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同志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在长达66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同时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集以李先念同志的革命经历为主线,系统收集了《李先念传》、《李先念文集》等重要文献和大量纪念文章进行编辑整理,力求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李先念同志革命和战斗的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先念传奇之旅--从乡村木匠到国家主席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新四军研究会//黄冈市档案局//李先念纪念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先念同志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在长达66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同时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集以李先念同志的革命经历为主线,系统收集了《李先念传》、《李先念文集》等重要文献和大量纪念文章进行编辑整理,力求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李先念同志革命和战斗的一生。 内容推荐 李先念,湖北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他还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本书以李先念同志的革命经历为主线,在李先念纪念馆所征集材料的基础上,又参考采用了《李先念传》、《李先念文集》等重要文献和大量纪念文章等资料并进行编辑整理和考订,力求较为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李先念同志革命和战斗的一生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光辉形象。 目录 第一章 我是为旧社会造棺材的/1 1.生命与革命的源头/2 2.“小李木匠”称呼的由来/4 第二章 游击队长显神威/7 1.酒要喝人要捉/7 2.先挖根再砍树/8 第三章 英武红军指挥员/14 1.在战斗中成长/14 2.那个仗打得很恶/18 3.一定不能让敌人跑掉/21 4.我们听总指挥的/23 第四章 毛主席:我们相见恨晚/29 1.迎接中央红军/29 2.果真英雄出少年/30 3.为什么还要另立中央? /33 4.和红二、六军团搞好团结/36 第五章 将军是不下马的/39 1.要东要西我都打先锋! /39 2.坚信党和毛主席正确领导/41 3.回到党中央毛主席身边去/46 4.坚决服从组织安排/49 第六章 纵横驰骋鄂豫边/53 1.“我的发迹之地”/53 2.同人民共患难/55 3.共同奋斗到底/61 4.边区整风要因地制宜/68 5.争取在那里扎根立足/72 第七章 突出重围战中原/77 1.确立中原大局/78 2.对全局贡献极大/81 3.争取我们的生存/84 4.打回老家去/88 5.再走就打我李先念的屁股/91 第八章 主政湖北政绩显著/99 1.打倒恶霸挖尽匪根/99 2.林彪哥哥家的土地、房屋一定要分/101 3.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洞叫好/103 4.有困难,能解决/108 5.五年以内消灭旱灾/110 第九章 全国的“大管家”/114 1.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114 2.我们是管钱的人/118 3.抓个“大兵”来管钱/121 4.不为官只为民/123 5.手工业三十五条/124 6.凡是能增加外汇的办法都可以考虑/129 第十章 呕心沥血赈粮荒/134 1.我是忧几亿人开不了饭/134 2.调运粮食“早济晚”和“晚济早”/137 3.立即着手办理进口/141 4.必须减少城镇人口/142 第十一章 毛泽东是保护李先念的/145 1.给邢台拨款七千万/145 2.“出国风波”与“二月逆流”/146 3.“一批二保三看”的对象/148 第十二章 协助周恩来苦撑危局/156 1.顶住压力,行使职能/156 2.解决人民的日常生活所需/160 3.不只是少生几个孩子的事/162 4.要重视和发展小商品/165 第十三章 且教高峡出平湖/168 1.辩论一下有好处/168 2.上三峡工程要选择好时机/173 第十四章 武钢建设生产要两不误/178 1.武钢要调整/178 2.要干好一米七轧机/181 第十五章 为中国人都用上国产车/188 1.要把二汽建成一个好的企业/188 2.二汽我总想去看看/192 第十六章 协力粉碎“四人帮”/194 1.积极推动全面整顿工作/194 2.秘密筹划粉碎“四人帮”/200 3.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204 第十七章 勇往直前上宝钢/207 1.大茶壶小茶碗/207 2.全国人民对宝钢寄予希望/211 3.确保宝钢建成后能正常生产/216 第十八章 就给你这个半岛吧/221 1.争来“弹丸之地”/221 2.要来“特殊政策”/223 3.不用外资是蠢,滥用也蠢/225 第十九章 第三任国家主席/229 1.总的精神是对话/229 2.签署一系列法律/233 第二十章 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237 1.做好新老交替/237 2.全国政协主席/240 3.关心文艺事业的发展/246 第二十一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249 1.我是红安人/249 2.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得怎么样/255 3.谁叫你生这么多孩子/257 4.如今家乡还是这个样/263 5.把红安建设好/273 第二十二章 严肃而宽容的父亲/277 1.潜移默化地教育/277 2.简朴的家风/281 主要参考材料/284 编后/285 试读章节 1.生命与革命的源头 1909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六),李先念出生在大别山区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区李家大屋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乳名全伢,号克念。 在同母异父的8个兄弟姐妹中,李先念排行第八,是个“老幺”。当他呱呱坠地的时候,靠租种地主田地艰难度日的父母,早就被生活的重担压得抬不起头来。面对这个新生的婴儿,他们既感到欣喜,又为无边无际的苦日子而发愁。 襁褓中的李先念,没有母乳喂养,靠同母异父的大姐陈宝芝的乳汁喂大,长得虎里虎气、大眼浓眉、机敏活泼,很是逗人喜欢。 少儿时代的李先念是在苦水中泡大的。李先念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家里总是糠菜半年粮,就着干锅菜,有时用块布蘸点油,放在锅里擦一擦再炒菜,就算改善生活了!” 幼小的李先念懂事很早,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总是爱向母亲问这问那,好像要问明白人世间的一切奥妙似的。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能帮母亲做饭、洗碗、喂猪……分担一些家务。有一次,他在灶下帮母亲往灶膛里添柴,一不小心,一根柴枝绊翻了灶头上的半碗食油,正在灶台上炒菜的母亲一愣神,情急之下狠心地打了他一巴掌。 李先念眼里噙满泪水,但忍住没有哭泣,连忙帮母亲把这在农忙时节才舍得用来炒菜的半碗食油一点一点地攒回碗里。攒完后,“扑通”一声跪到母亲面前,表示认错。母亲一下子将他抱起,紧紧地搂在怀中,失声痛哭……打这以后,母亲逢人就说:“我家幺儿懂事了!” 懂事的李先念,8岁就开始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上山放牛,帮父母下田地干活。距李家大屋两里多地的红马寨山,是他和小伙伴们的乐园,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放牛、砍柴、采野果、掏鸟蛋。在小伙伴们中,李先念是既聪明灵活有主见,又力大无比好打抱不平的“孩子王”。他出了个主意:让力气最小的孩子照看牛群,中等力气的孩子采野果、掏鸟蛋,力气最大的孩子砍柴。小伙伴们都按他的吩咐,分头去干活,回家时,他一声呼哨,大家都集拢来,牛放饱了,柴砍足了,每人还能分得一些野果子充饥,鸟蛋则带回家里改善伙食。小伙伴们都说他的主意好极了! 少儿时的李先念和很多小伙伴一样,对大人们讲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虽然是似懂非懂,但却总是信以为真。他从那些传说和故事中得知:天上是玉皇大帝最狠,地上是皇帝陛下厉害;天神要听玉皇大帝召唤,地主老财见了皇上大驾也得俯首听令。他天真地对小伙伴们说,我长大以后,不当佃户,不租田种,也不当地主老财,而是要当皇帝,让地主老财都听我的,看哪个还敢收佃户的租子,穷人的息。 十岁那年,尽管家里穷得连一把椅子也买不起,但是父亲李承元还是同兄长李承盛商量,把李先念送到李家大屋的私塾读书。李先念知道自己家境贫寒,父亲和伯父让他读书很不容易,同时,自己又是李家祖祖辈辈破天荒能进学堂读书识字的人,所以在学习上特别勤奋。他的记忆力极强,认字、背书又多又快,在全班数一数二。因聪明好学,常受老师夸奖。 但是,聪敏伶俐的他,也有调皮的时候。死记硬背、囫囵吞枣、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有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就想点子以“解手”为由,离开教室。他还对弱小同学十分爱护,不准别人欺负他们。有一次,学东陈老财的儿子“陈肉头”,欺负小同学李春生,吓得春生哆哆嗦嗦地直哭。李先念出面劝说,可“陈肉头”反说他是“鸭棚的老板,管蛋闲事”。李先念一怒之下,抱住“陈肉头”就摔起跤来,连续摔了他几个跟头,跌得他仰面朝天,有气无力,连声叫饶,方才罢休。 李先念在这所私塾读了一年,又转到冯家湾韩氏祠堂私塾读了一年。伴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懂得读书的重要和机会来之不易。私塾读完后,他一心希望能升学堂深造,但学堂的费用比私塾要高得多,家里拿不出,借贷又无门。父母盘算来盘算去,只好委屈孩子,含泪让他停学。 这时,李先念尚不明白家庭贫困的原因,但却深深体味到了它的苦果。他眼睁睁地看着:富人家出身的孩子,学习再差也能照样升学;穷人家的孩子学习再好,却深造无望。这种强烈对比,在他年少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书是读不成了,第二年开春,无可奈何,父亲只好再三托人求保,请客送礼,才被允准送到地主吴立久开的杂货店当了学徒。李先念在吴家店里学徒,不言而喻,只能无偿地出卖劳力,充当小奴隶。他起早贪黑,整日劳苦,挑水、劈柴、烧饭、看孩子、喂牲口、搬货物,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却拿不到一文钱,吃的是残汤剩饭,穿的是破衣烂衫。店主稍不顺眼,就又打又骂,简直没把他当人看待。 李先念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宽厚待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特点。但是,穷人有穷人的骨气。在财主面前,他的独立性、反抗性也强,从不愿逆来顺受,像面团似的听凭他们搓来揉去,随意摆布,每当店主无理训斥和辱骂他时,他总是怒目相视,甚至顶上几句,胸中窝着一团反抗的怒火。 有一次喂完马,将马槽收拾干净后,正准备烧火做饭,在门口碰见个讨饭的小孩,他与小孩讲了几句话,被店主发现,店主说他耽误了做饭的时间,骂骂咧咧,还要打他。他气愤不过,决计报复一下,让店主也尝尝穷人的厉害。饭后,店主要骑马外出,李先念“顺从”地牵过马来,躬身侍候,等店主骑上马背,他迅速立起身来,使劲拍打马身,马受惊吓,仰头奔跑,店主缺乏准备,被摔在地上,疼得直打滚,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有一次,李先念劈柴,不慎把手划了一条口子,鲜血直流,他跑进屋里找破布包扎,店主又责骂他一通,说他“磨洋工”,罚他两餐不准吃饭。他一气之下,偷偷将店主家的一片稻田里的水全部放个干净。店主气急败坏,逐个审问长工。长工们都知道是他干的,但谁也不肯透露半句。 怨气倒是出了几回。可李先念还是不堪忍受店东家的欺凌和过重的劳动负荷,他只干了一年。离店时,店主仅给他一串二百响的鞭炮,算是全年的工钱。P2-4 序言 今年的6月23日,是先念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每年清明,我和孩子们都前往红安,既是为革命先烈扫墓,也是寄托我们对先念同志不尽的思念。今年清明节,我又来到红安,恰逢《李先念传奇之旅》编写组的同志在李先念纪念馆收集资料,他们约我为这本书写几句话。 我和先念同志几十年来,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先念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一生。先念同志非常善于学习,曾说,参加革命工作以后毛主席是我终生的导师,还有三位老师:军事上是从徐向前同志那里学来的,经济上陈云同志是我的老师,外交上是周总理直接指导的。先念同志一直以来深得毛主席、党中央的信任,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样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仍在协助周总理主持全国财经工作,这也是与他具有博大的政治胸怀分不开的。先念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从来不喜欢宣传自己。他的这种优秀品质,永远是我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也是值得我们深切怀念的。 对于先念同志,毛主席说他:战争年代“将军是不下马的”;一九五四年,先念同志由湖北调到中央,出任财政部长。毛主席曾诙谐地说:我们是“抓个大兵来管钱”,还说他“把中国的人民币和其他各种钱财管理得非常好”。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对先念同志出任财政部长都非常支持,认为他从地方到中央,“是将军管理经济,但他能很快精通当时的经济工作,这是十分难得的”。江泽民同志曾经称赞先念同志是“伟大的人民公仆”。所有这些都是对先念同志历史功绩、思想风范和重大贡献的客观评价。 我希望读者通过《李先念传奇之旅》这本书,对先念同志的革命一生有比较多的了解,我们!怀念他,学习他,以先念同志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把老一辈革命家未竞事业做得更好。 后记 2009年6月23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李先念同志诞辰100周年。李先念同志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在长达66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同时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缅怀这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我们组织编纂了《李先念传奇之旅》这本精编文集。 该文集以李先念同志的革命经历为主线,在李先念纪念馆所征集材料的基础上,又参考采用了《李先念传》、《李先念文集》等重要文献和大量纪念文章等资料并进行编辑整理和考订,力求较为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李先念同志革命和战斗的一生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光辉形象。该文集编纂人员有:张琦、吕和耕、宋林森、孟楠、孙艳红、刘晓青、罗敏等同志。 在该文集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新四军五师研究会、黄冈市档案局、红安县党史办、李先念纪念馆、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奥东律师事务所、红旗出版社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部分销售收入将捐赠给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法律援助中心举办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用于资助弱势群体当事人的维权诉讼等行为。 因时间关系,我们未能与该文集所采用文献和文章的作者或编者取得联系,在此表示歉意! 编者 2009年6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