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提高读者对文学的兴趣,也是为了增加读者的审美感悟而写的。出发点是选择西方经典作家的作品,既考虑作品的思想内容、哲理性,也考虑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全书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诗歌,一部分是散文。
诗歌部分
一、威廉·巴特勒·叶芝:《爱情誓言》/3
二、威廉-巴特勒·叶芝:《长久沉默之后》/6
三、艾米·洛厄尔:《模式》/9
四、罗伯特·海里克:《开花》/17
五、庞德:《在地铁站》/20
六、罗伯特·弗罗斯特:《荒凉的地方》/24
七、罗伯特·布里奇斯:《夜莺》/28
八、威廉·布莱克:《春天》/32
九、威廉·华兹华斯:《劝诫与回答》/36
十、威廉·莎士比亚:《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41
十一、荷马:《伊利亚特》/44
十二、普布利乌斯·奥维德·纳索:《爱的艺术》/50
十三、无名氏:《三只乌鸦》/56
十四、E.E.卡明斯:《画像》/60
十五、珀西·比西·雪莱:《印地安小夜曲》/64
十六、阿德雷德·普罗克特:《朝圣者》/69
十七、约翰·邓恩:《开花》/73
十八、阿尔夫雷德·爱德华·豪斯曼:《致一位英年早逝的运动员》/77
十九、艾米莉·狄金森:《悲痛之后的呆板情感》/82
二十、约翰·济慈:《夜莺颂》/86
散文部分
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97
二、迪伦·汤玛斯:《圣诞识趣》/102
三、约翰·霍特:《老师是怎样让学生憎恨阅读的》/107
四、威廉·戈尔丁:《思考的习惯》/114
五、亨利·梭罗:《蚂蚁之战》/120
六、詹姆斯·瑟伯:《猫头鹰上帝》/126
七、弗吉尼亚·伍尔芙:《怎样读书》/130
八、乔伊斯·卡里:《艺术与教育》/135
九、唐·罗西塞罗:《超英雄及神》(一)/138
十、唐·罗西塞罗:《超英雄及神》(二)/144
十一、布朗诺·贝托亥姆:《受害者》/149
十二、温源宁:《陈通伯先生》/155
十三、温源宁:《已故的辜鸿铭先生》/160
十四、温源宁:《哲人胡适博士》/164
十五、佛兰克·诺里斯:《艺术的质朴》/170
十六、狄兰·托玛斯:《锡德尼爵士》/175
十七、弗吉尼亚·伍尔芙:《逛街——伦敦的一次探险》/179
十八、E.M.福斯特:《情节》/183
十九、萧伯纳:《我们不幸的囚犯》/189
二十、泰奥弗拉斯托斯:《吝啬人》/193
二十一、泰奥弗拉斯托斯:《懦夫》/196
二十二、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