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也是一部真正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安徒生写的童话太多了,绝不止大家已经熟悉的那几篇,那就请大家读读这一本《安徒生童话》,它收进了小朋友会最爱读也最应该读的安徒生老爷爷的童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安徒生童话/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丹麦)安徒生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也是一部真正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安徒生写的童话太多了,绝不止大家已经熟悉的那几篇,那就请大家读读这一本《安徒生童话》,它收进了小朋友会最爱读也最应该读的安徒生老爷爷的童话。 内容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经典名译100部》遴选了叶君健、陈伯吹、吕叔湘、蒋天佐、冯春、绿原、徐朴、吴钧陶、姚以恩等不同语种儿童文学翻译界的名家名译和已被广大读者公认的优美的全译本和可靠版本。 《安徒生童话》是《外国儿童文学经典名译100部》系列之一。 在童话世界里,安徒生这个名字像一座永恒的丰碑,闪耀着最辉煌的光芒。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美丽的童话:贫困凄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去了她心中另一个温暖美丽的世界;愚蠢的皇帝穿上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小美人鱼为爱无私无悔的付出;丑小鸭最终变成了高贵的白天鹅……这就是《安徒生童话》,一个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也是写给成人的童话,一个跨越时间、空间成为永恒的经典。《安徒生童话》精选了十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目录 译者前记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打火匣 豌豆上的公主 小意达的花儿 拇指姑娘 海的女儿 皇帝的新装 坚定的锡兵 野天鹅 一枚银毫 飞箱 夜莺 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笨汉汉斯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枞树 附录 安徒生童话:金色的温暖的火柴/北国风 试读章节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从前有两个人住在一个村子里。他们的名字是一样的——两个人都叫克劳斯。不过一个有四匹马,另一个只有一匹马。为了把他们两人分得清楚,大家就把有四匹马的那个叫大克劳斯,把只有一匹马的那个叫小克劳斯。现在我们可以听听他们每人做了些什么事情吧,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克劳斯一星期中每天要替大克劳斯犁田,而且还要把自己仅有的一匹马借给他使用。大克劳斯用自己的四匹马来帮助他,可是每星期只帮助他一天,而且这还是在星期天。好呀!小克劳斯多么喜欢在那五匹马的上空啪嗒啪嗒地响着鞭子啊!在这一天,它们就好像全都已变成了他自己的财产。太阳露着笑脸,所有教堂尖塔上的钟都敲出做礼拜的钟声。大家都穿起了最漂亮的衣服,胳膊底下夹着圣诗集,走到教堂里去听牧师讲道。他们都看到小克劳斯用五匹马在犁田。他是那么高兴,他把鞭子在这几匹牲口的上空抽得啪嗒啪嗒地响个不停,同时喊着:“我所有的马儿哟!使劲呀!” “你可不能这么喊啦!”大克劳斯说,“因为只有一匹马是你的呀。" 不过,去做礼拜的人在旁边走过的时候,小克劳斯就忘记了他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他又喊起来:“我所有的马儿哟,使劲呀!” “现在我得请求你不要喊这一套了,”大克劳斯说,“假如你再这样说的话,我可要敲你这匹马的脑袋,叫它当场倒下来死掉,那么它就彻底完蛋了。” “我决不再说那句话。”小克劳斯说。 但是,当有人在旁边走过、对他点点头、道一声日安的时候,他又高兴起来,觉得自己有五匹牲口犁田,究竟是了不起的事。所以他又啪嗒啪嗒地挥起鞭子来,喊着:“我所有的马儿哟,使劲呀!” “我可要在你的马儿身上‘使劲’一下了。”大克劳斯说。于是他就拿起一个拴马桩,在小克劳斯唯一的马儿头上打了一下。这牲口倒下来,立刻就死了。 “唉,我现在连一匹马儿也没有了!”小克劳斯说,同时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剥下马儿的皮,把它放在风里吹干,然后把它装进一个袋子,背在背上,到城里去卖这张马皮。 他得走上好长的一段路,而且还得经过一个很大的黑森林。这时天气变得坏极了。他迷了路。他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天就要黑了。在夜幕降临以前,要回家是太远了,但是到城里去也不近。 路旁有一个很大的农庄,窗户的百叶窗已经放下来了,不过缝隙里还是有亮光透露出来。 “也许人家会让我在这里过一夜吧。”小克劳斯想。于是他就走过去,敲了一下门。 那农夫的妻子开了门,不过,她一听到他这个请求,就叫他走开,并且说:她的丈夫不在家,她不能让任何陌生人进来。 “那么我只有睡在露天里了。”小克劳斯说。农夫的妻子就当着他的面把门关上了。 附近有一个大干草堆,在草堆和屋子中间有一个平顶的小茅屋。 “我可以睡在那上面!”小克劳斯抬头看见那屋顶的时候说,“这的确是一张很美妙的床。我想鹳鸟决不会飞下来啄我的腿的。”因为屋顶上就站着一只活生生的鹳鸟——它的窝就在那上面。 小克劳斯爬到茅屋顶上,在那上面躺下,翻了个身,把自己舒舒服服地安顿下来。窗户的木百叶窗的上面一部分没有关好,所以他看得见屋子里的房间。 房间里有一个铺了台布的大桌子,桌上放着酒、烤肉和一条肥美的鱼。农夫的妻子和乡里的牧师在桌旁坐着,再没有别的人在场。她在为他斟酒,他把叉子插进鱼里去,挑起来吃,因为这是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我也能够吃一点多好啊!”小克劳斯心中想,同时伸出头去向那窗子望。天哪!那里面有多么好看的一块糕啊!是的,这简直是一桌酒席! 这时他听到有一个人骑着马在大路上朝这屋子走来。原来是那女人的丈夫回家来了。 他倒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不过他有一个怪毛病——他怎么也看不惯牧师。只要遇见牧师,他立刻就要变得非常暴躁起来。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个牧师这时才来向这女人道“日安”,因为他知道她的丈夫不在家。这位贤慧的女人把她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出来给他吃。不过,当他们一听到她丈夫回来了,就非常害怕起来。这女人就请求牧师钻进墙角边的一个大空箱子里去。他也就只好照办了,因为他知道这个丈夫看不惯牧师。女人连忙把这些美味的酒菜藏进灶里去,因为假如丈夫看见这些东西的话,他一定要问问这是什么意思。 “咳,我的天啊!”茅屋上的小克劳斯看到这些好东西给搬走了,不禁叹了口气。 “上面是什么人?”农夫问,同时也抬头望着小克劳斯,“你为什么睡在那儿?请你下来跟我一起到屋子里去吧。” 于是小克劳斯就告诉他,他怎样迷了路,同时请求农夫准许他在这儿过一夜。 “当然可以的,”农夫说,“不过我们得先吃点东西才行。” 女人很和善地迎接他们两个人。她在长桌上铺好台布,盛了一大碗稀饭给他们吃。农夫很饿,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小克劳斯不禁想起了那些好吃的烤肉、鱼和糕来——他知道这些东西是藏在灶里的。 他早已把那个装着马皮的袋子放在桌子底下,放在自己脚边,因为我们记得,这就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要送到城里去卖的。这一碗稀粥他实在吃得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他的一双脚就在袋子上踩,踩得那张马皮发出叽叽嘎嘎的声音来。 “不要叫!”他对袋子说,但同时又在上面踩,弄得它发出更大的声音来。 “怎的,你袋子里装的什么东西?”农夫问。 “咳,里面是一个魔法师,”小克劳斯回答说,“他说我们不必再吃稀粥了,他已经变出一炉子烤肉、鱼和点心来了。” P5-8 序言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的一位著名作家。1835年元旦,他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现在要开始写为孩子们看的童话了。你要知道,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开始写童话以后,他又对一位朋友说:“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这两段话表明了他写童话的态度和目的:他的童话是念给孩子们听的,因此必须平易近人,可以听懂,同时还要让在他们旁边听的父母也“想想”。换一句话说,他的童话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教育成年人。所以他的童话不单是写给少年儿童读,也是写给成年人读——的确,它们里面有许多东西,甚至在我们老年时也值得我们回味,值得我们“想想”。 这也是安徒生的童话所独具的特点。在他以前,一般童话都是民间故事的转述,如法国著名的古典作家贝尔洛和德国的格林兄弟写的那些童话。安徒生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有几篇童话取材于民间传说(如《打火匣》——即使在这类作品中他也注入了极为现实的内容),其他都是他根据现实生活写的。这些童话表现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分析,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有不少的篇章表现出他对人们的高尚品质的歌颂。尽管他的童话作品都有很深的现实基础,但它们却也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美丽的幻想,读起来像诗,如《小意达的花儿》和《海的女儿》。此外,虽然他的童话创作不是民间故事的转述,但它们的语言和风格却洋溢着民间的风趣,因而也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他的作品分明地表现出他的爱和憎:对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残酷、虚伪,他的揭露和讽刺是无情的。如《豌豆上的公主》中的那个“公主”、《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位皇帝、《夜莺》中的那一群大臣,他都用幽默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把他们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御用工具,在他的笔下也是丑态毕露,如《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中的那个牧师。对穷苦的人们,安徒生则寄予无限的同情。这一点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这篇故事中,他热情地歌颂了普通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真诚的爱情——对于这,那些浸透了市侩哲学的商入是无法理解的,因而他们也就输了他们的“赌注”。 他希望人间出现一个幸福美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理想、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他在这方面创造出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形象,如:“海的女儿”——她把“人”看得那么高贵和庄严,她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去争取获得一个“人”的灵魂;《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她冒着一切危险和困难,忍受着一切诽谤,以最大,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使得她的哥哥们得救;“拇指姑娘”——她虽然长得身材微小,但她却具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她追求光明,她也终于获得了光明,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出幸福。这些崇高的理想赋予他的童话作品一种非凡的美,也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有许多童话实际上是诗。 但安徒生却是一个出身极为寒微的人。他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鞋匠,去世很早;他的母亲靠为人洗衣度日;他的祖母则以行乞为生。虽然他没有机会受到教育,但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决心献身于艺术事业——当一个芭蕾舞或歌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人生。为了实现这个志愿,他14岁就离开了他的故乡富恩岛,来到首都哥本哈根。这是一番很不平凡的奋斗。他不仅要克服生活的重重困难,他还得打碎一个阶级社会所强加于一个穷苦和“卑贱”的孩子身上的精神枷锁。凭他坚强的毅力,他终于获得了一些有影响的艺术家的同情和帮助,得以有机会学得一些文化。虽然由于困苦生活的折磨,他的体型不适宜于在舞台上表现人生,但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作家。他从17岁的时候起开始发表作品——诗歌、剧本、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回过头来看,不过都是他后来写童话的一种准备工作。他从30岁的时候起,开始专心致志地为儿童创作,直到他去世前三年为止。引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才是我的不朽工作呢!”他一共写了160多篇童话和故事——这在童话作家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绩! 他热爱他的小读者,希望他们能在一个幸福的世界中生活和成长。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他让那个受尽了饥饿与寒冷折磨的小女孩和她的祖母“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地方去了——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这是他一贯对我们未来的一代所抱有的美好和善良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在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下,却从来没有实现过。他只有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但上帝怎样呢?他也不灵。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最后还是“在一个墙角里……在旧年的除夕冻死了”。这是安徒生的时代给他的思想所带来的局限,也是他作为一个同情于人民的作家所无法摆脱的苦恼。这个苦恼一直伴随他到他最后的一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他的童话创作中不时发现一种忧郁的情绪的缘故。 但他对他的童话创作是非常严肃的。他把这当做是他一个崇高的使命。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的童话》里,他说:“每次我的童话之神把我的作品带给一些陌生人的时候,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种快乐和恐惧交杂着的感觉。上帝啊!请您不要让我写出任何一个在您面前交代不了的字来!”的确,他的童话创作是他整个人生经历和整个真实感情与思想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们在今天,将近一个半世纪以后,仍然能打动我们的心。 叶君健 1978年6月2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