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计划》(作者道格拉斯·普利斯顿)——科学与宗教、善与恶在此以光速对撞!
“她”,一台亵渎上帝的机器,将现身证明什么才是唯一且真正的宗教……
有人说“她”将重现并解开“大爆炸”的创世之谜,有人说“她”会把整个地球吸进小型黑洞并使之毁灭,有人说“她”就是《启示录》预言中提及的敌基督……这个秘密或许会毁了全世界,但也可能拯救全世界。
科学:一座由全世界最聪明的科学家打造的超级粒子加速器,到底如何运作?原理又是什么?
悬疑:能源科学实验意然与上帝连上线,研究小组变成也变为意味深长的13人,这是人在搞鬼还是神的旨意?
阴谋:理性与信仰再次对决,一场信心的战争由此开始。科学将取代宗教,还是与宗教合二为一,成为人类未来的主宰?
《伊莎贝拉计划》内容介绍:以物理学家哈兹力斯为首的12位科学家,启动了一台造价高达400亿美元的第二代超导超级对撞机──“伊莎贝拉”。这台机器能探究宇宙在大爆炸中所产生的能量及寻找出替代能源。就在哈兹力斯即将启动伊莎贝拉的这一刻,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屏幕中央缓缓浮现几个字,全场鸦雀无声,就连高声嚷嚷的沃空斯基也忽然住嘴。所有人僵在原地,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只见屏幕中央跳出三个字:
大家好。
这似乎是有人在计算机里植入恶意软件,是个不可思议的破坏?而且可能非常危险,它的能量可能会使光束缠在一块或是偏离轨道,地球上的人们可能通通会被炸死。更可怕的是,能量如果突然发生不稳定的波动,会制造危险的粒子或是小型黑洞……
前中央情报局探员威曼.福特在此刻临危受命,表面上要成为“伊莎贝拉计划”的第十三位核心组员,暗中则调查组员的行动,设法要在最短时间内揭发依莎贝拉的秘密。
《伊莎贝拉计划》(作者道格拉斯·普利斯顿)——科学与宗教、善与恶在此以光速对撞!
肯恩·杜比站在工作台前,光洁的手轻抚伊莎贝拉的按键。他细细品味这一刻,直到心满意足,然后打开控制台上的透明方框,拉下红色小拉柄。
这部全球最贵的科学仪器没有发出嗡嗡声,也没有任何声响,感觉不出它已经开始运转。唯一受影响的是三百二十公里外的拉斯韦加斯,全市的灯光微微闪了一下。
伊莎贝拉正在暖机,杜比用心感受地板的细微震动。在他的心目中,这部机器是个活生生的女人,他偶尔会发挥想象力,暗自描绘“她”的样貌——身材高,腰身纤细,背肌健美,肤色如沙漠的黑夜,浑身香汗淋漓。他不曾跟任何人提过心底的幻想,因为他不想沦为笑柄。对其他组员来说,伊莎贝拉只是“它”——一部功能特殊的无生命机器。但杜比对自己一手打造的机器向来情有独钟,十岁那年,他生平第一次组装一台收音机,并为“他”取名佛瑞德。杜比每次想起佛瑞德,眼前就浮现一位头发橘黄、身材肥胖的白人。他组装的第一部计算机叫做贝蒂,在他眼里,贝蒂就像是活泼又有效率的秘书。这些机器为何拥有独特的个性,他也说不出所以然,反正就是如此。
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部全球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他亲手打造的……伊莎贝拉。
“它的状况如何?”组长哈兹力斯来到他身旁,热情地按着他的肩膀问道。
“像猫一样满足地呼噜呼噜叫。”杜比说。
“很好。”哈兹力斯直起身子面对全体,“大家注意,我有事要宣布。”
伏案工作的组员纷纷抬头,静静等候。哈兹力斯走过狭小的室内,在最大的电浆屏幕前站定。他的身材矮小,活像笼里精力充沛的宠物貂。他在屏幕前来回踱步,最后朝组员灿烂一笑。这人总是散发无穷的魅力,每每令杜比惊叹不已。
“各位亲爱的朋友,”他开口说道,青绿色的眼眸扫视全场,“此刻,我们回到一四九二年,站在哥伦布的歪玛丽亚号船头遥望海平线,新世界的海岸线即将展现眼前。我们航行过未知领域,终于在今天登上属于你我的新世界。”
哈兹力斯随身携带一只查普曼手工提袋,他慎重地从袋中取出一瓶法国凯歌香槟,仿佛捧着奖杯。他将酒瓶重重往桌上一放,双眼发亮地说:“晚一点,等我们‘上岸’就开这瓶酒,庆祝伊莎贝拉的运作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他的宣称只换来一片沉默。最后还是副组长凯特·梅瑟先开口:“不是说要先以百分之九十五的功率试过三次?”
哈兹力斯以微笑面对她质疑的目光:“我等不及了,难道你_还等得下去?”
梅瑟将一头亮丽的黑发往后一拨:“如果发生不明共振,或是弄出一个小型黑洞,那该怎么办?”
“你早就算过,这种负面结果的几率只有一千兆分之一。”
“但我很有可能算错。”
“你从来不会算错。”哈兹力斯淡淡一笑,对杜比说:“你认为呢?‘她’准备好了没有?”
“你的看法完全正确,她已经准备好了。”
哈兹力斯双手一摊:“听到没?”
大家面面相觑,不确定是否该冒险一试。俄籍程序设计师沃空斯基忽然打破沉默:“好,我们一起努力!”他冷不防朝着哈兹力斯的右手击了一掌,其他人见状也开始鼓噪,互相拍背、握手、拥抱,好像准备上场比赛的篮球队。 五个小时后,杜比已经喝下好几杯咖啡。他盯着巨型平面屏幕,由于质子与反质子光束尚未接触,屏幕上仍只有一片漆黑。准备工作非常繁杂,首先,伊莎贝拉必须加强电力,然后冷却携带大量电流的超导磁铁,整个步骤仿佛永无止境。接着是以百分之五的增幅加强功率,聚焦并校直光束,检查超导磁铁,进行各种测试,继续以百分之五的增幅加强功率。
“功率已达百分之九十。”杜比说。
“见鬼,”程序设计师沃空斯基在杜比身后咒骂,捶了一下咖啡机,机身嘎嘎直响,活像《绿野仙踪》里的锡人,“全喝光啦!”
杜比连忙压下得意的微笑。他们在山上待了两个星期,沃空斯基老爱自作聪明,其实他又懒又脏,是个不折不扣的欧洲痞子。他一头油腻的长发,破烂的运动衫,下巴蓄着一小撮活像阴毛的胡子。他哪像个才华洋溢的工程师,倒有几分像是毒瘾发作,话又说回来,他们里头有好些人也是这副德性。
时钟再一次于整点报时。
“光束已经校直并聚焦,”陈蕊说,“能量达十四兆电子伏特。”
“伊莎贝拉运作正常。”沃空斯基说。
“我这里的系统完全正常。”粒子物理学家切克奇尼说。
“安全方面呢,华洛先生?”
保安工作站传来资深情报员华洛的声音,“组长,外头只有仙人掌和土狼。”
“好,”哈兹力斯说,“时候到了。”他刻意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肯恩,开始让光束对撞。”
杜比的心脏开始狂跳,修长的手指调整各式仪表,宛如钢琴家优雅流畅地弹奏琴键。接下来,他在键盘上飞快敲打,输入连串指令。
“撞击完毕。”
各个巨型平面屏幕亮了,一阵振鸣在空中回荡,声音仿佛同时自四面八方传来。
“什么声音?”梅瑟惊慌地问道。
“一亿个粒子炸开来,”杜比说,“穿过侦测器时会造成强烈震动。”
“天啊,听来就像电影《二○○一:太空漫游》里那块巨石发出的声音。” 沃空斯基学猩猩吼叫,没有人理他。 有个影像出现在控制面板中央的观测仪上,杜比盯着它出神。它像一朵巨大的花,由圆心向外喷发多采多姿的粒子流,每道粒子流不停扭动翻腾,仿佛想要挣脱屏幕的束缚。这极致之美令他呆站原地,心中感到无比敬畏。
“撞击成功,”陈蕊说,“光束聚焦又笔直,老天,真是一次完美的校准!”
四周响起欢呼,夹杂参差不齐的掌声。
“各位女士、先生,”哈兹力斯说,“欢迎踏上新世界的土地。”他指着观测仪:“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头一次出现密度这么高的能量。”他转身对杜比说:“以百分之一的增幅将功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
杜比在键盘上敲打,飘渺的振鸣声随即稍稍加强。他说:“百分之九十六。”
“能量达十七点四兆电子伏特。”陈蕊说。
“九十七……九十八。”
全员紧张地沉默下来,地底控制室里只听得到振鸣声,仿佛周遭的山峰正在吟唱。
“光束依然聚焦,”陈蕊说,“能量达二十二点五兆电子伏特。”
“百分之九十九。”
伊莎贝拉发出的振鸣声更高更亮了。
“等一下,”沃空斯基躬身盯着超级计算机说道,“伊莎贝拉……慢下来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