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奖惩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指能够在对方心理上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任何外在强加措施。奖惩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命题。激励员工、驾驭团队等都离不开奖惩手段,管理中能够让员工感到不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惩罚,能够让员工感到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奖励。奖或惩在员工的心理上甚至在团队中其他人的心理上,都会产生持续的正强化或负强化作用,脱离了对心理把握的奖惩活动很可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激化矛盾。因此,管理中的奖惩无小事。
本书是一本深入介绍奖惩心理规则的指导用书,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原理和奖惩案例,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有效奖征的方法,以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行动,树立管理规则,并引导员工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些心理规则和实践指导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可行,对大部分管理者改善员工管理,提升团队驾驭力,都有非常实际的指导作用。
奖惩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从心理学上来看,只要是能够激发员工负面心理感受的管理行为都是惩罚;反过来,只要是能够引起员工正面感受的管理行为都是奖励。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全面解读有效管理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读者帮助:
管理中的问题:对人员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结果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员工工作心理:心理是影响员工行为的主要力量,本书对员工在各种情况下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心理学的规则:各种奖惩制度和措施要遵循积极强化的心理规则,本书为这些措施和制度提供了科学的规则说明。
奖惩的有效方式: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工具深入浅出地说明了面对具体管理问题时的实践前去。
霍桑实验起源于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哈佛大学工业心理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性资助。当时的梅奥是该委员会的一名研究员。梅奥的游历经验非常丰富,他在欧洲接受过医学训练,在非洲从事过印刷工作,随后他改行当了一名教师。但对他后期具有铺垫性作用的工作,可能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那些饱受战争伤害的人们进行的心理治疗。梅奥在加入哈佛大学工业心理委员会的研究计划后,带领着一组研究人员进驻了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霍桑工厂为其进行生产诊断,工作效率提升力的谜底就此被揭开……
霍桑工厂是隶属于西方电器公司的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虽然它们的企业设施比较先进,医疗和养老金制度也比较完善,但工人们似乎并没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工作效率一直不高。
这种情况似乎是与当时正风靡的古典管理理论相悖的。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一直着重强调工作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密切相关性,并认为工作条件的改善一定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遵循这种主导思想的逻辑,梅奥设计了改变照明强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验。为了验证他的实验设想,梅奥随机挑选了一些工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工作环境的照明强度被明显提高了,而另一组则保持原来的照明强度不变。
按照梅奥的假设,实验结果应该是照明强度提高了的一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保持照明强度不变的一组,生产效率维持原状。然而,真实的实验结果是:提高照明强度的一组明显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没有提高照明强度的那组,生产效率也同样提高了。
这个结果让梅奥和他的研究人员感到惊讶,于是,研究者将照明强度调得比他们以往工作时更低,不料,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因此而降低,相反个别人的劳动生产率还有所提高。
P1-2
怎样奖惩才能激发活力,而不是引发冲突
有效的管理在于寻找恰当的奖惩方法,让奖惩活动的实施更符合
人性、更符合员工深层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从员工内心强化其积极
意愿这一目的。
有很多情况表明我们的管理活动经常面临失败的结局,例如下面这样一些尴尬的情况:奖励加班员工后,主动加班的员工越来越多,但产品开发速度却没见加快;当你试图组织一次郊游以便让大家放松的时候,很多人请假不来;当你以某一位表现优异的员工作为奖励对象时,发现其他员工不是以他为榜样,反而是疏远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你惩罚一名员工时,不仅无法让他遵循规矩行事,反而激起了他的反抗和对立情绪……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制造着困惑,也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对员工的行为感到失望。
但是,正如张瑞敏所言:“兵随将传,无不可用之人。”真正的问题仍然出在我们的管理者身上。
本书是一部管理心理学实用指导工具书,其核心立意是:借助于科学奖惩的心理和行为强化作用,达到激发积极的心态,建立有序的团队工作规则,从而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及工作效能。
管理成效在于人心,
而人心经营要懂得人性
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引导人朝积极有效的方向去努力。从企业管理者的职能来看,一个管理者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一是经营,包括企业战略或者业务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的确定、资源规划等,这些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核心任务,中基层管理者也可能部分涉及这些方面,只不过是范围不同而已。其二是管理——对人的管理,让所有人都围绕在组织的目标下协同努力。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就是这样一句话:“经营是操持企业的事务,而管理的核心则是管人。”既然管理工作是管人,那么管理者就必须懂得人,懂得人心或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要懂得之所以产生积极或消极心理的原因,并掌握引导的方法——这个引导方法在管理实践中就是奖惩,包括精神上的或者物质上的。
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
提升奖惩的积极作用
在心理学上,奖惩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意指能够在对方心理上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任何外在强加措施。管理中能够让员工感到不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惩罚,能够让员工感到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奖励。奖或惩在当事员工自己的心理上甚至在团队中其他人的心理上,都会产生持续的正强化或负强化作用。因此,管理中的奖惩无小事。
在这本书中,我们总结归纳了管理心理学研究中30条有关奖惩强化的重要理论,并深入阐释了不同奖惩活动的实施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后果,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本书重点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有效奖惩的方法,通俗易懂、简单可行。我们的目的在于提醒所有的管理者:奖惩的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因势利导地利用员工个人或团队的心理状态,脱离了对心理把握的奖惩活动很可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