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这本书,利用翔实的资料、朴素的语言、新颖的结构扣灵活的手法,再现了波澜壮阔的10万干部南下的光辉历程,缅怀了南下干部的不朽业绩,总结了干部南下的历史经验,赞颂了南下干部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这是一本难得的革命传统、革命文化的教科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 |
分类 | |
作者 | 张奎明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这本书,利用翔实的资料、朴素的语言、新颖的结构扣灵活的手法,再现了波澜壮阔的10万干部南下的光辉历程,缅怀了南下干部的不朽业绩,总结了干部南下的历史经验,赞颂了南下干部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这是一本难得的革命传统、革命文化的教科书。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山东干部南下的十多个批次共分11篇,多数篇章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该批次南下干部的概况,包括它们各自不同的南下背景、人员组成、行军路线和接管地区;第二部分则分别选取该批次在南下过程中最精彩、最典型的环节,如动员挑选、家属照顾、子女安置、动参征粮、土改反霸、城市接管、剿匪肃特、发展经济等项工作,通过当事人的回忆来生动地加以还原和再现;第三部分则针对随着时间流逝而日渐模糊的数字和细节,通过精心选择和如实公布档案库房里的那些以前秘而不宣、至今不为人所知、最原始和最真实的历史档案来加以佐证。此外辅以那些永远凝固和定格在胶片上的珍贵照片,它将引领读者回到那个风雨如磐、激情燃烧的岁月。 目录 序 引言 “相当十万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支队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支队 二、回忆录:土改反霸的斗争 1.行军中的焦裕禄 2.说快板、唱歌剧的焦裕禄 3.闹翻身、搞土改的焦裕禄 4.会使枪、能打仗的焦裕禄 三、档案夹 1.中共豫皖苏中央分局关于在新区、游击区建立地方武装的指示 2.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剿匪反霸问题给商丘地委的信 3.中共商丘地委总结月来剿匪反霸工作 4.商丘区首次党代表会议检讨批判错误思想 坚决贯彻剿匪反霸 “干部大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二、回忆录:城市接管的插曲 1.“我们归叭来了” 2.“不要说解放,是会师” 3.“如果你这样搞还搞不好,那就再来找我” 4.“马上向孙夫人赔礼道歉” 5.“要尊重司学的意见” 三、档案夹 1.中国民主促进会留沪人士为上海解放告全市同胞书 2.中国民主建国会同仁关于上海解放的宣言要点 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市长副市长奉令就职视事的布告 4.上海市军管会关于委任各接管委员会负责干部的命令 5.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人民保安队总部安民布告 6.中共中央关于决定聘请黄炎培等十四人为上海市府顾问给华东局电 7.上海市军管会文化教育管理委员会市政教育处关于预借一部分生活费的通告(秘字第二号) 8.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要求部队驾驶员遵守城市交通暂行规则通令(通字第100号) “指哪打哪”的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五兵团南下、西进支队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南下、西进支队 二、回忆录:百炼成钢的过程 1.“我们学习好了,是可以少死人的” 2.“你们要准备南下” 3.“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4.风风雨雨千里行 5.从接管建瓯到接管龙里 6.跋山涉水为人民 7.越是艰险越向前 三、档案夹 1.华北局关于外调17000干部及补足干部缺额的决定 2.华北局关于外调干部配备的通知 3.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关于南调干部工作布置的报告 4.刘晏春同志在地委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节录) 5.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就南下工作给各地委的指示信 6.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就南下干部问题给华北局的电报 7.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就南调干部问题向华北局的报告(节选) 8.五兵团党委关于分批抽调地方干部的信 9.陈正人同志在欢迎欢送西进支队晚会上的讲话要点(记录稿) 10.十六军党委关于抽调到大西南做地方工作的干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 11.申云浦在五兵团党委会上传达中央首长和邓政委的指示精神(记录稿) 12.徐运北同志在准备进入贵阳干部会议上的报告 “鲁西壮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冀南南下 干部支队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冀南南下干部支队 二、回忆录:南下日记节录 三、档案夹 1.中共冀南二地委组织部通知 2.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南下干部生活待遇装备办法的期定 3.中共渤海区党委关于抽调干部随军南下有关问题的通知(节录) 4.中共冀南二地委关于南下人员组织编制问题初步决定 5.中共冀南区党委关于贯彻整顿干部思想及解决南调遗留问题的通知 “人民卫士”——山东南下公安干部大队 一、史实考:山东南下公安干部大队 二、回忆录:肃清敌特的战斗 1.“好好向地下党干部学习” 2.“拆屋重建” 3.“共产党动真格的了” 4.“欧立夫事件” 5.打击金融投机 6.生擒刺客 7.“二六”敌台案 8.清除败类 三、档案夹 1.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关于严禁伪造解放区货币的布告 2.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关于公安局长奉令就职视事的布告(公字第一号) 3.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关于施行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的命令 4.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关于收兑银圆地点的通告 5.华东区财经委员会关于上海打击黄金银圆投机活动的情况通报 6.华东区财经委员会关于禁用银圆后市场情况及几点建议 7.华东区财经委员会关于对上海银圆市场采取坚决斗争的电报 8.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关于办理在蒋匪部队服务退役的在乡军人登记手续的通告(公行字第五号) 9.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关于制定公共卫生管理的规则的布告(公行字第七号) 10.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关于三个月来反盗匪工作报告摘录 “不拿枪的士兵”——青州总队 一、史实考:青州总队 二、回忆录:财经斗争的风云 1.“倚马可待”之才 2.“统统都是人精” 3.不睡马路的战士 4.演双簧的新旧财政局局长 5.能“来事”的税务局长 6.红色“魔鬼” 三、档案夹 1.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关于仍暂继续征收原有各项国税市税的布告(接财字第一号) 2.上海市军管会各接管委员会接收计划(节选) 3.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工务处关于恢复本市一切道路沟渠建设工程的事项的通告(工字第一号) 4.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公用事业处关于发还匪军征用之车辆的通告(车字第一号) 5.华东财委关于上海税务机关接收后几个问题向中央财政部的请示 6.上海市军管会关于将国民党政府国营事业官僚资本、战争罪犯时产收归国有的布告(工商字第一号) 7.上海市军管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财政处关于盐税率及稽征办法的通告(财盐字第一号) 8.上海市直接税局关于上海市稽征印花税暂行办法的公告(直税字第一号) 9.顾准关于大反攻时期在山东的工作的回忆 10.顾准关于南下准备、上海财政系统的接收和1949年内的工钟的回忆 “学生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 二、回忆录:报名参军的故事 1.我爱上了这批学生兵 2.不丢下一个人 3.妹承兄志 4.“谈判”南下 5.四次“逃跑” 三、档案夹 1.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节录) 2.中央军委及华东局有关进军福建的往来电报 3.中共上海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讨论组建南下服务团等问题的几次会议记录 4.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在南下服务团欢迎新团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5.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刘瑞龙在南下服务团关于新区政策的几个问题报告(记录稿) 6.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南下服务团团长张鼎丞关于为福建人民服务的报告(记录稿) “小长征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西南服务团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 二、回忆录:胜似亲人的感情 1.官兵情 2.战友情 3.夫妻情 三、档案夹 1.曹获秋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讲话(记录稿) 2.刘伯承关于我们在京沪杭胜利后要向西南进军的讲话(汜录稿) 3.张霖之关于切实抓好新区的财经工作的讲话(记录稿) “马背上的摇篮”——华东保育院 一、史实考:华东保育院 二、回忆录:革命未来的成长 1.老师的回忆 2.孩子的记忆 三、档案夹 1.中共胶东区党委关于南下干部家庭照顾情况报告 2.华东第一儿童保育院概况 3.华东财力决定保育院、保小、托儿所小孩冬季暂行供给办法的通知 4.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对山东保育院托儿所及工会工作的具体意见 “能文能武的干部”——剿匪武装工作队 一、史实考:剿匪武装工作队 二、回忆录:出生入死的搏杀 1.智勇双全王泮亭 2.坐怀不乱王凤元 三、档案夹 1.张鼎丞同志向中共中央华东局综合报告(第七号) 2.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剿匪问题的指示 3.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处理土匪问题的指示 4.中共福建省委、福建军区党委关于两年来福建省剿匪工作的总结 5.第三兵团、川东军区关于迅速分遣部队加紧剿匪的指示 6.中共川东区委、川东行署、第三兵团、川东军区关于建立剿匪指挥部及联防区的指示 7.川东军区司令员王近山关于璧山剿匪几个政策性问:题给邓小平、谢富治的报告 “永生的战士”——革命烈士 一、史实考:革命烈士 二、回忆录:血与火铸就的丰碑 1.捐躯桃源 2.血洒高阜 3.就义乌石 4.峨山英烈 5.易门壮士 6.血沃沙河驿 7.就义涂市乡 8.八闽忠魂 后记 试读章节 “相当十万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文队 一、史实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支队 1947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准备派华东野战军主力,带领一批地方干部于1948年上半年渡江南下,在国民党的大后方开辟新的解放区,争取尽快地全面转入反攻,解放全中国。9月,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分为内外线两个作战兵团。在许世友、谭震林率华野二、七、九、十三纵队为内线兵团(亦称东兵团),继续担任山东的内线作战任务的同时,由陈毅、粟裕率一、三、四、六、八、十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组成外线兵团(亦称西兵团),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地区,力图打乱重点进攻山东的敌军的后方部署,协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进攻;同时协同已进入大别山地区的刘邓大军,完成开创中原解放区的战略任务。 部队南下的同时,中央要求由华东局负责抽调一批地方干部随同南下,开辟新的解放区,支援江北解放区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反攻,建立大军渡江作战的前方基地。根据中央指示,华东局具体确定这批干部主要从鲁中、胶东地区抽派。 1947年11月初,从鲁中抽调的第一批干部约1000余人,在沂源县鲁中区党委党校集中,11月上旬由沂源出发,东走穆陵关,从益都以东过胶济铁路,经:每光、广饶,从柳桥渡黄河,经博兴、滨县到阳信、无棣一带待命。11月底,第二批从鲁中抽调的干部1000人左右,在鲁中区党校集中,沿第一批干部的北上路线,于12月20日左右到达阳信待命。1947年12月底,第三批鲁中干部,也就是鲁中区党委党校的全部人员700余人,从沂源出发,从益都以西过胶济路,从柳桥渡黄河,到无棣待命。1948年2月中旬,第四批从鲁中一地委抽调的公安干部约200人,以地委为单位集中编队,由张洪林带领,从益都、张店之间穿越胶济铁路,3月上旬到达阳信待命。从鲁中抽调的这四批干部共约3000人,于1948年3月底先后到山东惠民地区的阳信、无棣两县待命南下。 1948年1月,华东局组织部部长李林在惠民地区召集胶东区党委负责人开会,布置抽调干部随华野西兵团南下事宜。会议结束前,胶东区党委副书记金明即返回胶东,布置调干工作。从胶东北海、东海、西海、南海四个地委抽调的干部,3月初开始动员,以地委为单位集中,3月中旬从各地委出发。当时烟(台)潍(县)路的龙口、潍县等重要城市尚为国民党军队占领,不得不绕道而行。为躲避国民党飞机的空袭,昼宿夜行,先后经掖县、寿光,从羊角沟渡过小清河,复走广饶、蒲台,从王庄渡过黄河,经利津、滨县,4月7日前后到惠民的桑落墅一带集中待命。从胶东地区调出的干部,大约有1000多人。 到1948年4月初,在惠民地区集中待命的干部,除上述鲁中、胶东两地区的4000余人外,又增加了从滨海地区抽调的一批干部,华东局党校的一批干部和华东局从各地区、直属各部门零星抽调的干部,也有1947年夏从鲁南、鲁中地区转移到惠民地区的干部,总数约在1万人左右。 1948年3月到4月初,在华东局组织部部长李林主持下,将这批干部中的女同志,老、弱、病、残和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南下的干部继续留在惠民地区学习,其余约6000人编队南下。4月上旬,鲁中地区南下的干部,从滨县、阳信、无棣等县出发,向华野西兵团驻地濮阳进发。4月12日,胶东地区的南下干部从惠民的桑落墅乘军车到平原县,然后步行赴濮阳。同时,鲁中地区的干部,从博平分批乘西兵团派出的汽车到达聊城并稍事休息后继续西行,经莘县、观城到濮阳。4月下旬,从山东调出的全部南下干部先后到达濮阳,随即编人随营学校,进行政治和军事学习,校长为陈毅。 5月20日左右,根据中央调整后的战略部署,随营学校领导决定抽调部分山东南下地方干部随西兵团去苏、皖及豫东工作,经自报公议并组织批准,有1000人左右先行随军南下,其余同志仍暂留随营学校,为南下进行思想动员和行军的物质准备。 6月1日,南下中原的5400余名干部,编为中原支队,金明任支队长兼政委,周季芳任副支队长兼副政委,熊少南任参谋长。中原支队下设6个大队,大队以下设中队(也有叫营的),中队以下设分队和班。中队都建立党支部,分队和班设若干党小组,与大队的政治处共同配合做好行军途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整个中原支队各大队于6月上、中旬先后从濮阳向中原局所在地豫西进发。 P1-3 序言 山东南下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代表着一个杰出的英雄群体,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他们抛家舍业,别妻离子,离开挚爱的家乡和熟悉的岗位,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新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和领导关系的调整,我们所说的山东南下干部是指所有从山东解放区(含冀鲁豫解放区山东部分)成长和出征的地方政权干部,既包括了解放战争期间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管辖但今天归邻省管辖的地区,如河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输送的干部,也包括了当时归属友邻战略区,但今天属于山东省行政区划的地方,如山东西北部、西南部等地区输送的干部。 山东干部南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作步骤。它和山东干部北上西北、华北和东北一样,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展现了齐鲁儿女志在四方的革命豪情,记载了山东人民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据现有史料考证,解放战争期间,至少有9个批次的干部从山东出发南下,总人数近5万。如果将解放战争期间归山东党政机关领导的苏北、豫北、冀鲁边、津南等地外省籍南下干部都统计在内,将从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转业充实到地方的山东籍部队干部也统计在内,那就接近10万之众。这还没有包括从地方升级为主力且一直从事部队工作的南下山东军队干部,没有包括原籍是山东,但是从周边战略区南下的地方干部和部队干部,如抗战胜利后7万山东子弟兵和6000地方干部挺进东北,其中相当一部分干部又应召南下。如果将这些都计算在内,广义上的山东籍南下干部将达十余万。 遗憾的是,作为山东地方史和全国解放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专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山东南下干部群体很少为社会所知。如今,在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大庆之际,我们特地从所收集资料里挑选生动真实的回忆文章片段,并佐证以全国各级档案馆馆藏的原始档案,以期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南下!一批真实的南下干部! 本书根据山东干部南下的十多个批次共分11篇,多数篇章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该批次南下干部的概况,包括它们各自不同的南下背景、人员组成、行军路线和接管地区;第二部分则分别选取该批次在南下过程中最精彩、最典型的环节,如动员挑选、家属照顾、子女安置、动参征粮、土改反霸、城市接管、剿匪肃特、发展经济等项工作,通过当事人的回忆来生动地加以还原和再现;第三部分则针对随着时间流逝而日渐模糊的数字和细节,通过精心选择和如实公布档案库房里的那些以前秘而不宣、至今不为人所知、最原始和最真实的历史档案来加以佐证。此外辅以那些永远凝固和定格在胶片上的珍贵照片,它将引领读者回到那个风雨如磐、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承蒙中共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省政协原副主席王修智同志热情鼓励并亲自作序,得到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常连霆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后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有幸得到了中央和有关省市党史、档案等系统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山东南下干部福建联谊会,西南服务团云南、四川、重庆和涪陵团史研究会,四野南工团北京联诌会等团体以及诸多山东南下干部个人的热情鼓励和积极配合。在写作中我们还大量查阅参考了本馆和兄弟省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部分引月了已经出版的图书资料和回忆文章,充分利用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干部南下》一书的已有成果,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正在进行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方南下干部群体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于体例限制、时间仓促,不能逐一注明出处,在此特向有关作者和资料提供者一并表示深深的谢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