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性的呼唤--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麓山教育学者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资利萍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资利萍编著的《感性的呼唤——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对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涉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由于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问题建立在音乐与道德这个问题的基础之上,因此先必须澄清音乐与道德这对范畴的关系,主要从思想史、哲学、现实这三个维度进行探讨。之后再探讨音乐教育和道德教化这对范畴的关系,承认并肯定音乐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教化功能,进而提出我国音乐教育中道德教化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无视感性”,分别从音乐教科书的准入标准、音乐课程的实施以及对音乐的音声形式本身感性的无视三个方面予以论证。

目录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这是一个我十分感兴趣而又困惑的问题

二、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能彻底澄清的问题

三、这是一个敏感且可能遭遇危险的问题

四、这是一个有可能还原音乐教育本真的问题

 第二节 本研究的语境、论阈限定和研究的思路

一、本研究的语境

二、论阈限定

三、研究思路

 第三节 音乐与道德的关系考察

一、艺术思想史的源流

二、哲学史上的争论

三、现实中的困惑:音乐能否作出道德担保

 第四节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化关系探讨

一、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与道德的实然关系

二、我国音乐教育中道德教化总体特征:无视感性

第一章 感性的出场——感性为何物

 第一节 西方思想史上“感性”的演变

一、古典本体论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一16世纪)的感性

二、近代认识论时期(约17世纪一19世纪)的感性

三、现代存在论时期(约19世纪中叶至今)的感性

四、美学的二元范畴中的“感性”

 第二节 感性之自我认识

一、对感性的感性述说

二、从认知模式来感受感性

三、从情感与感性的区分来感受感性

第二章感性的存在——为何强调感性

 第一节 音乐及音乐教育的感性本质

一、从艺术的感性本质透视音乐的感性本质

二、音乐教育的感性本质

三、人的感性天性和我国音乐教育感性的不足

 第二节 基于感性的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

一、音乐教育对道德教化确实存在作用的阈限

二、从道德角度审视阈限存在的表现:感性的道德

三、音乐与感性的道德的联系——以帕格森的论述为例

四、感性之路的延伸:音乐教育中道德教化的超越

第三章 感性的遮蔽——何以如此

 第一节 拒斥感性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伦理为本的文化基色

二、理性著长的文化特征

三、经世致用的文化诉求

 第二节 无视感性的中国乐教传统

一、“乐”非“乐”

二、抽取感性特质的传统音乐

三、偏于理性的传统音乐教育

 第三节 意识形态控制音乐教育的政治传统

一、意识形态控制的前提——道德政治化

二、意识形态控制的表现:音乐教育全面政治化

第四章 感性的开掘——音乐课程如何构划

 第一节 开掘的前提:哲学视角和价值取向的转换

一、从认识论向存在论视角的转换

二、从“有用”向“无用”课程价值取向的转换

三、独立的艺术精神之弘扬

四、建立一种“无标准”的准入课程的标准

 第二节 开掘的理想:感性的课程目标

一、“悬置”道德和“无立场”思维的课程目标

二、注重课程目标的超越性

 第三节 开掘的策略:课程实施的“感性还原”

一、“官能愉悦”的回归

二、“音乐性”的回归

三、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四、体验性的教学

结语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