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开创者/与经济学大师面对面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黄基伟//鲁萱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以准确预言了1996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的保罗·克鲁格曼荣获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使其成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

克鲁格曼的理论比较庞杂,他主要以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汇率变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学术界所熟知,以大量通俗性的经济学专栏文章为一般民众所了解。

克鲁格曼为何能荣膺诺贝尔大奖?他的理论有何特点?他为什么能预见到危机的来临?对于如何走出此次危机他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对于诸多此类问题,本书将进行全方位的解答。

内容推荐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全面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理论、思想及其巨大影响。

克鲁格曼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引入国际贸易,指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成功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同时,克鲁格曼考虑了运输费用问题,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运输成本为零的假定,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克鲁格曼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出发点,将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分析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被誉为“新经济地理学之父”。

本书把高深的理论进行通俗解释,使读者能轻松领略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理论,同时学会用大师的智慧来观察和指导生活,借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本书适合所有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思想缘起

 一、经济学界新贵保罗·克鲁格曼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无上荣光,全部梦想

   1.一件有趣的事情

   2.“我活着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召唤”

  (二)专栏——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二、不盲从的青春弥足珍贵

  (一)少年——平凡的悠游时光

   1.私生活,无可奉告

   2.爱经济,是因为爱历史

  (二)大学——精彩的岁月总令人怀念

   1.不盲从的智慧赢得赏识

   2.“那是一段让人陶醉的时光”

 三、一夜成名天下知

  (一)毕业——成名于初出茅庐

 1.“我渴望走入真实的世界,打破自己的壳”

   2.“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钟”

  (二)成名——不求闻达于学术圈

 四、“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新机——“幕僚经济学家”

   1.“去华盛顿吧”

   2.致仕落空——“谄媚这种活儿,我干得很烂”

  (二)再努力——总统竞选如同一出大戏

   1.热闹的开场

   2.“重要的位置都被二流的人占据着”

 五、克鲁格曼的专业理论贡献

  (一)突破——新贸易理论

   1.一流经济学家的合作

   2.“我还没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二)黄金期——高产带来的克拉克奖

   1.两年黄金期

   2.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三)再突破——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

   1.“我就是那个只会在神话中出现的英雄”

   2.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

   3.批评与争议

   4.自辩——“这就像看云识天气”

 六、克鲁格曼为经济学做了什么

  (一)核心——克鲁格曼经济思想的主旨

   1.“增长收益在经济学中扮演的角色是我存在的主要理由”

   2.增长收益在两大理论中的地位

  (二)贡献——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简洁主义

   1.闪电战——创新理论

   2.简化主义——模型不是现实

 七、克鲁格曼式惊奇

  (一)新知——热销的《期望减少的年代》

   1.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经济入门书

   2.“我不想变成一个电视型的经济学家”

  (二)先知——预言家一语成谶的声名

   1.“我有一点危机癖”

   2.“我想,我就是干这个的”

 八、克鲁格曼的哲学

  (一)我是如何工作的

  (二)黄金守则

   1.倾听“异教徒”的声音

   2.善于提出质疑

   3.敢于显得愚蠢

   4.简洁是王道

 九、给奥巴马的一封信

  (一)危机中的新总统

   1.“没有人像你一样面临如此危机”

   2.“你要重复罗斯福新政中的成功之处”

   3.“要避开罗斯福总统的错误”

   4.“要解救危机,超越危机”

  (二)从危机中获得新生

   1.“你能比新政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2.“真相一定要大白”

 十、尾声——人生的乐趣在于获得理解

  (一)“百万美元不会将我移动半步,我宁愿将世界移动几英寸”

  (二)“人生最大的奖赏,莫过于被理解的快乐”

第二部分 理论全貌

 一、新贸易理论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回顾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

  (二)新贸易理论

   1.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新贸易理论的形成

   3.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4.新贸易理论的内涵

   5.新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

   6.贡献与不足——对新贸易理论的评价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  (Strategic Trade Theory)

  (一)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时代背景与形成过程

   1.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的原因

   2.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涵与政策主张

   1.利润转移理论

   2.外部经济性理论

  (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三、汇率变化理论

  (一)汇率目标区的含义

  (二)威廉姆森方案

  (三)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

  (四)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修正、拓展和评价

 四、货币危机理论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二)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三)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1.道德风险模型

   2.流动性危机模型

   3.企业净值变动与多重均衡模型

 五、新经济地理理论

  (一)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及历史渊源

  (二)对传统的认识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1.中心-外围模型

   2.历史和预期模型

   3.区域专业化模型

  (四)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区别

  (五)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化策略

   2.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模型

   3.将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引入模型

   4.将过程的演进性引入模型

   5.将动态模拟引入模型

   6.对生产网络的关注特点

  (六)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评价

   1.新经济地理学的创新

   2.新经济地理学的不足之处

第三部分 时间洗礼

 一、克鲁格曼的第一次神奇预言——东南亚金融危机

 二、 克鲁格曼的第二次神奇预言——美国次贷危机

 三、克鲁格曼的2009年中国之行

  (一)保罗·克鲁格曼来中国了

  (二)克鲁格曼眼中的美国和世界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经济学界新贵保罗·克鲁格曼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无上荣光,全部梦想

1.一件有趣的事情

“今天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美国当地时间2008年10月13日清晨7点40分,保罗·克鲁格曼更新了他的博客。在这篇题为“一个有趣的清晨”的博文里,内容只此一句。

当天清晨,正在华盛顿开会的保罗·克鲁格曼,接到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告知他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不改爱调侃的本性,嘲讽了一下打电话的人:“很显然,这个人的瑞典口音是装的!”

在确定消息属实后,克鲁格曼不得不在会议中途退场。他匆忙搭乘最早一班火车赶回普林斯顿,还相当“不领情”地感慨道:“一个诺贝尔奖简直要把你一天的安排都搞得乱七八糟。”

此前40分钟,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其对于“贸易格局分析与经济活动区位”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也意味着克鲁格曼将独享高达140万美元的奖金。

“这个消息出乎我的意料,我赶紧洗完澡去参加新闻发布会。”其间接受电话采访的克鲁格曼表示,“我已经打电话通知了我的妻子和父母,但是还没来得及煮咖啡。”

克鲁格曼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院及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教授。10月13日下午两点半,在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报告大厅,普林斯顿大学召开了克鲁格曼专场新闻发布会。整个报告大厅被他的学生、同事和记者们挤得水泄不通。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位女校长雪莉·蒂尔曼难掩兴奋之情,她坦承自己是克鲁格曼的热情粉丝。

与前辈一样,克鲁格曼将经济学研究带人了全新领域。

“保罗在国际贸易以及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促使国际经济学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克里斯蒂娜·帕克森评论说,“商家会随便找个地方开店吗?人们会随便找个地方住吗?保罗告诉我们当然不可能。他的理论为我们还原了现实世界的面貌:公司必然会追逐经济规模的扩大,消费者肯定会要求更多元化的选择,交通成本问题也很有可能导致一宗贸易的失败。”

克鲁格曼认为传统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许多国际贸易逐步向小国集中的趋势。“当我开始研究这个领域时,国际贸易的规模远不如现在。”在10月13日接受采访时,克鲁格曼回忆道:“我猜你们会认为我较早就有了全球化意识。我想说这是因为我非常注重挖掘全球化过程中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人们为何要在这里居住?工厂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

“他在国际贸易上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改变了以往经济学家思考国际贸易的方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莫瑞斯·奥博斯特弗尔德如此评介克鲁格曼,他将克鲁格曼比作“经济学界的莫扎特”,认为他在研究方面所拥有的智慧独一无二。

2.“我活着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召唤”

克鲁格曼坦承:“我并不吃惊自己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这一切来得比我预料的要早一些。”有这样豪情的人,在经济学家中十分鲜见。克鲁格曼少年得志,成名很早,才名远扬:1988年,年仅35岁的他以《期望减少的年代》一书在美国一炮而红;1991年,他获得有“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96年他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准确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学界如日中天,他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桀骜不驯、率性而为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才是克鲁格曼心中真正的归属。在接受采访时,克鲁格曼这样说:“我知道有人活着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召唤,但这样对灵魂肯定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把它从脑子里取出来,不再想它。”

“彻底坦白地说吧,我认为这一天总会到来的,但我真没想到会是在这一天到来。”套用克鲁格曼自己的语言,因为,“诺奖不等于一切,但在长期内,它却几乎意味着一切”。

(二)专栏——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克鲁格曼是奥巴马的支持者。奥巴马当选后,克鲁格曼于2008年11月7日发表文章,表达对非洲裔美国人首次当选美国总统的激动和自豪。他敦促奥巴马切勿听信要他延缓政策变化的建议,分析了坚持选战中提出的激进改革议程的可能性和必需性,并提出了奥巴马新政的口号。

除去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惟一得主的光环,克鲁格曼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偶尔还上上美国的脱口秀节目。20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为《福布斯》和《华盛顿邮报》旗下的Slate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从而引发了公众对国际贸易和经济政策的争论;从2001年开始,他每周为《纽约时报》撰写两篇专栏文章,其中对布什政府政治和经济政策犀利、尖锐、毫不留情的评论吸引了大量读者。

而在网页版的《纽约时报》上,克鲁格曼负责的经济评论专栏更新得更快,平均每天都有一到两篇时事短评。他的短评文风洗练、简洁、短小精悍、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是他的经济专栏拥有大量读者的原因之一——他既不像一般经济学家板着脸孔讲述严肃枯燥的经济原理,也不爱故作高深把当今的经济政策讲得拗口难懂。但这也成为他获奖后为人诟病的原因——文风过于浅白,论文写得过于简单,他的文章被称为“媒体的大路货”。

多年来,克鲁格曼除了爱对经济政策大加评论外,他还坚持写博客,致力于用生动通俗的语言为美国民众解读复杂的经济问题。他自己的博客几乎每天更新。作为才华横溢的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克鲁格曼善于将复杂沉闷的经济课题,用深人浅出、风趣犀利的文字向公众表达。克鲁格曼获奖后,《纽约时报》评论说:“克鲁格曼的文风符合各阶层读者的欣赏口味……我猜想,克鲁格曼教授应该是历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认知程度最高的经济学家之一。获奖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他的专栏。”“经济学超级男生”.经济学家邹恒甫曾这样形容克鲁格曼在美国的声望,“他在美国人心中的形像就如同‘易中天’在中国人心中那样。”

这个比喻虽然非常贴切地说明了美国人对克鲁格曼的喜爱之情和他广泛的影响力,但克鲁格曼与易中天的不同在于,他解读的不是历史,他一直致力于当前经济政策的解读和批判,与当前社会以及未来趋势贴得更近。这也是为何他在饱受争议之时,仍有大批敬仰者存在的原因。大众需要看清现实,需要知道未来的趋势和走向,而趋势与走向常常隐藏在谬误和曲解的迷雾之中,认识现实远比了解历史更难。P3-6

序言

身处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仅需要知识与信息的支撑,更需要智慧的确保,惟此才能不断克服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看清瞬息万变中的必然趋势以迎接挑战。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划分为意见、知识与智慧三个层面。庄子曾精辟地将这三个层面概述为“以我观之”、“以物观之”和“以道观之”。日常生活中,人类“以我观之”和“以物观之”的意见与知识,仅仅是个人视角的见解,仅仅是反映事物实在情形的思维成果,它们以信息的形式充斥着人类的头脑,但是,它们不具有对宇宙人生的某种洞见智慧。如果无法做到“以道观之”,人类就只能淹没在数不胜数的信息中无法很好地选择与利用那些反映事物规律的有用之物。具有智慧,才能够把所学与所为真正结合起来,寻找到真正的发展与繁荣、幸福与改善之路。这也是“与经济学大师面对面”系列丛书希望寻求经济学智慧,与读者分享智慧、增长智慧的目的所在。

本套丛书内容基本代表了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成就。经济学大师们的思想不仅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彰显了经济学的智慧。经济学智慧对经济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正如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观念,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比普通人所想像的有力得多。说实话,这个世界很少受其他力量的主宰。有些人在实际活动中自以为不受学术思想的影响,其实他们往往会是一些已故的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些掌握权力凭空臆测的狂人,只不过是从多年前一些不大知名的著作家那里导出自己的妄想。我深深地相信,与思想观念的浸淫灌输的影响相比较,既得利益的势力大大地被夸大了。思想观念的浸淫灌输,不会立即生效,而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无论是对好的方面还是对坏的方面,思想观念迟早会比既得利益更加危险。”经济学智慧就是这样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经济行为。

经济学智慧的威力,在于经济学家把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富于世俗性的欲望——追求财富——包含在其思想中;在于帮助人类了解日常生活表象后面的组织结构并发现繁杂事件中的运作规则;在于指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使其得以提升,并透过对个人经济行为的了解,找到调节与解决人类生活的现实问题、促使整个社会福利改善与经济发展的方法。

自20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不幸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专门化,这些学术成果和精辟的知识未能完全综合起来为大众所用。甚至一些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对现代经济学也知之不多。完整、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在出版、信息传递日益发展的今日并没有得到广泛、有效的传播,更遑论经济学智慧的普及。这种情况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大众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甚至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积20多年之弊形成如此巨大的泡沫,与经济学只强调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而不是寻求经济学的智慧关联甚大。

正因如此,本丛书以历史上最有成就最有智慧的经济学家为对象,选取了其中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大师进行介绍,每本书专门介绍一位大师。各书内容均包括每位大师的个人小传、思想体系、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影响等。并且,本丛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每一位大师的理论面貌及其经济学智慧,使该丛书不仅适合专业人士阅读,同时也适合广大非专业人士阅读。

本丛书作者均为近年来活跃于我国学术界的中青年学者,对撰写对象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由他们介绍各位经济学家的思想,帮助大众了解现代经济学知识十分恰当。希望本丛书能为普及现代经济学知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尽到绵薄之力;也希望本丛书能成为公众寻求经济学智慧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他们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

2009年3月  于北京昌平王府公寓

书评(媒体评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等于一切,但它仍然是衡量经济学家水平和贡献的一把重要标尺。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先生的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开创了国际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新高度、新时代。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保罗·克鲁格曼的生平、理论思想及深远影响,是人们了解这位经济学大师的重要读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玉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