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华能源成功之道/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企业成功之道神华能源案例研究组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由清华大学的18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本书选择了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企业之一,全集团拥有8万名员工,主要产品煤炭产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本书详细地探讨了神华的成功经验,希望能给有志于走向全球的企业以有益的启示。

内容推荐

本丛书是“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成果。该项目是国务院领导批示、财政部支持的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清华大学于2006年联合发起,通过对中国式企业管理背景、成功企业案例、管理专题和理论等的研究,总结概括中国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并将中国模式概括到理论高度。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企业之一,全集团拥有8万名员工,主要产品煤炭产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本书详细地探讨了神华的成功经验,希望能给有志于走向全球的企业以有益的启示。

目录

“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丛书编委会

“中国企业成功之道”神华案例研究组成员

总序

神华能源简介

前言

第1章 综述

第2章 神华基本情况

 煤炭行业现状简述

 神华简介

 神华发展历程

第3章 神华的战略管理

 神华发展战略的现状

 神华战略管理的特色

 神华战略管理的启示

第4章 神东煤炭分公司的企业文化

 神东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神东理念体系

 神东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特色

 神东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第5章 神华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神华集团及上市公司简介

 神华集团主营业务板块介绍

 神华集团融资模式分析

 神华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6章 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自主创新

 神东公司自主创新的内容

 神东公司自主创新的特点

 神东公司自主创新成功之道

 研究发现

第7章 神华人力资源管理

 神华人力资源管理历史沿革

 神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神华人力资源管理特色

第8章 神东煤炭信息化管理

 神东煤炭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沿革

 神东煤炭信息化现状

 神东煤炭的IT治理

 神东煤炭信息化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第9章 神华生产运作与供应链管理

 神华运作管理发展历程

 神东在煤炭行业供应链中的地位

 神东生产运作管理现状

 神东运作管理成功之道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

 神华管理特色总结

 神华成功之道的基本判断

附录A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3.企业信息化

宫一棣(2003)介绍了神华信息化现状。周永旺、饶展(2004)提出神华煤炭运销公司信息战略雏形。缪希伟(2007)简述了神华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介绍了该系统在化验数据管理、矿区和港口煤质管理、煤质信息交流方面的功能以及在煤质管理工作中所实现的效果。

4.生产运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战略

谭克虎、王稼琼(2006)从重新定位神华路港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神华路港发展战略目标、思路和任务,积极推动神华铁路重组,抓住机遇实现神华路港的快速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神华路港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王晓松、卢宏伟(2008)对神华物流业务做了SWOT分析,提出神华应该把握我国物流外包市场空间较大的机会和物流企业整合的契机,建设一体化的物流供应商。发挥设施、干线运输的优势和集团在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无形资产优势,寻找产业链扩展服务机会;适当投资发展终端配送能力,形成有价值的配送网络体系;重点投资人才和技术,特别是物流和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与神华具有相近背景的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物流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物流战略。王晓松、王艳梅(2008)提出物流产业将成为集团发展新的增长点,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扬设施、干线运输的优势和集团在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无形资产优势,寻找产业链扩展服务机会;适当投资发展终端配送能力,形成有价值的配送网络体系;重点投资人才和技术,特别是物流和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能力,并可减少集团因煤炭市场波动或资源枯竭带来的经营风险。卢宏伟、王晓松、刘斌(2007)在分析神华现有供应链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了神华供应链上下游的特点,剖析了神华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内部供应链整合的基本框架。张志春、孙全欣(2006)分析了神华铁路的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压缩车辆周转时间、调整机车交路、改进车辆维修模式和检修方式、合理匹配密度和质量的措施。陈钢(2005)描述了神华的煤矿运营情况,从矿井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管理结构等方面对神华煤矿高产高效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5.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

武占宽、孟繁华(2005)总结了神华能源准格尔分公司(以下简称神华准能)设备维修中心的创新活动,针对如何将故障率降到最低的问题,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激发职工最大潜能,设备维修中心结合生产实际,有效地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给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效益,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赵生华(2008)阐述了集团公司成立5年来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分析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科技工作的重点,要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为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崔柳(2005)分析了神华大采高液压支架国产化战略,指出目前液压支架国产化的方向就是国产化零部件与进口零部件综合使用,先实现部分零部件的国产化,逐步用国产零部件替代进口零部件,以逐步实现整个液压支架的国产化。这样,既保证国产化进程的稳步实现,又保证矿区高产高效的持续性发展。张玉卓(2004)介绍了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工艺及其工程进展状况,并对目前国内外煤间接液化工艺技术的现状和神华煤间接液化项目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最后展示了神华大型煤化工基地项目的战略规划。孙照亮(2006)结合宁东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提出通过分期建设和逐步实施,最终将煤化工园区建成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污染物近零排放的多联产体系,并通过不断的产业化开发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曹宗苓(2006)指出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发展和巩固原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必须花大力寻找新资源,开拓新市场,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作出战略选择。这就是我们做大做强需要树立的“蓝海”思维。实施“蓝海”战略的目的,关键在于拓展市场、赢得客户、开辟未来。顾大钊(2006)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知识产权、产品结构、成本管理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保障。陈蕾(2007)总结神华如何从发展新能源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打造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五型企业”。

6.环保、安全和节能

刘君(2005)介绍了神东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国汉君(2005)总结了神华目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贾文发(2007)介绍了神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方面的工作,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科技进步、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的努力,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建设,打造环保与节能的神华。

7.财务和资产管理

仝金正、丁日佳、李冬嵬(2008)利用博弈论,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出符合神新公司实际情况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罗安国(2006)对神华宁煤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做了简单探讨并提出建议。周忠科(2006)对神华项目融资模型进行了总结。

8.内部管理和控制

王俭(2007)从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体系框架、具体要求、具体实施的细节以及最终效果几个方面总结了神华宁煤集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张东红、方英(2007)总结了神华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王鹏(2007)概述了神华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股份公司与分(子)公司、集团公司与存续公司之间的管理体制。P2-4

序言

本书由清华大学的18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本书选择了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提到的“神华”一般指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涉及2003年神华上市前时指代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神华集团。由于神华能源和神华集团的紧密相关性,报告中部分章节没有对此作区分。选择神华作为深入研究对象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管理典型性,神华的管理创新、战略一体化建设具有典范意义;②行业领先性,神华是中国煤炭行业乃至世界煤炭行业的领头羊;③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神华在节能减排、资源集约利用,尤其是矿区环境保护方面积极做了大量工作。

写作本书主要有以下三个主旨:①形成研究假设;②验证研究方案可行性;③形成关于调研方法及过程的共识。

本书作为“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我们实现了项目研究任务,验证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达成了调研方法及过程的共识,提出了中国企业成功之道的假设。在对神华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其成功之道应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体制之外”是神华能大胆开展管理创新的前提;

特有的资源优势是神华创造神东神话的基础;

一体化建设、煤电油运的立体格局是神华创造的商业模式,也成为国内煤企和电企争相推崇的新模式;

领导者的高成就动机,是神华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

具有前瞻性的高水平信息化建设,是神华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国内遥遥领先的生产自动化和物流运作水平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企业文化,是神华不断前进的内在力量。

当然,本书作为一项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成果,难免会有类似学术研究的固有缺陷,如研究者的主观性、先期研究框架的非完备性等。

书评(媒体评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探讨中国式企业管理的理论。

中国企业成功发展的实践,为总结中国式企业管理提供了实践基础。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

对中国优秀企业的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帮助更多企业少走弯路和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中国企业是在摸爬滚打中成长的,不断回过头来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到规律,对进一步做长做大非常关键。企业的实际运营好比炒菜,而总结企业管理规律则是研究如何写菜谱,这是一本来自实践的、地道的中国菜谱。

—— 联想集团董事长 柳传志

对中国企业特色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给予理论的说明,是对中国和世界企业界的贡献。

—— 上海振华重工总裁 管彤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