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点最新力作《黄金祭》:失落已久的古老《方志》,隐藏着黄金之海的惊天秘密,令日本人疯狂的宝藏,便隐匿在斑驳的藏书钤印中……
六十三年前的一段烽火路,百年风雨中的一座藏书楼。传说中记载着金矿分布的《黄金方志》,引来日本人觊觎的目光。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一个迂腐爱国的教授,一个亦正亦邪的女特务,为了守护国家利益,开始了一场战火中的舍死奔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金祭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可点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可点最新力作《黄金祭》:失落已久的古老《方志》,隐藏着黄金之海的惊天秘密,令日本人疯狂的宝藏,便隐匿在斑驳的藏书钤印中…… 六十三年前的一段烽火路,百年风雨中的一座藏书楼。传说中记载着金矿分布的《黄金方志》,引来日本人觊觎的目光。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一个迂腐爱国的教授,一个亦正亦邪的女特务,为了守护国家利益,开始了一场战火中的舍死奔赴。 内容推荐 李可点长篇力作——《黄金祭》:失落已久的古老《方志》,隐藏着黄金之海的惊天秘密…… 《黄金祭》讲述:1937年,整个上海笼罩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之下。江南的藏书家纷纷避难于租界,成为众多外国商人渔猎的对象。贪财的年轻书商丁盛为日本人加藤偷窃方志,为美国人威廉收购古籍,致使两位藏书界前辈先后毙命、丁盛的良知受到了拷问。在麦望馆传人、暨南大学教授赵致庸的真诚感化下,丁盛加入了他们抢救珍本古籍的阵营。他们无意中发现,日本人收集方志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得到传说中记载着中国金矿分布的《黄金方志》,借此掠夺中国的黄金矿藏。于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生死相搏开始了…… 目录 第一章 麦望馆出世 第二章 身陷囹圄 第三章 赎罪之心 第四章 四方觊觎的方志 第亚章 火烧5号楼 第六章 玉兰堂易主 笫七章 《麦望馆书目》争夺战 第八章 《黄金方志》线索初露 第九章 剑胆琴心楼 第十章 见不得光的《荒书》 第十一章 竞拍「诡书」 第十二章 谁是内鬼 第十三章 追寻《黄金方志》 第十四章 《永乐大典》的计谋 第十五章 夺回《黄金方志》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麦望馆出世 深夜,常熟县城沉寂在垂天的夜幕中,县城南隅的七星桥像野兽一样盘踞在苍茫的夜色里。它的桥洞像野兽张开的大嘴,仿佛准备择人而噬。桥下的东湖水轻轻荡漾,你甚至可以听到它撞击堤岸发出的声音:哗——哗——哗—— 这时,一只舢板船从夜色笼罩的湖中划出来,船上影影绰绰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用桨划着水,生怕响声过大惊动了谁家的狗。另外一个人站在他身后,拿着手电筒,不时朝河上照照,以免船偏离航道。 船到了七星桥前,减慢了速度,手电的光在七星桥上照了一圈。坐在船前的人穿一身黑色的衣服,短发,他叫丁盛,二十五岁左右,身材高挑,面容瘦削,漆黑而精明的眼睛现在显得有些犹疑不定。站在他身后的是日本人加藤正男。加藤五十多岁,身体结实,眼睛狭长,生气的时候会睁大眼睛,露出凶光,眼白也会随之露出来。 丁盛一直到现在还处于犹豫中,他不知道自己蹚这浑水到底值不值得,虽然加藤在前几次合作中给了他丰厚的报酬,可这个人太阴沉了,用居心叵测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他想扔下船桨跳水跑路,可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脸色阴冷的加藤,丁盛没敢吭声。他又想到了加藤许诺给他的一万元报酬,这笔钱确实非常具有诱惑力。 他看看七星桥,在昏暗的光线下,七星桥更显得阴森幽寂,他手上的桨不由得一停,站在他身后的加藤立刻感觉到他的迟疑,他用手电敲敲丁盛的肩膀,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快划!”丁盛无奈地暗叹了一口气,默默念道:“菩萨保佑!我只做这一次,就一次!” 丁盛是个书贩子,在常熟旧书市上摆摊儿。在丁盛眼里,加藤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似乎是一个书商,又不像一个地道的书商,丁盛帮助他收购南浔藏书楼——楚弓楼时就觉得他有异于寻常商人。 楚弓楼的主人姓丁,说来和他还是同族。楚弓楼的寓意是“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其祖上希望他的藏书,无论聚散,都能由国人得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现任藏书楼主人觉得读书无用,加上家道败落,有意出售藏书。可是当时正逢辛亥革命,时局动荡,人们保命尚且不及,哪有闲钱买书?加藤得知这一消息,就安排丁盛从中撮合。加藤知道这些藏书无论如何不卖给外族,便通过各种关系,给丁盛编造了一个江南富贾的身份,然后采取拖延战术,极力杀价,最终以报价的三分之一全数收购了楚弓楼近万册的宋、元古籍。丁盛手上戴着一枚银戒指,上面刻着两个阴文篆字:楚弓。这枚戒指是楚弓楼主人的,放在一张书案的抽屉里,丁盛看着好玩,便顺手牵羊装在自己的口袋。那时他就得到了加藤充满鄙夷的眼神。 三个月前,加藤又找到丁盛,希望借他之手从汲古阁购买江南的方志,无奈汲古阁的主人毛济元顽固不化,无论丁盛花多少口舌,加藤出多少钱,他也不肯出卖祖宗留下的基业。失望之余,加藤就想借水道潜入汲古阁偷书。买不到就偷,这像一个书商的做派吗? 过了七星桥,船从幽明不定的水面上滑过。东湖水在前方一里的地方分开,主流继续向前,支流则顺着人工修建的辅渠,通向七星桥最阔的大宅院、江南五大藏书楼之一的汲古阁。 他们的船顺着辅渠,没过多久就来到汲古阁的南墙外。汲古阁完全睡着了,这个糅和中国古典和西方哥特风格的庞大建筑群,完全不知道有人在深更半夜潜伏在它的墙根底下。 东湖水通过东墙下一个一米多宽的涵洞流进汲古阁的花园,涵洞的穹顶高出水面有半米,穹顶与水面之间安装了一个铁栅栏,铁栅栏的铁条有拇指粗细,丁盛前几天就把它锯断了,只要轻轻一拉就能掉下来。藏书楼最怕火,所以汲古阁的建造者凿了一条连到东湖的渠,把水引过来,却没有料到这为小偷提供了捷径。 加藤和丁盛脱下衣服,只剩下一条内裤。加藤把准备好的两只羊皮筏子放下水,羊皮筏子是用浑脱羊皮制成的,制作这种羊皮需要很高的技巧,你要从羊的脖子处下刀,慢慢地把半整张皮囫囵个儿剥下来,别处不能有刀口。这样的羊皮经过处理后,充气后就成了圆滚滚的羊皮筏子,它的浮力很大,不知道加藤是从哪儿淘换来的。 他们轻轻潜入水中,水不温,也不凉,夜里浸在漆黑的水中让人多少有些恐惧。两人扶着羊皮筏子,游到院墙下的涵洞处,借着月光,能够看见铁栅栏,他们放开羊皮筏子,四只手扶着铁栅栏,微一用力,铁栅栏断了,丁盛又游回去,把铁栅栏放到船上。 两人一前一后牵着羊皮筏子进了涵洞。涵洞里一丝光亮也没有,丁盛只觉得憋闷得喘不过气,这种黑暗让人恐惧得窒息。幸亏涵洞不长,他们很快穿了过去,眼前又有了朦胧的光,那是月光和水光组成的光影,它摇曳着,让人眩晕。水通过涵洞进入汲古阁的院落,再往南走十多米,在院落中央里形成一个水池,建造者再把这个水池巧妙地融在花园之中。借着月光,依稀能看见在水池南边,矗立着一座十余米高的巍峨建筑,这就是汲古阁的主楼。在主楼的周围,整齐地分布着一些相对低矮的建筑,估计是普通的住宅,那里一片黑寂。 两人小心地爬上岸,赤着上身,光着脚,在水中拖着羊皮筏子,蹑手蹑脚地走在这个偌大的院落中。终于到了汲古阁的侧门,他们的身影被主楼庞大的身躯包裹住了。他们把羊皮筏子放在水道中,走到侧门跟前。侧门上挂着铜锁,加藤从内裤里拿出一把钥匙,丁盛打开手电,一束微弱的光亮起来。 突然,一团黑糊糊的东西从他肩上蹿过去,他吓得险些喊出声来。那个东西落地后三蹿两跳就消失了,他仔细一看,原来是只猫。丁盛恍惚中觉得很多双眼睛躲在那些黑暗的宅子里,冷冷地注视着他,不免感觉到做贼心虚。 加藤缓缓神,用钥匙打开铜锁,推开侧门。丁盛用手电朝里照了一圈,两人快速地走进去关上门。现在他们已经走进汲古阁的心脏了。阁里是一排排梨木的书架,大约有五十排。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书,散发着能驱虫的香樟气味。这些书都是前朝流传下来的,不少都是宋、元的版本,它们在幽暗、高大的阁楼内端坐着,就像万千先贤、智者端坐着。丁盛不由得腿一软,跪倒在地。加藤不耐烦地骂着,把他拉起来。 阁楼里的书架从东到西按照天干排列,书架上的书又按地支排列。两人借助手电筒的光线,像鬼影一样从书架前走过,宋版书,元版书,明版书,清版书;传抄本,影抄本,批校本,题跋本,修订本;它们静静地躺在格子里,好像熟睡的灵魂……丁盛是个书贩子,他知道这里的每部书都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每部书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随便拿出一部书都可能价值过万,他激动地看着这些摆在梨木格子里的宝贝,掂量着它们的价值。在一个独立的格子里,安着玻璃窗,上着精致的铜锁,里面装着一部书,丁盛凭直觉感到这部书不同凡响,封皮纸张是白麻纸,上面写着“玄都宝藏”四个字,墨色沉厚,字体方硬整肃。丁盛的心快要跳出嗓子眼,这就是传说中的《玄都宝藏》?这部书成书于南宋年间,据说《玄都宝藏》的每一页都值一两金子,他站在这部书前挪不动脚步,脸上露出贪婪之色。加藤的目光只在这部书上停留了一下,然后推了丁盛一把,让他快走。丁盛对加藤的身份更加怀疑了,如果他只是个文物商人,为什么对这部奇书视若无睹,而偏偏对不太值钱的方志感兴趣?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