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和珅是一个臭名昭著、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他玩弄权力,结党营私,贪污腐化,陷害忠良,媚上压下,干尽天下所有丧尽天良的坏事,其罪真是代南山之竹难书尽其过,引北海之水难洗其血腥的双手。
骂也好,恨也罢,毕竟嘉庆一道白绫把他锁定在仅仅49岁的人生旅途的里程碑上。笔者砍柴人在研究大量的清史中有关描写和珅的著作的基础上,专门对这个人物进行了研究,从而成就了这本《我叫和珅》,并得出如此结论:和珅,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人物,是封建王朝专制专权的必然产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叫和珅(正说历史上的和珅)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砍柴人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和珅是一个臭名昭著、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他玩弄权力,结党营私,贪污腐化,陷害忠良,媚上压下,干尽天下所有丧尽天良的坏事,其罪真是代南山之竹难书尽其过,引北海之水难洗其血腥的双手。 骂也好,恨也罢,毕竟嘉庆一道白绫把他锁定在仅仅49岁的人生旅途的里程碑上。笔者砍柴人在研究大量的清史中有关描写和珅的著作的基础上,专门对这个人物进行了研究,从而成就了这本《我叫和珅》,并得出如此结论:和珅,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人物,是封建王朝专制专权的必然产物。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砍柴人编著的《我叫和珅(正说历史上的和珅)》。《我叫和珅(正说历史上的和珅)》一书的内容简介如下: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是对清朝贪官和珅拥有财富的形象描述。和珅聚敛财富多,在历代文武大中首屈一指。和珅的家底到底有多少,说法不一。有的说达到了八亿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清王朝十年财政的总和。和珅长期把持崇文门税关,索贿受贿,大量兼并土地,在京城及附近各县开设当铺银号,放高利贷。在房山一带开设煤窑,甚至搞运输等各种经营,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的进入他的私囊。 和珅被抄家时,除了各处住房花园外,还抄出各色银子300多万两,金子3万两千多两,各处土地10多万亩,价值银子100多万两。其他还有收租房屋1000多间,各处当铺银票各种珠等,其总家产折合白银1000多万两。虽不如传说的有8亿两那么多,但也已经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要知道当年的清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七八千万两。 和珅在大肆搜刮财富,仿造皇帝建筑的同时,也为自己早早的掘好了坟墓。任何贪得厌,榨取民膏者,都逃不过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目录 序言 前言 卷一 和坤身世之谜 第一章 逆境:羊在狼群中的生存哲学 1.认栽的原因:邪恶的土地里孕育着邪恶的种子 2.忍耐的目的: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3.魔鬼在坛子里的盘算:钱能买权,也能消灾 卷二 和珅得宠之谜 第二章 升迂:有机会利用机会,没机会制造机会 1.瞬间脱颖:有备而为,有目的而为 2.掂量王者:把神当人看 3.四处贴金:雇颗星星捧月亮 4.爱屋及乌:为人所不为,得人所不得 5.皇室联亲:做个梯子登高,找把大伞遮雨 卷三 和珅贪财之谜 第三章 揽财:上树的蛤蟆推鬼盼磨 1.你需我供: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耙子与匣子:肥水不流外人田 3.地里刨金: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刮脂油 4.官商一体: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5.六亲不认:和氏葛朗台 6.官逼民反:克扣军饷,大发国难财 卷四 和珅弄权之谜 第四章 编网:一朝权在手,便把网来编 1.乾隆:你是大树我是藤 2.和琳:捞权亲兄弟,做势父子兵 3.苏凌阿:仗势的没牙老狗也欺人 4.刘国泰:甘当和珅的捞钱耙子 5.福长安:嘴含狗屎,面包不换 6.吴氏兄弟:面子哪有靠山好 第五章 对敌: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磕头时就磕头 1.对阿桂:防守反击,拉锯消耗 2.对福康安:当面喊哥哥,背后掏家伙 3.对刘墉:一有机会就搞小动作 4.对纪晓岚:你有铁齿铜牙,我有不破金身 5.对朱琏:悔不当初放其生还 6.对董浩:打闷棍使绊子泼脏水 7.对王杰:打不垮你恶心你 8.对钱沣:忍让在前,毒手在后 第六章 化险: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能躲得过 1.国泰案发:一颗狠心,两手准备,三箭择发 2.弹劾刘全:消灭证据化被动为主动 3.“议罪银”异议:驴的天下,好人也要让他变成冤驴 4.考试舞弊案:栽赃陷害寻找替死鬼 5.乾隆退位:跟着权力走,握住实力的手 6.嘉庆登基:挟太上皇以令皇上 卷五 和珅倒合之谜 第七章 失势:聪明反被聪明误 1.苦心经营的网,成了勒住自己的套 2.必然的产物,必然的结果 第八章 家庭:大厦倾倒一瞬间 1.对原配夫人:相亲相爱,喜新不厌旧 2.对丰绅殷德:教子甚严,学好别学坏 3.对和孝公主:相处融洽,关键时刻用得着 4.对小妾卿怜:终夜相公看不足,朝天懒去倩人扶 试读章节 时光如梭,大清帝国转为乾隆盛世,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乾隆念常保忠于职守,又追任常保兼福建都统。 常保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公正,时时刻刻以国为重,以家为小,常年为国在外操劳,根本顾及不了家中妻儿。为官期间两袖清风,所以他在福建病逝时,留给和砷兄弟的是贫穷困苦的生活。 常保死后,和珅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同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和珅原有一位善良贤惠的母亲,母亲又非常疼爱他,可是母亲在生下弟弟和琳后不久便撒手人寰,尽管对幼子百般的牵挂但也是万般无奈地离去。 常保续娶一女,此女乖戾异常,而常保又常年在外,无多少收入,日子过得很贫寒,常保在世时她对和兄弟就刁难刻薄,常保去世后更是变本加厉。虽然和珅兄弟二人乖巧听话懂事,但还是时常遭受继母的呵斥甚至打骂。 和珅兄弟此时如寒泽孤雁,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忍受饥寒困苦,经历世态炎凉。弟兄二人虽然年幼,但懂得互尊互重,相依为命。幸而有家奴刘全照顾他们,为他们的食宿操劳奔走。 和珅最后之所以走一条为自己活着的路,与他少年时生活环境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 和珅少年,正值大清帝国创立百年之时,那时大清王朝经过长治久安,当政者忘却战争的苦楚,躺在先皇缔造的安乐窝里过着奢侈颓废糜烂的生活,整个官场贪婪贿赂成风。为官者胆大妄为随意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为富者为富不仁强买强卖相互勾结大发不义之财,似乎出现好人难做清官难当为善者不得好报,恶人当道贪官得势丧尽天良者大富大贵的不正常现象。 因为和坤的父亲为官清正,清正的官员留给儿子的只是饥寒交迫。这不能不引起和珅的反思。 和珅家境贫困,又不甘心就此沉沦,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刻苦读书,为他日能一举成名天下闻,跃过龙门之后飞黄腾达。 和坤10岁那年,因为是满族血统八旗子弟,和坤和弟弟和琳一起被选入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京城中最好的官办学校。师资力量特别雄厚,教师差不多全是翰林学士或是通过严格考核录用的饱学人士。学生全是身体健康、长相漂亮俊秀的八旗子弟,并且是经过严格选拔上来的。选拔之严格,到了宁缺毋滥的程度。学习环境也是首屈一指的。学生清晨入学,傍晚放学。到了冬天和夏天,还允许学生寄宿学校。 和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和弟弟在这个学校学习经、史、子、集课程,还能学习汉、满、蒙、藏等多种语言,同时还能学习骑射,演练火器。 好事归好事,和砷兄弟也为好事的到来颇感为难。 咸安宫官学虽然不收学费,但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还是要由学生自己筹措的。因为家境贫困,和珅已经到了告贷无门的地步,最后决定去保定找赖五要一百两银子。 皇帝因和珅祖父功绩卓著,曾封赏他十五顷地。这十五顷地在保定。祖父死后,这块地又传到父亲常保手里。常保把所有的心思全放在事业上,根本无暇顾及家中之事。这十五顷地就交赖五管理,很少过问。 赖五心术不正,见常保长年在外,又不关心此地,所以每年他向和府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租银。常保死后,和珅兄弟年幼,赖五欺和府无人,交的租银更少。 和砷找到赖五说明来意,赖五百般刁难,一说土地旱涝短收,二说佃户狡赖,三说税银过重。总而言之是得着便宜又卖乖,就是不给和珅钱,还逼着和砷把地卖了。 最后仆人刘全和赖五吵起来。赖五根本不把他们主仆放在眼里,把他们轰了出来。 和珅只好找保定知府说理。他认为他按合同收些租银在情在理,知府大人会给他们满意的答复。 和砷幼稚的想法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保定知府与赖五早已串通好,知府大人升堂后不容和坤说话,便是一顿痛斥,说他索取银两敲诈庄客无理取闹,叫他赶快离开保定府,如若不然轻则棒打重则拘捕下牢。 保定知府贪赃枉法置理于不顾,和珅虽感不公心里却冷静异常,用理智平压了心中的怒火,没有喊,没有闹,向知府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为读书,和珅决定吃亏上当,卖出土地,凑足学费。并不是和坤软弱,而是识时务。他不想以卵击石,他更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 和砷并不是十分情愿地让出土地,但他别无他法。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关心他爱护他的父母已去九泉之下;舅舅、表兄都是看上不看下的势利眼;父亲的一些朋友也是人在人情在人死冷无常的角色,不但不帮助他,还嘲笑、讽刺他,甚至放出恶狗咬他。 和砷没有因此而沦落,他心里更明白,如果想改变别人对你的态度,只有改变自己的地位。有朝一日自己飞黄腾达,官居极品,这些人会像狗一样趴在自己的脚下。 一个孤儿,在无助的社会,在势利的人群中,在没有情没有爱的环境下,在父亲为官清正两袖清风而儿子却四处乞讨的反差下,和坤心中只有恨,只有复仇的怒火。 多少年,残酷的现实把和坤幼小的心灵辗得支离破碎,权与钱组成的石磨磨碎了他那最后一点良心。 走在寒冷的街头,亲眼目睹达官显贵香车宝马前呼后拥吃香喝辣打情骂俏,切身感受着流浪街头腹中无食身上无衣被人呵斥受人打骂被当成瘟疫一样的滋味。 和砷不是怨天尤人之人,他相信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翻过来的。他知道为了明天能当爷,那么今天就要当好孙子。他明白机会有一天会垂青他的。而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咸安宫官学就是一个机会,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学好本领,为以后一搏。 和珅把地卖掉,筹足了两年的生活费用。虽然因此被继母臭骂了一顿,说他是败家子、丧门星,但和珅对此充耳不闻,只想自己以后发奋读书,谋求官职做个人上人。 P4-6 序言 和珅,经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演绎,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人物。 对和珅的评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和珅,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在金钱上,可以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暴发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四处奔走求贷,到富可敌国,最后竟拥有相当于当时清王朝十年国库总收入的财产。从地位上,由一个三等侍卫跃升到中央最高统治阶层。他曾当过户部尚书并兼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他几乎把握了大清帝国所有的实权,直接控制着大清帝国的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权、文化教育大权、民族事务和外交大权。可以说,他一个人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 同时,他还经商,开有当铺、印局、药铺、钱铺、赌坊、瓷器铺、古玩铺、柜箱铺、弓箭铺、粮食店、酒店,还有八十辆大马车长年从事运输业。 和珅还是一个大地主,拥有土地80万亩。 在中国历史上,和砷是一个臭名昭著、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他玩弄权力,结党营私,贪污腐化,陷害忠良,媚上压下,干尽天下所有丧尽天良的坏事,其罪真是伐南山之竹难书尽其过,引北海之水难洗其血腥的双手。 骂也好,恨也罢,毕竟嘉庆一道白绫把他锁定在仅仅49岁的人生旅途上。笔者通过研究大量的有关描写和珅的著作,并且专门对这个人物进行了研究,常常伏案沉思:和砷凭什么能一步登天,并且在乾隆王朝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仅仅因为他会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吗?不尽然。 和砷的确有才,但他的才能没有用到正当的地方。 和王巾用他的才能,陷民于水火,把大清王朝的丧钟敲响,满足自己一个人之私欲。他的才能给中国带来大灾大难。作为后人,我们对他停止在恨与骂之上是不够的,必须对他加以探讨和研究,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现在的社会,竞争在加剧,生活节奏在加快,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首要面对的问题。有的人处在逆境中挣扎努力,有的人在顺境中发展壮大。以史为鉴,去其糟粕,留其精髓,为我所用为我所鉴,让我们不走错路少走弯路,选择成功的捷径。曾国藩、胡雪岩、吕不韦、海瑞曾是我们研究之热点,那么我们也不能放弃研究和珅。 也许,我们正身处逆境;也许,我们大志难酬;也许,我们飞黄腾达;也许…… 也许,也许无论什么时候,你翻开这本书,让和珅这个人从你脑海中走过,会让你有一种豁然之感觉。 什么是功,什么是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老百姓真的想不了那么多。笔者以生存的名义、以活着的名义书写拙作,仅做无聊时或茶余饭后的谈资,仅此而已。 砍柴人 2010年11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