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一段铁血与柔情的欲火交融,一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百态图。
一场看似偶然的车祸,引出一连串的官场内幕和扑朔迷离的案件,谁是凶手,谁是后台?刑警队长拨开重重迷雾寻找真相,对手却频频制造惨案杀人灭口,你死我活的搏斗从此拉开序幕……
权钱交易,人心险恶,永不磨灭的正气,不可践踏的尊严,共同谱写了一首反腐、打黑、弃恶场善的主旋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后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唐达天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一段铁血与柔情的欲火交融,一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百态图。 一场看似偶然的车祸,引出一连串的官场内幕和扑朔迷离的案件,谁是凶手,谁是后台?刑警队长拨开重重迷雾寻找真相,对手却频频制造惨案杀人灭口,你死我活的搏斗从此拉开序幕…… 权钱交易,人心险恶,永不磨灭的正气,不可践踏的尊严,共同谱写了一首反腐、打黑、弃恶场善的主旋律…… 内容推荐 二月二十三日,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是,对边阳市来讲,却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边阳市人民政府的市长高中信出车祸死了。一个地级市的市长车祸身亡本无什么大惊小怪,问题是,谁都无法想象到,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都与这次车祸有关,或者说,这次车祸就像一个导火索,一下子激化了所有的矛盾,曾经一度使这座城市上空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 目录 第一章 意外车祸 第二章 扑朔迷离 第三章 男人四十一朵花 第四章 内奸是谁 第五章 勾心斗角 第六章 绝对控制 第七章 人心难料 第八章 血债难逃 第九章 高光阴影 第十章 黑云压城 第十一章 英雄落难 第十二章 神秘女郎 第十三章 险相环生 第十四章 夜幕下的交易 第十五章 出其不意 第十六章 铁骨柔情 第十七章 水落石出 第十八章 生死一搏 第十九章 午夜行动 第二十章 发人深省 试读章节 事情发生得实在太突然了,几乎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一场交通血案就发生了。 出事地点在省国道七十八公里处,也就是由省城通往边阳市岔路前一千米处的一个下坡道上,死者是边阳市的市长高中信和他的司机魏勇。据目击者说,高市长的奥迪车刚下坡时,行速很快,就在这时,前面的一辆康明斯大货车突然一个急刹车,奥迪车猝不及防,只听见“哧”的一声,小车钻进了大货车的车厢底下,随之,发生了一系列不轻不重的追尾事故。待后面车上的人下来,已经停下了一长串车。大家纷纷围来观看,奥迪车已经被撞得稀烂,车中的两个人已被撞得血肉模糊。有人认出了奥迪车的车号是边阳市市长高中信的,就立即给边阳市打报警电话。一时间,道路拥挤,交通堵塞,名震全省的“2-23”交通大案就这么发生了。 一个地级市的市长车祸身亡本无什么大惊小怪,问题是,谁都无法想象到,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都与这次车祸有关,或者说,这次车祸就像一个导火索,一下子激化了所有的矛盾,曾经一度使这座城市上空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 高中信的死讯随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被传开后,不同的人得到死讯的心里震撼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常务副市长刘国权得到这个消息后,仿佛一声滚雷掠过心头,先是睾丸一缩,全身一阵发紧,继而,身子才缓缓松弛了下来,感觉一阵轻松。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就死了呢?五天前,高中信上省城开会前还给他安排了几项亟待落实的工作,那样子仍是有点颐指气使。当时他还想,你狂什么呀,与你共事也不过是几年的光景,难道这个市长你能当一辈子?没想到这一切不愉快从此结束了,刘国权随着精神慢慢地舒展开来,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从心里蔓延开来。 刘国权点了一支烟,仰到老板椅上,长长地吐了一口烟雾,心里顿觉畅快无比。八年了,他在常务副市长的位子上干了八年了,第一届干完,他原以为能升为正职,没想到市长的位子给了高中信,他还是常务副市长。他深深地感觉到,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关系好。高中信原是省长程家民的秘书,有了这样过硬的关系,你无法同人家比。高中信一下到边阳市,就担任了西州区区委书记,干了不足三年,就一跃成了边阳市市委副书记,副书记还没当够三年,就成了边阳市的市长,这真可谓三年三大步,升迁之快前所未有。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说刘国权的资历比高中信老多了,他在副市长的岗位上干的时候,高中信还是个区委书记,没想到几年的工夫,高中信就一跃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他还在原地踏步。要是高中信的能力很强倒也罢了,也算是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可他除了拉帮结派,假借上级领导之名,搞一些小动作之外,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能耐。尽管刘国权对他很不服气,甚至在内心里瞧不起他,但是,还必须装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还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现在,当他听说高中信出车祸死了,他感到从没有过的舒心和惬意。是的,他活得太压抑了,虽说他身居高位,普通人以为他活得多么逍遥自在,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味。现在,他的头上仿佛晴出了一片天,他终于看到了一缕希望之光。就在这时,他的电话响了,他急忙拿起电话,听到的却是市委书记杨志清的声音。杨志清说,国权,你知道吗?中信同志出事了。刘国权说,我也是刚刚知道的,正要准备给你打电话汇报。杨书记说,刚才,我给省委打电话做了汇报,省委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安抚好高市长的家属。这样吧,下午一上班,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还有一些具体的事儿跟你商量。刘国权说,好好好,下午我准时到。放下电话,手心里顿时汗津津的一片湿,心里却一阵激动。 当然,暗自高兴的不仅仅是刘国权一人,还大有人在。这并不是说他们对高中信多么恨,都盼着让他去死,而是他所占的这个位子太诱人了,他一死,位子空了,别人就有了希望。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想着市长宝座的不止刘国权一个人,还有人在。这个人就是市委副书记向国华。向国华的资历也比较深,他先从副乡长开始干起,当过乡长。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书记,又到市里当了几年纪委书记,前几年才当上了市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人事。在市委常委会的排座次上,他位居第三,现在,高中信罹难了,他的名字就很自然地排到了第二位。对此,他没有理由不暗自庆幸。尽管他没有十分把握,但至少给了他希望的亮光,给了他一次机会。机会不是随便垂青于哪个人的,机会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了这样一次机会,他一定要牢牢抓住,拼上老命也要朝上挤一挤。他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再有了,这次要是挤不上去,这一生也许再没有机会了,因为,他毕竟是年近五十岁的人了。 除了觊觎着市长位子的人暗自高兴之外,就是没有资格竞选市长的一些人也感到高兴。因为随之而来的就会带来一大批人的升迁。这当然也说明了—个问题,大家都想进步,没有当上官的想当官,当了官的还想当大一点的官。没有挣到钱的想挣钱,挣了钱的还想挣大钱。正因为如此,才使这个社会矛盾重重,也使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尔虞我诈。 其实,还有一个人得知高中信的死讯之后比任何人都高兴,他就是长青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于又川。于又川是边阳市政协委员,又是著名的企业家,仅他的长青集团公司,就已达到了上亿元的资产,在边阳市的建筑行业,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也是边阳市的纳税大户。按他拥有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来说,他不会在乎政界里所发生的一切,可是,他之所以在乎高中信的死是有他的道理的。 早在两年前,市里招标修建世纪广场,凭他的实力和在建筑行业中的信誉,夺标不在话下。他也正好以此为契机,想在他的建筑生涯中留下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志在必得时,半路中杀出了一个程l交金,这就是省城来的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这并不是说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多厉害,这个公司的老板苟富贵在建筑行业中多么有名,要是纳入正常的竞争倒也没有什么,可问题是,身居要位的边阳市市长高中信发话了,他说省里的一位领导打过招呼,要把世纪广场交给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经他这么一说,招标只搞了个形式,这样大的一个工程就让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轻而易举地拿走了。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人说,省里根本没有什么领导给高中信打过招呼,这只不过是高中信假借上级领导之名,把工程交给了他的远房亲戚苟富贵。说这种话的人理由是省里的这位领导姓甚名谁?你高中信为什么不敢公开说出来?你不敢说出来,这里面肯定就有问题。在官场中混迹多年的人都很清楚,一些领导常常搞这种下三烂的做派,本来是他想这么做,可是,他又怕担风险,怕别人对他有意见,就假借上级领导之名,并且还装出一副十分不情愿的样子,做出了他十分情愿的事来。这种自己吃炒面,让别人背碗筷的人,在官场中屡见不鲜,但是,人们又对他没有办法,谁也不好逐个找上级领导去对质,也不可能去对质,这就给了那些撒谎撂屁的人一个可乘之机。在于又川的眼里,高中信就是这样一位撒谎撂屁的人。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更主要的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使于又川对这个人有了更大的看法。 这事应该从两个月前说起,常务副市长刘国权给他透露了一个信息,说修建沈阳路商业一条街的方案批下来了,你要及早想办法。他们都知道,这个工程应该说比世纪广场的工程还要大,但是,能不能拿到手,却是一个问题,常务副市长都无法决定。他明白刘国权所说的想办法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让他去打通高中信这道关卡。而事实上,他也想打通这道关卡。作为商人,总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他的唯一目的,舍小而求大,已成了商场中的一个不成文的游戏规则。 …… P1-4 序言 这套《唐达天文集》,共收集了我的六部长篇,因版权问题,还有一部中篇小说集《悲情腾格里》和一部长篇新作《官太太》没有收入其中,只能留作以后再补了。“六”在中国的传统里是个吉祥的数字,有“六六大顺、六六高升”之说。《文集》为六本,序言也分了六点,就是想借了“六”,图个大吉大利。 《一》 《绝路》出版距今已经八年了,使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每年出版一千多部长篇小说的时下,《绝路》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图书所淹没,它还顽强的活在读者中,这不得不令我感到意外。 在这八年中,总有读者不时地提到它,也有读者不断的寻找着它,更有甚者,还有不少官场中人,在不断的重复着《绝路》中林家伟的为官之道,一步一步地去攀升,又不知不觉地在堕落,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滋养着这部小说的文学生命力。 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生活在验证小说,还是小说在预测着生活? 每个人的八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的衣食住行在变,你所在的单位在变,你依居的城市在变,我们的国家也在变,不变的,却是人性的贪婪与欲望,它总是顽固的潜伏在人性深处,随着物质化进程的越来越高,对金钱、美色、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翻开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被杀头的贪官,都有惩治贪官的种种条例,但是,却总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前腐后继,将贪官进行到底。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这是为什么呢? 在八年前出版此小说的时候,我写过一段话,大概是说,只要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滋生腐败的可能。也许,这句话再过若干个八年之后还管用,这不是说我有多么高明,而是权力这个东西太富有魔力了,权力的行使者在运用它的时候,可以延伸出无限的可能性,腐败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他是一介平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是一个受人支配的打工者,你让他去腐败,他能腐败得了吗?其实,许多深奥的问题,就藏在简单里面。 有人说,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有太多迷路的理由,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指南针。而事实上,那个指南针不是别的,就是你的心。 《二》 一听《残局》这个名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象棋,喜欢下棋的人都知道,残局是双方不惜血本撕杀到最后的败相,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生活中的“败相”。世事如棋,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会面对不同的残局,它既是一个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过程的开始。 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我的生命中出现了残局,深切的感受让我的内心充满极大的愤慨,权力一旦不加约束,就会成了某些人牟取私利和用于交换的工具,对他人的人性会造成极大的扼杀与扭曲。在现实中常常不乏这样的现象,一些权力的拥有者惯用的伎俩就是以组织决定为借口,掩盖住了个人内心的龌龊与丑陋,堂而皇之的做着他自己想做的事。权力本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如果异化成了个别人整人的工具,不仅仅是可怕,更叫人感到痛心,这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个人的权力越大,对社会危害性也越大,人民的公朴就会成了人民的公害。 我知道,有时候,写作是需要勇气的,要直面人生,要揭露和批判现实,就要打破官场里的一些讳莫如深的东西,这是要犯忌的,要担当着一定的政治风险。有些忌是犯不得的,你要犯了,不会有人说你犯了忌,没有这个过程,只有“组织决定”的结果。事实上,你在追问社会的时候,也在追问你自己,这样的写作,到底还有多少意义?我真的无法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作家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拯救,更无法拯救他人和拯救社会。一本书,也仅仅是一本书,它不会改变任何东西的。 有评者说,《残局》这部小说确实有着比较深刻的现实和社会意义,字里行间闪烁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可贵精神,揭示了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现行人事制度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无声地呼唤着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全新用人制度的早日降生。这样的评价令人欣慰,但是,那也仅仅是一种愿望。 事过多年,当我重读《残局》时,不觉平添了几分感慨,其中的人物命运,似乎早已暗合了现实中的我与他们,莫非是在写作时上苍早就给予了我暗示,让我在冥冥之中对未来有了某种预测,才在作品中有了那样的设定,如若不是,为什么后来的发展又是这般的一一巧合? 《三》 《后台》已经被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更名为《华容道2下一个是谁?》搬上了荧屏。有读者看了电视询问我,《后台》这个书名本来非常好,为什么起了一个与内容沾不着边的名字,还让人以为是三国中的华容道。我说,那不管我的事,版权卖给了投资商,他们爱怎么起就怎么起去吧。大概他们也正是看准了三国中的《华容道》,早已家喻户晓了,想借这个名字,又不存在侵权,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部现代戏。 《后台》是我的另一种小说写法,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加了涉案与悬疑,侦破与枪杀,情节紧张,节奏明快,读来真有点惊心动魄的意味。在情节的安排上,主要是以寻找为主线。有人在寻找后台,有人在寻找那个寻找后台的人,寻找与反寻找之间的明争暗斗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精神内核。 一个人,当被主流社会抛弃之后,他的义愤可想而知,寻找后台的过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是从现象走向无限本质的过程,然而,当我们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时候,后台也便有了双重的意义。后台不仅仅是操纵着黑暗势力的官场腐败分子,何尝不是支持正义力量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 其实,说白了,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又何尝不是在寻找?寻找朋友,寻找仇人,寻找工作,寻找金钱,寻找你想要的东西。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寻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有的人寻找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找到他要寻找的。 寻找是一个过程,人生的好多精彩片断,其实都是发生在过程中。 《四》 《偷心》写的是发生在现代都市里的一个凄美伤感的爱情故事,第一次由大连出版社出版时,名字叫做《我的美丽没有错》。我不喜欢这个书名,那是书商为我起的,一听这名字,像是小女生写的处女作,按放在一个大男人的名下,矫情得让人发麻。出版文集时,我与现代出版社的老总臧永清做了商讨,改名为《偷心》。偷钱者是为财,为人耻:偷心者是为情,为人颂。第一版的编辑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一位女孩,据她后来说,她在编辑这部小说的时候,几乎是流着泪看完了稿子,看到后面,简直哭得一塌糊涂,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还打湿了键盘。我得知后非常感动,借用书中主人公周风的话说:“我将为钟情于我的眼泪而感动不已,不论是爱情,还是友谊。”我觉得太对不起人家小女孩了,早知道她那么脆弱,又那么容易动情,我至少也要给她买块手帕,以示我的歉意。 对于爱情,我们的祖先是从来不缺乏想象力的,无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上的放牛郎,都能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并让他们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来,梁山泊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莫不如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纯美爱情,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美好的爱情而努力着。风霜雪雨能洗去岁月的风尘,却洗不尽人世间的至洁至纯,任凭时光穿越千年,社会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人的观念更新到何等程度,存留在人性中对爱情的美好与憧憬将是永远相通的,每一对青年男女的邂逅与两情相悦,都是那么的新鲜而动人。 当爱情发展到时下,随着韩风日风刮来,日韩的爱情模式似乎成了现代人追逐的潮流,衡量一位白领丽人是否时尚,就看她手里有没有拿着《挪威的森林》,《我的野蛮女友》成了新世纪的爱情范本。无论是古典的凄美,还是现代的浪漫,抑或是异域的风情,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无非是爱恨交加,生离死别。泪水有时候比笑声更能净化人的灵魂,会让人感到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空灵,就像风雨过后的晴空。 《偷心》可能会刺痛人心,但,那种痛,又是人生中免不了的。 《五》 我写《沙尘暴》,不想有意地夸大什么,也不想过分地粉饰什么,只想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坦诚地把我的父老乡亲的苦难与温馨,欢欣与追求,梦想与挣扎,幸福与希望写出来,只想告诉世人,在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大沙漠的夹缝里,在沙尘暴的四大策源地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大漠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改变环境的努力,他们浸泡在苦难中,没有被苦难所压垮,他们生活在贫穷中,没有为贫穷所弯腰,即使是绕不过去的坎儿,也有苦难中的温馨与乐观,也充满了人性的诗意与美好,正因了这种代代相传的坚韧与不屈,乐观和向上,才挡住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坚守住了这片沙漠的绿洲。他们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坚忍和力量,我就是想把这种感受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出来,让更多的人能感觉到,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沙尘暴》出版后,很快登上了《当代长篇小说》专家推荐排行榜,尤其在新浪连载后,数以百万的点击、几百条的留言,已远远超过了被主流媒体认可的一些当下所谓的名家名作。上海读者留言说:“自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这又是一部全面反映农村变革的长篇力作。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下的不屈的西部精神,民族脊梁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感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广东读者说:“连着看了几天,我感动得哭过,高兴的笑过,终于看完了,我的心还沉浸在书中,太感人了,让我想起了很多,但是,又一下说不清楚。反正是一部好作品,震撼人心,激动人心!”看到那么多天南地北的热心读者的留言、评价以及肯定,让我感动,虽然他们的声音没有评论家那么洪亮,却很真诚,因为他们的留言不留姓名,没有任何的功利,更不存在任何交易和恭维,这种声音,才是最生态最真诚的。2008年,北广传媒集团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剧本及优秀小说,没想到《沙尘暴》竟在200多部参赛的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小说改编奖。我由此而感到,无论文学领域里充满了多么的功利,总归还有属于它的一片晴空。我始终固执的认为,真正的好作品应该是深入人心的,能够抚慰人的灵魂的,并且具有悲悯情怀和普世价值的。我写《沙尘暴》,正是朝了这个方向努力着,如果我的书能给读者带去一缕冬日的温暖,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我就足够了。 《六》 《一把手》是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在封底上摘录了书中的一段话:“他觉得有时候他就像一只爬树的猴子,朝下看,都是笑脸,朝上看,都是屁股,左右一看,竟是耳目。要想在这棵树上呆下去不被别的人踢下来,要想看到更少的屁股,看到更多的笑脸,他就不得不继续爬,希望爬得更高一些。官场人生,莫不如是。”没想到这段猴子爬树的话让许多读者产生了共鸣,有的把这段话搬到了博客里,有的还专门贴到了网上来讨论。凡是经历过职场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那不是谁的经验,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规则,谁也破坏不了,只要身在其中,就得维护那样的秩序,就会有那样的感受与愿望。也许正是因了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一把手》连续数月在各大城市的销售排行榜上有名,不到半年,加印五次,销售十余万册,创下了我的小说的销售高峰。 我自2004年调到了文联后,就来到了珠海来写作,再回首,许多的人与事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世界在我的眼里变得如此祥和,那些曾经的心痛,经过沉淀与发酵,便也在淡定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当我再次提笔写作官场小说《一把手》的时候,心态分外的从容,没有了先前的仰天长啸,没有了涌动在内心的愤世嫉俗,一切都平淡了下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的过程后,已经渐渐地看山是山了?听到过去许多熟人从官场下来了,又有许多新人进去了,有的人离开了人世,有的人进了看守所,这种出与进,死与生,在我的心里,就像日出日落一样的自然,丝毫不觉得诧异。功名利禄最终成为过眼烟云,灵魂的救赎比什么都重要,一切的杂念与贪欲,都是由心而生,又由心而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是我写《一把手》时的心态,更是我现在的处世态度。 二00九年八月二十日于珠海 唐达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