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下流の日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刘柠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让我们又爱又恨以敏感,对于日本,我们真正了解多少?了解当下日本,就从“下流”开始……著名”知日派“学者刘柠讲述日本的非常罪与非常美。

内容推荐

对于近邻日本,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吉田茂怎样引领日本“和平崛起”?田中角荣为何下台?小泉纯一郎跟“下流社会”有何干系?洛克希德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美日安保何去何从?“环保天堂”是如何炼成的?何谓“萝莉控”?“历女”为什么这样红?……

著名“知日派”学者刘柠以布衣之身讲解“日本株式会社…‘下流化”的历程,扫描日本政坛“大物”,透析政治态势,聚焦社会热点,漫谈文化风情,理趣浑然,事情昭然,物态宛然。

目录

政坛人物扫描

吉田茂:现实主义掌舵者

王者背后的“女王”

宫本显治:日共“独立自主路线”之父

宰相中曾根:日本政治大国梦的教父

“小泉剧场”谢幕,近乎完美的背影

与鹰共舞——安倍其人及其新保守主义政治

宫泽喜一:“1955年体制”的终结者,还是牺牲者?

小泽一郎:从王者到造王者的退阵

弟子不如师?

再见,河野洋平

政治生态透析

自民体制的黄昏,两党政治的开端?

民主党,小泽一郎的新道具?

公明党:从在野回到在野

日共:从革命党到生活党

执政党的钱袋子

日本外交回归以联合国为中心?

奥巴马的礼仪与麦克阿瑟的“无礼”

美日安保: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社会热点聚焦

“下流”,怎么了?

“下流社会”何去何从

洛克希德事件还有多少幕后交易

淀号劫机案犯归国之路迢迢

“泡沫经济”是怎样炼成的

日本环保三味

漫谈日本的“医疗崩溃”

丰田事件呈露日本产业危机

世博会的重要性在于改变了什么

工潮何以从日资企业兴起?

日本的“暗部”:研修还是奴役?

美国视野中的中日经济崛起

文化风情漫谈

援交·日剧·足球

漫画·动漫·宅男

哪里有贱民部落,哪里便有《山谷》的观众

Always三丁目的夕阳

“历女”的抱负

汉字缘何时“新”

“萝莉控”的非常美与非常罪

1Q84:村上春树的超现实世界

软实力是怎样炼成的

斜阳笼罩的日本大报

出版视野中的“日本热”第三波

漫谈日本的新闻出版业——在上海季风书园的演讲

超越异域想象

想象的异邦,飘忽的照准

神圣的“牺牲”逻辑背后

都是“参谋”惹的祸?——兼谈历史研究的视角问题

中日东亚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沟口雄三:汉学“手艺人”、越界者

“零增长”、“小日本主义”与“下流社会”(代后记)

试读章节

就性格而言,吉田身上有明显的自由主义标识:即使在整个列岛都被战败击垮的时期,吉田的生活也依然未脱和式礼服、雪茄、手杖、高级坐骑的模式,这既是与生俱来的贵族趣味,也是其生命某种庄严的“形式感”。有个细节颇为形象地诠释了这个骨子里的自由主义者,其对自由主义的信仰彻底到了何种程度:1952年,在东京的一次讲演会上,有个摄影记者没完没了地揿快门,讲台上的吉田被频闪的镁光灯弄得不胜其烦,终于忍不住端起水杯泼向记者,发怒道:“能不能懂点做人的尊严?!”观众席上响起一片掌声。

另一方面,他又具有超常的审时度势、见风使舵的能力,其精明、机敏的现实主义,甚至到了堪以“实用主义”来形容的地步。但恰恰因了以吉田为代表的战败初期日本政治掌舵者的这种准确判断风向、权衡利弊得失、在动荡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折冲尊俎、精确游走的能力,才使处于东西冷战夹缝中的日本,绝处逢生,占尽先机,不仅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战后复兴,而且一路坐成了经济大国和东亚第一个民主国家。

兴许有贵族血统的缘故,吉田是天皇制度的积极拥护者,对天皇自称“臣茂”。但对共产主义,却像对军国主义一样痛恨,不惜借助占领军之手无情镇压,绝不手软。1949年6月,日本国铁举行罢工,抗议解雇。美军下令禁止罢工。吉田内阁向工人发布充满威胁意味的《警告书》,国铁当局趁机公布了首批被解雇的三万多名工人名单。此时,国铁总裁下山定则突然失踪,随后在常盘线五反野附近发现了其尸体。这等于给了吉田一个镇压共产党的口实。他亲自召见六大日报的社长,要求各报协助政府打击日共势力。于是各报纷纷报道了日共和工会谋害下山的消息。不久,东京三鹰车站一辆无人驾驶的电车冲出车库,造成4人死亡、12人重伤的事故。各大报纸立即报道,一致断定为日共破坏所致。次日,9名日共干部被捕。国铁当局以政府为后盾,强行解雇约十万名工人,工潮以失败告终。从此,工运、社运走入低谷。

1946年,吉田上台伊始的第一要务,就是负责牵头“制定”新宪法。但众所周知,被称为“和平宪法”的日本现行宪法实际上是占领军当局强加的结果:吉田被告知“如不接受新宪法,将无法保障天皇的安全”,内阁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便屈辱地接受了这部“连文法都是英文”的宪法,并向全体国民颁布。

吉田最得意的手笔是《旧金山媾和条约》和《日美安保条约》的签署,这两个条约无不凝聚着资深外交官出身的吉田的心血。日本从国际法上终结二战、恢复独立的同时,关于“单独媾和”,还是“全面媾和”,及是否应该置身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问题,国内舆论一分为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吉田站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立场,力主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单独媾和”,指责主张与包括苏、中在内的所有国家“全面媾和”的左翼思想领袖、东京大学校长南原繁为“曲学阿世”,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这场大辩论几乎使主流社会所有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卷入,成为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分水岭。在辩论正如火如荼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本来在论战中就处于弱势的“全面媾和”派完全丧失了战略可能性,就此偃旗息鼓。

P6-7

后记

近年来,一个几乎已被遗忘的名字在日本媒体上悄然升温:下村治;尘封多年的著作开始再版,其理论被重置于传媒、学界和政策研究的视野下。

下村治(Osamu Shimomura),已故经济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池田勇人内阁打出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的幕后操盘者,作为构筑高度增长理论并使之体系化的 “总设计师”,曾经是战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经济学家。但如此乐观高调的“高增长论”的“教父”,却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际提出了“零增长论”,令世人大跌眼镜。下村的结论很简单:石油价格既然已膨胀四倍,那么“浸泡在石油中的日本经济”将不得不进入“零增长”。从“所得倍增”到“零增长”,主流经济学家缘何走极端?尚在高增长的惯性中乐不知返的上班族甚至质疑学者的学术人格。事实上,即使增长势头已成强弩之末,但日本经济的增长毕竟维持到经济泡沫崩溃前的1989年。历史仿佛雄辩地反证了“零增长论”的不靠谱,对其始作俑者的负面评价至今都未完全消除,下村治其人也随着昭和时代的终结而作古(1989年1月,改元“平成”;同年6月,下村去世),但对其“零增长”学说则至死不悔。

下村果真错了吗?未必。其实,无论高增长,还是零增长,无非都是基于“下村版”增长理论的逻辑结论而已。早在石油危机之前,下村便主张高增长已然结束,日本经济发展将逐渐减速。因为他看到,高度增长是当时日本的劳动人口、对先进国家的赶超效应和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体制等要素有机组合、因缘际会的产物,而前提既丧失,减速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下村来说,“零增长”既是对成熟的日本经济的诊断,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发展的目标。以“零增长”为发展目标,容易被误解为“以不发展为发展”,乍听上去颇刺激,甚至令人怀疑经济学者的学术动机。但下村的“零增长”理论的核心在于,以石油危机为契机,实现根本性的产业调整,把此前积累的社会财富用于繁荣文化学术,提高生活品质,从而“使日本回到江户时代的样态”。对日本近现代史多少有所了解的人会明白,下村绝非主张开历史倒车,而是因为长达近三个世纪的江户时代确乎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中兴的和谐社会、魅力社会。

实际上,石油危机以降日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公共事业和出口产业的拉动。公共事业在刺激景气的同时,也是造成国家巨额财政赤字的祸根。出口依赖型经济,则产生经常性贸易顺差,导致贸易摩擦的加剧、升级。而为了规避贸易摩擦激化的风险,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过分强调扩大内需,结果便引发了80年代末期的经济泡沫。下村在其最后的遗著《日本不坏——坏的是美国》一书中,警告日本经济对美国经济政策的过度应对将导致悲剧性后果,今天回头看来,诚不啻对后来“泡沫经济”的空谷足音般的先知预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