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影响国内政治战略博弈的关键要素。全书表明国内政治博弈的结果——而不是对其他国家相对收益或者背信的担心——从根本上塑造了国际博弈过程以及合作性努力的程度。在给定政治制度和信息水平条件下,国内行为体的偏好互动界定了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内容。若干的验证案例表明这个理论如何解释合作努力的不同阶段:发起、国际层次的谈判以及最终的国内批准。本书的重要结论就是新自由制度主义和现实主义都过高估计了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
国际关系学者越来越认同“国内政治重要”的观念。但是极少有研究能够准确、清楚地分析国内政治如何以及为什么重要。在这本重要的著作中,海伦·米尔纳第一次提出了完全成熟的国内政治理论,清楚地阐明了国内政治是如何影响国际结果的。在她的理性选择理论中,她强调,将国家视为单一行为体的任何解释都是误导性的。她将所有的国家都视为多元的,决策权力在两个或更多的行为体之间分享(比如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
《利益、制度与信息》系统、全面地考察了国内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作者在双层博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关于国内政治和国际合作的理性选择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国内行为体的政策偏好、国内政治制度以及信息水平的分析,来解释国内政治博弈对国际合作的影响,强调国内政治过程决定了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内容。这本著作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国内政治回归”潮流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所提出的“利益”、“制度”与“信息”会成为分析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互动的核心变量和分析框架。
译者序
中文版序言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二章 行为体的利益、政策偏好与国际合作需求
第三章 双层博弈模型(同彼得·罗森多夫合作)
第四章 政治制度与国际合作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
第五章 布雷顿森林货币协定和国际贸易组织,1943-1950
第六章 英美石油协定和国际民用航空协定,1943-1947
第七章 欧洲煤钢共同体与欧洲防务共同体,1950-1954
第八章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欧洲货币联盟,1989-1993
第三部分 结论
第九章 结论
附录(同彼得·罗森多夫合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