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有数据、有事实、有良心的工资报告,打开国际视野、看清中国工资的真相。
中国的相对最低工资不及多数非洲国家,比照巴黎,北京的合理房价是2134元/平方米,新加坡人说:别侮辱我们了,新加坡没有高薪养廉,美国公务员平均45年涨一次工资,提案者不受益,瑞士:公务员工资低于建筑工人,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公务员热”,中国行业之间工资差高达3000%,是世界平均值的43倍,法国人有400种福利,中国人呢?现行分配制度到底有没有问题?有多少你不了解的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数据?中国人的工资为什么这么低?
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中国人还不知道工资的真相。
本书中介绍了中国人的工资为什么这么低?只有中国人还不知道工资的真相! 瑞典公务员的工资比建筑工人还要低; 美国总统都是越当越穷; 中国最低收入比很多非洲国家还要低;比照巴黎,北京的合理房价是2134元/平方米;为什么只有中国有“考公务员热”……中国的分配制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能再包庇政府,要让中国人知道自己工资的真相。
导读
工资篇
第一节 中国人的工资在全世界排第几?
第二节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理财一周报》专访
第三节 工资统计应涵盖所有的劳动者
第四节 央企高管60万薪酬高不高?
第五节 工资集体协商的局限性
第六节 中国劳动者报酬被低估了吗?
第七节 每45年涨一次工资的国家干部
第八节 法国公务员工资仅高出最低工资一倍
第九节 为什么美国没有“公务员考试热”?
第十节 看国外的工资分配:公务员工资不如工人高
第十一节 新加坡的廉并非高薪所养
赋税公平篇
第一节 税是文明的价格
第二节 你是纳税人吗?
第三节 法国的收入再分配制度
第四节 个税改革势在必行
第五节 休伊·朗的美国梦
第六节 论征收房产税的合理性
第七节 我对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解
第八节 中美电价比比看
房价篇
第一节 高房价≠高效率
第二节 “高地价导致高房价”是个伪命题
第三节 揭秘真实的美国房地产
第四节 巴黎与北京的房价对比
被纳税的纳税人
我在《提高起征点是个馊主意》一文中,论述了税是文明的价格,科学税收与合理使用纳税人的钱是走向共同富裕、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公平、高效的税收制度是政府文明管理的标志。一个文明的政府应该把税收在明处,用在明处。
为了维持庞大的政府开支,特别是在出现财政赤字时,政府增税是难免的。如果增税遇到阻力,政府还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你的钱包里把钱掏走。你也许会问,这怎么可能?这太可能了,而且其实你钱包里的钱已经被掏过许多次了。
你不想交纳个人所得税,要提高起征点,好,政府答应你。可政府需要钱,怎么办?要知道,政府有印钞机,收不上你的税来,政府就开动印钞机印钞票。当你还在为自己少交了几十元的税而高兴的时候,政府就印出了13000亿元的钞票。你可别认为这和你无关,政府的这一招比收你的所得税还厉害。政府表面上没侵害任何人的利益,让大家省了不少税,要知道,政府印出的13000亿元钞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国人民平均每人交了1000元的所得税,意味着通货膨胀。如果你在上海,你的月薪是3000元,个税起征点是2000元时你只交23元的税,现在个税起征点是3000元,你这23元的税是省下了,可国家因收不上税而不得不印钞票引起的通货膨胀,让你每月的生活支出比你交纳23元的税时多出了83元。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呼吁政府对第二套住房和超面积住房征收物业税。
在外国(包括非洲国家),物业税(房产税)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一般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以上,而在中国,这部分税收的比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2010年4月9日发布的《2009;扣国国土资源公报》,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10.2亿元,居住用地地价增长率为8.63%(渣打银行的这一数据是106%)。地价表面上是开发商付给政府的,但最终还是要加到房价上去,由购房者承担。如果对第二套以上住房和超面积住房征收物业税的话,把此税款用于地方政府的公共开支,国家对地价封顶限价,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房价里的地价抽走一部分,房价当然就降下来了。再有,有了高额物业税,房地产开发商不敢捂盘,炒房者也因利润降低或无利可图而退出,房子的闲置率降低,房产市场上的房源相对充足,自住房购房比例增大,房价也就得以降低并保持稳定。
很多人对物业税不理解,认为国家又想从百姓腰包里掏钱。其实,如果你没有两套以上的住房就不用担心,对98%的普通百姓来讲,物业税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没有物业税,政府就提高地价,这笔费用基本上完全由穷人担负,因为富人是少数,炒房投机商会借机把房价炒得更高。
根据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2010年4月1日发布的报告,“老深圳人”人均住房高达388平方米,如果一个3口之家那就是1164平方米,这么大的面积不可能是一套房子,如果平均100平方米一套房子,这就是11套,也就是说,老深圳人平均一家有11套住房。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全国660个城市总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那些房子闲置在那里没人住,是供炒房的人炒的。这6540万套房子如果一套住3口人,那就要容纳2亿人口。也就是说,中国即使在城市停建一切住房,2亿农民进城仍有宽敞的房子住。有人买不起房子住,有人有很多房子不去住,这样的房地产经济是不道德的。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现在房屋空置率很高,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房屋空置率达到40%。好多人把买房当作投资。炒房和炒股不一样,股票是数字,房子是实物,炒房不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也为经济埋下了定时炸弹。
政府还可以对垄断产业的产品提价,靠提高国有企业利润来充实国库,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被纳税”了,像水、电、燃气、燃油、通信等生活必需品,单价涨上几角钱,就可以每月从你钱包里掏走百八十元,这要比征收个人所得税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给你造成的经济负担甚至还大于直接纳税。为什么?一是因为这些垄断性生活必需品的提价让你直接多掏了钱;二是垄断行业因提价而增加了利润,但增加的这部分利润不一定都上交国库。
P130-133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马克思
鉴于这个理念,我发表了《世界工资研究报告》,该报告被众多媒体刊载,我也为此接受了国内外数家报纸、杂志、电一台、电视台的采访。《中国改革报》刊发该报告时还加了编者按:
“学者刘植荣根据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和有关材料,对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的工资状况进行了研究,对各国最低工资的形成与社会财富的分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研究,对于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收入分配是项系统工程,研究收入分配不能只研究工资。工资属于第一次分配,还应研究第二次分配范畴的赋税、转移支付(福利),研究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如果社会福利能惠及所有百姓,能像世界不少国家那样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公交免费,能按照联合国规定的合理房价标准,凭个人3~6年的工资收入能够购买一套舒适的住房,百姓就不会因为工资偏低而感到生活艰难。因此,本书收录了几篇论税和房价的文章。
邹韬奋讲:“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这也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不花费纳税人的一分钱进行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这是项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事业,我感到很充实、很愉快。
在海外,我有机会就教外国人汉语,每次我教的第一个字总是“人”字。我两腿叉开、双臂贴身,威严地站在那里告诉他们说,这就是Man,这就是Homme。然后,把“人”写到纸上,给他们解释“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人”要简约,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心胸坦荡,淡薄名利;
“人”要稳定,要站稳脚跟,要有立场、有思想,风吹雨打毫不动摇:
“人”要挺直,要昂起头颅,像铁塔那样,傲然屹立,唯我独尊;
“人”歪了就需要有个依靠,那就成了“仆”。
我认为,人活着要有责任感。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学习,获得谋生的技能。然后是对家庭的责任,要把家庭成员照顾好,不要让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最后就是对社会的责任,努力把自己所在的社会建设成人道、文明、公正、民主的社会。
爱自己的国家,就像爱自己的身体。爱身体,要经常到医院体检,发现疾患及时治疗,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精神焕发。爱国,就要找出祖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让祖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本书提出的观点乃一己之见,我不敢妄称对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得很透彻,不敢保证提出的解决办法都会有效,但我敢问心无愧地说:这本书是我带着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写出来的,每个字上都留有我的体温。果戈里说出了我的心声: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我不想走进什么殿堂,我愿让我的灵魂留在泥土里,因为那里能给我营养。
我希望本书激起更广泛的讨论,因为我相信她存有真理,真理就像燧石,受到的敲打越猛烈,发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在拙著付梓之际,我要特别感谢辛勤劳动的编辑们,他们为本书尽早与读者见面花费了不少心血。当然,我也要感谢那些接受我调研、并为我提供研究素材、查找各种资料的国内外的朋友,如一平、Jessica等,人数太多,恕不能一一列出。
雨果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我呼吁读者朋友们和我一起,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未来,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思想吧,劳动吧。
刘植荣
这个思考问题的视角非常好,这样的质问非常有力量!我想,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很少有哪个组织是有独立意志,真正为组织利益考虑的。要追溯,就要看国家的政体,民主化程度。
—— 新浪网友
刘先生,拜读您的文章很过瘾!一个真正有良知的学者的声音!永远支持您!
我很新欢您的文章,我每次买杂志,都会留意有无您的消息,并把您的文章推荐给朋友看。
我把您连接在了我的博客首页,希望我的朋友能看到您。
——新浪网友
看过刘植荣先生多篇文章,每篇文章看后心灵都得到一次洗理,刘先生的仗义直言,为民请命的忠心可见,在此代表我们全家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您的身后是数以亿计的工农大众,您为工农大众呼喻,呐喊。中国的劳苦大众早把您当成贴心人。
——新浪网友
我代表中国所有普通劳动者向刘植荣表示敬意,感谢你对劳动者尊严问题的关注。
——新浪网友
分析的深透,既专业,又易懂!其实,我觉得,问题的实质还是分配制度不公,“中国劳动者”中有为数不少的“特权者”!当然,这一点你也已经指出了!
——新浪网友
为了和谐和稳定,国家有很多真实的数据是不能公开的,尤其是有关民生方面的真实数据,象刘先生的博文中披露的中国劳动者报酬与国家财政部披露的数据二者悬殊很大,为了忽悠百姓,财政部的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46.03%。
——新浪网友
好文!真相!正义!人民利益的代表。
——新浪网友
这本书的出现,将对中国的改革带来震动性的效应,将对下一步的社会变革带来巨大影响。此书的出现,使中国读者从原先的一个自我封闭、自说自话的小圈子突然间进入了国际视野,突然有了横向比较,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突然发现了中国模式发展的畸形!
的确,中国需要矫正了。过去,改革的人们总是说要向西方看齐,但那些把持着中国话语霸权的精英们向西方看齐的,仅仅是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方面,他们看齐的仅仅是西方贫富悬殊、拉大差距的一面,而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却始终缺失。刘植荣先生的书,给了人们看齐的新标准。
——中国独立经济学者 仲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