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一书,约成书于明、清之交,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散在而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是我国流传较为久远,普及面较为广泛的兵法通俗读物。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书中的不少计名、用语为人们耳热能详,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它不仅可以用于军事,对于启迪人们的心智亦功不可没。
崔文良的这本《名家讲解三十六计》以科学的态度对《三十六计》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三十六计》的精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名家讲解三十六计 |
分类 | |
作者 | 崔文良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一书,约成书于明、清之交,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散在而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是我国流传较为久远,普及面较为广泛的兵法通俗读物。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书中的不少计名、用语为人们耳热能详,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它不仅可以用于军事,对于启迪人们的心智亦功不可没。 崔文良的这本《名家讲解三十六计》以科学的态度对《三十六计》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三十六计》的精义。 内容推荐 《三十六计》原是一部兵书,所涉及的内容仅局限于古代战争的领域。本着古为今用、兵为民用的原则,力图把它作为边缘性交叉学科,视之为综合性的智谋,在反映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崔文良的这本《名家讲解三十六计》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原文,第二是注释,第三是译文,第四是讲解,最后是例说。通过这五个部分,读者可以全部了解各个计谋的基本内容,为熟练运用三十六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名家讲解三十六计》自一九九六年出版以来,已再版十六次,并已在韩国出版了韩语版。这次以讲解的形式,删繁就简,留下来的都是最精彩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目录 前言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试读章节 王守仁计解安庆之围 1519年6月,明宗藩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7月,朱宸濠率6万大军出鄱阳湖,蔽江东下。行前,留宜春郡王拱橼等守卫南昌。朱宸濠指挥叛军直趋安庆城下,安庆危在旦夕。 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此时率各府州兵8万人行至丰城,闻知安庆告急,立即召集众将会商军事。会上,推官王晖对大家说:“宁王攻打安庆,连日不能下,说明他兵疲气沮。若此刻率大军前往救援,与安庆守兵前后夹攻,必能取胜。在安庆打败朱宸濠之后,南昌城唾手可得。”听了王晖的分析,众将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反对。王守仁反驳了王晖的观点,他说:“王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试想我军欲救安庆,必然越过叛军镇守的南昌,困难情形暂且不说,就是到了安庆与朱宸濠相持江上,势均力敌,胜负也未可知。况且安庆守军经过连日激战,一定疲惫不堪,不足为我援应。如果此时南昌之敌出我军背后,绝我饷道,南康、九江的敌人趁机谋我,使我军腹背受敌,岂不自蹈危地吗?依我之见,不如首先攻打叛军的老巢南昌。宁王的精锐之师已蔽江东下,南昌的守军一定单弱。而我军新集,气势正盛,不难攻破南昌。宁王闻南昌危急,必定不肯坐失巢穴,必然还兵自救,安庆之围自可解除。等朱宸濠回到南昌,我已把城夺下,这样一来,叛军的士气会非常低落。我军再乘势攻击,必可大获全胜。”听了王守仁深入细致的分析,王晖和众将官心悦诚服,一致同意攻打南昌。 正当王守仁临行之际,有侦骑来报:叛军在南昌城南预置伏兵,作为城援。王守仁立即派骑兵5000人,夤夜出发,从间道潜行,掩袭叛军伏兵。 王守仁率大军来到南昌城下,即刻发动攻城。果然不出王守仁所料,南昌叛军势单力孤,渐渐不支。城南的伏兵欲来相救,却被王守仁派来的5000骑兵冲得落花流水,四散溃逃。几日后,王守仁攻克了宁王的老巢南昌。 此时的宁王日夜督军进攻安庆,由于守军顽强抵抗,战争没有任何进展。南昌失守的消息令他大惊失色,急令撤兵还救南昌。李士实进谏说:“现在救援南昌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应当一不做、二不休,即刻起兵径取南京。”朱宸濠沉吟半晌,方说道:“南昌乃我之根本,金银钱谷,积储颇多。我无论如何要夺回南昌。”李士实见朱宸濠主意已定,只好作罢。 朱宸濠率军登舟,溯江而上,还救南昌。王守仁先把叛军的先锋船队引进埋伏圈,然后出奇兵大败叛军。朱宸濠增兵再战王守仁,结果又吃了败仗。朱宸濠并不甘心,收拢各部舟船,在江面上联结成一个方阵,以求固守。王守仁见状,决定用火攻。朱宸濠万万没有想到,王守仁的一把大火使他的船队变成灰烬。 王守仁在安庆被围的危急时刻,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率军急攻南昌,不仅迫使朱宸濠撤兵还救,解除了安庆之围,而且攻占了叛军的根据地,使叛军士气衰落,连战连败,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蒋介石对我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攻势,毛泽东大胆做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把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打到外线去,变被动为主动。 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哪里呢?毛泽东英明地选择了大别山地区。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府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昌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兵力上最薄弱的地区。这里曾是老革命根据地,老百姓对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我军在此容易立足。我军长驱直入,一举跃进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牵制中原,这无疑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西革命根据地的部队回援,如此一来既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又可以为我军的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逐鹿中原,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大别山地区站稳脚根。面对这样一支深入腹地的威武之师,蒋介石犹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夜不安枕,食不甘味,只好调回部分进攻革命根据地的部队,以解卧榻之侧的危急。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我军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性战略决策。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大大减轻了山东、陕西等老根据地的军事压力,使国民党的战略后方变成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这意味着蒋介石的末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史巴兹迫使德机保护本土 史巴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军官,也是20世纪以来的著名军事家之一。 在盟军诺曼底登陆之前,德国空军仍然十分强大,德国空军是诺曼底登陆的一大障碍。 在诺曼底登陆作战前夕,盟军中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以艾森豪威尔为代表,主张用重型轰炸机攻击德国人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运输系统,以孤立登陆地区,并认为这是登陆成功的最佳保证。另一种意见以史巴兹为首,主张用盟军的轰炸机攻击德国本土,尤其是攻击德军的生命线——石油设施。如果德国空军将主要力量用来保护本土,那么它就无力顾及诺曼底了。史巴兹强调说,单纯攻击德国人的运输系统,德国空军为保存实力,可能不会派飞机应战。众多的德国飞机一旦到达诺曼底,盟军的登陆作战将无比地艰难。 可是,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无奈,史巴兹只好同意美国空军去攻击德国人的运输系统,但要求艾森豪威尔允许部分美军轰炸机攻击德国本土的石油设施,否则他就辞职不干,艾森豪威尔最后答应了史巴兹这一小小的请求。 事实证明,史巴兹这一小小的请求起到了巨大作用。由于美军第八航空队轰炸了德国境内的石油设施,迫使大批德国飞机留在了德国本土。后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时,那里德国空军已变得无足轻重了。 史巴兹的策略与我国历史上的“围魏救赵”非常类似。为了确保一场战役的胜利,不让敌人形成拳头状的阵式是很重要的。而分散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打击它的要害部位,迫使敌人抽调兵力以图自保。P12-15 序言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的智谋占有辉煌的一页。瑞士汉学家胜雅律曾说:“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充满着‘知识可乐’,我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但深感其味无穷,现在可以说是欲罢不能。”胜雅律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分别到台北、东京、北京留学,潜心研究中国的智谋学。回国后,他写出一部洋洋数十万字的巨著《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专门介绍和评述中国古代有名的三十六计。该书的出版在西方舆论界引起极大震动,被誉为“沟通中国和西方在文化、思想、意识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和工具”,是一本引人注目的“奇书”。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拜读了这本书,并写信给胜雅律,称赞胜雅律的书是一本有助于西方人了解古今中国的应时之作,还说三十六计对他的政治生涯大有裨益。中国智谋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外国人对中国三十六计异乎寻常的兴趣,由此可见一斑。 “三十六计”一语,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可见,三十六计的提法,大概在1500年前就已形成。现在通行的《三十六计》版本是今人叔和在四川成都偶然发现的。内地与港台地区近年来出版的有关三十六计方面的书籍,基本上以叔和本为依据。叔和本无准确的著作年代,也无作者姓名可考。叔和本把三十六计分成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敌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情况下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情况下所用之计。其计名有的来自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暗度陈仓;有的源于古代兵书,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有的借用日常成语,如指桑骂槐、反客为主;有的取自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僵、擒贼擒王。在叔和本里,经常可以看到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例如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也就是说,“借刀杀人”之计与损卦密切相关。先定计,后推卦,这是三十六计的特色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三十六计的理论基础就是《周易》的阴阳法则。三十六计原文运用阴阳变化之理,论证刚柔、奇正、攻防、虚实、劳逸等相反相成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三十六计“总说”中指出:“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这段话意思是:六乘六等于三十六,在易数中蕴藏着智谋,智谋的运用又要依据易数。阴阳法则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了阴阳法则,需要的智谋也就在其中了。不能离开阴阳法则任意地设计智谋,否则就会遭到失败。“总说”中的这段话是对三十六计与阴阳法则之间关系的最好说明。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运用大脑进行思维。智谋是人的一种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是人在特定环境下为达到特定目的所采取的巧妙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谋乃是人类思维绚丽的花朵。我们认为,那种把三十六计视为“旁门左道”的观点是不足取的。诚然,三十六计的许多计名(如笑里藏刀、混水摸鱼等)从表面上给人凶狠、伪善的印象。但是,我们反对把三十六计截然分为“君子之谋”和“小人之谋”。智谋是中性的,对某个智谋的评价取决于什么样的人运用它以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纯正。刀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有用工具。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罪犯杀人的利器。我们不能因为刀子能够杀人而禁止使用它。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小人运用过三十六计而否定它的积极作用。 《兵法圆机·迭》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勒之也。”在历史上,一条计谋辅之以数条计谋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一般来说,复合用计有两种形式:一是兼用,即在同一施计过程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谋,如“王允设计杀董卓”连用了连环计和美人计;二是对用,即在同一施计过程中,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则分属不同的计谋,如“吴三桂请清兵入关”。对吴三桂来说是借刀杀人之计(借清兵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而对清朝来说是趁火打劫之计(利用明朝与农民军混战之机,占据中原大地,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三十六计》原是一部兵书,所涉及的内容仅局限于古代战争的领域。如果我们今天仍把三十六计视为单纯的军事谋略,那就显得很不够了。我们今天研究三十六计应当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古为今用、兵为民用。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出现一批包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智囊团”、“思想库”,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不难看出,智谋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边缘性交叉学科。只有拓展三十六计的范围和内容,才能赶上国际智谋学的发展步伐,使三十六计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本书试图将三十六计看做综合性的智谋,在反映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努力赋予三十六计以新的时代特征。 本书自1996年2月出版以来,以其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内容,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至今已再版14次。此次再版,对内容进行了修订,主要删除了一些过时陈旧的案例,增加了新近发生的智谋故事,并配以插图,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愿本书给您带来智慧的启迪和历史的思索,使您在情急之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所望焉! 崔文良 2010年10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