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向善的孟子(傅佩荣孟子心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傅佩荣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代学问大家韩愈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孟子被誉为亚圣,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向善的孟子:傅佩荣〈孟子〉心得》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孟子故乡所做的大型系列讲座,整理润色而成。傅教授对照诸子百家、西方学派、当代大家,贯通古今中外的人生哲学,从人性向善、修身养性、教育思想、仁政理想、人生格局等方面,生动解析《孟子》精粹,并廓清很多沿用至今的谬误曲解,比如人性本善论,“食色,性也”等等。与我们分享生机盎然的孟子大智慧,娓娓讲述在当下生活中,如何安定身心、面对困境,如何为人处事、奋发有为,做一个快乐而自信的人……

内容推荐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山东卫视《新杏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  主讲人、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正本清源、中西贯通,全解孟子修身处世之道。  三十年研究心得,深入浅出正解经典。  现代人安定身心之书、奋发向善之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孟子是战国百家第一辩手,同时却又是中国被误读的圣人,需要重读;“善养浩然之气”的孟子,还是中国人最好的身心灵,值得领悟。

《向善的孟子:傅佩荣〈孟子〉心得》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孟子故乡所做的大型系列讲座,整理润色而成,附有《孟子》原文,以方便读者随时品味几句经典之美。我称此为闲书,是不愿给自己与读者压力,因为学习孟子原来可以是一件轻松而喜悦的事。

目录

第一章 最委屈的圣人

 被误读的孟子 2 

 天与人的哲学 5

 亚圣初长成 6

 烽火天求太平 10

 退而弘道儒家 12

第二章 圣人的足迹

 周游列国论王道 16

 不得已的批判 18

 谁才是儒家正统 24

第三章 人之初,性向善

 食色性也的谬误 30

 向善也要会择善 33

 好人更要学变通 37

 善,即适当关系 39

第四章 凡圣只在一念间

 善有根苗一点 44

 心有萌芽四端  46

 良知大于理性 49

 人不学,不知道 51

第五章 仁者无敌

 苛税重刑之乱 57

 八口人家之治 59

 有恒产,教人伦 61

 与民偕乐才是王道 63

 没有后遗症的政治 66

第六章 于我心有戚戚焉

 仁政理想的论说 70

 自我修养的格言 72

 与人为善的劝谕 74

 积极人生的鼓舞 76

 精妙的说话艺术 78

第七章 儒家第一辩手

 不做诡辩家 80

 学问很重要 81

 人情要了解 83

 比喻最巧妙 85

 向孟子求学 88

第八章 修身先养浩然气

 平旦之气人人有 92

 养气秘笈看孟子 95

 恒心常在乐集义 97

第九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

 不慕圣贤没出路 104

 舜,一个完美典范 105

 化解天性的圣人 108

 开放自我的修养 113

第十章 谦谦君子当如是

 善于反省去心贼 116

 追求理义彰正气 118

 君子不畏大人 122

 不失赤子之心 124

第十一章 真诚自得快乐

 自诚明,谓之性 128

 思诚者,人之道也 130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132

 人格独立最快乐 135

第十二章 君子乐享人生

 有保障的快乐 140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141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43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45

 自信的快乐 146

第十三章 教亦多术,欲其自得

 教学方法六则 152

 教育环境选择  154

 对学生有要求  156

 当老师有资格  158

第十四章 学于圣人之门

 爱之深,责之切 164

 温柔敦厚的诗经教育 165

 君子不可虚拘 167

 孝心如何实现 168

 君子以友辅仁 172

第十五章 君有道,臣有节

 领导的责任 178

 下属的义务 180

 多重关系的处理 184

第十六章 向上的人生境界

 六种人生境界 190

 可欲之谓善 191

有诸己之谓信 193

 充实之谓美 193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195

 大而化之之谓圣 197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198

第十七章 千古议亚圣

 精神高标 202

 历史哲学 203

 天命哲学 204

 人性哲学 206

 淑世儒家 208

第十八章 孟子高风常在

 儒家的传世记录 212

 修养的万世师表 214

 推崇的圣贤典范 216

 自信的语言天才 219

 向善的人性观念 221

试读章节

孟子被称为“亚圣”,因为“至圣”是孔子。但这种称号并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隔着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孟子的书都是亲自修订,文气和内容非常有力量,不像《论语》常让人觉得可惜,话语太简短了,难免不好理解。

在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里,孟子是饱受委屈的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受委屈,莫过于他有能力,也愿意服务社会,却没有机会,甚至被人误解。我们不会说颜渊受委屈,因为他活了四十岁,还来不及服务社会就过世了;也不会说庄子受委屈,他有能力,但不愿意服务社会,学了道家之后逍遥去了。但是孟子很委屈,因为他有能力,也愿意服务社会,却从没有机会,反而饱受误解。

学习孟子,就要对他重新评价。我以为,孟子所受的委屈主要在三个方面。

首先,大家都知道的,他被人们说成好辩。这个评价一出,很多人就不管孟子说的是什么,说的对不对,只说他好辩。在他们眼里,孟子像名家一样专门搞诡辩,只是逞口舌之利,说的道理恐怕都有问题。这是对孟子非常大的误会啊!

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第二科叫言语,有两位上榜,一位叫宰我,第二位叫子贡,而孟子在言语上是远远超过这两位的。而且孟子作为一个老师,也是够资格的,因为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不仅熟读掌握了古代的经典《诗经》、《书经》(《尚书》)、《易经》,又收集掌握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然后还有自己新的创见,自然可以为师了。其实,他的学识和见解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被人说成好辩之后,他“温故而知新”的心得、表达思想的能力仿佛变得可有可无,实在是冤枉!

第二,孟子提出仁政思想。在战国中期提仁政,当然是吃力不讨好。梁惠王、齐宣王这些国君,一心只想着称霸天下,统一各国,根本听不进所谓仁政。孟子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吗?事实上孟子常常直接说出来,国君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孟子明知他们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照样坚持自己的心得——只有仁政能够统一天下,并且长期维持太平。因为古今中外的社会是一样的,人们都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善待百姓,与民同乐。

孟子还把这种很高的仁政理想,落实在详细的经济政策上。《梁惠王篇》里描写一家几口人,怎样种桑树,怎样养猪、养鸡,让我们觉得这个哲学家真辛苦啊,还要教导一般家庭的农事。这样一来,老人家到五十岁就有丝织品可穿,到七十岁就有肉吃,老百姓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王政、王道的开始。孟子配合经济政策来讲仁政,从下层的经济谈到上层的仁政,还讲到有恒产才有恒心,都是千古不易之理。

P2-3

序言

这是一本闲书。

如果你碰巧有一点休闲的时间,又想真正认识孟子的思想,那么这本书或许可以作为参考。儒家又称“孔孟之道”,但是孟子所受到的重视是不成比例的少。孔子曾经感叹没有人了解自己。孟子了解孔子并且温故知新,发扬光大,还能自成一家之言。然而,孟子却又被人误会为“好辩”,让他深觉委屈。

我于二○○八年在山东卫视介绍孟子思想,口语讲述力求浅显易懂,形诸文字则较为情顺可读。所有的原文都转化为日常语言,但内容则是扣紧孟子思想作了全面而完整的描述。我个人研究孟子的心得也毫无保留地铺陈于其中。

把一本介绍孟子的书称为“闲书”,是因为我在校读本书时心情颇为悠闲,好像在同老朋友聊天,觉得熟悉、温暧、亲切、自然。孟子说出了人类的心声。谁不希望活出人生的价值?谁不希望成为君子或大人?与此同时,如果还能过得快乐,那更是妙不可言了。孟子告诉我们:所有这一切理想都是可以而且应该实现的。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儒家总是教人正面看待人生。这不是天真的乐观主义,而是经由“好学、深思、力行”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可惜的是,这种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受到各种曲解。先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献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后是宋代学者一厢情愿地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使人性原本的活泼生机成为僵化而刻板的死水。

“真诚”才有力量,这是孟子思想的出发点。力量可以称为“向”,所指的正是“善”。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当我肯定“人性向善”时,我也同时宣称:要真诚处世,要以个人之力为众人谋求最大福祉。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也期盼“平治天下”,并且自信地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孟之道即是追求止于至善的大同境界。在此一努力过程中,我的人性得以实现,而这正是“乐莫大焉”。这样的一套学说,自然成为人类的精神标杆,放诸四海而皆准,永远像灯塔般指引我们前进。

本书附有《孟子》原文,以方便读者随时品味几句经典之美。我称此为闲书,是不愿给自己与读者压力,因为学习孟子原来可以是一件轻松而喜悦的事。

书评(媒体评论)

孟子与孔子并不是不同,实可说是更同。因为孟子把原来儒家的意思加以推绎,加以引申,使儒家的态度更为显然,色彩更为鲜明。

——梁漱溟

傅先生对于国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简捷清晰的表达。我很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他在讲课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学。

——周国平

这是一个到处都有大师的时代,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当今,台湾大学的傅佩荣教授真的可称为大师。

——章美

傅先生对于国学研究是很有功?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尤其是把国学讲得那么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实属难得。

——李存山(中国社科院中国哲学研究所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傅教授是我所听过课的中国所有的国学专家中,讲得最好的一位讲师。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绝对不一样。

——邹先生(北大历史系国学培训班学员、上海某民办大学董事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