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随同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温前往中东地区,在当地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于是,阿加莎决定利用闲暇时间,把自己看到的风土人情和趣事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录下了来。“侦探女王”讲述她别样的考研生活,带你重温《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死亡约会》中似曾相识的场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随同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温前往中东地区,在当地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于是,阿加莎决定利用闲暇时间,把自己看到的风土人情和趣事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录下了来。“侦探女王”讲述她别样的考研生活,带你重温《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死亡约会》中似曾相识的场景。 内容推荐 上世纪三十年代,阿加莎·克里斯蒂以考古学家妻子的身份参与到马克斯·马洛温的考古事业中。她欣然随同丈夫前往中东地区,在那里展开了一系列的挖掘工作。闲暇之余,作家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录下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书不是冗长枯燥的考古笔记,“而是一份爱的劳作”,串联其中的是令人捧腹的生活插曲,是鲜活的人物形象,是逝去的美好时光…… 目录 墟丘上的对话 导言 序 一 准备去叙利亚 二 勘测之旅 三 哈布尔和贾格杰盖 四 查加巴扎的第一季 五 季末 六 旅程结束 七 查加巴扎的生活 八 查加巴扎和布拉克 九 马克来了 十 去拉卡 十一 告别布拉克 十二 艾因阿鲁斯 后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还有几周,我们就要动身去叙利亚了! 在秋冬季节买夏天用的东西是件难事。你原本乐观地以为,去年夏天的衣服还“管用”,但事到临头,却不“管用”了。首先,它们看上去“有破损、划痕和污渍”(这些令人沮丧的字眼总是出现在家具搬场工的单子上)并且“起皱、褪色、式样古怪”;另外,哎,这一点不得不说啊,穿上它们,哪儿都觉得紧绷绷的。 所以,只能去商店买衣服。 “夫人,这时候一般没人买那种衣服的!倒是有些漂亮的套装,深色款有特大号的。” 哦,讨厌的特大号!穿特大号真丢脸!被人一眼就看出穿特大号更丢脸! (尽管有些日子,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如果我裹在带毛领子的瘦长大衣里,女售货员会兴高采烈地说:“夫人的体型只能说是比较丰满。”) 我看着那些小套装,上面出乎意料地带着一点点毛皮,下身是百褶裙。我沮丧地解释说,我需要的是一件耐洗的丝绸或棉布衣服。 “夫人可以去海滩区看看。” 于是夫人去了海滩区,但不抱有任何奢望。海滩依然被浪漫的诗意幻想包裹着,有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伊甸园。只有少女才去海滩,身材苗条的少女,身穿挺括的亚麻布裤子,下面是大大的裤脚,上向紧裹娇臀。只有少女才穿着运动装开心地运动。热裤五花八门,都是为了少女而出现的! 负责海滩区的那个漂亮姑娘缺乏同情心。 “哦,不,夫人,我们没有特大号的。”(太可怕了!特大号和海滩?那还有什么浪漫可言?) 她补充道:“这个肯定不合身,是吧?” 我沮丧地承认:是不合身。 还有希望。还有热带区呢。 热带区里主要是遮阳帽——褐色遮阳帽、白色遮阳帽、特殊设计的遮阳帽。印度双层阔边毡帽样子有点轻佻,所以略微靠边放。这些粉色、蓝色、黄色的帽子仿佛奇异的热带花朵,蓬勃绽放。还有一匹大木马和各种各样的骑马裤。 不过,是的,也还有其他东西。这里有适合“帝国创建者”妻子穿戴的山东绸服装!上衣和裙子的裁剪很简单,一点儿乱七八糟的花花哨哨都没有,膀阔腰圆的和瘦骨嶙峋的都能往里塞。我捧着一堆各种样式和尺寸的衣服钻进一间试衣问。几分钟后,我俨然成了体面的太太。 虽然心存疑虑,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毕竟,这一身很凉快,很实用,我也能穿得上。 我转移注意力,想选一款合适的帽子,但眼下根本找不着,我得去定做一个。听起来容易,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 我需要的,想拥有的,也几乎得不到的,是那种大小合适的毡帽,刚好能卡在头上。大约二十年前,人们总会戴着它出门遛狗或者打高尔夫球。现在呢,只有那种用带子系在脑袋上的帽子,遮住一只眼睛、一只耳朵,盖在后颈上。这是当下的流行趋势,要不就是双层毡帽,直径有一码宽。 我解释说,我要的帽顶得像双层毡帽那样,但帽沿只要它的四分之一宽。 “可宽帽沿是用来遮挡阳光的,夫人。” “是啊,但我要去的地方几乎每天狂风大作,宽沿帽一分钟都没法在我头上待着。” “我们可以为夫人缝一根松紧带。” “我要的帽子,帽沿不能超过刚才戴的那个。” “当然了,夫人,还有一个漂亮的浅帽顶。” “浅帽顶不行!帽子得扣牢才行!” 成功啦!我挑选了颜色。这些新兴的暗色系有着好玩的叫法:土褐、铁锈红、泥浆褐、路面灰、尘土灰,等等。 还买了些小东西。我本能地意识到,日后这些小东西不是派不上用场,就是给我惹麻烦。比如说,一个带拉链的旅行包。如今的生活被冷冰冰的拉链统治着,变得很复杂。衣服用拉链,裙子用拉链,滑雪服上到处是拉链。小礼服上完美地装着不必要的拉链,就是为了好玩。 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什么比一根想要加害于你的拉链更加致命的吗?这玩意儿比任何普通的纽扣、夹扣、摁扣、带扣或钩眼扣都能让你陷入可怕的困境。 拉链刚兴起的时候,我母亲对这种有趣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她有两件定制的胸衣,拉链丌在前面。结果很不幸!尢足拉上拉链的时候大费周折,后来拉链索性顽强地拒绝被拉开!脱下胸衣简直变成了一场外科手术!母亲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才受得了这种折腾。有那么一刻,大家觉得,她似乎一辈子都要生活在这样的文胸里了——穿铁胸衣的现代女人! 因此,我对拉链总是心存戒备。可是似乎所有的旅行包都带拉链。 “老式的扣法都快淘汰了,夫人。”售货员说,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我。 “您看,这个多简单啊。”他边说边演示。 简单是简单。可我马上想到,包里还没装东西呢。 “哎,”我叹了口气说,“人得与时俱进啊。” 我满心疑虑地买下了包。 现在,我骄傲地拥有了一个拉链旅行包,一套“帝国创建者”妻子穿的套裙,还有一顶可能会让我很满意的帽子。 还有很多事要做。 我转到文具部,买了几支钢笔和尖头自来水笔。我的经验是,一支钢笔虽然在英国表现良好,但只要把它放到沙漠中,它就意识到自己有罢工的自由,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不是放纵地往我的皮肤、衣服、笔记本和手边任何东西上喷墨水,就是羞答答地拒绝做任何事,仅仅毫无痕迹地划过纸面。我还买了两支铅笔。幸好,铅笔从不喜怒无常。但假如建筑师的铅笔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我手里还有备用的。毕竟,要是借不到铅笔,建筑师还能做什么呢? 接下来买了四块腕表。沙漠对待腕表一点也不仁慈。只消在那儿几个礼拜,表就会坚定地罢工。它会说,时间只是一种思维模式。然后,它不是一天停上八九次,每次二十分钟,就是疯狂地冲在时间前头。有时候,它又在二者间羞赧地左摇右摆。最终是完全停下。这时你就会转向二号腕表,如此下去。另外,我又买了两块四先令六便士的廉价表,以备丈夫突然对我说:“借我一块表给工头用用,行吗?” 我们的阿拉伯工头们虽然能干,但对任何一款计时器都笨手笨脚。要问个时间,可真是让人家费脑子。你会看到他们执著地倒拿着一块大圆表,极度专注地盯在表面上,然后报出错误的时间!给这些宝贝上发条的时候,他们力大无穷,总是拧得太过,没几个发条能承受那样的力气! 如此一来,一季结束的时候,探险队所有人的表都一个接一个地报销了。我的廉价表就是用来延迟那倒霉的一天到来的。 P1-5 序言 有些书,人们阅读时会始终带着会心的微笑。书中的形象跃然纸上,那文字仿佛能让你触到、听到。《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人读来兴味盎然。 1930年,一次幸运的眷顾让年轻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温和当时已是知名作家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走到了一起。那时她正在访问巴格达,遇到了莱昂纳多和凯瑟琳·伍利夫妇。他们邀请她去乌尔小住,在那里,他们的发掘工作已进行了好几季。他们的助手马克斯奉命护送阿加莎回家,顺便沿途观赏风景。随后,两人传出佳音,要在年底完婚,开始他们长久的,充满非凡创造力的结合。 阿加莎并不把自己的名气看成替丈夫分担工作的障碍。从一开始,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马克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每一项发掘工作中,像一个考古学家那样,忍受种种不适,从灾难中发掘乐趣。她的熟人对境外考古一无所知,自然向她问起那里奇异的生活。于是,她决定写一本轻松的随笔来回答他们的Il口]题。 阿加莎自战前开始动笔,尽管战时四年中断了写作,但无论内容还是内涵,这本书都属于三十年代。作为一个生活安逸,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女性,她认为人类生存的悲哀并不比喜剧和愉悦更有意义。在当时的中东,考古学家并不需要太过操心艰深的科学和复杂的技术。当时去考古,只需要在维多利亚车站登上一趟普尔曼式客车——“一辆庞大的火车,喷着气,急匆匆地往前赶,友好而亲切,巨大的车头噗噗地将一团团蒸汽喷上天”——和亲人们挥手遭别,任加来转米尔力快车至伊斯坦布尔,最后抵达叙利亚。在那儿,法国驻军保证了良好的秩序和食物,慷慨地准许他们动工挖掘。不仅如此,在当时,阿加莎还可以随心所欲地调侃在挖掘队里干活的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还有崇拜魔鬼的亚齐德人,就像调侃牛津大学的学者,她的丈夫和她自己。 作家称自己的书为“一杯淡啤酒……写的全是日常琐事”,以及“信手拈来的随笔”。实际上,各种情节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将五段特色各异的挖掘季编成了一块天衣无缝的织物。一切开始于1934年下半年,他们在叙利亚北部的哈布尔河两岸勘测古代遗址,目的是选出最有潜力的发掘地点。 马克斯在勘测的五十个墟丘中明智地选择了查加巴扎和布拉克墟丘。接下来的四季,这两处的挖掘大大丰富了我们关于早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知识。阿加莎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尽力避免去详述考古学上的专业问题,从而保证了作品的轻松与连贯。 当时当地,文明尚未开化,在充满文化碰撞的背景下,“日常琐事”也显得别开生面,足以抓住读者的心:人和机器不断出错,还有老鼠、蝙蝠、蜘蛛、跳蚤和热带腹泻病菌携带者。诙谐的故事一段一段地讲下去,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接一个跳出来。如果说,作为侦探小说作家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以往的写作中略去了对人的描写,那么在这本书里,她只用寥寥几笔,就让人物活灵活现。 作家在考古队中担当了重任,而她却谦虚地一笔带过。她只提到自己在没有暗房的条件下冲洗照片,为文物贴标签。其实,她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后束有一次,我有幸在靠近摩苏尔的尼姆鲁德与他们夫妇俩共度了一周。我吃惊地发现,除了管理居家事务和准备可口的食物之外,她还做了许多事。挖掘季的初期,她会躲进自己的小屋写作,随着挖掘工作越来越繁杂,她就将自己的事业置之一边,完全投身于文物之中。她总是早早起身,和马克斯一起四处巡视,然后将文物分类、贴标签,擦拭来自撒缦以色堡的象牙制品。我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幅画面:她提着掸灰的刷子,歪着脑袋,望着自己手工劳动的成果,露出自嘲的微笑。 这些回忆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虽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考古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她的内心并不完全与它亲近。她品味着在偏僻的国度里考古的体验,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充分利用。她拥有丰富的考古知识,却始终置身事外,做一个愉快的旁观者。 在书中,处处能看出,阿加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荒野中和它的人民身上找到了无穷的快乐。比如有一次,她和马克斯坐在一座小火山口的花丛中野餐。“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一阵幸福感涌上心头,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热爱这个国度,在这里的生活是多么的满足……”因此,四年战乱之后,在本书简短的后记中,她回顾了在哈布尔的美好记忆,并写道:“完成这本简略的记录,并不是一项苦差,而是一份爱的劳作”。这显然是她的真心话。无论书中提到的琐事多么繁杂和荒唐,它们都显得熠熠生辉。正因为如此——如我在开头所说——这本书才会让人读来兴味盎然。 雅克塔·霍克斯 后记 这部信手拈来的随笔从战前开始动笔,写作的原因前面我已经交代了。 随后,它被搁置一边。而现在,经历了四年的战争,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想念在叙利亚度过的日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从前的笔记和草草记下的日记,想要完成已经开头却被搁置的工作。对我来说,回忆那些日子和那一方土地是幸福的。此时此刻,小山坡上的金盏花开得正浓,白胡子老人赶着毛驴慢悠悠地走着,或许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一场战争。“我们这里没受什么影响……” 在伦敦度过了四年的战乱时期,我知道那样的生活是幸福的,如果能再过一过那样的日子,该是多么美妙和舒心啊……完成这本简略的记录,并不是一项苦差,而是一份爱的劳作。不是逃进往昔,而是用不仅过去存在,而且现在依然存在的不朽的东西来冲淡今日的辛苦和悲伤! 我深深地爱着那片肥沃的、和善的国土和它淳朴的人民,他们知道怎样欢笑,怎样享受生活;他们闲适而快乐,高贵,礼貌,幽默,不畏死亡。 如果真主允许,我会重回那里,而我所珍爱的东西,在那片土地上还没有消失…… 一九四四年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