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黄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古越//羽萱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施念慈违心出嫁 季良策路失新娘

1

春天终于降临到肃州城了。

甘新大道的两旁,苍黑的柳树绽放出的万条丝绦,形成一道绵延不绝的鹅黄柳烟风景。正如诗中所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肃州春风的脚步,不是二月的脚步,而是伴随着初夏的阳光而来的。

这个季节,是风的节日。

无边的戈壁,空旷的原野,给了风以歌唱的舞台。

浙江落魄的诗人施补华考礼部官员不第,西游秦陇途经洒泉时,留下一首对风的纪念诗篇:

黄云天半波涛涌,惊飙震荡阴山动。

酒泉城外军声喧,千帐忽作胡蝶翻。

筚篥乌乌吹不起,硬雨著人攒万矢。

辕门老卒曾出关,诸君未遇边风颠。

君不见瀚海茫茫沙怒卷,人马吹空似蓬转。

这个季节,又是生命充满绝望与生机的季节。

穷人为口腹之饥而卖儿鬻女,富人为生命接力在大办宴席。

这边悲泣啼号,那里却歌舞升半。

世道就是这么个世道,人心也是这么个人心。

自古皆然,概莫能外。

眼下的肃州城里,十大药号之首的庆余堂大小姐施念慈的出嫁仪式,正在紧张地进行。

2

施念慈不见了。

此事非同小可。

整个施家几进院子里是宾客盈门,人满为患。

大戏就要开场,而女主角却不见了。

最先发现问题的母亲张氏喊来了施念慈的贴身丫鬟小元子。

“大小姐走哪儿啦?”张氏只扣了一眼,小元子就浑身打了个机灵。

小元子低下了头:“回大奶奶,小姐,她,我不知道。”

张氏把茶碗朝桌上一顿:“你足她肚子里的蛔虫,她走哪儿你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昨夜我睡得晚,早上醒来,小姐就不见了。”小元子声音低下中,却也透着一丝不驯。

张氏哼了一声:“你说的这话,我一点也不信。你还是快些说了,免得让老爷知道了,受皮肉之苦。”

小元子语气急促地辩白:“我真不知道,我正着急哪。大奶奶,小姐走哪儿啦,你快些派人去找吧。”

“我问你呢,你倒反过来朝我要人了。看来,不让你吃些苦,你不会说的。”张氏从炕上下来,冷笑了一声,顺手拿起鸡毛掸子。

小元子扑通跪倒,眼泪流了下来:“大奶奶,我真不知道呀。你快让人去找找小姐吧。”

张氏举起了手中的鸡毛掸子,朝小元子打了下去。

鸡毛掸子在半空中被一只手握住。

张氏回首一看,却是自己的丈夫施乃千。

3

张氏与施乃千恶狠狠地干了一架。

张氏说:“你养的好丫头。这还没嫁人呢,就又跑出去跟男人鬼混去了。要是她私奔了,你明日拿啥去嫁人?”

施乃千喝道:“你给我闭嘴!”  施乃千喝令小元子起来,就转身出了门。

施乃千悄悄吩咐家人施保,叫他带几个人去华胜洋行寻大小姐的下落,不得声张。

施保领命去了。

施保带着人,出官井巷,顺文庙街到了营仓街口,一路向南,奔东大街华胜洋行而来。刚到了南麻绳街口,迎面碰见了施念慈。

4

施念慈出嫁,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宾客贺喜呢?从镇台衙门到兵备道,从药材行业公所到陕西会馆,从洋行到华商,全肃州有头脸的人物几乎全都露面了。

这与施乃千的身份地位有直接关联,作为肃州府药材行业的龙头老大,俄国华胜洋行的大买办,庆余堂的老掌柜施乃千在华洋商人中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他不仅拥有自己独立的商号,而且与俄国的政商两界都有着极为密切地联系。在彼得堡,他曾是沙皇叶卡捷琳娜的座上宾。

有一次,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患了一种怪病,症状是吃啥拉啥,不吃啥也拉个不停。整个彼得堡的医生看遍了,也不见效。曾经到过中国的宫廷御医彼得罗维奇医生甚至于把灵丹妙药肃州大黄也用上了,按中药的方剂开了几服药,可不料托老先生服了药,却越拉越厉害了。

这一情况,被彼得先生的情敌叶卡连柯向沙皇告了一状,说肃州大黄的功效是攻积导滞,泻火解毒,行淤通经,托尔斯泰得的是拉稀的病,不用药都拉个不停,现在再给他吃这虎狼之药,不是要谋害托翁吗?沙皇一听大怒,赶紧下令停用肃州黄,并下旨把那个胆大的医生彼得罗维奇逮捕下狱。

正在这时,施乃千押运肃州黄到了。

P10-12

后记

从2003年第二部小说《菊花醉》杀青之日起,《大黄吟》的写作,就列入了创作日程,开始了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构思。不料,由于受朋友之邀,赴深圳搞了一段日子的话剧活动,小说的写作便中断了。

2004年2月,随着第一部小说《金羊毛》电视剧改编权的转让,工作的重心由此转到了影视方面,《大黄吟》的大纲,在北京初步完成之后,一放,就整整三年。尽管在准备大纲阶段,就有影视公司的朋友看好这部小说,要求小说一出来就购买影视版权,可是,由于前两部小说都进入了影视剧的操作阶段,我承担了繁重的剧本改编任务,虽然很想把她写出来,终因分身无术,不得不搁置。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真的很灵验。我们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洋买办”三部曲,的确很幸运,每一部出版后,都很快被影视机构看中,并买断了改编权。这对于小说家来说,应该算是不错的待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文学的评介,也有新的内容了。改革开放之前,文学几乎是民众唯一的精神消遣物,是一个抵近终端的文化产品。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影视剧开始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小麦,作为原材料,有了下游产品,成为了影视的面包。网络时代,许多文学界的人惊呼:文学已经被边缘化,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文学的正常状态呢?一个社会,倘若人们只能从某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中消闲解闷,除困去乏,那才是非常可怕的。

如前所说,在文学边缘化的今日,一个作家所创作的产品,能否真正为读者所喜爱,自掏腰包,买你的书读一读,真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而一部耗费了作者心血的作品,倘若能经过影视的改编,以另一种样式呈现给社会,从而跨越文字的羁绊,走向更广阔的大众层面,无疑,是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代表谁在发言,更不是要否定某些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

可是,标本就是标本,不可能没有,也不可能太多。所以,大部分的文学作品,还是具备了消费快餐的性能。这一点,与影视作品的特性不谋而合。鱼翅燕窝固然可爱,兰州拉面、西安泡馍、宁夏小揪面、新疆拉条子、天津小笼包、上海阳春面、河南糊辣汤、重庆麻辣烫、四川酸辣粉麻婆豆腐川川包,谁又能一日离弃呢?

老子还说:祸兮福所伏。这话更灵验。从《金羊毛》到《菊花醉》,每一部电视剧的改编拍摄,都充满了艰难险阻和错综复杂的历程,其问的故事,足足又是一部长篇小说。许多小说家都怕“触电”,原来我们没有感受,经过了这几年的折腾,我们身心俱疲,欲哭无泪。尤其是《金羊毛》,曾经数次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影视拍摄规划,而且,石嘴山市还先后投入了数百万元建造了影视城,因此,无论是题材还是人物、故事,以及政府的支持配合,在当年的影视剧市场,都算是独树一帜,开创先河的。若是顺利投拍,其产生的影响力最少不会低于后来的《乔家大院》《闯关东》《走西口》等同类题材的大戏。

但是,我们的的确确品尝到了什么叫“黄花菜放凉了”的感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影视剧市场的良机,转瞬即逝,后悔药是没有地方买的。对于这一点,投资方也无奈地认可。俗话说,祸不单行,《菊花醉》的命运同样如此,第一次版权转让三年,没有拍成。第二次又卖掉,至今已快三年,其中仅剧本改编,从2007年冬天到目前,据说仍未完全成功。

如果是从小说本身出发,我们应当欢呼雀跃,因为尽管影视作品的改编之路如此艰难,可我们的小说却卖得“很火”,《大黄吟》同样如此,从2004年写大纲到今日杀青付梓,已经有五家影视机构在跟踪电视剧改编权的转让事宜。

二  2007年10月,我们去酒泉(肃州)搜集资料,为将要动笔写作做最后的准备。

提起酒泉,今天的人们更多的是与航天联系起来。那么,在一百年之前的酒泉,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去新疆的路上,火车要在酒泉站停顿,可是,除了车站周围一些房屋之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为了行动方便,我们自己驾车前往,好友马全顺还亲自做了司机。凌晨时分,我们从中宁县城出发(提前一天从银川到达),沿中营高速公路,到了中卫沙坡头,就不通了。下高速,穿过沙坡头,经甘塘、景泰直奔武威。这是一条穿越腾格里沙漠的312国道,两边是无尽的沙碛,儿乎看不到一丝绿色。10月的阳光,仍然很烫,车窗打开,一股干热的风吹进来,不太舒服。

在武威南数十公里,上了兰新高速,听说已经通到了敦煌。路两边的景色大变,一派田园风光,我们已经踏上了著名的河西走廊。这条千里长廊,西靠祁连山山脉,东接大漠翰海,狭长的走廊通道,便是连接汉唐以来与西域各国的“丝绸之道”。

奔驰在高速路上,我的思绪回到了两千年前,那是一条黄土筑成的牛马车道,在这条道上奔走的,除了商旅,更多的是士兵。骄悍的匈奴曾长期占据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和草原,汉武帝派遣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人,与匈奴连年鏖战,这条长廊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将士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吟唱着征人的诗词歌赋。

试看几首: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银山碛口风似箭,

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

飒飒胡沙进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

安能终日守笔砚。

这是一条热血的长廊,这是一条奉献的长廊。

黄昏时分,我们的车已经驶进了酒泉。九百多公里,一日竟然赶到,千百年来人们所渴盼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愿望,终于实现。倘若霍去病再生,该作何感想呢?

一连问了几家宾馆,都不合适,不是没有热水,就是价格太高,拐弯抹角,在鼓楼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打探到一家宾馆,住下了。这里地处老城中心,出门走几十米,就是小吃一条街,再拐弯,到了鼓楼。

鼓楼是酒泉的标志,与银川的鼓楼一样,都充满了沧桑感。我们吃了晚餐,在鼓楼附近转悠了一圈,竞意外地发现了酒泉市文联的牌子,与一溜小商店的招牌比肩而立,更能说明当今文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因为这里是我们预定要联系的目标之一,为了明天的工作,便回宾馆早早地歇息了。

翌日,起来漱洗了,吃了早点,便赶往文联。

从一个窄窄的楼梯上去,便看见楼道里挂了一些文联各部门的招牌。找到主席的办公室,敲门进去,_只见一个中年男士正在准备朝外走。我们拿出了文联的介绍信,说明了来意,马上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男士姓付,名有祥,是酒泉市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他听说了我们的来意,立即喊来了一位很有风韵的女士,介绍了,给我们一人发了一本文联出的《阳关》杂志。女士姓段,芳名春华,乃《阳关》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付主席说,《阳关》杂志在全球的华人中,很有点子影响哩。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许多老华侨来到酒泉后,听到阳关的名字就激动得掉泪。酒泉市原来辖有著名的三关:嘉峪关、玉门关、阳关。后来,嘉峪关升格为地级市,就剩下了两关。可是,付主席说,《阳关》杂志也要改名了,叫啥《北方作家》,说是这样司以扩大知名度,产生更好的文学影响,为本地的文学人才成长提供更丰厚的土壤。

我们初来乍到,对情况不熟悉,关于《阳关》杂志改名,不好置啄。可从内心里的直觉来说,我们倒还是觉得用《阳关》比用《北方作家》更赋予某种意义。

付主席他们本来有事要出去,结果聊了一会儿,说不去办了,我们是远方的兄弟,来了一定要招待一下。我们表示,招不招待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能不能帮我们提供一些关于酒泉文史方面的材料,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付主席神秘地一笑,说你们的想法我明白,可饭还是要吃的。说着,吩咐段主任去安排。

稍倾,段主任打了一通电话,安排妥当,便动身赴宴。出了文联,拐个弯,就到了肃州宾馆,原来这里离我们下榻的宾馆很近。到了雅座,里面已经坐了四五位好汉,一望气色,便知是“酒精考验”的西北英豪。付主席介绍,这几人里有文联董秘书长,肃州区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周副主任诸兄。特别是周主任,付主席作了特别推介:他既是文史专家,又是作家协会副主席,刚出版了一本小说集《风起野马滩》,下午在新华书店搞发行式。我把他请来,你们要办的事情就有了眉目。

我们留意了一下周老兄,见他面色红润,气宇轩昂,俨然一副学者风范,不由得肃然起敬。

周兄开口说话,吓我们一跳:“我是周家老四。老大周树人,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我是老四,叫周彩人。”

大家哄然一笑,推杯换盏,喝将起来。

第二天是个周末,周四哥彩人先生牺牲了休息时间,专门带我们到他的办公室,落座片刻,说:“我这个座位上坐过两位作家,你是第三位。”见我诧异,接着道:“一位是贾平凹,一位是张承志。我顿然感到沟子下面发烫,四哥真是太抬举我了。”

他转身掏出钥匙,打开了一个文件柜,抱出一摞书本,还用红绸带捆扎着。我探身吒了一眼,心砰砰跳动起来,书本上面赫然印着《酒泉文史资料》,这一本本发黄的薄书,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一堆废纸,可对于我们千里迢迢的,无异于灵山取经,龙宫得宝。

我刚要开口讲话,只见周四哥又把书放了进去,我们的心立刻提了起来:莫非他又舍不得了?只听他说:“这一套不全,少了几本。”说着,他又拽出一套来,仍是高高的一摞,仍是红绸带捆扎。“兄弟,我只有这一套全本了,十五册,酒泉的文史都在这里。前些年没人关心,这几年航天城发射卫星,来找资料的记者作家多了,可我都没舍得给他们。”

我们赶紧表示:“四哥,您说个价,我们买。”

四哥笑了起来:“我送给你们了!”

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世界上真是有这样的好兄弟咧!酒泉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有她的道理的。我们连声感谢,匆匆把书装进随身带来的大包里,唯恐他一会儿又反悔。

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又打开了另一只文件柜:“这里还有全国各地的文史资料,你们自己挑吧。我有点事,出去一下。”他刚一关上了门,我们就跳了起来,扑到柜子里,急不可耐地翻阅,并迅速地把认为有用的一些资料装进了大包。我笑着对马全顺说:“石来,请你来是对了,这一路办事,全顺。”

为了感谢四哥的慷慨解囊,我们要请他吃饭。他也欣然受邀,而且还应我们之请,把嫂夫人招呼来了,去吃涮羊肉。为了热闹,他又为我们喊了两位文学界的朋友,一位是《阳关》杂志社的诗歌编辑孙江先生,一位是酒泉市政协的作家妥清德先生。因为解决了此行最大的难题,心情畅快,大家尽兴地聚了一回。

原来计划要在酒泉待上十天左右,没想到天助我们,当天下午去了一趟嘉峪关。登上了斯楼,感慨了两番,面对了斜阳,搜索了断肠,却连一句诗也诌不出来。夜幕已降,游人冷落,城门半掩,看城的汉子扯开了嗓门:“还有人吗?锁门啦!”急急忙忙走出关门,几盏昏黄的路灯照亮了千古边塞的斑驳关墙。驱车回到酒泉,已是夜晚十点多钟,宾馆前的小吃街竟也热闹得很,便去吃了宵夜。

天明起来,收拾了,退了房间,给付主席和段主任,以及亲爱的周四哥分别发了告别短信,就登车启程,打道回府了。

原计划回来后,把资料消化了,就着手创作,没想到,宁夏为了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本来要上马我的剧本《大会师》,结果改为新写一个剧本《环保局长》。宁夏电影制片厂厂长杨洪涛先生请我帮助搞剧本,我不好推辞,就把《大黄吟》又朝后推,这一推就推到了2008年。《环保局长》因为诸多原因,没有拍摄,我们下定决心,不再拖延,一定要沉下心来,把书写完。要是再不写完,我们不仅对不起那么多为这本书操心的朋友,更对不起宁夏人民出皈社的姚发国先生,他既是我的好朋友,也是《菊花醉》的责编,《大黄吟》在他与出版社领导的关怀下,早已列入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而我们却两次使计划落空,再不写,真的对不起人了。

刚动笔,不料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山河呜咽,举国同悲。在积极参加捐款救灾的同时,我们也加紧了创作的步伐。但由于各种事件的干扰,始终未能连续性的写作,这也是三部曲里的一个特例。

又是一年春光尽。终于,敲完了最后一个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仿佛背负了多年的包袱,到底还是被我们的坚持与顽强,卸下了。

屈指算来,从2003年春天构思至今,已经六个春天过去了。回首往事,不胜感慨。这一部作品,是三部曲中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可却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唯一可以宽慰的是,这部作品也是我们很满意的一部,她在某些方面,突破了前两部的一些人物塑造方面的禁锢,有所创新。

再次感谢所有关心与支持我们的亲人与朋友!

2009年4月13日晚22时于银川抱朴斋

目录

上卷

引子 肃州城传来凶信 老千棒法场救人

第一章 施念慈违心出嫁 季良策路失新娘

第二章 嘉峪关季将军震怒 祁连山宋头领断指

第三章 为破票案刘道台索贿 奉命寻匪何副将偷欢

第四章 施念慈完璧下山 季良策破头城门

第五章 伤名节施念慈被休 遭疑忌粉狐狸遇刺

第六章 美娇娃好心无好报 痴良策施府施愚心

第七章 施念慈二度受辱 南飞雁一日寸困厄

第八章 宋河肃州寻仇 念慈无奈下山

下卷

第九章 公报私仇季朝栋剿匪 月夜倾诉宋头领抒怀

第十章 将相不和刘道台丢官 同仇敌忾施念慈再婚

第十一章 卧虎寨被破兄弟失散 施念慈主仆避难肃州

第十二章 季良策过士及第 洋税官上任海关

第十三章 喜中悲父女相隙 悲中喜宝贵施奸

第十四章 华胜洋行大黄突变 庆余堂里生意受阻

第十五章 道台衙门施乃千遇良策 泉湖岸边施念慈逢保尔

第十六章 汉墓群南飞雁遇难 肃州城季良策叙情

第十七章 违物议良策披麻戴孝 恩仇绝宋河刀伤头颅

后记

内容推荐

明朝末年,甘肃肃州大药材商、“庆余堂”掌柜施乃千,为垄断“大黄”的出口权,巴结肃州守备军季朝栋,将独生女念慈许配其子季良策。不想,迎亲之日,被祁连山强人宋河掳上山去,劝做压寨夫人。念慈性情刚烈,几次寻死,震撼宋河,遂将其送下山。念慈回到娘家,遭父痛斥,走投无路,再返山寨。季朝栋得知儿媳随匪,恼羞成怒,调军围剿。

又一家专营大黄的“余庆堂”在肃州开张,新任知州季良策得报女掌柜乃失踪多年的念慈,已经平静如水的心湖再起波澜……

编辑推荐

古越、羽萱继葛秃子、胡英之后,又为读者创作出了第一个为洋人打工的女买办形象——施念慈,令人耳目一新。一位西北肃州城里著名药材富商的独生女儿,掌上明珠,最后怎么会打破藩篱,成为轰动一时的一代女买办的呢?小说故事玄念跌起,女主人公的命运感情两条线交织相生,厮磨纠缠,引发出一段惊人心、摄人魄,跌宕回肠的人间戏剧。

打开《大黄吟》,一系列恩怨情仇、一串串生死连环、一场场惊险智斗、一次次绝伦商战,在冰冷祁连山下,在茫茫戈壁滩上,在广阔河西走廊,在绵长丝绸古道,次第展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