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好编著的《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研究》分别研究了工资歧视、行业歧视和就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第一部分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上女性受到的工资歧视程度不同——低分位数位置的女性受歧视程度高;高分位数位置的女性受歧视程度低。第二部分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女性受到的行业歧视程度不严重。第三部分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女性受到的就业歧视程度较为严重,意味着在同样情况下男性可以就业但部分女性不能就业。通过第三部分的研究,本书还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期性别工资差距的缩小是种表面现象,它不意味着女性境况变好。相反,它说明这一时期女性受到的就业歧视程度变得更加严重。
葛玉好编著的《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研究》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在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可能受到三种歧视: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受到的歧视(以下简称为就业歧视);选择工作行业时受到的歧视(以下简称为行业歧视);参加工作以后在工资决定方面受到的歧视(以下简称为工资歧视)。简而言之,就业歧视指的是,在同等情况下男性可以就业而女性不能就业;行业歧视指的是,在同等情况下男性在高工资行业中就业而女性只能在低工资行业中就业;工资歧视指的是,即使在相同行业中男性的工资依然高于同等条件的女性。现有的关于性别工资差距的研究大多数关注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针对就业歧视和行业歧视的研究非常少。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来看,这三种歧视都是有可能存在的。鉴于这个原因,本书在研究性别工资差距问题时,综合考虑了上述三种歧视的影响。
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研究过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但本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研究重点跟以前研究有很大不同。以前研究大多数是在平均工资层次上分析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工资歧视如何影响男性和女性平均工资之间的差别),而本书是在工资分布层次上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工资歧视如何影响男性和女性工资分布之间的差别)。通过对工资分布的研究,作者发现了很多研究平均工资所不能得到的有意义的结论。不过,本书在研究就业歧视和行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时,仍然是在平均工资的层次上进行研究,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一些主要结论,今后可能会在工资分布层次上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后,本书不仅在单个年份上研究三种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还利用1988—2001年共14年的数据研究了它们对性别工资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
《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以及本书所使用的数据库。在该章里面,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变迁,另外对研究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主要方法和一些相关研究做了简要述评。
本书的第二章研究的是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该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反事实分析方法。该章研究发现以下结论:①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上,性别工资差距的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不同。在工资分布的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大并且越来越大;在工资分布的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小并且越来越小。②从单个年份(2000年)来看,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严重程度不同的原因是工资歧视影响程度的不同。在工资分布的末端,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较大;在工资分布的顶端,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较小。③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这个位置上的女性受到工资歧视的程度越来越大。④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小的原因是,处于该位置上的男性和女性在个人特征方面(如教育、经验等)的差别越来越小。从本章的研究可以看出,单纯研究平均工资会掩盖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从针对平均工资的研究扩展到针对工资分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第三章研究的是就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该章使用的研究方法是BFL微观模拟方法。该章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①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在全部样本和就业样本中体现出一种分离现象,全部样本的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大,就业样本的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小。这一现象与性别之间劳动参与率的差别越来越大有很大关系。②性别之间劳动参与率差别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在劳动参与方面受到的歧视(就业歧视)越来越大。③工资歧视和就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同。消除工资歧视,就业样本和全部样本的性别工资差距都会缩小;消除就业歧视,全部样本的性别工资差距会缩小,就业样本的性别工资差距反而会增大。因此,就业歧视(而不是工资歧视)可以解释上述性别工资差距变化趋势体现出的分离现象。本章的研究指出,如果仅仅研究留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例如,如果人们观察到就业女性平均工资相对于就业男性平均工资的比率上升,以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通常是女性境况的改善或者说是女性受歧视程度的降低。这种结论不一定准确,女性平均工资的上升可能只是因为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正是因为女性受到的就业歧视加剧,我们才观察到女性平均工资相对上升的表象。
本书第四章研究的是行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该章使用的研究方法是Appleton分解方法。该章研究发现的结论是:①从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来看,男性和女性行业分散程度(以Duncan分散指数来表示)越大,性别工资差距反而越小;②行业歧视对单个年份上的性别工资差距影响不大;③行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也不大。性别工资差距研究的传统理论认为,行业分割是造成性别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为理解行业分割和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书第五章对全部研究做了简单总结。简而言之,作者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研究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的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较为严重,受到的行业歧视不严重。
中英文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理论分析、文献综述及数据描述
第一节 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制度方面的因素
二、个人特征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 性别工资差距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性别工资差距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三节 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
第二章 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工资分布层次上的分析
第一节 性别工资差距的相关事实
第二节 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第三节 工资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
第四节 性别工资差距不对称问题的相关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就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第一节 性别之间劳动参与率差别和工资差距的相关事实
第二节 就业歧视对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一、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参与行为模拟
二、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率差别的影响因素
三、实证结果
第三节 就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一、单个劳动者的工资模拟
二、性别工资比率模拟
三、实证结果
第四节 结论及相关讨论
第四章 行业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处理及一些相关事实
第二节 Appleton分解方法
一、Oaxaca分解方法
二、Bmwn分解方法
三、Appleton分解方法
第三节 Appleton分解的实证结果及相关分析
第四节 结论及相关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