁调整——首钢的新起点、新机遇
第二节 曹妃甸——渤海湾跃起的璀璨明珠
一、为何选择了曹妃甸
二、“吹”出来的曹妃甸
三、曹妃甸的远景
第三节 北京功能定位调整的重头戏
一、首都功能定位的历史变迁
二、首钢搬迁——经济利益博弈下的大局意识
三、首钢搬迁后的石景山区新定位
第四节 河北省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加速器
一、河北省的“一号工程”
二、首钢搬迁与环渤海经济圈开发
第五节 首钢搬迁——开我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之先河
一、以世界眼光看首钢搬迁
二、首钢搬迁的关键是调整
第二章 艰难求变
第一节 历史的回眸
一、首钢的昨天与今天
二、钢铁巨人的辉煌成就
第二节 生存危机下的抉择
一、“要首钢还是要首都”的争论
二、首钢面临的选择
第三节 直面严酷的现实
一、内部的困难
二、在北京发展遭遇“瓶颈”
三、错失钢铁业发展的机会
第四节 困境中的奋争
一、力挽危局
二、争取生机
三、企业公民的情怀
四、清洁生产综合治理
第三章 冲破迷茫
第一节 吹响解放思想的号角
一、思想解放先行
二、观念一变天地宽
第二节 生存发展的新路径
一、高屋建瓴的战略判断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诞生
第四章 科学论证
第一节 要不要搬的论争
一、《龙烟档案》的记述
二、院士行——为首钢搬迁把脉
三、对首钢搬迁的综合性思考与论证
第二节 怎么搬的论证
一、首钢京唐钢铁厂建设方案的制定与论证
二、高起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会
三、建立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技术交流基础上的项目设计
第三节 关怀与支持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关怀
二、北京市、河北省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第五章 新的征程
第一节 打造“一业多地”的新格局
一、迁钢——自主集成创新的典范
二、首秦——我国冶金建设的“珍稀艺术品”
三、首钢冷轧——国内最大的冶金工程总承包项目
第二节 举世瞩目的曹妃甸新厂
一、建厂的先头部队
二、国际一流的示范工厂
三、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
第三节 在京涉钢产业逐步停产
一、压产停产方案的实施过程
二、舍小家为大家的首钢人
第六章 非钢再造
第一节 思路决定出路
一、与钢铁业相生相伴
二、非钢业在搬迁中起航
三、搬迁加快了非钢业分流改制
第二节 跟进钢铁主业的“一业多地”
一、调集精兵强将进军曹妃甸
二、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三、环保产业应运而生
四、创品牌开辟新天地
第三节 在奉献奥运中升华
一、奥运会主火炬塔——首钢制造
二、在建设奥运工程中提升品质
三、在服务奥运中验证实力
第七章 历史丰碑
第一节 首钢搬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新挑战
一、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基地改造
二、钢都匹兹堡的复兴
三、沈阳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改造
四、国内史无前例的企业大搬迁
第二节 首钢搬迁——复杂艰辛的系统工程
一、以人为本,安置富余职工
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三、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第八章 经验启示
第一节 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
一、科学发展观——搬迁成功的思想源泉
二、自主创新——成功实践的关键
三、管理创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人才培育——搬迁成功的保障
五、文化创新——铸造新首钢之魂
第二节 对我国钢铁业发展的启示
一、首钢搬迁拉开了推进我国钢铁工业调整的序幕
二、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促进淘汰落后产能
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五、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优化
六、为我国城市钢厂搬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七、企业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八、坚持结合宏观经济形势适时调整
附录
一、首钢发展大事记
二、国家发改委关于首钢搬迁批复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四、北京工业“十一五”规划(节选)
五、首钢集团“十一五”规划纲要(节选)
后记
2009年3月13日,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期工程炼钢连铸系统一次热试成功,生产出第一炉钢水,并于15日凌晨生产出第一块合格的连铸坯,标志着首钢搬迁调整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2005年,为了适应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满足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环境的要求,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国务院批准,首钢决定将涉钢产业迁出北京,在河北曹妃甸建设新的现代化钢铁基地。这个举世瞩目的重大决策,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规模巨大、人数众多的钢铁骨干企业进行搬迁调整,不仅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在全世界,也很难找到可以效仿的先例。搬迁调整的任务能否顺利实施,对于首钢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面临搬迁调整的历史重任,首钢人以大局为重,继承和发扬首钢优秀的文化传统,倡导“创新、创优、创业”的“三创”精神和“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克服重重困难,从2007年3月12日开工之日算起,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在渤海之滨建起一座大型现代化的板材精品生产基地。
首钢搬迁调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事关首都和首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北京是首钢人九十年来赖以生存的故土,首钢也是北京经济的重要支撑。京城的座座标志性建筑、高耸入云的大厦,都记载着首钢昔日的奉献和辉煌。但是,当国家和人民要求首钢为改善首都环境,为举办北京奥运会做出新的贡献的时候,首钢人义无反顾地舍小家,为大家,在逆境中奋起,走向渤海湾,来到曹妃甸,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具有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远见卓识。首钢搬迁,重在调整。我国正在经历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首钢搬迁正是抓住这个重要的历史契机,通过搬迁,在调整结构、产业升级上下功夫,做大做强钢铁主业,提高首钢的核心竞争力。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得首钢对搬迁积极主动,充满信心。我们坚信,通过搬迁调整,首钢一定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阔步前进,企业的发展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敢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就要清楚自己该如何发展,看到自己的差距,认清差距形成的原因,在借鉴别人中找出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确立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市场永远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真正的企业家应力求做到:决断要准,出手要快,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首钢搬迁调整不仅为首钢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还造就了一大批宝贵的人才,包括优秀的管理者、技术骨干和各种操作能手,他们是在真刀实枪的战斗中锻炼出来的,是一支有实战经验、能打硬仗的队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首钢搬迁风云录》将首钢搬迁调整的全过程作了纪实性的描述,如实记载了首钢人解放思想,走出迷茫,排除万难,再创辉煌的思想境界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丛书,向世人展示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工人阶级胸怀全局,开拓创新的全新精神风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首钢搬迁调整,正在走前人没有经历过的艰难历程,正在创造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由内地搬迁到沿海的新业绩,首钢搬迁的实践再次证实了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也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也是首钢建厂90周年。首钢作为大型国有骨干企业,正在搬迁调整中为共和国的科学发展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谨以此书作为对共和国60华诞的献礼!以表达首钢工人阶级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首钢搬迁风云录丛书》是一套记载首钢搬迁调整全过程的纪实体图书。《凤凰涅槃》是丛书的第一册,主要记载了首钢为突破在京发展的制约,从迷茫彷徨到奋起拼搏、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记载了首钢在北京申奥成功后面临的巨大挑战、首钢人面对挑战的冷静思考和做出首钢搬迁调整决策的科学论证过程,记载和歌颂了首钢人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创优、创业的拼搏奉献精神和辉煌业绩。“纪实”是本书的特色,本书以事实和数据说话,读来质朴无华、真实可信,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首钢搬迁风云录》是一部记载和描述首钢搬迁调整历程的丛书,它如实记载了首钢人以大局为重,从首都北京搬迁到渤海之滨曹妃甸,创新、创优、创业的心路历程和感人业绩。读后不仅使人对首钢搬迁的意义与过程有了全面了解,而且更可以从中感受到首钢人在这一转折中的博大胸怀、崇高境界和无私奉献精神。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主要记载了首钢为突破在京发展的制约,从迷茫彷徨到奋起拼搏、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