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饭店坐落于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东侧、毗邻市中心商业区,步行五分种即可抵达皇城紫禁城。从1900年创办至今,它那舒适豪华的居室,独具特色的佳肴美馔,热情周到的服务,无数名人的下榻,时刻吸引着海内外人士的目光。
豪华的饭店聚历史烽烟,丰盛的酒宴有唇枪舌剑,华贵的舞厅展人世代谢,显赫的国宾留种种美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京饭店传奇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边东子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京饭店坐落于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东侧、毗邻市中心商业区,步行五分种即可抵达皇城紫禁城。从1900年创办至今,它那舒适豪华的居室,独具特色的佳肴美馔,热情周到的服务,无数名人的下榻,时刻吸引着海内外人士的目光。 豪华的饭店聚历史烽烟,丰盛的酒宴有唇枪舌剑,华贵的舞厅展人世代谢,显赫的国宾留种种美谈。 内容推荐 本书全景式讲述了北京饭店自1901年开办以来开的兴衰史,而构成这一历史的则是众多让人读来饶有兴趣,值得咀嚼的历史掌故和珍闻轶事。“小门童挡驾大将军—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首晤北京饭店”、“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服务”、“外宾们说北京饭店是政府宾馆”、“为毛主席飞车送饭”、“为领袖理发的理发师”、“惊动中南海的北京饭店事件”等以北京饭店为背景的故事。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翔实,是一部以生动的微观历史细节反映宏观历史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目录 01 两个法国人,一位小伙计 02 金字镌刻的“北京饭店” 03 莫名的暴利和梦中的大厦 04 北京饭店第一楼 05 乱世中的“诺亚方舟” 09 大将军光临,小门僮挡驾 10 欢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1 蒋总司令为何而怒 12 蒋介石、张学良首晤北京饭店 13 “九一八”悲歌 14 名人舞蹁跹 15 有了一位华人副总经理 16 这里曾是艺术圣殿 17 夜幕下的北京饭店 18 晓风吹残月 19 曙光初现 20 换了人间 21 起朝霞、凝祥云、聚风雷 22 迎接新中国 23 在开国大典上 24 开国第一宴 25 不平静的国庆周年之夜 26 高楼大厦平地起 27 初现“中国烹饪大本营” 28 共和国瑰宝——建国瓷 29 为了和平解放西藏 30 “Government Hotel”——政府宾馆 31 走出国门 为新中国的外交服务 32 欢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 33 欢起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34 名歌佳肴话友谊——在第二次建交高潮中 35 毛泽东、苏加诺、红玫瑰和银烟盒 36 北京饭店出外会 37 方圆之变 38 不则风云与苏东贵宾 39 富尔之行 40 谭家菜新生记 41 最可爱的人回来了 42 为毛主席飞车送饭 43 迎接建国十周年 44 群英为群英摆宴,功臣为功臣庆功 45 三年困难时期 46 服务到心上 47 比金子更贵的心 48 万紫千红才是春 49 真正的顶上功夫 50 扬眉吐气的岁月 51 李宗仁归来之后 52 两位友好邻邦的主席和北京饭店的厨师 53 一次特殊的记者招待会 54 黑云压城的日子 55 西哈努克的心愿 56 为中美关系改善做贡献 57 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贡献 58 在第三次建交高潮中 59 旧地重游 60 顶风建起新大楼 61 黑云翻墨未遮山 62 仍有梅香暗飘来 63 总理和我们 64 震不倒的饭站,震不垮的队伍 65 我们心中的毛主席 试读章节 扛洋枪的洋兵闯进了古都,“江米巷”变成了“交民巷”。 两个到中国来淘金的法国人开起了一个小酒馆。 中国人和洋老板争吵,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却是个半大小子。在北京城东南,有一条举世闻名的街道——东交民巷。这里本来叫“江米巷”,元代以后,从江南运来的大米在这里集散,故有此名。明代,这里建起了正阳门,把江米巷截成两半,东边的叫做“东江米巷”,西边的自然就称做了“西江米巷”。 那时的东江米巷风光旖旎,它的西边有一条河,名为御河,夹岸四季景物不同,春有嫩柳含烟,夏有绿荫清流,秋有黄栌红枫,冬天更有银镶玉裹的雪世界。这番美景常引得文人墨客或诗兴大发,或灵感突降。正是由于这里景色优美,风光宜人,中国人又向有好客的传统,于是自明代开始,就在御河桥边建立了专门接待外国人的机构——“会同馆”。据记载,1441年建成的“会同馆”分南北两馆,有客房763间,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饭店”。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以后又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向清政府提出,要建立使馆,常驻京师。 国与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互设使馆,本来是一件对等互利的好事,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胆量与本钱,只能唯唯诺诺。于是,御河桥所在的东江米巷一带就成了使馆云集之地了。 北京人常以所在地的特点作街道和胡同名。某条胡同住过一位姓石的驸马爷,于是这条胡同便称为“石驸马胡同”。某地曾有一个戏楼,这里就叫做“戏楼胡同”,虽然戏楼早已是人去楼塌,连废墟都找不到了,可是名字却传了下来。依据这种传统,北京人又约定俗成的把“江米巷”,改称了“交民巷”。望文生义,倒也算贴切。及至后来帝国主义列强又强行将使馆区扩大,中间设立隔离带。于是人们也就把东交民巷周围的一大片地方都称作了“东交民巷”。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按中国农历算是庚子年,鼠年。以美、英、俄、法、德、意、日、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保卫使馆,大举入侵中国。6月17日,他们从大沽口登陆,克天津,陷河西务,下杨村,一路攻城掠地,于8月14日占领了北京。 因为义和团曾经进攻过东交民巷使馆区,因此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东交民巷自然成了屯兵重地。是军队就要操练,于是东单牌楼以南,崇文门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就成了洋兵的军营和练兵场。 八国联军的入侵,打破了北京的宁静与祥和。从此,晨曦中东单一带再也听不到那悠远古老的驼铃、巧啭百啼的鸟鸣和苍凉遒劲的叫卖,取而代之的是操着各国语言的口令声和军刀的碰撞声,还有炮车碾过古老的街道的轰隆声,马队踏过文明古都土地的铁蹄声…… 以洋枪洋炮开路,外国的资本、商品、各种各样的商人、实业家、投机者也纷纷来到中国。 可是东单一带的平民百姓总要生活下去,“洋兵”也不能一天到晚总是剑拔弩张的过日子。时间长了,一些善于抓住商机的小商小贩就在东交民巷和东单外国兵营周围开了些小酒馆、小饭铺,赚外国人的洋钱以养家糊口。慢慢地,有些外国商人也从中悟出了生财之道,于是也在这一带做起了各种各样的买卖,甚至还有妓院。从此这里便成了外国兵的聚集之地。 在东单和崇文门之间,有一条苏州胡同。这名字是怎么来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这里曾经有苏州人聚居,有人说,这里曾经是苏州会馆的所在地。不管怎么说,反正和苏州有关系。苏州人讲起话来,吴侬软语,如莺啼翠柳,鸟鸣花间,非常动人。可是现如今,离这条胡同西口不远的地方,却有人在大声争吵,一方是京腔京韵,平上去入,四声分明;一方却是洋腔洋调,出口滔滔,不知说的是哪国话。 原来,这里开着一家酒馆。这酒馆不算大,门外不仅有中国式的招子、幌子,还有几行洋文。过往的人们一看就明白,这是专门招揽外国人的买卖。从此,东单这一带,这种专门招揽外国人的店铺越来越多了。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