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史一本通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康瑞锋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人们留下了几千年的回忆。在这几千年中,中华儿女创造的奇迹犹如夏夜繁星,数不胜数,向世人展示了东方智慧的无穷魅力。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190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同时,我们力求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的课外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目录

第一章 文明曙光——远古传说

 第一节 盘古开天地/3

 第二节 女娲造人补天/4

 第三节 华夏足迹/5

 第四节 氏族社会/6

 第五节 黄帝战蚩尤/8

 第六节 神农尝百草/9

 第七节 燧人氏钻木取火/10

 第八节 有巢氏筑木为巢/12

 第九节 仓颉造字/12

 第十节 尧舜禅让/13

 第十一节 大禹治水/14

 

第二章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第一节 第一个王朝的建立/19

 第二节 少康复国/20

 第三节 夏桀亡国/21

 第四节 奴隶宰相伊尹/22

 第五节 盘庚迁都/23

 第六节 傅说拜相武丁中兴/24

 第七节 武王伐纣/26

 第八节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7

 第九节 历王止谤国人暴动/28

 第十节 幽王烽火戏诸侯/29

 

第三章 群雄争霸——春秋战国

 第一节 齐桓公九合诸侯/33

 第二节 晋文公退避三舍/34

 第三节 秦穆公厉政称霸/35

 第四节 楚庄王一鸣惊人/36

 第五节 孔子周游列国/37

 第六节 百家争鸣/39

 第七节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42

 第八节 韩、赵、魏三家分晋/43

 第九节 李悝变法与西门豹治邺/44

 第十节 齐威王治国/46

 第十一节 胡服骑射/47

 第十二节 商鞅变法强秦/48

 第十三节 马陵之战/49

 第十四节 合纵连横/51

 第十五节 三闻大夫沉江/52

 第十六节 李冰与都江堰/54

 第十七节 刺轲刺秦王/55

 第十八节 统一六国/56

 

第四章 帝国雄风——秦、汉

 第一节 千古一帝秦始皇/61

 第二节 焚书坑儒/62

 第三节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63

 第四节 巨鹿之战/65

 第五节 刘邦“约法三章”/66

 第人节 楚汉之争/67

 第七节 西汉立国/68

 第八节 白登之围/69

 第九节 吕后篡权/71

 第十节 文景之治/72

 第十一节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73

 第十二节 汉武雄风/74

 第十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6

 第十四节 丝绸之路/77

 第十五节 司马迁忍辱著史/78

 第十六节 苏武牧羊/80

 第十七节 昭君出塞/81

 第十八节 王莽改制/82

 第十九节 绿林、赤眉军起义/83

 第二十节 光武中兴/85

 第二十一节 抗击匈奴/86

 第二十二节 班超通西域/87

 第二十三节 党锢之祸/88

 第二二十四节 黄巾军起义/90

 第二十五节 董卓擅权/91

 

第五章 分裂动荡的年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95

 第二节 官渡之战/96

 第三节 孙权称霸江东/97

 第四节 三顾茅庐/98

 第五节 赤壁之战/100

 第六节 三国鼎立/101

 第七节 白帝城托孤/102

 第八节 诸葛亮六出祁山/104

 第九节 司马氏专权/105

 第十节 三国归晋/106

 第十一节 八王之乱/108

 第十二节 流民起义/109

 第十三节 西晋灭亡/110

 第十四节 王与马,共天下/111

 第十五节 石勒建立后赵/112

 第十六节 祖逖北伐/114

 第十七节 淝水之战/115

 第十八节 士、庶族之争/117

 第十九节 东晋灭亡/118

 第二十节 拓跋珪建北魏/119

 第二十一节 魏孝文帝迁都/121

 第二十二节 梁武帝礼佛/122

 第二十三节 侯景之乱/123

 第二十四节 陈后主骄奢亡国/124

 

第六章 巍巍盛世——隋唐五代

 第一节 隋文帝节 俭治国/129

 第二节 隋炀帝亡国/130

 第三节 瓦岗起义/131

 第四节 李渊建唐/132

 第五节 玄武门兵变/134

 第六节 贞观之治/135

 第七节 文成公主入藏/136

 第八节 玄奘取经/137

 第九节 一代女皇武则天/139

 第十节 开元盛世/140

 第十一节 唐明皇秋叶梧桐雨/141

 第十二节 安史之乱/143

 第十三节 平定安史之乱/144

 第十四节 名将郭子仪/145

 第十五节 永贞革新/146

 第十六节 藩镇割据/147

 第十七节 甘露之变/148

 第十八节 牛李朋党之争/150

 第十九节 黄巢起义/151

 第二十节 朱全忠灭唐/153

 第二十一节 李存勖建后唐/154

 第二十二节 “儿皇帝”石敬瑭/155

 第二十三节 风流才子李后主/157

 第二十四节 柴荣革新/158

 

第七章 割据与统一——辽、宋、夏、金

 第一节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163

 第二节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164

 第三节 阿保机建辽/165

 第四节 一门忠烈杨家将/166

 第五节 王小波、李顺起义/167

 第六节 澶渊之盟/169

 第七节 萧太后治国/170

 第八节 李元昊建立西夏/171

 第九节 范仲淹推行新政/173

 第十节 铁面无私包青天/174

 第十一节 王安石变法行新政/175

 第十二节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176

 第十三节 苏门三父子/177

 第十四节 阿骨打建金反辽/179

 第十五节 东京保卫战/180

 第十六节 靖康之变/182

 第十七节 南宋建立/183

 第十八节 黄天荡大捷/184

 第十九节 岳飞抗金/185

 第二十节 钟相、杨么起义/187

 第二十一节 绍兴议和/188

 第二十二节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89

 第二十三节 成吉思汗西征/190

 第二十四节 文天祥抗元/192

 第二十五节 南宋灭亡/193

 

第八章 草原帝国——元

 第一节 忽必烈建元/197

 第二节 耶律楚材治天下/198

 第三节 阿合马专权/199

 第四节 马可波罗来华/200

 第五节 “汉人”和“南人”/201

 第六节 元曲和元曲四大家/203

 第七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205

 

第九章 汉族复兴的王朝——明

 第一节 朱元璋立国/209

 第二节 胡蓝之狱/210

 第三节 靖难之役/211

 第四节 郑和下西洋/212

 第五节 明成祖治国/214

 第六节 土木堡之变/215

 第七节 于谦保卫北京/216

 第八节 戚继光抗倭/217

 第九节 张居正改革/219

 第十节 海瑞罢官/220

 第十一节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221

 第十二节 萨尔浒之战/222

 第十三节 魏忠贤专权/224

 第十四节 东林党争/225

 第十五节 宁远大捷/226

 第十六节 闯王李自成/227

 

第十章 代封建王朝——清

 第一节 清朝建立/233

 第二节 史可法血战扬州/234

 第三节 郑成功收复台湾/235

 第四节 康熙智擒鳌拜/237

 第五节 三藩之乱/238

 第六节 清军收复雅克萨/239

 第七节 改土归流运动/240

 第八节 三征噶尔舯242

 第九节 文字狱/243

 第十节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244

 第十一节 康乾盛世/246

 第十二节 大贪官和珅/247

 第十三节 林则徐虎门销烟/249

 第十四节 鸦片战争爆发/250

 第十五节 辛酉政变/251

 第十六节 太平天国运动/253

 第十七节 火烧圆明园/254

 第十八节 洋务运动/255

 第十九节 左宗棠收复新疆/257

 第二十节 中日甲午战争/258

 第二十一节 中法战争/259

 第二十二节 戊戌变法/260

 第二十三节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262

 第二十四节 辛亥革命/263

 第二十五节 袁世凯复辟/264

 

第十一章 由衷而兴——现代

 第一节 五四运动/269

 第二节 府院之争/270

 第三节 张勋复辟/271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建立/273

 第五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274

 第六节 国民革命运动/275

 第七节 红色政权的建立/276

 第八节 东北易帜/277

 第九节 “九一八”事变/279

 第十节 二万五千里长征/280

 第十一节 西安事变/281

 第十二节 抗日战争爆发/282

 第十三节 南京大屠杀/284

 第十四节 皖南事变/285

 第十五节 日本战败投降/286

 第十六节 重庆谈判/287

 第十七节 三大战役/288

 第十八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90

 

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292

试读章节

商朝末年的时候,统治非常昏暗。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商纣王,成天只知道自己奢侈享乐,根本不管百姓们的死活。他非常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妃子,为了讨妲己的欢心,他想尽了各种办法。他让人把美酒装在水池子里,把肉都挂在树上,他和妲己就在这酒池肉林中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嬉戏游玩。为了让妲己高兴,商纣王还发明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其中一种叫“炮烙之刑”,就是把青铜制成空心铜柱,中间放进燃烧着的木炭,将铜柱烧得又红又烫,然后强迫犯人在上面行走,犯人站不住,就掉在炭火中活活烧死。朝中的两个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对商纣王提意见。结果商纣王不但听不进任何劝说,还把一个大臣的心挖了出来,把另一个大臣剁成了肉酱。商朝的百姓们对商纣王痛恨得不得了,纷纷诅咒他早点儿灭亡。

这时,渭水流域兴起了一个叫周的强国。周文王一心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不但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发展与邻国的关系,而且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没过多久,周国的势力就强大了起来。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了,周武王即位。武王在姜尚等贤臣的帮助下,把周国治理得更加兴盛,许多四方的小国也纷纷拥护周国。这时候,商朝的腐朽统治已经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周武王就在公元前1046年,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进攻商纣王。双方在牧野(今河南省境内)展开了大战。商朝军队的人数远远多于武王的军队,但因为纣王暴虐至极,残害百姓,士兵们都恨透了纣王,他们只盼着武王能快点将纣王打败。因此,两军一交锋,纣王的军队就纷纷调转矛头,向纣王的宫殿杀去。纣王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把自己所有的宝物都搬上了鹿台,在鹿台上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

周武王得到了各个部落和小国的拥护,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在今天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周。

第八节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得病死了。即位的周成王才十三岁。为了稳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周王朝,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辅助周成王主持朝政,治理国家,实际上是履行天子的职权。人们都把周公旦称为周公。

周公非常贤能,每日不辞辛苦处理国事。他洗头发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他吃饭的时候,如果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

但是,管叔和蔡叔心里却非常嫉妒周公。他们在外面到处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同时,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周朝被封为殷侯。他一直不甘心商朝灭亡,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他好趁机恢复商朝的统治。因此,武庚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并联络了一些殷商的旧贵族和东部的几个部落,一起发动叛乱。

周公篡位的谣言在镐京传得沸沸扬扬,连朝中的大臣和年幼的成王都开始怀疑起来。周公心里很难过,就找到怀疑他的大臣进行了一次谈话。大臣们被周公的诚恳打动,消除了误会,继续听从周公的领导。

周公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以成王的名义亲自率领大军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征战,周公终于平定了叛乱。带头叛乱的武庚被杀,管叔看到武庚失败,觉得自己没有面目再见周公和成王,也上吊自杀了。蔡叔被流放。

为了消除殷商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让人在镐京的东边建立了一座新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曾经反对过周朝的殷商遗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从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表示周朝祖宗营建的地方;东部是洛邑,定名为成周,表示周朝建立以后建的地方。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他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来管理国家。后来周成王20岁的时候,周公就把政权还给了成王。

P27-29

序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人们留下了几千年的回忆。在这几千年中,中华儿女创造的奇迹犹如夏夜繁星,数不胜数,向世人展示了东方智慧的无穷魅力。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并且繁衍不息的源泉。每当我们回忆历史,都会从中发现许多可贵的知识点和智慧点。历史虽然成为了过去,但这些宝贵的财富会一直刻在我们的脑海,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使我们有所领悟。

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人文传统的国度,历史向来为人们所重视。人们重视读史、学史,以能否博古通今、见解独到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才华和修养的重要尺度。不仅如此,我国历朝历代也都非常重视修史,历史学家们以各种形式编撰出版历史文献,使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五千年的文明得以延绵不绝。但是,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古老的史籍大多文字艰涩,篇幅冗长,使人们在阅读时很难以轻松的心情和方式获取历史知识。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编写了《中国史一本通》一书。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190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同时,我们力求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内容更加丰富,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