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情商教育的书;这又是一本不是泛泛地讨论情商,而是具体入微地告诉你怎样帮助孩子培养情商,有很新的实用性。书中列举的快乐人生三十六个朋友,实际上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发现他人、认识他人、管理人际关系的三十六种态度和方法。问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方法是被教育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叙述又是从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入手,相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拿起这本书就能读进去,读了就会受到感动和启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告诉自己太好了--快乐人生的36个好朋友(家庭版)/知心姐姐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卢勤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情商教育的书;这又是一本不是泛泛地讨论情商,而是具体入微地告诉你怎样帮助孩子培养情商,有很新的实用性。书中列举的快乐人生三十六个朋友,实际上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发现他人、认识他人、管理人际关系的三十六种态度和方法。问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方法是被教育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叙述又是从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入手,相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拿起这本书就能读进去,读了就会受到感动和启发。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知心姐姐”卢勤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家教理念,重新提炼出的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至理名言,并且作为最新礼物赠送给全国的少年朋友们! 书中为孩子们介绍了快乐人生的36个“好朋友”,通过它们,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愉快地理解并接受,进而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言行,伴随自己快乐健康地成长。 读好书,交益友,快快乐乐每一天! 目录 第一课 善待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一个朋友——微笑 快乐人生的第二个朋友——高兴 快乐人生的第三个朋友——积极 快乐人生的第四个朋友——忍受 快乐人生的第五个朋友——乐观 第二课 奉献你自已 快乐人生的第六个朋友——真诚 快乐人生的第七个朋友——分享 快乐人生的第八个朋友——体谅 快乐人生的第九个朋友——知心 快乐人生的第十个朋友——感恩 第三课 相信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十一个朋友——梦想 快乐人生的第十二个朋友——大胆 快乐人生的第十三个朋友——大度 快乐人生的第十四个朋友——争气 第四课 打开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十五个朋友——赞美 快乐人生的第十六个朋友——融合 快乐人生的第十七个朋友——宽容 快乐人生的第十八个朋友——理解 快乐人生的第十九个朋友——悦纳 第五课 充实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个朋友——乐学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一个朋友——好问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二个朋友——专心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三个朋友——冥想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四个朋友——创新 第六课 认识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五个朋友——自尊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六个朋友——阅读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七个朋友——自爱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八个朋友——自信 第七课 发挥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二十九个朋友——传递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个朋友——公益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一个朋友——坚强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二个朋友——自强 第八课 管理你自己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三个朋友——自控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四个朋友——坚持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五个朋友——自律 快乐人生的第三十六个朋友——坚韧 试读章节 笑星子尤传奇 “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一个男孩在给我的信中一连写了10个“烦死了”。看他好像得了“烦死了”病。到哪儿去找治“烦死了”病的神丹妙药呢?真急人! 一次,我去全国少工委开会,偶然听北大附小大队辅导员王丽萍老师说,她有一个不幸的学生叫子尤,小小年纪得了癌症,可是他很乐观,当得知自己得的是纵隔肿瘤(据说是妈妈生子尤时将畸胎留在了子尤的胸部),笑着对妈妈说:“这么好的故事你怎么不早跟我讲,你太不理解我了!我二分之一的时间都和他一块儿玩,我只会高兴,会大笑!”手术后,他写了一本书《谁的青春有我狂》。 天下竟有这般乐观的男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决定立即去采访他,也许他书里有治“烦死了”病的药方。 匆匆吃了午饭,我就和王老师一起去看子尤。王老师告诉我,子尤长期卧床,血小板只有两千(正常值10万~30万),随时有生命危险,出院后一直住在一楼的姥姥家。我想他一定是个弱不禁风、无精打采的男孩。 见到子尤,我惊呆了! 眼前的子尤,虽然半卧在床上,可满头乌黑的鬈发,映衬着一张美丽的脸庞,脸上没有忧愁,只有微笑。看着他甜甜的微笑,我紧张的心一下松开了,好像阳光洒进了心田。 “子尤长了个弯弯笑眼,特别爱笑。笑起来,收不住。”这是妈妈的评价。 “子尤,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爱笑吗?”我问。 “从小我脑子慢,小学上得懵懵懂懂,可说相声、学卓别林走路倒有一手,这些兴趣都在日后深深地影响着我。比如关于卓别林的文章我每年都会写,每年都有新体会。” “我有一个自创的精神世界,在那里可以高兴地编故事,并用积木一个个充当人物演出来,生活在我眼前就是一场大戏……” 子尤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美好回忆:说相声,演小品,阅读幽默小说和漫画,写电影故事,办“月亮文学社”,用DV拍电影,写小说…… “想干的事我都干成了,你看我有多快乐!学校每周评笑星都是我。” 看到子尤满脸的幸福,我也笑了。 “做那么大的手术,你不怕吗?那时还笑得出来?”我不解地问。 “我是触摸到了死亡温度的人,连死都经历了,还怕什么?缝针、拆线时,我自己举着镜子看,医生都吓坏了。能有分享这种体验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呀!” 妈妈打开日记本,上面记载着子尤手术后对妈妈说的话,每段都让我感动。 2004年6月29日,手术后第四天。 “我不怕死。我这14年过得多么生机勃勃、波澜壮阔,在哪方面我都没有遗憾。” “上天准备今年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他怕胆小的人支持不住,所以就准备送给一个乐观的人……于是,他送给了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这叫享受。” 我一下子明白了,子尤的微笑来自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对自己的信心!微笑,正是治疗“烦死了”病的最佳药方。 男孩,你想赶走烦恼吗?你想和微笑交朋友吗?请做三件事: 一、试着在沮丧、失败、烦恼的时候微笑,相信微笑能战胜恐惧,驱走烦恼,也会击垮你的消极情绪。 二、创造一个令人发笑的环境,多看看幽默小说或漫画,听听相声,看看小品,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变得开朗起来。 三、有力地告诉自己:“我准备笑。”然后,笑! 父母的微笑是孩子的太阳 儿子,是妈妈的骄傲。 子尤的妈妈说,子尤做穿刺那天,李医生叫家属进去时,一屋子大夫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太懂事了,太勇敢了,太配合了。虽然穿刺像一把刀插在子尤的胸膛里,痛苦不堪,但子尤一直微笑着面对所有的人。 妈妈,是儿子坚强的后盾。 子尤对我说,他手术那天,妈妈穿着大红盛装,脸上带着动人的微笑,光彩照人。手术前,妈妈和他一起看喜剧片《我爱我家》,一起开怀大笑。正是妈妈的乐观给了子尤战胜病痛的力量。 采访中,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柳红(子尤的妈妈)对儿子的爱很特别。她一直和儿子一起编织着童话,一起创造快乐、享受快乐,一起笑。 男孩不需要安慰,需要鼓励。 “男儿有泪不轻弹。”面对痛苦、挫折和困难,妈妈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儿子最大的爱。 手术后,子尤对妈妈说,上天派一些人来到世上,是来做天使的,他(她)们就是来为世界增添光彩的。 妈妈对子尤说:“儿子,你就是天使!” 还有什么礼物,比父母的信任更让儿子激动?还有什么药物,比父母的鼓励更让儿子坚强? 人生难免会遇到大风大浪。如果儿子是一只小船,那么母亲就是大海,她托着小船,推着小船勇往直前,鼓励儿子战胜风浪,划向彼岸。 父母满意的微笑,正是男孩心中永不落的太阳。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吝惜你的微笑。 姓名:微笑 特征:脸上总是挂着不落的微笑,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快乐还是痛苦。不仅自己高兴,还要让别人快乐。 口头禅:太好了! P2-4 序言 知心姐姐写的书是受人欢迎的。孩子们欢迎,家长们也欢迎。她的每一本新书写出来都很畅销,一版、再版,还不断有人盗版。当然,我们不赞成盗版。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作者和出版社的权益,而且往往错误百出,更直接损害了读者的权益。然而,这种现象如今却屡禁不止,只能说明客观上社会对这类好书有着强烈的需求。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每年出生的孩子远超过一千万。在孩子的身上寄托着民族的希望,也寄托着家长的希望。人们努力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孩子,希望他们有幸福的童年,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希望他们将来能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担当起民族振兴的重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却往往感到很苦恼,并不快乐。许多家长也因为孩子苦恼而感到倍加苦恼。孩子们感到学习负担太重,学得太苦太累;感觉不被理解,父母的要求太高太琐碎;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也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家长们不明白孩子究竟想要什么,觉得已经尽其所能(许多时候甚至是超过自己的所能)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比自己小时候幸福多了,可为什么孩子还不听话,不爱学习,爱顶嘴呢……总之是跟自己的理想差得很远。他们叹气,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知心姐姐写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做的努力,而且是一种成功的努力。她的书中说的都是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给人以正确的目标,给人以坚定的信心,更给人以可操作的方法,使人读了以后不由得产生会心的微笑:“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找到了摆脱困境的出路,一试果然奏效。于是,她就赢得了广大读者。 “知心姐姐”本来是《中国少年报》上一个面向读者解答问题的专栏。卢勤同志主持这个专栏多年,最终打造出了这样一个知名的品牌。其中的奥秘何在? 首先,她爱孩子。一听到有关孩子的事,卢勤就两眼放光。听到孩子有什么困难,她千方百计也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孩子说什么,孩子的父母说什么,她都能倾听,而且不断地引导、鼓励对方把话说完、说透。这样,她就能彻底理解孩子,也能充分理解家长。于是,她说出来的话就能为对方着想,并且从对方的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了“知心”。这正是做思想工作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最根本的条件。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把她看成知心姐姐,家长们也把她看成知心姐姐,她就成功了一大半。 其次,她很勤快。她的名字叫卢勤,她确实也勤于学习。别人有什么好主意,她就会马上记到自己的小本子上,而且记得特别详细,到时候拿出来就能用。孩子的倾诉,家长的倾诉,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记下,也是记得特别详细。这样,她肚子里就有了说不完的有关孩子成长的故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许多地方都请她去做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报告,她都尽可能地不予以推辞,终年四处奔波,一遍遍地讲,讲完了还耐心地回答各种提问。她的思想就在这样的劳顿之中一遍遍地被打磨得更成熟、更精致。她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但又不是套话、空话,更不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官话,而是合乎道理的、实实在在的、一针见血的大实话。这就自然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 也许她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经验,但是我以为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新中国这60年的进步实在是太大、太快了。60年前,能上小学的人比现在能上大学的人还要少。无论社会条件、家庭条件、孩子们接触的事物、未来的前途,都是过去不可能设想的。新的条件产生了新的期望,自然也就产生了新的矛盾、新的苦恼。只凭主观愿望、主观想象,往往要碰钉子,而且只依靠老办法那是肯定不够用的。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我们有理由期望我们的孩子成长得更健康、更阳光,将来也更有成就。但是,要把这样的期望化为现实,需要解决无数过去没有碰到或者没有想到的新问题,而且许多老问题也会以新的形态出现,要求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知心姐姐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类似知心姐姐这样的有志之士站出来,为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成长出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