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总裁的第一份工作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邱恒明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求职与考研两不误

22岁的吉姆·罗杰斯以优等毕业生的身份从耶鲁大学毕业了。继续学业还是去工作,罗杰斯并不清楚,他也不确定如果走出校门会去做什么工作。对于自己的将来他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有同样困境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本科毕业期间,他获得了研究生的奖学金,但也有一些公司愿意聘用他。

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继续深造还是工作的两难选择。吉姆。罗杰斯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两位职场达人的不同选择,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未来的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本科毕业时22岁,和我们大多数毕业生一样,他并不知道走出校门后能做什么工作,不知道是继续学业还是去工作。最后他做了两手准备:找工作的同时也申请保送读研。

大四的时候,一些公司开始来耶鲁大学举办校园招聘会,历史专业学生吉姆·罗杰斯参加了几场校园招聘会,同时他没有忘记申请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在内的几所学校。

一位在华尔街上班的校友告诉他,有一家多米尼克证券合伙人公司(Dominick & Dominick)正准备到耶鲁举行校园招聘会,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

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多米尼克证券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870年的老牌综合性投资公司,是最早登录美国证券交易所的金融机构。罗杰斯从未想到去华尔街上班,那时的他对金融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学英语时认ABC的初期启蒙阶段的水平。

成为世界级投资大师的罗杰斯后来回忆到,这家合伙公司的面试官来自纽约贫民区,对自己的简历非常感兴趣。两人聊了很久,面试官问得很细:假期的打工经验,“国际钥匙俱乐部”(Key Club International)的义工项目,甚至包括棒球、赛艇和橄榄球都谈到了,吉姆感觉面试官对他印象不错。

两天后,那位面试官打电话说,自己被聘用了。也就在面试后,得知被聘用前,罗杰斯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附加一份每年2000美元的奖学金!

后来的故事我们已经知晓,罗杰斯选择了牛津大学。但是,他也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带来的其他机会。罗杰斯决定继续深造之后,又成功说服公司给予他实习机会,不愧是我们的职场榜样。

“我能在你们这儿找一份暑假工吗?”吉姆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问。

“小伙子,我们这儿不招短工,只要全职员工。可是为什么你要打零工呢?很多人为了进我们公司都挤破了头?”

吉姆跟他道明真相。接着说“可是去读书前还有一段日子,不知道能否在你们公司找到一份暑假工?”

后来他得到了暑假工的机会。

1964年夏天,罗杰斯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华尔街实习生生活,在这里担任助理分析师。这是罗杰斯在华尔街开设的第一个股票账户,他把获得的牛津奖学金和平时自己积攒的一点钱一起存入股票账户,以每股350美元的价钱买了一点IBM股票,小试身手。

也就是在这家实习公司为数不多的交易中,罗杰斯确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就在国际金融领域。他说:“交易的无穷魅力在于下单前后那一刻的变化,无论盈亏都在这一分钟内发生改变,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了,而且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可以不断重复出现。”

牛津大学毕业后,罗杰斯又回到了实习的地方,也是日后成就他伟大事业的地方——华尔街。

偶然间应聘成功,通过谈判得到暑假打工的机会,在打工中隐约感觉到未来的职业方向,最后终有大成。后面章节的很多案例和罗杰斯求职案例一样,还会不断地验证这样一个道理:职场达人的成功看似偶然,但你我都能发现,他们的成功之源都是善于抓住每次机会。

有种工作叫“责任”

吉姆·罗杰斯为了追求更宽广的眼界,本科毕业后,放弃到手的工作,选择异国继续深造。本杰明·格雷厄姆却完全相反,因为那时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最终放弃了深造的机会,而开始了职场的打拼。

格雷厄姆最终在证券分析上成名成家,这与他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当时一点不被追捧的投资公司,而没有继续求学深造密切相关。

本杰明·格雷厄姆本科毕业期间,获得了研究生的奖学金,同时也有一些公司愿意聘用他。与女朋友商量之后,格雷厄姆觉得赚钱是第一位的,搭建家庭是第一位的。从他的案例中,我们能够读出有种工作叫“责任”。

对于优等生的格雷厄姆来说,大学毕业是荣誉考验战。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月中发生了一连串的大事:“首先是哲学系系主任邀请我到教师俱乐部共进午餐,他建议我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工作。紧接着,数学系的教授也向我发出同样的邀请,让人惊讶的是英语系教授认为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系老师。”

格雷厄姆洋洋得意,又困惑不安,便向校长敞开心扉。校长强烈地倾向于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送入商界,而不是将他们关在象牙塔里搞学术研究,于是建议他暂缓做出决定。

后来,纽约股票交易所一名会员邀请格雷厄姆去做债券推销商。那是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纽约证券交易所大门紧闭,这样的时期几乎算不上是格雷厄姆事业起步的有利时机。他在华尔街得到并保持一份工作,同时在一所夜校向外国人教英语,赚点钱作为补充。

这时,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收到一封正式通知信,我已获得学费奖学金,并且必须在一周内回信表示接受。这是个好消息,但它使我陷入困惑的境地。我应当像自己一直预期的那样去从事专门职业吗?我可以放弃华尔街的职业,物质上没有什么牺牲,并且经济上也不会减少。但是权衡下来,若去读书,将耽搁三年,我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开始创业,而且相应地要花更多年才能考虑结婚。

我与女朋友讨论过这事,她用微妙的方式使我明白,再读三年书对我对她都是很长的时间,而如果我坚持把现在的工作干下去,凭我出众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我写信给法学院,谢绝了这笔奖学金。

我也把决定告诉了校长,他写了封信给我表示同意,说随着证券交易所的歇业,许多无法适应形势的人肯定会退出华尔街,这样就留给有能力的人更多更好的机会。

我们的安排是这样的:我先在内勤办公室待上几个星期,跑跑腿,帮帮忙,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学习业务。做了四个星期的跑腿员后,我来到了债券部。

后来又意识到,我宁愿做一名“统计员”——也叫证券分析员,也不愿意做债券推销商。

之后,在1920年初,本杰明·格雷厄姆成为一家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员公司的初级合伙人。

再之后,他完成了投资圣经《证券分析》一书……后来,更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的得意弟子巴菲特成为了股神。

不管是吉姆·罗杰斯选择了读研,还是本杰明·格雷厄姆选择了工作,在面对“继续深造还是工作”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清醒:教育、工作、再教育、再工作……是循环向上的过程,它不是本科毕业一时的抉择。

P8-12

书评(媒体评论)

第一份工作挑一个好老板很重要。应该看重应聘公司的老板是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榜样?他的人生态度和人品如何?最好找一个重视你的专业知识的公司。

——李开复(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

工作5年后创业我支持。创业是一条很艰辛的路,100个人创业,95个人死亡,你甚至都没看他一眼,还有4个人是你看着他死亡的,众多的因素才能让创业者生存下来。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第一份工作要选一个好的公司,不要眼高手低,不管做什么,哪怕只做保安,先跨入公司门再说,跨进去后未来就是你的了。

——唐骏(打工皇帝)

大学毕业生选了一个企业,就要相信它、理解它,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选择,坚持下去。不要急着跳槽,而是要珍惜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年轻人不要怕一直重复地做同样的事,总会有突破的时机。

——王石(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面试以前对于一些面试技巧的培训还是必要的,比如说如何面对老板,怎么样能够有问必答,答得恰到好处。包括眼神、表情到底应该怎么展示,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

真正实在的内核的东西,是把你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我觉得这最重要。

——俞敏洪(新东方集团董事长)

在乎金钱,不在乎金钱,还是介乎其间,其实都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在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里,你对自己的感受不诚实,今后或许会追悔莫及。

——杰克·韦尔奇(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

后记

经常有学弟学妹问:如何找第一份工作?如何在职业道路上更有发展前途?我试图说上几条建议,却总觉得连自己都无法说服,如何还能影响他人呢?职场路径是极具个性的一种选择,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经常引用的职场专家们的建议,都过于宽泛,难以实用。通过几年来撰写“财富英雄”专栏的经验,我突然发觉:为什么不用我的时间和智慧撰写一本职场榜样类的图书?而标杆型人物如何选择并突破第一份工作,无疑最具参考性,年轻的职场中人也最能从中得到启示。由此,便有《总裁的第一份工作》一书的诞生。我想这本书也能对学弟学妹们的问题做个交代吧。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顶着大学生头衔不愁好工作的时日一去不返了。这样的时代年轻一代从来没有经历过,却不得不面对现实。

我们很难找到国内顶级的企业总裁作为职业榜样,因为国内总裁多是创业型、草根型总裁,他们崛起的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得太迅速,以至于来不及或者说还用不着一张大学文凭。不过,放眼全球,我找到了许多世界级总裁,并还原到他们刚毕业的年代,这些总裁与如今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处境类似:在职业选择初期充满困惑、焦虑、不满。

比如:证券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因为家境贫寒,贷款读完大学,急需马上就业养家糊口,所以他放弃了保送读研究生的机会加入就业一族;比如雅芳历史上第一位女cE0钟彬娴,名校毕业的她只能做一名货架员,就在她忍无可忍的时候得到并接受了父母的建言:难以坚持而辞职是一种耻辱;百胜集团总裁诺瓦克的职业目标是进入广告业,他不得不先进入一家小广告公司,积累经验之后得以进入全美25大广告公司;餐饮巨子丹尼·迈耶想开一家烙印自己个性的餐馆,他的职业设计中有先打工擦桌子,做厨师这一环节……

让你我都有些惊讶的是,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大多数职业榜样都会建议:薪水不是第一衡量标准,而且有些人还故意说要选择薪水较低的那一家。

提前看到书稿的朋友总会问我:这本书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有很多绝妙的职场建言,作为作者,对这些建言和职业榜样,我自己会更偏爱那些呢?就我本人的工作体会而言,我想谈这本书写作过程中产生的三大感触,也是我本人觉得很受启发的职场建言。

其一。职业起步时期一定要脚踏实地。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职场新人的品性中多了好高骛远这一条,以为读完大学就积累了莫大的本领。我要提醒各位:大学时期学到的是知识,只有转化为工作成果,才是有用的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知识,才是受用不尽的生活智慧。作为贫穷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更想说的是:我们生活的最大目的是要学会如何谋生,工作与“伟大理想”比较起来,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其二。职场阶梯要完成自助、他助、助他的过程,职场精神就是自助、他助、助他精神的协调统一。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鼓励——我们要自立、自强。就像我们必须在职场中拼搏奋进一样,自己给自己打气非常重要。但我要提醒大家,如果想要在职场中得到升迁,想要有所成,他人的帮助必不可少。我10年来的职场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不管是我现在选择的职业方向,还是我现在的岗位,都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取得的。我还能清楚记得《中华读书报》的红娟老师帮助我开设了我的第一个专栏,还记得刘亚洲老师让我做“财经图书评选”的活动,从而确定了我的职业方向……

至于“助他”,从两点上来理解。势利角度来看:只有帮助了别人,让别人顶替你的工作,我们才能爬上更高的职场阶梯;从道德上而言,只需一句话:“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其三。坚持与忍耐。每个人都有低潮期,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总会怀疑自己,总会有许多障碍阻挡我们的前进。有很多时候,我们仅仅需要多一点耐心,一点信心。在职场中,每个人总会轮到几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读者,职业上的成功只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很小一部分,感受生活、感受幸福才是最终目标。与我们最终目标保持一致的原则只有一条:自己千万别欺骗自己。

目录

第一部分 认清自己

第1章 继续深造Vs.工作

第2章 先有份工作比盲目刨业好

第3章 一定要让假期有活干

 案例 “台企第一强”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麦肯锡创始人马文·鲍尔的暑假策略

 案例 “质量之父”朱兰的假期打工经历

第二部分 选择第一份工作

第4章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第5章 看趋势,避大流

第6章 磨难面试

第7章 不攀比第一份薪水

 案例 携程CEO范敏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李彦宏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索罗斯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沈南鹏应聘花旗银行时的面试题

 案例 吴士宏的面试经历

 案例 32岁的唐骏开始第一份工作

第三部分 突破第一份工作 

第8章 从销售做起

第9章 从助理做起

第10章 不轻易放弃

第11章 培养工作兴趣

第12章 建立职场“董事会”

第13章 职业成长有阶段可循

 案例 杨旭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季琦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口香糖巨头小威廉姆·里格利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迪士尼CEO艾斯纳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传媒巨头布隆伯格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麦当劳CEO查理·贝尔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百胜集团总裁诺瓦克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餐饮业巨子丹尼·迈耶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唐骏的两位职场贵人

 案例 《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布莱德利:感恩三位老师

 案例 卡洛斯·戈恩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桑迪·韦尔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埃利森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 迪士尼创办人沃尔特·迪士尼的事业起步

后记 总裁们的职业启发

序言

人生有太多“第一次”,第一天上学、第一回恋爱、第一次亲吻、第一次离开父母……人生的每个“起点”都充满挑战也让人记忆犹新。

对于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来说,第一份工作可能是最令人期待的。紧张的面试、刁钻的考官、成熟的职业装、林立的写字楼、忙碌的办公间里是白领们自信的微笑……似乎工作就如同广告语中说的那样:“农夫山泉——有点甜。”

可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和民工就业难的夹击下,这第一份工作却变得遥不可及,模糊不清。

莘莘学子们为了实现就业,不惜采用各种“偏方”,毕业生去当屠夫、卖菜、陪聊……经过“北大才子卖肉”系列的启蒙,那些无法在“拼爹游戏”中胜出的大学生迈开了求职的步伐。与此同时,“米虫”、“啃老族”等一系列描述当下部分年轻人状态的新词汇应运而生。

怎样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这些令求职者苦恼的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李开复、李彦宏、唐骏、沈南鹏这样的精英,在经历了若干年以后还能清晰地记得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唐骏就曾经说过:“哪怕只做保安,也要先跨入公司门再说,跨进去后未来就是你的了。”

第一份工作是人生漫漫征途的第一步,你可以起点不高,可以装备不全,甚至可以不那么强健,但你不可以不用心。

内容推荐

晒晒总裁们的第一个“草根岗位”。

李开复、李彦宏、唐骏、沈南鹏、杨元庆、郭台铭、本杰明·格雷厄姆、罗杰斯、杰克·韦尔奇等40余位总裁现身说法,助力你的职场第一份工作。

本书对于即将步入职场“newcomer”来说,不仅是一本生动的入职教案,也是一部真实的个人经验性故事,它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最为朴素和简单的道理——你的职场生涯需要尽早规划。

编辑推荐

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如何打造自己的职业梦想?《总裁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即将步入职场“newcomer”来说,不仅是一本生动的入职教案,也是一部真实的个人经验性故事,它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最为朴素和简单的道理——你的职场生涯需要尽早规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