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科学》丛书,紧紧把握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围绕着“奇”与“趣”组织材料,以大量翔实的科学题材和人文史料,编织了多姿多彩的科学世界,涵盖了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
黄元森主编的《我们将成为电子人吗》为该丛书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将成为电子人吗/爱问科学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黄元森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爱问科学》丛书,紧紧把握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围绕着“奇”与“趣”组织材料,以大量翔实的科学题材和人文史料,编织了多姿多彩的科学世界,涵盖了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 黄元森主编的《我们将成为电子人吗》为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浩瀚精深的科技之谜,带给我们无限的好奇与想象——什么时间(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发生了什么事情(what),为何会这样(why),又是如何进行的(how),是谁(who)发现了它们……在“爱问”中学科学,在“爱问”中探索世界,《爱问科学》让科学在您面前焕发出另样的光彩!丰富的史料图片、多元的信息链接,6个W将带给您一套全方位、多学科交叉、发散扩展性精彩科普丛书。 《我们将成为电子人吗》为该丛书之一。 《我们将成为电子人吗》由黄元森主编。 目录 聚焦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在变暖还是变冷 极端气候为什么越来越频发 气候能人工控制吗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对付全球变暖的奇思妙想 马尔代夫为什么要花钱买国土 “捉拿”二氧化碳 沙尘暴的功与过 低碳: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新能源的曙光 关灯一小时的意义 与白炽灯说声“再见” 自行车为什么长盛不衰 混合动力汽车成了“香饽饽” 用太阳能驱动世界 能造出一个太阳吗 绿色光源—LED 在争议声中前进的生物质能 核电奏响“迎春曲” 聪明的电网 可燃冰:还不知怎么吃的“蛋糕” 解读健康与生命的密码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制造”一个无癌宝宝 基因治疗离我们有多远 干细胞研究为什么受关注 基因身份证成为“生命护身符” 人类为何总要寻求刺激 超级病菌“超”在哪里 动物能给人治病、诊病吗 有机蔬菜的真相 食品添加剂的功与过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打响环境保卫战 热岛与绿岛 湿地:“地球之肾” 触目惊心的物种灭绝 塑料的是是非非 铅中毒是怎么一回事 矿井下的“第一杀手” 水会比油贵吗 举世瞩目的零碳屋 太湖蓝藻的警示 城市垃圾的出路 是谁改变了世界 现代社会的宠儿—硅 并不稀少的稀土 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会飞的汽车 魅力四射的高速列车 飞艇为何东山再起 扬帆天际游 无人机之战已经打响 空天飞机意欲何为 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站的奥秘 电子警察不好蒙 液晶服装变色之谜 激光能干点啥 “人面钥匙” 拆弹部队 什么是微波武器 智能义肢:仿生的梦幻 纳米和纳米技术 世间万象之谜 谁持彩练当空舞 小鸟成了飞机的“大敌” 动物的“超能力” 指纹里的秘密 简单而又复杂的光合作用 彗星携带有宇宙生命吗 小行星会“偷袭”地球吗 宇宙中的隐者—暗物质 用回声感知世界 我们将成为“电子人”吗 试读章节 天有不测风云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有一名女记者向组委会提问:如果在开幕式时下雨了,会有什么保障措施吗?台下一片哄笑。原因是多哈地处沙漠,降雨记录是每年平均不到7次。但当在开幕式上众多记者怀抱笔记本电脑无处躲雨时,他们最感慨的就是“天有不测风云”。 拦云截雨奏响奥运“序曲” 2008年8月8日,大团降雨云系从西北和西南方向开始影响北京郊区,并向“鸟巢”进发。 16时左右,门头沟和海淀地区云团越积越重,并形成降雨。18时,降雨云团运动到房山地区。各人工消(减)雨流动点相继开始作业,9个作业点的气象火箭全部打光,终于保证了“鸟巢”滴雨未下。 8月正是北京多雷雨的季节,通过对朝阳气象站8月8日前后近30年的历史降水情况统计分析,奥运会开幕式时降水概率大约是50%。 为了保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顺利进行,早在2002年北京气象部门就开展了针对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人工消(减)雨试验研究。北京香山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曾在10分钟内发射了400发37毫米口径的碘化银炮弹,成功消除了将在北京城区出现的一场强冰雹。 人工消(减)雨在某种程度上和人工降雨非常相像,在距上风方向大约50千米的地方,施行跟人工降雨同样的方法,用高射炮、小火箭等向积雨云层中打进碘化银,增加它的凝结核,等云飘到北京上空的时候,已经下不了雨了。 用高科技手段来控制天气,还有这样一些措施: 在大雾弥漫时,可采用“液氮消冷雾技术”,将雾中水滴迅速结为冰晶,冰晶又迅速凝化周围的雾滴,长成小雪花降落,达到人工消雾的效果。 出现高温干旱,可利用飞机、气球、发生器、高炮和火箭五种工具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出现天欲降冰雹的迹象时,可用高炮发射大量碘化银等催化剂,使之在云中形成大量的凝结核,将冰雹变成“小盐粒”。 “蓝天白云”的故事 200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阅兵前两天,北京迷雾重重,30日夜里更下起了小雨,直到1日凌晨,依然是大雾弥漫,人们都十分担心阅兵当日的天气。可是到1日早上7点,太阳奇迹般地从云雾中钻了出来,接着便是一个“蓝天白云”的晴好天气。 据气象局人员透露,是高科技创造了这一奇迹。为了拦截门头沟等地的降雨云团,工作人员使用了432枚火箭;北京周边省市也曾发射“消云弹”配合。 人工干预气候并非可以随心所欲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曾通过飞机投放化学物质想要控制飓风,但是失败了。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最终超过3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大规模战争的耗资总额。 尽管目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天气进行人工干预,但是要想随心所欲地改变天气,使其完全向有利于人类要求的方向发展,仍然只是梦想。而人工影响天气的试验和实施是否会恶化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目前仍无法得出结论。P012-013 序言 问是叩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爱问科学》丛书序 人们从襁褓来到世间,就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眼前展现出神奇,心中充满着浮想,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科学的奥秘无穷无尽,问号一直伴随着你成长。从浩瀚的宇宙到微细的粒子,从庞然大物到细胞基因……人类在破解科学奥秘中生存发展,社会在科学创新中前进,科学承载着人类的梦想通向美好的未来。 问是通往科学世界的第一步,问是叩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由国内诸多知名科普作家与出版专家联袂打造的《爱问科学》丛书,紧紧把握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围绕着“奇”与“趣”组织材料,以大量翔实的科学题材和人文史料,编织了多姿多彩的科学世界,涵盖了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 这套书没有采用一问一答的惯用写法,而是把各种问题融会在精彩生动的知识网络里,“故事里有科学,科学里有故事”,许多科学问题的“谜底”或藏在这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或散落在一个个精心选择的链接或互动环节中,令人感到亲切自然,读起来妙趣横生。读者可以采用“何时?何地?何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多种提问方式对科学进行追索,把着眼点放在激发读者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上。书中不仅普及了已有结论的知识,也把那些未知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以此开拓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思路和想象力。这或许也是本套书独具匠心之处。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书。它以许多精彩的图片定格科学世界的精彩瞬间,形成图文相济、相得益彰的效果,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也是科普书所要追求的效果。 《爱问科学》的出版,为科普创意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也为科普传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希望它在走进读者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完善自己,不断以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的形式,满足读者对科普读物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