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的气质
抚养孩子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博士曾经称母亲是一项“不可能实现的职业”。韩国甚至有俗语说:“无子女便是好命相。”何以至此呢?明明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又不是别人生的,养个孩子真的就这么难吗?
对此,可以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外在因素包括经济问题、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自身健康问题等;内在因素则包括育儿知识的缺乏、育儿观念的偏差以及儿童所固有的气质等。更明确地讲,养孩子难,难就难在一旦孩子的气质出现问题,后果会比较严重。而这实际上是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孩子的气质、对性格乖僻的孩子的教养方法不当导致的。
那什么是儿童的气质呢?简单地说,儿童的气质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与他人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天生胆小的孩子”就是很好的例证。有些孩子从生下来就过度敏感,以至于睡觉时会被很小的噪音惊醒而哭闹不休;有些孩子过分怕生,从不接近不太熟悉的人;有些孩子每当要被送进托儿所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分离焦虑,父母为了安慰这样的孩子,至少要和孩子纠缠半个多小时,最后还是会因为孩子的强烈抵抗而作出让步。如果家里有这类孩子,父母往往是在有了第二个孩子以后才明白,并非所有孩子都像第一个孩子那样难缠。
每个孩子的禀性生来就各不相同。我结婚5年,育有两个女儿,老大天生活泼,还有些散漫,而现在不满3岁的老二跟姐姐相比,则显得文静得多。生性散漫的老大有些执拗,也不太会体谅大人的难处,总是随心所欲;文静的老二则会照顾大人的心情,很容易跟大人妥协,改变自己原先的主意。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些气质特征就断言“谁的天性顽劣”,“谁更讨人喜欢”呢?
俗话说“人看从小,马看蹄爪”。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将来发展得怎样,在小时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很多生性善良、善于社交、聪明伶俐的人从小就是这样。那父母该如何对待生性乖僻、不善社交、反应敏感的孩子呢?我认为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中最为不妥的一点,就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举动时脱口而出“你这个性子很不好,马上改掉”之类的话,这无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的训斥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何况“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禀性”能不能“移”,本身也是个未知数。P12-14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有过一些顾虑,每当这时,我的妻子总是默默守护在我身旁,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将书写完。在此,我首先想对我的妻子表示感谢。此外,我还想感谢两个人,那就是我两个可爱的女儿,是她们让我对儿童气质有了更多了解,使我饱尝了教养孩子的艰辛与快乐。同时,我还要对建阳大学医学院的宋东浩教授、延世大学的申宜真教授以及曾任教于成均馆大学医学院的卢景善教授等对我的真诚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写作让我有机会把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这本书能够问世,我深感欣慰。此时,我的心情无比轻松,就好像堆积如山的作业总算全部完成了一样。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给予谅解。本书的主要不足之处,我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本书主要内容是针对儿童“气质”的教养指南,对“依恋”理论的阐释不够。事实上,我认为“气质”理论与“依恋”理论是儿童教养之道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由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有限,未能兼顾,望各位读者谅解。
第二,本书所讲述的许多事例来自国外,所以可能会与读者遇到的实际情况有些差异。目前,学界对儿童气质的分类以及气质相关教养方法的研究时间还不长,相关资料十分有限。我希望本书能够活跃学界对儿童气质的研究,也期待更多基于儿童气质类型的研究成果早日出现。
第三,这本书究竟属于科研图书还是属于大众图书,读者可能很难具体归类。希望读者朋友把这点不足当做我不太成熟的“两者结合”的结果,耐心读取你需要的部分。衷心希望本书能给你带来些许帮助。
最后,我要向那些家里有难养的孩子的父母致以真诚的敬意。尽管孩子的气质属于难以教养的类型,但那些父母仍然为抚养孩子毫无怨言地默默付出着。养育残障儿童的父母更是如此,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敬佩,在这里我也向他们表示敬意。我还想对读者朋友们说: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是一位普通父亲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希望你能喜欢!
千万不要小看
孩子的气质
2002年,我在取得精神科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后,立刻着手研究儿童心理。研究初期,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依恋理论”。后来,在学习“依恋理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育儿方面的疑惑:
“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难道都是由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吗?”
“孩子与生俱来的生物学特性或遗传因素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行为?”
“把孩子的问题行为全部归咎于父母是否太牵强?”
基于上述这些疑惑,我萌发了写这本书的念头。作为小儿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养育了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当在育儿方面遇到困惑时,我也会去书店买一些“育儿经”来参考。但是我觉得大部分“育儿经”的内容都模棱两可,只是一些空泛的常识,没有明确地给家长解疑答惑。比如,为人父母都明白“要尊重孩子所说的话”,“爱孩子才能治愈孩子的情感缺乏症”等道理,可是大多数父母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常识性的道理正确地运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这些“育儿经”方面的书籍只注重对原因的分析,缺少实际的操作方法。我认为这是由于写书人忽视了“儿童气质”的缘故。不同气质的儿童,对其教养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分不清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很难掌握正确、实用的育儿方法的。
气质,简言之就是“与生俱来的品性”,是构成性格的基本要素。“气质”有时还指一个人所具有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因素,是儿童各自不同的反应模式的表现形式。
“胆小的蔡琳”从一生下来就很敏感,睡觉时,即使是很微小的声音也会把她吵醒,导致她经常哭闹不休;“调皮的俊浩”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他脚上好像安装了风火轮一样,总是到处乱蹿。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当父母的教养观念与孩子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不相适应时,矛盾和冲突就产生了。因此,了解孩子的气质,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采用合理的教养方式,不仅能让你更加轻松快乐地教养孩子,还能降低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的几率。
养育孩子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我的大女儿只有18个月大。有一次她哭着缠住我不放,我一时气急,动手打了她。我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失去理智的举动昵?现在回想一下,这和我儿时的依恋情结不无关系,当然也与我大女儿的特殊气质有关。
我和妻子常会比较两个女儿的言谈举止,我们都觉得她们的气质截然相反。两个孩子都是由全职妈妈带大的,都没有受到任何特别的外来因素或困难的影响。如果一定要指出一点家庭教育环境上的差异的话,那就是小女儿生下来就有姐姐,因而很早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存在。两个可爱的女儿生性截然不同,我和妻子接受了她们的这种“不同”,并把她们当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怀着感恩之心精心地养育她们。
心理学书籍里常说:有了第二个孩子才会真正明白“气质”的重要性。本书要介绍的儿童气质测评以罗伯特·克劳宁格博士(c.Robert Cloninger,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的气质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气质儿童的科学育儿方法,旨在帮助父母通过正确测评孩子的气质,选用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诀窍。
本书共8章。第l章介绍了关于儿童气质的一般事项和儿童气质测评、气质与育儿的关系、气质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第2章提出实际测评儿童气质的方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气质。
第3章到第7章将分别介绍5种具有代表性的难养型儿童的气质类型。这5种类型分别是“散漫的猴型孩子”、“不听话的野马型孩子”、“胆小的小鹿型孩子”、“慢吞吞的乌龟型孩子”和“温顺的宠物狗型孩子”。文中指出了这5种类型孩子各自的行为特征和养育方法,以及各种类型孩子身上容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8章提出了4个基于儿童气质的新的育儿原则。
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更多的父母带去一些实用的育儿经验。我想用我写在学位论文后记中的一句话来作结束语:“学习要比无知或否定学习好得多,这是因为我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希望。”
朴镇均
韩国智与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院院长
人人都有气质,孩子也是一样。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差异很大。《气质育儿新法(5种幼儿气质类型与养育策略)》由韩国朴镇均所著,作者根据多年进行小儿精神科临床治疗的经验,结合自己养育两个女儿的体会心得,总结出适合五种气质类型的孩子的养育方法。这是一次育儿方法的革命,它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孩子的天性,让父母在轻松教养孩子的同时,孩子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气质育儿新法(5种幼儿气质类型与养育策略)》适合广大幼儿家长阅读。
《气质育儿新法(5种幼儿气质类型与养育策略)》由韩国朴镇均所著,是2~7岁幼儿父母育儿必备书。
孩子天生的性格气质决定养育方式,选择适合孩子气质的养育策略,孩子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