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恩这一课--一位大学校长的回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潘宗光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感恩,是一辈子的学习课;而且,感恩,不应该只是一个心念,更是要落实在人生的过程中,付诸行动──这是潘宗光所领悟的感恩意义所在。

善心相伴,亲友相携,言传身训,禅悟人生——铭感肺腑的自传体回忆录,挚友金庸先生亲笔题序。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先生的人生感言之作——“感恩这一课”!

内容推荐

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恩人。

这本著作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所领受到的感恩分享,亦是一本让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得到人生启发的心灵成长励志读本──内容之中收录:「人生这一课/从政有感/管理学问/生命感悟/人文质素的反思」心灵话语,让我们对社会和人生、对生命和成长、对困难和逆境,有一个借镜学习和内在反思参考。

目录

序 感恩这一课 金庸

自序 一切始于感恩 潘宗光

第一部分 成长篇

 一、最重要是感恩课

 二、管理时间等于管理自己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

 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二部分 从政篇

 一、从政有助拓阔视野

 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三、没有政治乌托邦

 四、从“社会大学”毕业了

第三部分 教育篇

 一、破格请企业家当副校长

 二、改革如穿越隧道

 三、为香港理工大学打响名堂

 四、沟通有助化解矛盾

 五、寻回传统中华文化美德

 六、大学不是象牙塔

 七、内地香港互助双赢

 八、筹款是一门艺术

 九、人际网络打通成功之道

 十、从别人身上检视自我

第四部分 修行篇

 一、佛教有助教益人生

 二、以出世心行入世事

 三、向内心修行了解自己

 四、不执两边取中道

 五、《道德经》的智慧

第五部分 精进篇

 一、频频踏足中国内地

 二、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意义

 三、精进基金的选择

 四、慈悲助人爱心传承

 五、但愿人人找到心灵乐土

试读章节

一、最重要是感恩课

恩赐,成就大半生的我!

在即将卸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的日子里,我回顾人生,一个占据了重要分量的词是:感恩。

我将自己在人生中涉及的领域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教育、政治、宗教,三大领域都是由一些因缘际会的情形而串成。在困难时期,总会出现一些对于我有助缘的人或事,引领我的发展方向,这一切都令我充满感恩,我的人生亦因此充满了正面而积极的情感。

我感恩上苍赐予我一个基本上是顺利且丰富多彩的人生。

近年来,我开始做一些帮助内地贫困学生求学的事情。这大概是我由感恩的心所牵引着的人生旅程必然要走到的一步吧!

战乱,我读不起书!

追溯我的孩童时代,如果不是一些人的接济相帮,我根本就读不起书。

我于1940年出生于香港,家境贫困,犹记得,香港当时正经历日治时期战乱的洗礼,一片萧条。据统计,1945年的香港人口,由1941年的161万跌至60万人,究其因由,除战争死亡外,很多人到内地或外埠谋生,我父亲便是其中一位,他远去菲律宾打工,仅寄回微薄的收入,后来连这一份家用也中断了。我有一位哥哥和一位妹妹,母亲带着我们还要做工,十分艰辛。

当时香港大多数家庭都是如此境况,许多同辈兄弟,小小年纪便出去当学徒,学点技能以糊口,青少年辍学比比皆是。

升初中的时候,日子就要无以为继,母亲曾对我这个小儿子何去何从左右为难,她去庙里卜卦,卦上大致说我是“状元命”,一定要读书才有大好前途。信佛的母亲将卦纸揣回家来,高高兴兴地对我说,再也不打算让我出去做工了,无论如何省吃俭用,都要供我把书读下去。亲戚们行动起来了,七舅父替我交学费。我有个姑姑,她有七个孩子,母亲将我放到她家中寄养,就这样我的温饱得到了保证。

在姑姑家我和七位表弟妹一起,度过了9年的少年时光,即使不在母亲身边,我的生活亦不失温暖。当时祖母也住在姑姑家,因姑姑与姑夫忙于打理公司生意,主要由祖母帮忙看护孩子。祖母担心我寄人篱下产生自卑感,对我特别怜爱关怀。

学费,我缴不起!

我对养育我的亲人特别感恩。我也要提及两位老师长辈,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可能成就学业。他们就是我就读的圣保罗男女中学初二年级班主任岑淑庄老师及罗怡基校长。

那时候,香港奉行精英制,没有免费教育,学校要向学生征收学费及堂费,学费是学校按规定向政府缴纳的收益,堂费计入学校账目,学费比堂费高出许多。我读圣保罗小学时,考试经常“包尾”,升入圣保罗男女中学,仍然得过且过,大抵是家庭负担沉重,总是觉得眼前一片灰蒙蒙的,什么希望也看不到。

班主任岑淑庄老师一向很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尽力给予帮助。有一天,岑老师叫我进她的办公室,问起我的家庭情况。

她和蔼地说:“你要好好学习,我可以向学校申请减免你一半学费。”

我回去后劲头十足,捧起课本发誓:一定不可以辜负岑老师的期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期末考试,然后终于发榜了。我的分数引起了同学的哗然——我是全班第六,真的只须缴交一半学费。

岑老师再次鼓励我说:“如果你升班后再考好一些,我可以向校长推荐,减免你全部学费。”我被注入了新的动力,到了初三学期末的考试,拿了第三名。真的不用交学费!

到了高中一年级,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又来了,罗怡基校长派人将我叫去,指出如果我能够再接再厉,连堂费也可以豁免。结果,我以第二名的成绩,不用交一分钱而坐在课堂上。

P2-4

序言

感恩这一课

人生在世,受到别人的恩惠很多。如果不是父母的养育大恩,我们怎能生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成长成人?第一是要感谢父母的大恩。

其次是感谢师长教育的大恩。我们有许多人没有机会受到正规教育,但我们从小自亲友身上、社会的朋友们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我们从一无所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有的技能,都是别人教的,也是我们从别人身上学的。这些人的教诲,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们都要感激,感谢他们的好意美德。

我们如果能有机会受到大学教育,大学中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感恩”这一课,大学中没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在我们心底,却必定列为必修课,这不但是大学的必修课,而且是人生的必修课。金庸自己,曾深深受到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诲。

金庸并没有进理工大学念书,但潘宗光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在理工大学当了十八年校长。理工大学授给我“荣誉法学博士”的荣衔。我曾研究法律学,但没有博士荣衔。理工大学授给我这头衔,督促我更加用功的研究法学,不可辜负了这头衔。理工大学以“理以致用”的理想教育学生,我也受到这四个字的感召,觉得学问得来是要用之于社会,不可自觉有了学问,就孤芳自赏。凡是遇到社会上有重大的法学争议,必须参与,以自己所知,努力使得社会人士得到公道,使整个社会依公义而行。

潘宗光先生后来专心潜学佛学,我也对此大感兴味。我们互相勉励,互相劝告修学。佛学博大精深,初学者不易入门,我们结合香港的同道,在这困难的道路上共同前进。空道、中道是十分困难的哲学思想,但我们有了众多的同志,就能得到进步。佛指点我们的大道,这是必须感恩的源头。同时我们有许多同道,大家共同前进,这也是必须感恩的一端。

金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