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2010年10月30—3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在海口联合召开了以“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选择”为主题的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墨西哥、巴西、俄罗斯、印度、越南、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官员和学者400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就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迟福林主编的这本《聚焦“十二五”改革》就是“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坛——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选择”的论文选编。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六个主题展开:“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重在改革的新突破;“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政府转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收入分配改革;“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两型社会”。
总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十二五”改革/洪虎
第一篇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重在改革的新突破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高尚全
加快中高级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刘世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十二五”期间我国改革开放/魏建国
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改革选择/迟福林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宋葛龙
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王振中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尚全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在改革的新突破——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
坛综述之一/方栓喜倪建伟张飞
“十二五”: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坛综述
之二/夏锋符莉马振涛
“十二五”改革研究报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第二篇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
进一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陈清泰
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
战略性转变/宋立
“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战略
创新/肖毅敏 吴志国
“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重大
举措/白永秀吴振磊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沈坤荣
从外源工业化走向内源城市化——新时期中国
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结构/张曙光
城市化与潜在增长率:基于长期视角的增长
效应评估/巴曙松杨现领
“四双破垄”:垄断性行业改革理论探讨/常修泽
关于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陈文敬
对服务业发展动力和条件的分析与思考/阎金明
文化产业发展与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刘国军
第三篇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赵白鸽
社会建设与“十二五”改革/孙立平
把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十二五”
战略目标/中改院课题组
民生发展时代的改革逻辑与改革框架/赵凌云
城市化加速期必须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马雪松
第四篇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政府转型
“十二五”改革:政府转型是重点/迟福林
“十二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张占斌
公平导向:政府在收入分配改革中的责任/李明强 刘少武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型政府——广州开发区的实践与思考/沈奎
第五篇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收入分配改革
把收入分配改革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突破口——中国“十二五”
改革国际论坛综述之三/梅东海雷婷蔡文龙
中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杨宜勇 池振合
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于吉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预期收益与政策思路/范合君 戚聿东
收入分配、供需调整、政府治理:扩大居民消费的三个着力点/范金 伞锋
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十二五”收入分配的微观治理路径/周长城 程慧栋
第六篇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两型社会”
深入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程会强
低碳经济发展与财税金融的绿色导向/郝寿义 蒋宁 王利 尚晓昆
运用市场手段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李晓南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综合配套改革的支持——以贵州为例/邓玲 广佳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张广裕 李鸿 第七篇 国际视角
“金砖四国”的发展模式/艾森·布莱特
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今非昔比/罗尔夫·朗哈默尔
未来五年新兴经济体转型与变革提速/何冬妮 祝雅辉
越南下一个五年改革发展的基本问题/武智成
印度社会是如何实施包容性增长的?/施巴尼·斯温
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黄秋菊 景维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