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首次将关涉文籍注释整理的诸多问题,如版本、句读、释词、通假、今译、章句结构乃至注释历史等融汇于一体,重新作了理论阐述而形成的一门新的理论学科。
本书对注释实践所涉及的广泛问题,对训诂学界说和目前训诂著述偏重于讨论雅学的倾向所作的分析及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些是发前人所未发。还有在“注释的种类”一章中,对传、注、笺、疏、诂、训、音义、章句等计18种注释异名作出诠释后,将历代注释作品按内容分为文字注释类、章句类、义理类、综合类;按性质分为首注(自为)类、补述类、辨证类、校订类、纂集类;按所提供的知识信息量则分为简注类、详注类、集注类。可以说,这些“类”都是极为普通的常识,而一经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划分和说明,就令人耳目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