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编著的这本《大清十二帝》集中讲述了大清十三朝十二帝自满洲初兴到王朝覆灭三百余年的全部历史,娓娓道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并配以数以百计的插图。全方位、全视角地解读历史事件,读来令人欲罢不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清十二帝(图文本超值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志敏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志敏编著的这本《大清十二帝》集中讲述了大清十三朝十二帝自满洲初兴到王朝覆灭三百余年的全部历史,娓娓道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并配以数以百计的插图。全方位、全视角地解读历史事件,读来令人欲罢不能。 内容推荐 李志敏编著的这本《大清十二帝》详细讲述了大清十三朝十二帝自满洲初兴到王朝覆灭三百余年的历史,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文字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以及爱恨情仇、生死离别展现给读者;另一方面,又以历史为线索,围绕治与乱、得与失、情与爱的矛盾,真实地揭示了清朝历史和清朝列帝血与肉的人生,展示了大清王朝成败、治乱、兴衰的脉络。《大清十二帝》全方位、全视角地解读历史,品味历史,把历史事件与现代审美的观念结合起来,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以从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历史,评断历史,思考历史,写自己的历史。 目录 前言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来历 祖父和父亲为何无辜冤死 燃烧复仇的心 打出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建立满洲八旗 利益高于一切,联姻拉拢人 为权力囚死胞弟 羽翼丰满,鞭指大明 一次胜负早定的战役 与袁崇焕的较量 怎一个“杀”字了得 继妃富察氏死因之谜 后金都城的变迁 努尔哈赤的死因之谜 撼人心魄的大妃殉葬之举 二、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 重用汉臣范文程 宁锦大捷始末 皇太极计杀袁崇焕 皇太极为何囚禁阿敏 皇太极制服代善 名副其实的大清第一帝 皇太极得到的玉玺是真的吗 皇太极是如何控制多尔衮的 接受同化才能同化别人 姑侄因何同侍皇太极 松锦大战 降服洪承畴 皇太极义服祖大寿 汉军八旗的创建 皇太极暴死之谜 三、清世祖——顺治 幼年登基内幕 深自韬晦尝世态 母后下嫁皇叔父 清军入关扫平群雄 皇父殡天儿扶柩 恩怨之中风云急变 顺治为何处死叔父阿济格 不忘诸母抚育之恩 剿抚兼施威天下 郑成功威逼南京 刀劈御座誓亲征 重用汉官,巩固大清江山 常在内院亲政阅奏 顺治帝严惩贪官 顺治帝尊老敬贤 顺治帝与两个皇后的恩恩怨怨 顺治帝出家之谜 谁是顺治皇帝的宠妃 英年早逝化清风 四、清圣祖——康熙 八岁登基的小皇帝 忠心耿耿的索尼 康熙初政除权臣 平定三藩之乱 满蒙结盟筑“长城” 神兵威服噶尔丹 抚绥漠北喀尔喀 清军入藏安西南 抗击沙俄奠定东北版图 康熙为何两度废太子 康熙帝与孝庄皇太后的祖孙之情 重儒施恩行仁道 斥太监勿干政事 天旱无雨痛责己 经筵日讲无寒暑 奏章讲实,严禁浮华 尊孔崇儒传诗书 博学鸿儒振文运 抗震救灾亲坐镇 东巡祖陵请民命 严寒停遣法外恩 怀柔远邦安四邻 满汉一体笼人心 读书有得君臣乐 对拦驾诉冤之事秉公查办 南巡黄河慰民夫 编修医书泽后世 巡访遗书广见闻 康熙死亡之谜 五、清世宗——雍正 雍正是合法继位的吗 雍正为何驱逐西方传教士 为固皇权辣手除兄弟 出兵青海平叛乱 经营西藏定边陲 改土归流设立官制 性刚毅严猛治国 选贤任能重用李卫 深居九重施密折 逃地震有惊无险 御臣下憎爱分明 赏守备忠孝两全 训匝为君不丢脸 施君恩励臣做官 用亲信多方笼络 维护皇权数贬年公 微行私访除民苦 遣使四处延幕僚 召将官面赐御物 驭臣下略施小计 选心腹破格提拔 查隐私微服私访 争取民心,解放“贱民” 推行保甲,加强约束 设祠堂,将统治深入民间 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 雍正为何喜好祥瑞 雍正为何密用和尚参政 秘密立储,保权力顺利交接 雍正之死 六、清高宗——乾隆 乾隆身世之谜 君德修明识诗礼 勤学苦读志有成 金川之役首建功 发兵平定准噶尔叛乱 统一南疆再建功勋 土尔扈特大回归 西征再度征金川 安民生大力治水 免征钱粮爱百姓 主犯易人惩昏官 东巡结盟安边疆 南征安南易国主 建功平服廓尔喀 黎明即起勤里政事 南巡东拜选人才 木兰围猎 错位的中外对话 修四库天下同文 乾隆为何六下江南 改革皇庄制度,促进生产发展 取缔“邪教”,维护统治秩序 为民祈雨官受罚 千叟大宴盛世典 乾隆为何不准官吏剃头 轰动朝野的假奏章案 乾隆立太子始末 乾隆为何宠幸和坤 乾隆为何禅位于嘉庆 乾隆为什么能长寿 七、清仁宗——嘉庆 嘉庆成长秘史 嘉庆为何要惩治和珅 为政初年官清廉 整饬地方惩贪官 太监乱政严厉惩处 亲政初求贤纳谏 官吏糊涂严加议处 经筵席上讲孟子 改遣罪犯法外恩 采买粮食禁私弊 残害幼童严加治罪 御制慎刑,宽猛相济 出巡视察不累民 五十大寿无庆典 查办流民成具文 八旗子弟常教诲 奖惩悬殊驭下生 为政之道秉行勤谨 行刺嘉庆秘闻追踪 处置八旗子弟秘闻 处理徇私舞弊案秘招 嘉庆帝死亡之谜 八、清宣宗——道光 道光皇帝是怎样继位的 宫廷斗争内幕揭秘 文武全修身立业 九战九捷获全胜 寸土不让保边疆 查陋规首鼠两端 倡行节俭颁谕制 力戒浮华禁积习 崇俭抑奢皇室始 身体力行,节俭从自身做起 栽撤军兵节军饷 改旧制首废秋猕 君为臣纲臣为师 怀柔远邦延贡期 实事求是反逢迎 八旗操练禁绸缎 漕运不通行海运 第一次鸦片战争 屈辱条约首签订 初禁鸦片成效微 倾心严禁思良策 集思广益定立章程 重惩吸食罪王公 八次召对任钦差 虎门销烟快人心 战败仍颁禁烟令 因循守旧选择接班人 九、清文宗——咸丰 咸丰皇帝是怎样继位的 爱臣咯血赏马褂 拒夷进京免关税 满汉将官勿芥蒂 军情吃紧缓尽孝 力图革兴,罢免穆彰阿 直隶有盗严缉拿 爱臣猝死赐厚葬 体恤灾民训乡吏 警示乡官不累民 整顿吏治,对官员考核 人命案件亲定夺 法贵持平不可枉纵 国事艰难求谏直言 冬令干旱修人事 英法两军入侵,逃避铸成大错 沉迷美色,埋下祸患 判断错误,辛酉政变遗祸无穷 十、清穆宗——同治 在紫禁城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帝 一个皇帝两个年号 幼皇从师李文藻 母子相见无言对 六岁冲龄初即位 小皇帝抽签封官 顾命大臣命难保 儿子登基母垂帘 傀儡皇帝“当差”难 明争暗斗皇帝师 剿捻大捷引发忧思 天津教案惹众怒 冷水浇灭亲政潮 接见外使羞龙颜 力排众议兴园工 同治皇帝是怎样巧杀安德海的 同治选后为何招惹来麻烦 同治中兴,老迈帝国的不甘挣扎 身染梅毒,英年早逝 病危之际,母亲夺权 同治是否留有遗诏 十一、清德宗——光绪 年幼进宫,在痛苦中成长 慈禧为什么选中光绪 典学授读天资高 陪坐金銮后主政 光绪亲政之谜 鲜为人知的慈禧光绪斗争内幕 光绪改革的真正用意何在 慈禧如何从光绪手中夺权 光绪与甲午战争失败是否有关系 “假光绪案”是怎么回事 光绪皇帝的死亡之谜 光绪葬礼多大规模 十二、清宣统——溥仪 幼童登基 国中之国小朝廷 张勋复辟十二天 无力回天被逐走 乔装出逃 日馆内苟且偷安 恬不知耻儿皇帝 天方夜谭立三誓 奉先勤民实卖国 身置帝宫如同监狱 未穿龙袍登九五 祖业难复梦一场 阶下囚获得新生 试读章节 一个山头只能有一只老虎,一个家族只能有一个领导人,权力只有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显示出它的本色,才能让人不顾一切的追求。面对最高权力,为了家族的利益,手足、父子之间的情分就不重要了。 努尔哈赤要求建州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与那些手握兵权的兄弟和重臣发生了矛盾。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儿子褚英、代善……一个一个走上前台,充当了一场又一场家庭悲剧和政治阴谋的主角。 努尔哈赤的非凡,在于他淡化了亲情,表现出了“非人”。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对手,是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舒尔哈齐比努尔哈赤小4岁。两兄弟相依为命,或者说是努尔哈赤拉着舒尔哈齐的小手,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努尔哈赤起兵后,20岁的舒尔哈齐始终是他得力的助手和冲锋陷阵的勇将。史载他“自幼随征,无处不到”。 舒尔哈齐身高体胖,白白净净,四方大脸,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和感。努尔哈赤则体态魁伟,无一丝赘肉,长脸铁面,不怒而威,使人常生敬畏之情。两兄弟外貌、气质多有不同,但却同样勇敢,善战,坚忍不拔,特别是有着相同的雄心大志。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后,在费阿拉城“暗自称王”,舒尔哈齐作为努尔哈赤的佐贰,称“船将”。对外,他与努尔哈赤并为建州女真“头目”。明朝官书称“都督努尔哈赤”、“都督舒尔哈齐”。朝鲜人称“老乙可赤(努尔哈赤)”、“小乙可赤(舒尔哈齐)”,或“奴酋”、“小酋”。 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居室的规模陈设几乎相同,服色饰物一如其兄——都是貂皮帽、貂皮巾、金腰带、貂皮缘饰的五彩龙纹衣,接见、宴赏外人的礼仪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老乙可赤(努尔哈赤)屠牛设宴”,“小乙可赤(舒尔哈齐)屠猪设宴”。 史载,聪睿恭敬汗之弟舒尔哈齐系唯一同母弟,故凡国人、贤良僚友、敕书、奴仆,以及诸物皆同享之。 万历二十三年(1595),舒尔哈齐第一次代表建州女真赴京朝贡。其时他麾下有精兵5 000、能臣宿将40,他本人因战功卓著、颇得众心,势力已经可与努尔哈赤相抗衡。舒尔哈齐的锋芒外露,发展到为努尔哈赤不能容忍的程度,借机冷落、有意贬低舒尔哈齐的事情开始发生,舒尔哈齐家“凡百器不及其兄远矣”。努尔哈赤的猜忌和无端削夺,刺伤了舒尔哈齐对兄长的亲情,也助长了他日益膨胀的权力欲。万历二十四年元旦,努尔哈赤设宴招待朝鲜使臣,舒尔哈齐当即提出他“亦当接待”。如此,才有了“两都督府”的分别宴请。宴后,舒尔哈齐对朝鲜使臣正言道:“日后你国遣使送礼,却不可高下我兄弟。” 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讨伐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舒尔哈齐率先锋2000先抵哈达城下,见哈达城上城下军容整肃,不免为城中有备、是否出击心生踌躇。正在此时,努尔哈赤率大军赶到,见舒尔哈齐陈兵城下,一矢未发,顿时勃然大怒。从未对弟弟疾言厉色过的他,竞当众质问舒尔哈齐:“汝此来,难道是因为城中元备吗?”并呵斥道:“汝兵向后,给我闪开!” 而后,亲自挥军攻城。六昼夜血战,哈达城被攻破。努尔哈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是上千建州勇士,还有永远失去的胞弟的心。对弟弟舒尔哈齐的羞辱、贬斥,并非无端,也并非没有借题发挥之嫌。舒尔哈齐的感受最为真切。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件雪上加霜的事。 万历三十三年二月,舒尔哈齐之妻病故。由于明朝总兵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纳舒尔哈齐之女为妾,李成梁与舒尔哈齐是儿女亲家,李成梁命守备佟某置办20桌酒席,外带牲畜前往吊祭。 舒尔哈齐与李成梁的交往,本是努尔哈赤对明两面政策的组成部允,然而,在兄弟二人嫌隙日深的情况下,却成为对努尔哈赤潜在的威胁。况且努尔哈赤深知李成梁惯用“以夷制夷”的手段,他对舒尔哈齐的眷顾,是否说明他的离间术已经成功、舒尔哈齐之心已向明倾斜了呢? 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舒尔哈齐第三次代表建州女真进京朝贡,明廷以“建州等卫夷人都督都指挥”的名义向他如例颁赏。或许正是那个时候,一个借明自立、分裂自立的危险念头开始在舒尔哈齐的脑海中出现。 万历三十五年,在接应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优城部众归附一役中,舒尔哈齐充任统兵主帅,同行将帅还有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及大臣费英东等。行军途中,舒尔哈齐突然借口大纛(军旗)发光,不是吉兆,提议班师回军,经努尔哈赤之子褚英、代善力争,队伍才得以继续前进。到达乌竭岩,舒尔哈齐领500人滞留山下,他的两名心腹骁将常书、纳齐布率百人逗留不前,只有褚英、代善率领不足乌拉1/4的兵力,拼死奋战。乌竭岩大战是努尔哈赤统一大业的关键性战役。骁勇无敌的舒尔哈齐怎么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与乌拉三次联姻——在一向以婚姻为政治手段的女真人首领(包括努尔哈赤本人在内)那里,以此构成退缩不战的原因基本没有可能,那么,他便是有意对抗!努尔哈赤心如明镜。他一面以绝大讽刺赐给舒尔哈齐“达尔汉巴吐鲁”的勇号;一面以不为力战之罪,宣布将常书、纳齐布正法。 舒尔哈齐气急败坏,宣称:“诛二臣与杀我同!”努尔哈赤眼中闪过不易觉察的轻蔑,改罚常书金百两、夺纳齐布所属部众人口,并以“临阵退缩,时有怨言”为由,自此“不遣舒尔哈齐将兵”。这才是努尔哈赤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先将事情推到极致——要对方的命,而后在对方为保命不惜接受一切条件时,达到真正的目的。 军权被削,舒尔哈齐满腹牢骚怨气无从宣泄,从军国大政到人财小事,继续不断与努尔哈赤口角相争,甚至努尔哈赤命各部出役筑城,他却命属下不赴工,要自筑一城。努尔哈赤不予理睬,仅冷冷抛给舒尔哈齐一句话:“弟所得家业及属人僚友,非我等之父所遗留之属人僚友,乃为兄所赐耳。”一方喋喋不休,近乎无理取闹;一方不予理睬,,尽管道理在手。 众人心中好恶的天平,日渐倾向努尔哈赤。舒尔哈齐愈益憋闷哀怨,浩叹道:“此生有何可恋?不如一死!”怨愤灰心中,借明势力以分裂自立的想法又涌上舒尔哈齐心头。他对三个儿子阿尔通阿、阿敏、札萨克图说明原委,道:“吾岂能为衣食所得而受制于人!” 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立即回应。他们在明朝军事重镇、铁岭东南80里远的黑扯木伐木造房,拟为将来据点。因为黑扯木地近明朝边关,东接乌拉,北邻叶赫,不仅可得到明朝就近庇护,还可借助努尔哈赤之敌乌拉叶赫的声势,更可得到三次联姻的乌拉的援助。正当舒尔哈齐秘密筹划分裂自立的关键时刻,努尔哈赤突然命他以建州首领的身份人京朝贡。努尔哈赤这一决定,无疑是调虎离山。舒尔哈齐尽管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无法推托,遂率领140人的朝贡队伍,第四次进京。这一次,明朝以他为建州右卫的代表。建州右卫首领的头衔已经久违,此次再现,是明朝欲扶植舒尔哈齐、削弱努尔哈赤势力的明白暗示。这恰与舒尔哈齐欲在黑扯木自立的想法不谋而合。 万历三十七年初,舒尔哈齐回到建州。他有恃无恐,与三子密谋投靠明朝、叶赫,随即移居黑扯木。二月,努尔哈赤得知消息,怒责舒尔哈齐,劝其归来。舒尔哈齐不听。 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断然剥夺了舒尔哈齐全部家产,杀死舒尔哈齐两个儿子阿尔通阿和札萨克图,将与此事有关的舒尔哈齐部将武尔坤,吊在树上活活烧死。而后,仍余怒未息,欲加刃于舒尔哈齐二子、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代善、皇太极等诸兄弟极力谏止,阿敏方免于一死,但也受到被剥夺所属人口之半的惩戒。建州女真血溅萧墙,明朝边军置若罔闻。 或许是惮惧努尔哈赤的精兵,或许是静观龙虎之斗、欲得鹬蚌相争之利,总之,明朝边军没有像舒尔哈齐所希望的那样出手干涉。舒尔哈齐只有归来,请安谢罪道:“兄汗优养恩深,弟却妄想赴别处居住,实乃大谬大错了。”努尔哈赤并不多言,大度赐还没收的舒尔哈齐全部家产。 在他人眼中,努尔哈赤是顾念手足之情。在舒尔哈齐看来,努尔哈赤是故作姿态。他不感恩。他认为自己没有理由感恩,反而应该牢记哥哥对待亲弟弟的刻薄寡恩!努尔哈赤何尝感觉不到这些? 舒尔哈齐完了。他永远不再是弟弟,而是敌人,一个无用、有害,又再无必要与之周旋的敌人。努尔哈赤佯称新宅落成,邀舒尔哈齐赴宴,将其幽禁。又以舒尔哈齐之命召来他的两名心腹骁将常书、纳齐布,在二人步人房门之时,使潜伏甲士拦腰斩杀之。舒尔哈齐铁索锒铛,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禁所,囚室门窗皆被砖石密封,仅留“通饮食、出便溺”两个洞口,生不如死。两年后,即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忧愤而亡,时年48岁。 . 努尔哈赤大权在握,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元旦,顺利登上了后金天命汗的宝座。58岁的努尔哈赤,以吞吐天地的雄才大略,横扫千军的赫赫战功,统一女真的光辉业绩,赢得了此时的殊荣。而他光辉灿烂的宝座,染有其胞弟——舒尔哈齐的血。 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前后,在集权与反集权血腥斗争中登场的角色和对手,除了弟弟,还有他的儿子和家人。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权力的争夺总是伴随着杀戮和血腥,总是伴随着骨肉相残。P11-13 序言 中国历史古老悠远,朝代众多,其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后,终于于清朝画上了句号。清朝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万历_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清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 《大清十二帝》讲述了十二帝自满州初兴到王朝覆亡300余年的历史,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轨迹,跃上历史舞台,主宰着大清这个泱泱大国的命运。虽然他们在位时间不同,有的长达60多年,有的仅仅几年,但他们的影响都不可忽视。他们有的具有开创之功,有的具有守成之力,有的经历了民族大发展的高峰,有的奋起于国家危亡的低谷,有的消沉在无奈悲歌中,有的堕落在盛世赞歌里,有的具有雄才大略,有的平庸无能。在中华民族走过千年兴盛、百年屈辱历史后的今天,研究这些帝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清十二帝》采用新颖简明的体例形式、精练通畅的文字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十二帝的生平事迹,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爱恨情仇等内容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另一方面又以历史为线索,围绕治与乱、得与失、情与爱的矛盾,真实地揭示了清朝历史和清朝列帝的内在联系,诠释了历史嬗变兴替的过程。生动、立体地透视出有血有肉、云谲波诡的历史风云。 总之,在大清王朝波澜壮阔、风云际会的300年里,有着众多的玄机和谜团引发人们去参悟、了解。讲述大清十二帝,其实就是对清朝历史的追溯,就是讲述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