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高原游牧--出古入今》以日记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罗新先生三次深入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所进行的学术考察,并辅以生动鲜活的图片,颇具阅读欣赏价值。作者所选择的考察路线非常独特,加之学术考察的特定视角,使得本书具有不同于其他摄影集、旅行书的特殊内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的高原游牧(出古入今)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罗新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的高原游牧--出古入今》以日记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罗新先生三次深入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所进行的学术考察,并辅以生动鲜活的图片,颇具阅读欣赏价值。作者所选择的考察路线非常独特,加之学术考察的特定视角,使得本书具有不同于其他摄影集、旅行书的特殊内涵。 内容推荐 《历史的高原游牧--出古入今》以日记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罗新先生三次深入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所进行的学术考察,并辅以生动鲜活的图片,颇具阅读欣赏价值。 收入《历史的高原游牧--出古入今》的四组田野笔记,分别记录了1999年的西北考察、2004年在蒙古国中部的考察和2006年在蒙古国中西部的考察。 目录 新西游记:1999年西北考察日志 从土拉河到鄂尔浑河:2004年蒙古考察日志 2004年蒙古考察散记 小序 走访突厥三大碑 契丹古城青草长 回鹘牙账城掠影 横绝大漠心飞扬 从杭爱山到阿尔泰山:2006年蒙古考察日志 试读章节 晨九点十分从北京希尔顿饭店出发,下午五点二十分进入平遥宾馆。碰上了整天的大雨,汽车的雨刷掉下来两次,害得我和新华冒雨在高速公路上往回跑,沿路去寻找。雨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沉闷的声音。窗外景物模糊,未收割的金色麦地似有倒伏现象。我把车开到石家庄,罗杰伟接着开到太原,我又接过来一直开到平遥。从太谷到平遥一段,因大雨车速甚慢,耽误了时间。今天共走了612公里,在车上约八小时。 平遥古城真是令人吃惊。我到过徽州的西递等村庄,原以为保存旧建筑、旧生活,今日中国难有其匹了,孰料平遥又提供了_一个反证。进入平遥,就像进入了五十年、一百年前。雨中的旧街市、旧建筑、旧格局,让我难以相信我今天早晨还在那个轰鸣着现代噪声的北京。住下后,我们在雨中漫步城中,随便闯进几家民居,深深为那清代建筑保存之完好而惊奇。也有的院子里,旧建筑将要消亡,墙已倾斜,瓦片摇落,可看着仍是令人感动。薄暮时分’石板街道上飘着烧饼香,家家都在忙晚餐了。我们又看了票号博物馆、县博物馆。县博物馆在清虚观。三清殿里有一块元碑,似乎刻的是元帝圣旨,读来是很奇怪的白话,想起张帆曾讲过这类元文。还看见一块石碑,刻的是阎锡山的安民告示。晚饭在明清街一家小馆子吃,饭后到旧县衙看了看。回到宾馆是晚九点半。 挺累,但是,正如罗杰伟所说,第一天是成功的。 6月15日从晋阳到延安 艰苦的一天。 在南关一家小店吃完早餐,到镇国寺。寺内的万佛殿是五代建筑,与南禅寺、佛光寺齐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实例之一。殿前有龙槐、虎槐各一株,其中龙槐年纪最大,讲解员说是唐代的,旧株已朽,新枝葱绿。东西配殿建于明代,壁上保存着明代的彩绘人物,生动而鲜艳。 从镇国寺出来,直奔文水。路上经过了胡兰乡,见到了“刘胡兰纪念馆”。我们聊天,说文水这地方很有意思,尽出女奇人,有武则天,还有刘胡兰。到文水博物馆,找到梁恒唐馆长。他陪我们去天龙山石窟。车驶上307国道,到晋祠,绕着盘山公路到天龙山。接着我们又进了晋祠公园。晋祠里有许多令人吃惊的古代建筑,特别是原汁原味的宋代大殿,始建于北齐的殿前石桥等等,赏心悦目。另外,倒伏的周槐、清澈的难老泉等,都是令人流连忘返的。 下午两点多,沿307国道前往陕西。先到文水看了金代建筑则天庙(吕梁地区唯一的国宝级文物),然后把梁馆长送回家。随后我们就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长途奔驰。全天都在下雨,时大时小。先是罗杰伟开车,到晚六点二十允车过黄河,进入陕西的吴堡县城。找不到93号油,只好加了30升90号油。我接手开车,一直开到延安。 八点多到绥德,加上93号油,洗了车(车满身是泥),天完全黑了,接着奔延安。我没有野外夜间行车的经验,车速不快,经常被油罐车、大客车超车,我就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黑夜里路面看不真,山路弯道又急,时速平均只有45公里。在快到清涧县的山道上发生一次险情,我没看清路面右侧堆放着一些石头,紧急打轮已经迟了’汽车腾地飞起,落下时严重打偏,歪在路上,我听到一片揪心的怪叫,心想,汽车出毛病了。检查后没发现问题,继续前进。到清涧,进入泥泞地带,我带上加力,艰难地冲锋于黄土泥中。真佩服那些大客车(长途班车)的司机,我从后面看那些大车在泥地里挪动,东摇西晃,就像小船漂浮于急浪中,随时都会倾翻。有时候找不到路了,我就紧跟在大车后面,穿过农田,穿过石油开采基地,穿过黑得让人不知道危险的黄土台地。雨下个不停。这样的雨水把黄土道路改造得面目全非,汽车的前后玻璃都洒满了泥点,有时甚至什么也看不见。 到夜里一点多,车过永坪。我感到十分疲劳。早饭以后,我还没吃过东西呢。紧握住方向盘,嘴里涌上一阵阵的苦味。我就嚼薯条来提神。我对新华说,我大概还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事实上这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接近虚脱了。快两点,车过青化砭,我猛然想起在电影里遇过这个地名。这时头脑不灵,眼睛昏花,看不清路面,也看不清道路的走向,恍恍惚惚老觉得前面是水库,不由自主就会降下车速。罗杰伟蜷缩身子,极不舒服地靠着车窗,半睡半醒,有时我以为他睡着了,但当路面出现问题时,他会突然发出警告。新华强撑着和我说话,我知道他是在帮我打精神。最后一小时,完全是他在替我观察路面情况。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破天荒地开了八个多小时的夜车,终于在夜里两点半,进入延安市。住进亚圣大酒店(6月1号才开业,是延安目前最好的饭店)。办好手续,我把车开进车库,下车时两腿软软的,全身微微抖动。回头看我们的车,完全成了一个大泥团,实在看不下去。 进房间,新华说很饿,建议到外面找点吃的。我确实也饿,但还有比饿更难受的。我说,你去吧,我要躺下。这时新华去卫生间,等他出来时,我已经沉沉地睡着了。P2-6 序言 本书所收的几则田野笔记当然没有涵盖我参加过的大多数田野工作,却几乎是我全部的留有较完整记录的几次野外经历——坦白说,许多考察其实只是打着学术旗号的户外活动而已。一直有师友提醒我每次考察结束就立即整理笔记,惭愧的是我极少能克服自己的懒惰,有的已经写了一部分,经事延宕又搁下了。当然我明白,虽然我去过一些地方,但学识的局限决定了我那些考察报告即使写出来也不会有真正的价值。只不过,有些经历是自己所珍视的,如果有准确的文字记录,或许对自己他日重温旧事有一点认路石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我常常回想的田野活动之一,是1996年5月陪伴老友巫新华一起两度翻越天山、考察古代天山南北间交通道路,这次经历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考察的最后一部分(踏查乌骨道)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危险,而且也因为在马背上和天山深处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尝试过详细地写下那一天一夜的经历和感受,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阿德,”接着我听见木门吱呀推开了,是房东阿布力米提。我看看表,正是凌晨六点。天还没有亮,高山的寒气穿透了这一米多厚的土墙,真不愿意起床呵。连日来我们一直活动于天山南北,并用两天时间骑马踏查了从山北的木垒县到山南鄯善县的所谓“驴之路”(厄协克交勒),疲累不堪。那种因骑马造成的奇异的腰背酸痛,还在骨节问隐隐地呼吸着。可是现在我们又得打点行装,准备在马背上度过新的一天了。这一天是1996年5月15日,我们在吐鲁番胜金乡天山深处的恰勒坎牧业大队。 只写了不到三千字就停顿了(一定是出于某个站不住脚的理由而发生了偶然的中断,如一场球赛或一次好友聚餐),后来多次鼓起劲头续写,都废然而止。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在这里写再深刻的检讨也已无补于事。好在那些最重要的片段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消失,比如此刻我还觉得十二条达坂上所见的落日清晰如在目前,那时我们刚刚没有了马和向导,暴风雪正骤然来袭,高山反应造成的迷迷糊糊让我沉醉在西方美轮美奂的落日彩云里,全然意识不到接下来的一整夜我们必须走出似乎无边无际的黑松林,而那一夜如同绝望梦境的挣扎是任何人都不愿重复的。——只是,当那一夜远去的时候,它却变成回忆的基石而使之前发生的一切充满了浪漫气息。 有田野经历的人都知道,实地考察的收获不仅是学术层面的,或者有时主要不是学术层面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虽然大多数野外考察都有学术的名义,但推动这些考察得以实现的未必都是学术的因素,有时,个人情感的因素,比如对于清新晨风的怀念,对于中夜繁闹星空的向往,对于地平线上闪电撕开暗夜景象的回忆,等等等等,都是形成田野计划或欢然加入这些计划的主要动力。 收入本书的四组田野笔记,分别记录了1999年的西北考察(我们戏称之为“新西游记”)、2004年在蒙古国中部的考察和2006年在蒙古国中西部的考察。1999年的西北考察从北京出发,历经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以南疆沙漠中的车祸而结束,不能算是一次有始有终的考察。而这些笔记都是每天夜里赶写(草率可想而知),随即通过E-mall发送给在北京的老友陈爽,由他再发布到网上的。2004年和2006年的两次蒙古考察以“中蒙联合”的名义进行,有较多的官方色彩,所以日志也较为正式。特别是2006年的考察日志,是在科布多会议上领受的任务(必须指出的是,那次会议分派的任务大多数人都没有完成)。现在再读这些日志和笔记,激起许多温暖的回忆,然而也发现,有好些在记忆中熠熠闪光的景象和人事,在日志和笔记中却全无踪影。 应该特别说明的是,无论个人性情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所有的田野考察都是团队工作。对我来说,非常幸运的是,我总是和一些好朋友组成团队,我们因为志趣相投而一起走向野外,又在野外不断地加深我们之间的友情。当我回想起书斋之外的那些日子时,在蓝天丽日下凝结的友情是最让我满足和得意的。 2010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