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张选票推选出的慈孝人物故事,一部让一代代人永远读下去的书,一部让所有读后都落泪的书,一部让所有家庭都受益的书,一部用二十个生物感人故事,诠释中华慈孝文化精髓的宝典。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几千年来,备受推。本书所入选的慈孝故事很有代表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了大德大孝大爱,从这些故事主人公身上,折射出中华慈孝文化的崇高与伟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当代道德教育系列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刘先锋//于常印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800万张选票推选出的慈孝人物故事,一部让一代代人永远读下去的书,一部让所有读后都落泪的书,一部让所有家庭都受益的书,一部用二十个生物感人故事,诠释中华慈孝文化精髓的宝典。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几千年来,备受推。本书所入选的慈孝故事很有代表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了大德大孝大爱,从这些故事主人公身上,折射出中华慈孝文化的崇高与伟大。 内容推荐 他们平凡,平凡的不为人知晓,但他们平凡的背后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一个个践行孝心的义举,一个个传播爱心的瞬间,他们用爱心和孝心铸就了一个共同的称号“慈孝榜样”。 胡兰、傅维、萧金定、倪烈水、曹伟、赵锁仙、史金凤、王春来、曹翠花、陈瑞明、王春艳、蒋行远、谢延信、王三花、鞠爱彬、洪战辉、莫欣萌、林萍、吴建平、毛葆庆,一个个至孝的儿女,一个个伟大的母亲,从这一刻起,希望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故事,他们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榜样。 目录 上卷 慈教故事荣誉篇 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中华慈孝奖 王春来·孝子日记———个警察12年照顾父母的动人情怀 谢延信·道德的丰碑:好女婿32年真爱感天动地 史金凤·186个聋哑孩子的“妈妈” 曹翠花·好人大妈30年如一日播撒孝心 萧金定·永不褪色的母爱陪瘫痪长子走完48年人生路 林萍·无偿捐肝的三级跳让美丽的生命延续 鞠爱彬·“黄香故里”新孝子 洪战辉·为亲人撑出一片蓝天 陈瑞明·一个退伍老兵的大孝情怀 毛葆庆·大爱无声送光明海峡两岸传爱心 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中华慈孝特别奖 倪烈水·践行孝道编写《劝孝歌》劝人行孝 蒋行远·7个少数民族22位孩子的“父亲” 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中华慈孝提名奖 王春艳·给予了疯婆婆人生的幸福 曹伟·爱润人间“傻子”情慈善孝心感天地 赵锁仙·怀揣一腔大爱历练苦乐人生 吴建平·母爱感动天地唤醒植物人养女 王三花·母爱无疆一六旬慈母捐肾救子纪实 胡兰·从侍奉双亲到关爱社会演绎“孝”字人生 傅维·困苦家庭有真爱换回幸福写真情 莫欣萌·智慧妈妈和智慧女儿 下卷 媒体报道篇 一、征集故事阶段报道 1.新华社:我国首届中华慈孝节将征集十大慈孝故事 2.新华每日电讯:我国首届中华慈孝节将征集十大慈孝故事 3.光明日报:寻找十大慈孝故事(人物)活动启动 4.农民日报:寻找当代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 5.中国妇女报:寻找十大慈孝故事(人物)活动启动 6.中国贸易报:中华慈孝节:将征集十大慈孝故事 7.燕赵都市报:寻找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我省故事最多 8.半岛都市报:本报全省征集慈孝故事入围者送选中华慈孝节 9.新民晚报:首届中华慈孝节征慈孝故事 10.今晚报:树立尊老孝亲文明孝道寻找当代慈孝故事 11.海峡都市报:孝心是一种美丽 12.杭州都市报:我国首届中华慈孝节将征集十大慈孝故事 试读章节 王春来,填补了我国监狱理论专著的一项空白。他是河南省司法厅洛阳监狱一名普通警察,然而他又是“感动洛阳十大人物”之一的警察作家。 这样一个普通警察,却被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司法部常务副部长金鉴请到家中做客,并点名调他进京工作。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梁晓声特意从北京飞到洛阳,只为了与他亲切拥抱;台湾中山大学教授谢先生专程来到洛阳,只为了给他送来一包台湾茶叶。台湾馥林出版机构陈经理来到了洛阳,只为快点送来台湾繁体字版费;台湾台电电业也派人来到了洛阳,流着泪为他母亲装上了空调…… 他们只是为了表达对民族慈孝文化的崇尚。 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西安等各地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们,纷纷来到洛阳或打电话,只为表达一句问候。数以百计的工人、警察和不知名的人,为他捐款达数万元钱…… 他把所有收到的钱,全部转送给了更困难的灾区老百姓。 他告诉记者:“大家不是来看我,而是对中华民族忠孝文化的诉求与顶礼膜拜的表达,这也是我写作的动力。试想,没有忠孝文化这个轴心存在,梁晓声教授和台湾的同胞怎么可能来到洛阳看望一个毫不相干的警察?——我又凭什么在父母双瘫的环境中,写出理论专著和5部长篇小说!” 有人说他是超人,然而记者采访后在震撼的同时,感受到他有一颗平常心。也许从下面的日记里,人们可以看出他的心历路程。 1996年11月17日 阴转晴 又几天没记日记了。 前天晚上我正在家吃晚饭,忽然接到金鉴副部长的电话。因为从1994年6月在全国第一次中队建设研讨会上,我的“关于建立中队管理理论”的论文宣读后,受到了金鉴副部长的高度赞许,也由此认识了金鉴副部长。之后他便时常打来电话,探讨一些有关基层管理的问题,了解基层警察的工作和想法。这次接通电话后,金鉴副部长直接提出,让我去北京他的家中,有事要当面征求意见。并说他家住在北京市委家属院(他原是北京市委副书记)。 我心里七上八下,金部长有什么事一定要让我去他家里谈? 因为我对北京不熟悉,想让司法部的同志带我去金鉴副部长家,可来到司法部后,司法部的同志听说我要去金鉴副部长家,很诧异,说,我们还没有去过金鉴副部长家哩,金部长怎么会叫你去?我说不信你们打电话问问。司法部的同志当即打通电话后,金鉴副部长热情地说:“是我叫小王来我家的,让他快过来。” 在金鉴副部长家,他赞赏说,你写的《监狱中队管理学》填补了我国监狱理论专著的一项空白,作为中队长能以本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写出专著很不容易。他提出眼下要加强中队建设理论,让我考虑来北京工作,想加强监狱基层理论的研究…… 天哪,这可是好事,我真的太想去北京工作了,也可以说我梦寐以求想去京城,因为在京城能从事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我很感动,也很感激金鉴副部长对我的厚望…… 可我没敢答应,我太清楚家里的情况了,长期患尿毒症的母亲已瘫痪在床,自己走了,重病的母亲谁来管呢?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现在动脉血拴,在战争年代落下耳聋,还有严重的心脏病,处于半瘫痪状态。哥哥与妹妹在外地工作,难得回来,家里主要靠我与大妹,可照料瘫痪老人是力气活,妹妹背不动父母,我走后父母怎么办? 去,还是不去北京?我心情复杂地回到了洛阳。 晚上,坐在母亲床边,看着母亲睡梦中的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我心里一阵酸楚: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拎着篮子“拾道”,母子俩沿火车轨道拾火车没有烧透的煤核,早上沿铁道走,一直走到下午,汗出尽了,我又渴又累,母亲拎着半篮子煤渣,看我累了就心疼地背起我。母亲弯着腰儿还逗我笑:儿子不是男子汉,还要妈妈背。 看到母亲头上的汗珠,我便不再要母亲背了,却问母亲怎么不渴不累呢?母亲笑笑说,妈妈是大人。 篮子满了,母子俩扭头要回家时,却被一个戴红袖章的瘦男人拦住了,张口说我俩偷煤,将我们关在铁道边扳道工的小房子里。母亲解释说:原煤黑又亮,和火车烧过的灰白色的煤渣完全不一样,怎么是偷?到了夜里,红袖章还是不让我们走,阴阴地对母亲说:“你跪下就可以走。还可以带走煤和篮子。”母亲坚决不跪。 后半夜,我一天没吃东西了,饿得实在受不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母亲望了望我,突然跪下了…… 出了门,母亲将煤渣连同篮子一下子扔进沟里了,从此母亲再也不捡煤渣了。为了儿女成人,母亲只是拼命干重体力活,她的肾病也越来越重了,全身浮肿。今天儿女成人了,母亲却瘫在了床上,我能为了去京城当“官”扔下父母亲吗? 我眼里满溢了泪水。深深自责:决不能抛下父母不管! “父母在,不远游。”其实我心里更清楚,北京有没有我王春来都行,可病重的父母不能没有我! 1996年11月19日 雨 屋漏更怕下雨时,妻子下岗了。经济本来就紧张,如今少了一份收入,这日子就更糟。妻子要去新乡市打工,说那里的工资高,我心里不乐意。父母双双病倒在床,妻子离开,这个家怎么办? 今天还是送妻子离开了。我一个大老爷们还要让妻子背井离乡,这人怎么就活得这么窝囊呢!P3-5 序言 他们平凡,平凡的不为人知晓,但他们平凡的背后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一个个践行孝心的义举,一个个传播爱心的瞬间,他们用爱心和孝心铸就了一个共同的称号“慈孝榜样”。 中华慈孝节——寻找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人物)大型公益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响应。经过400余家媒体的参与和宣传,共收到推荐和自荐材料1500余件,活动专题页面的访问量达到7.5亿人次,网上累计投票800多万次。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令我们动容,让我们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国度而自豪。 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父母的河南洛阳监狱中队长、警察作家王春来,用一颗赤子之心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到父母的身上,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王春来用铮铮铁骨证明了那只是一个传说,犯人在他身上看到的不是冰冷,而是一个如兄长般给与自己前行力量的榜样。 186个聋哑儿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也不是用一次活动和一次采访所能诠释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那么的真实。史金凤,一个朴实的乡村医生,她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了186个残疾儿童的天,这是一种无私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与天下母亲共有的爱,这种爱足以使聋哑儿童不再是社会的负担。 同样是一个母亲,同是一样伟大。萧金定,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想过要陪伴一个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儿子走过48年。48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7520个日日夜夜,意味着人的一生。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刻也就注定了这个母亲的艰辛,有一种可以长久的情叫亲情,一种可以长久的爱叫母爱,这种长久是一个母亲和一个瘫痪儿子的一生。 胡兰、傅维、萧金定、倪烈水、曹伟、赵锁仙、史金凤、王春来、曹翠花、陈瑞明、王春艳、蒋行远、谢延信、王三花、鞠爱彬、洪战辉、莫欣萌、林萍、吴建平、毛葆庆,一个个至孝的儿女,一个个伟大的母亲,从这一刻起,希望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故事,他们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榜样。 当有人问起,为什么举办这样的活动?慈孝是一种道德,慈孝是一种精神,慈孝是一种传承,慈孝是一种力量。68岁的大导演翟俊杰告诉我们说,当你回到家推开门能喊一声妈,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姜昆说“比孝就是比德”。比孝就是比德,在我们经济发展的今天,更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有道德的人,做有道德的事,让道德的光辉见证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祖国60华诞的今天,我们用20个慈孝故事献给祖国母亲,我们用20个慈孝故事为祖国唱响道德赞歌。文/刘先锋 后记 把“寻找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的活动20位候选人的故事编辑成书,不是我们心血来潮,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从而严重冲击着中国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传统文化。遗憾的是,近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慈孝文化被许多年轻人疏远淡忘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迫切需要来弥补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这也是当前社会共建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之一;二是此次征集20位候选人的故事,从海内外800万人次的点击投票推选出来的,很有代表性,入选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与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身边能有一些鲜活生动具有典型性的慈孝事例的需求相吻合。有了这些撼动人灵魂的慈孝故事,这样人们才能深刻理解慈孝文化内涵与真谛,便于人们行善尽孝,让礼义之邦的中国人更文明,更具孝心。 我们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推荐单位与故事作者以及故事主人公的大力支持,使得2啦候选人员故事能更全面、更感人、更精彩。 为了把此书赶在中华首届慈孝节“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颁奖晚会前出版,编辑人员经过半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副总编李乃君与张冬梅博士的大力支持下,使本书如期出版,在此我们深为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敬请广大读者,给予多多谅解! 编者 2009年10月20日晚 书评(媒体评论) 当审国的文化软实力积累到一定总量后,慈孝文化同中国经济影响东亚一样影响着全世界,可以说慈孝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慈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先进文明的复兴是对世界文化的又一次伟大贡献。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也许”寻找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就是—个很好的序曲。 ——中国文联《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自旭曼 20个慈孝故事中,有农民、警官、学生、民间文艺家……他们大多都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孝,视为庶人之孝,好像与富贵无缘。其实,无论大孝教育还是小孝教育,对于80后、90后出生者都是非常需要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周桂钿 在慈孝文化被许多青少年日益疏远淡忘的今天,此书的出版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要在社会上大力倡导慈孝文化,就必须用鲜活生动的慈孝故事来教育广大青少年,这样他们才能深刻领会慈孝的内涵与真谛,才会更具孝心,更爱父母,更爱祖国,我们社会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充满无限生机的社会。 ——深圳市潮汕企业家联合会 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 陈永看会长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华慈孝文化的具体化。本书入选的20个慈孝故事,大多都感天动地,催人泪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值得每位华夏子孙学习效仿。 ——澳亚卫视主编 孔卿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几千年来,备受推。本书所入选的慈孝故事很有代表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了大德大孝大爱,从这些故事主人公身上,折射出中华慈孝文化的崇高与伟大。 ——全国著名制片人 郑凯南 在当今许多人日益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慈孝文化显得尤为珍贵。本书的及时出版将有力推动中华慈孝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澳门新浪网总编辑 陈海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