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WCDMA无线接入网原理与实践/WCDMA技术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作者 王立宁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9年年初,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得到政府颁发的3G网络运营牌照,这启动了3G的实质性商用化进程。3G终于开始逐步进入我们日常的生活。

本书是在结合作者多年的技术研究,相关设备的研发、实现的基础上,参照最新的3G规范和国外相关技术资料、图书编撰而成,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在介绍WCDMA系统的物理层和无线接入网协议的基础上,对WCDMA无线接入网产品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书不仅包含理论分析,还侧重产品设计和技术应用问题。

本书是在结合作者多年的技术研究,相关设备的研发、实现的基础上,参照最新的3G规范和国外相关技术资料、图书编撰而成,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相关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电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目录

第1章 WCDMA概述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化

1.1.1 标准的制订

1.1.2 3GPP规范各版本的细节

1.1.3 版本的技术演进

 1.2 WCDMA无线接入系统的关键技术

1.2.1 CDMA的扩频和解扩

1.2.2 无线传输和接收的机理

1.2.3 无线接入网的要求

 1.3 WCDMA系统的主要参数

1.3.1 WCDMA系统空中接口的主要参数

1.3.2 WCDMA与其他数字蜂窝系统的比较

1.3.3 WCDMA系统物理层的基本特点

 1.4 WCDMA系统的主要业务

 1.5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RAN的系统协议

 2.1 WCDMA RAN的结构

2.1.1 UTRAN结构

2.1.2 无线网络控制器

2.1.3 Node B(基站)

 2.2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2.3 MAC层协议

2.3.1 MAC层功能

2.3.2 逻辑信道

2.3.3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间的映射

 2.4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

 2.5 MBMS协议

 2.6 RRC层协议

2.6.1 RRC层逻辑结构

2.6.2 RRC业务状态

2.6.3 RRC功能和信令过程

 2.7 物理层的协议映射

2.7.1 介绍

2.7.2 物理层与上层的信息交互方式

 2.8 WCDMA的测量模型

 2.9 本章总结

第3章 WCDMA物理层概述

 3.1 总述

 3.2 WCDMA物理层的基本元素

3.2.1 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

3.2.2 传输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

 3.3 接入网信道概要

3.3.1 上行物理信道

3.3.2 上行传输信道

3.3.3 下行物理信道

3.3.4 下行传输信道

3.3.5 信令信道

 3.4 无线接入系统控制进程

3.4.1 快速闭环功率控制

3.4.2 开环功率控制

3.4.3 寻呼进程

3.4.4 RACH接入进程

3.4.5 CPCH接入进程

3.4.6 UE的小区搜索进程

3.4.7 切换测量进程

3.4.8 压缩模式

3.4.9 其他测量

 3.5 WCDMA发射分集技术

3.5.1 闭环发射分集

3.5.2 开环切换分集——STTD

3.5.3 时间交换发射分集(TSTD)

3.5.4 站址选择发射分集(SSDT)

 3.6 手机无线接入能力

3.6.1 协议规定的手机无线接入能力的基本参数

3.6.2 TTI周期的最大数据速率

3.6.3 10ms的无线帧内可收发的比特最大数目

3.6.4 手机的其他无线接入能力级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物理层信道

 4.1 上行物理信道

4.1.1 专用上行物理信道

4.1.2 公共上行物理信道

 4.2 下行物理信道

4.2.1 专用下行物理信道

4.2.2 公共下行物理信道

 4.3 物理信道时序要求

4.3.1 时序的基准

4.3.2 寻呼模式下的时序

4.3.3 RACH接入进程时的时序

4.3.4 CPCH接入时的时序

4.3.5 DPCHPDSCH时序

4.3.6 DCH连接模式下的时序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信道的编码与复用

 5.1 总述

 5.2 数据信息的编码与复用

5.2.1 传输信道的性质

5.2.2 上行链路的编码复用链

5.2.3 下行链路的编码复用链

5.2.4 TrCH到CCTrCH映射的约束

 5.3 TF的物理层映射和检测

5.3.1 TFCI的编码和映射

5.3.2 根据TFCI的传输格式检测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WCDMA的扩频与调制

 6.1 上行链路的扩频和扰码

6.1.1 概述

6.1.2 扩频(无线帧信号的信道化过程)

6.1.3 OVSF序列和扰码序列的产生和使用

6.1.4 调制

 6.2 下行链路的扩频和扰码序列

6.2.1 扩频

6.2.2 扩频序列和扰码序列的产生和使用

6.2.3 调制

 6.3 本章总结

第7章 终端和网络的物理层进程

 7.1 同步进程

7.1.1 小区搜索

7.1.2 DCH状态的信道同步

 7.2 功率控制

7.2.1 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7.2.2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

 7.3 随机接入进程

7.3.1 PRACH接入进程

7.3.2 CPCH接入进程

 7.4 闭环发射分集模式

7.4.1 求解FBI反馈信息

7.4.2 闭环模式1

7.4.3 闭环模式2

 7.5 物理层对定位需求的支持

7.5.1 IPDL的参数

7.5.2 空闲期位置的计算

7.5.3 UE物理层的设计考虑

 7.6 本章总结

第8章 终端的射频前端设计

 8.1 综述

8.1.1 WCDMA射频关键指标

8.1.2 频带与信道

8.1.3 射频系统概述

 8.2 射频收发信机的设计

8.2.1 射频接收机设计

8.2.2 射频发射机设计

8.2.3 射频双工器

8.2.4 功率放大器(PA)

 8.3 模拟基带(ABB)设计

8.3.1 接收通路设计

8.3.2 发射通路设计

 8.4 锁相环设计与应用

8.4.1 锁相环(PLL)的结构

8.4.2 小数分频(Fraction-N)锁相环

8.4.3 Sigma-Delta锁相环

 8.5 WCDMA射频收发芯片应用

8.5.1 SPI总线串行接口

8.5.2 WCDMA射频接收芯片控制

8.5.3 WCDMA射频发射芯片控制

8.5.4 射频产线校准

 8.6 本章总结

第9章 WCDMA终端的数字基带设计

 9.1 概述

9.1.1 接收信号的处理

9.1.2 接收机的新技术

9.1.3 设计的步骤

 9.2 Rake接收机

9.2.1 Rake接收机的信道估计

9.2.2 Rake接收机的数据链路处理

9.2.3 Rake的动态调度

 9.3 TrCH信道编解码器

9.3.1 时序关系

9.3.2 上下行编码复用链路的区别

 9.4 3GPP协议对数字基带实现的约束

9.4.1 切换带来的约束

9.4.2 测量带来的约束

9.4.3 压缩模式带来的约束

 9.5 时钟问题

9.5.1 UE中基本时钟

9.5.2 唤醒和睡眠的时钟管理

9.5.3 设计举例

 9.6 信号处理架构的发展趋势

 9.7 总结

第10章 系统测试

 10.1 概述

 10.2 WCDMA无线终端测试

10.2.1 下行接收灵敏度测试

10.2.2 下行接收最大输入功率测试

10.2.3 上行最大发射功率测试

10.2.4 上行邻道泄漏功率测试

10.2.5 上行EVM测试

10.2.6 上行功率控制测试

10.2.7 下行衰落信道接收测试

 10.3 本章总结

第11章 HSPA技术

 11.1 引入HSDPAHSUPA的目的

11.1.1 HSDPA的意义

11.1.2 HSUPA的意义

 11.2 HSDPAHSUPA的关键技术

11.2.1 HSDPA的关键技术

11.2.2 HSUPA的关键技术

11.2.3 HSDPAHSUPA关键技术的比较

 11.3 HSPA引入的信道类型

11.3.1 HSDPA的信道结构

11.3.2 HSUPA的信道结构

 11.4 编码复用链

11.4.1 HSDPA的编码复用

11.4.2 HSUPA的编码复用

 11.5 扩频调制处理

11.5.1 HSDPA的扩频调制

11.5.2 HSUPA的扩频和调制

 11.6 HSPA的控制进程

11.6.1 HSDPA的RAN控制进程

11.6.2 HSUPA的RAN控制进程

 11.7 HSDPA接收机的设计

 11.8 本章总结

附录A 物理层测量

附录B AMR语音编解码的处理

附录C 速率匹配操作详细介绍

附录D 压缩模式

附录E 本书中的英文缩写及简要解释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