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生没有一张文凭。读小学是偏僻的洋溪小学,没有发文凭。读浒溪中学,本应有文凭,可他读了不到二年就肄业了,以后参军没有文凭。入伍以后在师教导营、军教导团学习,都是一两个月的短期集训,以后参加过不少次数的集训、轮训都没有文凭。没有住过军事院校,当然无从谈论文凭。调到军校工作一开始就担任教员,自然也无文凭。可他却是一位有名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他就是陈忠龙先生。在本书中,陈忠龙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没有文凭的教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忠龙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这一生没有一张文凭。读小学是偏僻的洋溪小学,没有发文凭。读浒溪中学,本应有文凭,可他读了不到二年就肄业了,以后参军没有文凭。入伍以后在师教导营、军教导团学习,都是一两个月的短期集训,以后参加过不少次数的集训、轮训都没有文凭。没有住过军事院校,当然无从谈论文凭。调到军校工作一开始就担任教员,自然也无文凭。可他却是一位有名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他就是陈忠龙先生。在本书中,陈忠龙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内容推荐 陈忠龙,1950年10月入伍,1951年3月18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12月回国。现担任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战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本书向我们讲述了陈忠龙教授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起因——周村副院长指着我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教授! 全军指挥院校开始评定职称 战场考察初试水/1 军队指挥院校迈开职称评定第一步/9 教学协作各方受益/12 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志愿军人物志》/14 第二章 浒水育人 洋溪、浒溪/22 你是挨板子还是留级?/26 陈所长说:还是参军好!/28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32 第三章 陈教导员说:我们的“进攻不是冒险主义,防御不是挨打主义,撤退不是逃跑主义” 一路行军一路受教育,杨正维班长拉我一把救了一命/39 陈教导员说:这次战役是毛主席批准的,彭老总亲自指挥的,一定能打胜。/43 啊!你还在!想喝水不?/49 第二次入朝/51 与朝鲜人民融洽相处,亲如一家/55 艰苦光荣的后送转运组/57 第一次写表扬稿在《前进报》发表/63 《歌唱志愿军》激动人心/66 第四章 夏季战役连续告捷 护送伤员任务艰巨 “我的,急文滚东母”/72 敌前大潜伏创战史奇迹 前送后运井然有序保障胜利/75 向金城转移战至停战令生效,积极主动救助第54军翻车伤员/79 停战令生效后打枪受严肃批评/82 莫名其妙地受到队前点名批评/84 掩埋烈士深受教育 工作突出立军功/87 第五章 新岗位 新起点 我说:“我不行。”程志欣、张志民说:“可以学嘛!”/92 他们个个都是好榜样/95 总部考核我得全五分,考核组同志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回答:没有上过军校/101 “五发五中”全队第一,担任教员枪法纯熟/105 既要敢参,又要善谋,大管行军作战,小管鸡毛蒜皮/109 准备解放沿海敌占岛屿,穿山半岛大练兵,作训科被说成贩卖教条主义的门市部/114 下放当兵,开启学术研究、军事报道的头/121 勇于克服缺点才是进步的硬道理/124 第六章 值班师 抓典型 大比武催人奋进 国民经济困难时面临多事之秋/128 担任值班师,准备打头阵/131 摸着石头过河,加强值班师建设/135 “张副部队长火线传经”/140 一声令下,立即出动/144 “表格指挥”是耶、非耶/149 《英雄班敌前练硬功》/153 是半导体好还是全导体好?/158 “临阵易将”怎么处置/160 第七章 参加大比武 夜间神枪手陈光玉/164 玉山现场会“尖子”初露头角/167 龙亭口“尖子”分队练硬功/172 青龙山比武场上显风流/178 信阳比武再创好成绩/184 参谋比武受嘉奖/188 第八章 “突出政治”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终未弄明白怎样才算“突出政治” “突出政治”与抓军事训练怎么摆?/193 是小题大做还是抓方向路线?/197 抓典型 抓作风 抓出成绩来/199 严格科学管理是军阀作风还是突出政治的论争/205 张红兵是为人民服务的典型还是“突出政治”的典型/207 团机关停下来搞教育,股长、干事充当起“团长”、“政委”角色/211 第九章 补上“突出政治”的课,参加围垦、建设城西湖农场 “你们比武取得好成绩,比文不行,在执行毛主席‘五·七’指示中补好这一课”/214 是“活学活用”还是“冲击政治”/219 组建一个新师,调我去任作训科长/223 建立部党委、成立机关支部,边组建边抓生产/230 制定大别山区反空降作战方案/234 正确的事有人反对,错误的事有人拥护,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236 面对“既不荒地也不荒人”的指示/246 第一次大丰收,许世友司令员说:“把全师集合起来,我给你们师照个大相”/251 李先念副总理一声令下,城西湖分洪。当年排涝当年播种再创奇迹/257 第十章 在“三支两军”第一线 在复杂的局面中学习,在游泳中学游泳 面对半瘫痪的政权机构抓什么/267 “反对肖力就是反对江青,反对江青就是反对毛主席,……”我说,分配来的时候你们也没有说呀!/272 “坐在好椅子上是不是革命”/275 遇难办的事不急于表态,看准了的,“下刀子也得办”/277 有了反革命集团线索,搜查不到证据怎么办?不搜查,证据转移了损失更大!/283 学大寨抓生产,争创三口塘一号/287 由充分肯定到暴露分歧/291 改选中共霍邱县委,做好准备是关键/292 第十一章 去到教导队又走向军政干校 参加军委调查组不是钦差大臣 我这样离开了霍邱,又这样去办教导队/297 编写“东海一号”演习教材/301 如何研究战争/306 参加军委调查组奔赴边界反击作战部队/310 我们不是钦差大臣,也没有尚方宝剑,但有责任把情况搞清楚,得出科学结论/313 真理再向前跨一步就是谬误/319 第十二章 给人一杯水要准备一桶水 三尺讲台上励志教学和学术研究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学术研究的成果要运用于教学/323 这篇文章发表了有风险不发表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328 由战例介绍到开设战史课抗美援朝战史越讲越有兴趣/333 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342 筹集经费、创造条件,在困难中开展教学协作/345 从《一场不可避免的较量》到编志愿军人物志/353 180师真相敢不敢公布出来?/355 第十三章 学历 资历 水平 导师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导师/360 参加建立全军战例想定库/364 以战史协作组为基础成立战史专业委员会/371 三人行必有我师/376 对研究生负责到底/380 第十四章 念念不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担任军事顾问再赴淮海/384 老军长三次嘱咐,要我负责把60军战史搞出来/390 战史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照顾全面中突出重点,显示亮点,坚持用史 实说话,以事论理,寓理于事/397 谁审稿?谁拍板?专家评审是解决问题的出路/408 撰写光荣的临汾旅/413 研究会不断研究/416 家乡 家人 家事/417 试读章节 我们第2分院的任务是接收前卫师的伤员。哪个师是前卫师,因为保密,上级也没有说。我们跟着执行任务就是了。出发那天,许多队伍在伊川附近分头开进,步兵大多沿小路走了,医院有马车离不开公路,公路十分拥挤,走到入夜1个多小时,也只走了不到2公里,很快汽车牵引的炮兵开过来,与马车牵引的炮兵挤在一起。李院长和陈教导员顾全大局,叫我们离开公路让炮兵先行,把我们集合在路边一个小山坡上。陈教导员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说话极富哲理。他站在一个小土包上讲话,虽然天已漆黑,他洪亮而标准的北方腔使我们精神振奋。他说:同志们,第五次战役就要打响了,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参战的炮兵那么多,战役规模很大。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的进攻不是冒险主义,防御不是挨打主义,撤退不是逃跑主义。这次战役是经过毛主席批准的,彭老总亲自指挥的,彭老总离前线不到30里,这次战役一定能打胜。大家信心十足,相信困难再大,一定能打胜。这就是优秀的将帅在士兵心目中的影响,它比金钱、物资的激励不知要高多少倍。 4月16日,战役发起,第181师并179师536团一举突破土耳其旅防线,敌人一触即溃,181师迅速占领安养寺一线阵地,这时179师加入战斗,与181师并肩向南追击逃敌。 志愿军全线突破敌人防御体系,181师旗开得胜,医院的同志深受鼓舞。战役发起那天,突然天下大雨,我们第2分院冒雨前进,到达安养寺山下,没有工事,没有房屋,就在山边找一些岩穴、山凹安顿下来准备接收伤员。志愿军都没有雨具,那时“联合国军”给我们“补充”不少,大家从敌人尸体和遗弃的物资中找到不少雨衣,那种雨衣比较大,像法官的法袍似的,把一件裁成几块,每人分一块可以多少遮挡一下。到达安养寺时,衣服、被包全湿透了,我们班在一个半截山洞里住下,杨正维班长派人找些木柴生火烤衣被。雨一连下了好几天,衣服干了湿,湿了再烤。在那里,我突然发烧,忽冷忽热,医生说是疟疾,也就是“打摆子”,服药以后缓解一些。部队转入追击以后,医院也要迅速跟进,连续行军,很快越过“三八线”,行进在一座约200-300米高的山顶上,一个界碑上写着38度线清晰可见。当行进到一处山间盘山公路上,已可以看到汉城的星星点点的亮光,只见一位骑兵通信员飞马前来,送给带队的李院长一封信,他拆信后宣布说,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已经结束,我们向后转移休整。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我们分院仍然奉命保障前卫师,但这次的前卫师是第179师,医院也根据战场特点不集中行动,分成若干个救护组,每个组有医生、护士、看护员,我们这个组由一名姓马的老医生和一名姓何的女医生负责。部队突破敌人防御以后发展很快,部队机动也快。5月12日,我们奉命向东线机动,由中线到东线是横向运动,许多部队拥挤在一条路上行军,十分热闹,却影响了行军速度。我们到达指定地区后,179师又向前追击敌人,我们这个救护组紧随其后。5月17日晚进到昭阳江边渡口准备徒涉。那个渡口是敌人空军和炮火的封锁区,岸边、江中不断有炮弹、炸弹爆炸,上级要求快速通过。可是步兵、炮兵都挤在滩头,医院人员很难挤过去。马医生是抗日战争初期参加八路军的老同志,他为了尽快通过封锁区,带领我们向渡口下游几百米的地方渡河,夜间看不清水情,越往下走水越深,流速加大,江面也宽,大家利用照明弹的余光快速通过,班长和大个子关照女兵。涉水过半时,水已淹到了我的胸部,一位姓黎的大个子叫我和一个女兵拉着他的衣服,不要被水冲走了。他手扶着一个女兵前进,炮弹在我们附近不停地爆炸。大家沉着、互助地渡过了昭阳江。上岸以后也来不及穿裤子,队伍一路小跑,男兵女兵都抱着裤子跑步前进。跑了几公里,炮弹稀疏了,照明弹也没有了,队伍才停下来休息一下,穿上裤子,吃点干粮。我们这个救护组跟随535团之后进到洪川附近,准备翻过山去开设医院。535团的部队正从那座山向前挺进,山上的砂石很多,坡度又陡,我们爬上去又滑下来,爬到天快明时才到半山腰。这时传来口令,要救护组在靠近山脚的一个被炸毁的村庄附近展开救护伤员。 不久,535团送来第一批伤员,随后又送来几十名被敌机投掷的燃烧弹烧伤的伤员,重伤员烧得惨不忍睹,有的到处都裹着绷带,有的伤口已化脓。我就负责给伤员们打水、送饭,给重伤员喂水喂饭和端屎端尿。我们所处的位置已突过“三八线”以南100多公里,基本是无人区。且“三八线”以南的老百姓受李承晚政权的影响,和“三八线”以北的老百姓大不相同,问路借东西他们态度都十分生硬,医院需要用具多,借不到东西只好用随身携带的和伤员们自己的用具保障治疗和休养。虽然是军医院,但马车掉队后勤补给跟不上,医务人员自身携带的药品很有限,我们背的药箱全部交上去也保障不了多少伤员的急需,伤口换药很困难,急需把伤员送后方医院处理。那天上午,上级通知天黑以前必须把伤员转送完毕,姓何的女医生对我们班长说,叫你们班那个小鬼到公路上去拦汽车,把伤员送走。 按规定战场运输车是前送弹药,后运伤员。军部有一个汽车队,有几十台苏造的嘎斯51运输车,这种车载重只有2.5吨,小巧灵活,适合于朝鲜山地运输。在敌机频繁封锁下,白天汽车不能跑,只有夜间跑,损失很大。军汽车队前送弹药的车辆很少。那一天天阴,敌机不便活动,估计汽车可能白天跑,我从中午到一个汽车必经的路口等车,望眼欲穿也见不到汽车。有人告诉我,军部汽车的车门和车屁股上都有一个飞马作标记。于是我谨记在心。天近黄昏时,我远远看见几辆运粮食的车向我们这里开来,我站在路中央等临近,见到车上有飞马标记,非常高兴,我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有几十名重伤员急需后运,司机们见一个小娃娃还这么认真,都很高兴答应,说我们卸了车就来,你在这里等着。不久,他们果然来了,我带着3台汽车回到驻地,同伴们都非常高兴,大家一起动手,把重伤员抬上车,组织轻伤员上车,何医生向司机们交代以后已接近黄昏,我们所接收的几十名伤员全部后送完毕。 天黑以后上级传达第五次战役已经结束,全线后撤休整。我们究竟到哪里,上级也没有说,反正我们跟着走就是了。 P43-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