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第2版)
分类
作者 (春秋)孙武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堪称我国古代谋略学的双璧,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响极其深远,中国人不可不读。由任浩之、石恺编撰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第2版)》将这两部谋略学经典合而为一,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配以精彩的战例和历史故事,使古典名著通俗化,趣味化。读这本书,既可以了解谋略的精髓,增长智慧,又可以了解很多历史知识,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

内容推荐

法国的拿破仑将《孙子兵法》作为必备的兵书随身携带阅读,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威廉大帝悔称不知早有《孙子兵法》而战败。所以,世人公认,《孙子兵法》与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兵学名著,而《孙子兵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影响更为深广。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社会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备受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的青睐。它既可用于商业竞争的决策和参谋,又能为个人处世出谋划策。

本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第2版)》将这两部谋略学经典合而为一,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配以精彩的战例和历史故事,使古典名著通俗化,趣味化。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第2版)》由任浩之、石恺编撰。

目录

孙子兵法

 始计第一

越灭吴之战

李渊定鼎关中

 作战第二

宋金三战

明军援朝抗倭

 谋攻第三

烛之武退秦师

白登之围

靖难之役

 军形第四

田单复齐

秦赵邯郸之战

蒙金三峰山之战

 兵势第五

刘裕灭南燕与后秦

李世民灭郑之战

 虚实第六

齐魏桂陵、马陵之战

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

雅克萨之战

 军争第七

于谦北京保卫战

松锦之战

 九变第八

晋齐鞍之战

黄天荡之战

 行军第九

关羽水淹七军

萨尔浒之战

 地形第十

井陉之战

成皋之战

采石之战

 九地第十一

襄樊之战

明宁远保卫战

 火攻第十二

火烧博望、新野

赤壁之战

火烧连营

 用间第十三

群英会蒋干中计

石勒用间胜王浚

三十六计

 总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唐太宗乘屋过海

 蔡锷韬光养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班超不辱使命

 太平军反击解围

第三计 借刀杀人

 郑袖陷害美人

 洪秀全铲除异己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曹刿论战

 晋文公退避三舍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多尔衮乘虚入中原

 胡雪岩一朝崩溃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失而复得的相位

 张献忠奇袭襄阳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高欢迷惑尔朱兆

 张巡戏弄令狐潮

第八计 暗渡陈仓

 邓艾偷渡剑阁

 孝文帝巧妙迁都

第九计 隔岸观火

 曹操坐山观虎斗

 蒋介石冷眼观争斗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公孙鞅计取吴城

 李林甫口蜜腹剑

 袁世凯蒙骗革命党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李牧诱敌深入

 晁错削藩惹祸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弦高智退秦师

 晋军四两拨千斤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司马□巩固地位

 李自成大败左良玉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田子春借“尸”谋兵权

 刘备乘机取西川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陈登计 调吕布

 诸葛亮苦斗司马懿

 蒋介石计除韩复榘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郑庄公杀弟

 晏子治理东阿

 袁世凯不达目的不出山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契丹军抛出假消息

 刘邓“葫芦兵”渡黄河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寇恂怒杀皇甫文

 张巡智胜尹子奇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曹操轻骑袭乌巢

 文彦博安定民心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张守硅平契丹

 一纸碑文换平安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李广临危不乱

 狄青智取昆仑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司马懿平定辽东

 黄巢二度下长安

 丘福兵败塞北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范雎助秦昭王成霸业

 赵匡胤收权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周瑜机关算尽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郑庄公垂手得戴国

 史弥远另立太子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齐桓公杀鸡给猴看

 田穰苴杀庄贾

 苏轼拒开“后门”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司马懿设计诛曹爽

 朱棣装疯夺皇位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崔杼杀齐庄公

 诸葛亮退兵藏杀机

 王熙凤计 赚尤二姐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李园献妹谋楚国

 檀道济唱筹量沙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玄武门之变

 阎文应先下手为强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王允计 除董卓

 洪承畴缚于裙带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叔詹空城退敌

 东胡王贪利国破身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陈平设计除范增

 袁崇焕之死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要离断臂刺庆忌

 不择手段的武则天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赤壁之战中的连环计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惊心动魄鸿门宴

 彝陵之战退为攻

 李泌归隐山林

试读章节

越灭吴之战

春秋后期,吴国和越国为争夺霸权多次发生战争。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允常之丧,率军攻越。吴越二军在楱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对阵时,越军两次用死士攻击吴军严整的阵势,均未能奏效。最后越王勾践驱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为三行,一起在吴军阵前自杀,使吴军军心涣散。越军乘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大败吴军,阖间受伤而死。

吴王阖间死后,其子夫差即位。夫差按照其父“必毋忘越”的遗嘱,在伍子胥、伯□的辅助下,日夜加紧练兵,准备出兵攻越。越王勾践也重用楚人文种、范蠡,改革政治,增加国力。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春得到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在准备还不充分、兵力还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夫差尽发吴国精兵,迎战越军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由于吴军实力较强,越军战败。越军损失巨大,最后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吴军乘胜追击,把会稽包围得水泄不通。在这生死存亡之关头,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决定以屈求生。勾践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去向吴王夫差求和,以美女、财宝疏通吴国太宰伯□,要他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属国存在下去,勾践愿做吴王的臣仆,忠心侍奉吴王;不然,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烧)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在伯喜否的劝说下,吴王夫差准许议和。吴军撤军回国。

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文种,自己和范蠡一道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越国的王后也做了吴王夫差的女奴。勾践为吴王驾车养马,他的夫人为吴国打扫宫室。他们住在囚室,秽衣恶食,受尽屈辱而从不反抗。由于勾践能卑事吴王,同时又贿赂伯□,最后,勾践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首先下了一道“罪己诏”,检讨自己与吴国结仇,使很多百姓在战场上送命的失误。他还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平民,抚养阵亡者的遗族。他在坐卧的地方悬挂了苦胆,吃饭的时候也要先尝尝苦胆的滋味。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勾践一面苦心励志,一面致力于改革内政,减轻刑罚、赋税,提倡开荒种地。越国在十年中没有向人民征收赋税,百姓每家都有三年的粮食储备。由于勾践实行了一系列“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的政策,得到越国百姓的衷心拥戴,越国从此中兴。

吴国战胜越国后,领土得到扩张,势力日益强大。夫差也因胜而骄,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看不到勾践决心灭吴的意图。他奢侈淫乐,穷兵黩武,急于以武力威胁齐、晋,称霸中原。公元前484年,夫差闻齐景公已死,便决定出兵北上伐齐。吴军击败齐军于艾陵。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约晋定公和各国诸侯于七月七日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夫差为了炫耀武力,圆其称霸中原之梦,带去了吴国三万精锐部队,只留下一些老弱的军士同太子一起留守国内。夫差的空国远征,给了越国以可乘之机。越王勾践在吴军刚离国北上时,就想出兵攻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他分析说:“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精兵从王,国中空虚,老弱在后,太子留守:兵始出境未远,闻越击其空虚,兵还不难也。”他劝勾践暂缓出兵。数月之后,范蠡估计吴军已到黄池,便同意勾践出兵。勾践调集越军四万九千人,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后庸率领,由海道人淮河,切断北去吴军的归路;一路由大夫畴无余、讴阳为先锋,勾践亲率主力继后,从吴国南面边境人吴直逼姑苏。

越国在攻打吴国之前,确实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勾践不但在国内对内政进行全面改革,对吴国,他继续实行以退为进的战略,麻痹腐蚀夫差,经常送给夫差优厚的礼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对越国的戒备,助其骄气。同时又破坏吴国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粮食困难。他运用离间之计使夫差对伯豁偏听偏信,对伍子胥更加疏远,挑起其内部争斗。这些措施的实施,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为伺机灭吴奠定了基础。

吴太子友得知越军乘虚出击吴国,急忙率兵到泓上(今江苏苏州近郊)阻止越军的进攻。太子友根据国内精锐部队全部北上黄池的现实,决定采取不与越军交战,坚守待援的策略,同时派人请夫差尽快回军。然而,当越军先锋军到达时,吴将王孙弥庸一眼望见被越军俘获的他父亲的“姑蔑旗”在空中招展,不由得怒火中烧,也就顾不得太子友坚守疲敌的主张了。他率领他的部属五千人出击,打败了越军的先锋部队。首战小胜,使吴将更加骄傲轻敌。不久,勾践的主力到达,向吴军发起了猛攻。越军一举击败吴军,俘虏了太子友,进入吴国国都姑苏。越军缴获了大批物资,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夫差正在黄池与晋定公争当霸主,听说越军攻下姑苏,太子被俘,恐怕影响霸业,就一连杀掉七个来报告情况的人,封锁这一不利消息,并用武力威胁晋国让步,勉强做了霸主。随后,夫差急忙回军。在回国的途中,吴军接连听到太子被杀、国都被围等一系列失利的消息,军士完全丧失了斗志。夫差感到现在回国立即反击越国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在途中派伯□向越求和。勾践和范蠡估计自己的力量还不能马上把吴国消灭,于是同意议和,撤兵回国了。

夫差回到吴国,本想马上报复越国,但是吴国由于连年战争,生产遭到破坏,财力消耗很大,国内又闹灾荒,因此,他感到一时还没有实力对越实施报复。于是他宣布“息民散兵”,企图恢复力量,待机再举。

文种见吴国开始致力于增强国内经济实力,便觉得越国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完成灭吴大业,如果等到吴国经济实力得到恢复,那么战胜吴国将更加困难。于是文种向勾践建议,应抓紧目前吴军疲惫,国内防务松弛的机会再次攻吴。勾践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公元前473年乘吴国大旱、仓廪空虚之时,准备大举攻吴。

是年三月,越军进军到笠泽(苏州南面,与吴淞江平行的一条江)。吴国发兵迎击,两军夹江对峙。越国把军队分为左右两翼,勾践亲率六千精兵为中军。黄昏时,勾践命左右二军分别隐蔽在江中。半夜时,二军鸣鼓呐喊,进行佯攻。夫差误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夜分兵两翼迎战。勾践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两路中间的薄弱部位展开进攻。吴军大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越军三战三捷,占领了所到之地,使吴国军事力量土崩瓦解,改变了吴强越弱的形势。

吴军笠泽战败后,退而固守姑苏。姑苏城坚,越军一时未能攻下。勾践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使吴军在两年后终于势穷力竭。这时,越军再次发起强攻,打进姑苏城。夫差率残部逃到姑苏台上,又被越军包围。他派人向勾践求和,但越国君臣灭吴之心已定,夫差在无望之中自杀身亡。

越国作为一个较弱小的国家,能战胜实力强大的吴国,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越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革政治,争取了民众的支持。勾践在会稽战败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同时,勾践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激发民众积极参与灭吴战争,这正顺应了越国人民要求摆脱处于吴国臣属地位的愿望,因而获得了越国人民的支持。其次,在战略上,面对强敌,越国能够避其锋芒,制定以退为进、休养生息的政策,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增强国力,为最终战胜强敌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针对吴国君臣的弱点,采取“利而诱之”、“强而避之”、“亲而离之”等策略,使吴王夫差妄自尊大,放松警惕,穷兵黩武,削弱了自己的实力。最后,越国在袭击吴国条件成熟时,采取了乘虚捣袭的作战方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吴军以致命的打击,最终战胜了吴军,取得了灭吴之战的胜利。

越国励精图治,苦心经营,最终战胜强大的吴国,其中的很多策略都与《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述的思想相符合。越灭吴之战,正是孙子军事思想合理性与正确性的极好佐证。

P4-7

序言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堪称我国古代谋略学的双璧,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响极其深远,中国人不可不读。

《孙子兵法》产生在春秋末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伟大的兵法著作,著者是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一书,深刻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丰富经验,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该书共13篇,内容十分丰富,举凡战争的目的、性质、战略、战术、地形、间谍、后勤、干部政策以及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哲学等均包罗其中,道理深刻而辩证,让人叹服。

《孙子兵法》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原则与战术思想,如“兵者,国之大事也”,“兵贵胜,不贵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以诈立”,“多算胜,少算不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等,都是凝聚了超常智慧的精辟论断,两千多年来,广为兵家崇奉。仅就近现代战争而言,法国的拿破仑将《孙子兵法》作为必备的兵书随身携带阅读,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威廉大帝悔称不早知有《孙子兵法》而战败。所以,世人公认,《孙子兵法》与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兵学名著,而《孙子兵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产生了颇为广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三十六计》则堪称一部奇书,它既讲兵家韬略,又大讲诡道,三十六之数又与《易经》的原理暗合。这本书虽然名气很大,其实成书很晚,约成书于明清之交,作者不详。有关“三十六计”的说法,最早出自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的一个典故。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后来又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可见,《三十六计》在成书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已经广泛地散传于民间了。

此书广引《易经》语辞,或以《易经》为依据。《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充满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著作,对古代军事家,如孙武、韩信等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三十六计》正是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易经》中的阴阳变理,推演出兵法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关系的相互转化,使每一计都体现出极强的辩证哲理。薄薄的一本《三十六计》,却饱含机理,富于变化,给人无穷启迪。

我们编译的这本书,将这两部谋略学经典合而为一,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配以精彩的战例和历史故事,使古典名著通俗化,趣味化。读这本书,既可以了解谋略的精髓,增长智慧,又可以了解很多历史知识,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

在现代世界,《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社会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备受各国企业家、外交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的青睐。它既可用于商业竞争的决策和参谋,又能为个人处世出谋划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智慧宝库奉献的珍品。希望这本书能雅俗共赏,既有实用性,又能给您带来愉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