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的角度,沿着历史发展顺序,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的相关理论加以梳理。由此构成本文的主要内容:关于党的阶级基础的基本理论、阶级基础状况新变化的时代环境、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状况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党增强自身阶级基础的对策。
从实践参考的角度,由远及近从外到内地考察实践经验。这就形成了:马恩列斯等革命家实践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实践的历史经验、当代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增强阶级基础实践的经验,最终落脚到当前党增强自身阶级基础的对策启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研究/社会理论前沿书系/学者文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作者 | 张冠军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理论的角度,沿着历史发展顺序,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的相关理论加以梳理。由此构成本文的主要内容:关于党的阶级基础的基本理论、阶级基础状况新变化的时代环境、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状况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党增强自身阶级基础的对策。 从实践参考的角度,由远及近从外到内地考察实践经验。这就形成了:马恩列斯等革命家实践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实践的历史经验、当代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增强阶级基础实践的经验,最终落脚到当前党增强自身阶级基础的对策启示。 内容推荐 政党的阶级基础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党的阶级基础”这一事关党的性质、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理论,自身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认识。 在工人阶级所处的时代环境、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的性质地位和社会作用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人阶级的内涵、外延都有所变化的新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的概念可以作出如下界定: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前多称为无产阶级,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是指所有以工资陛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依靠自身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劳动者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成员主要包括产业工人、农民工、社会管理者、知识分子等一切以工资性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党的阶级基础”指的是政党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阶级及其与这一阶级问在互动中所形成的本质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就是中国工人阶级以及党与工人阶级之间在互动中所形成的本质联系。 目录 导论 第1章 关于党的阶级基础的基本理论 1.1 工人阶级与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 1.1.1 工人阶级的内涵 1.1.2 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内涵 1.2 经典作家关于党的阶级基础的基本观点 1.2.1 工人阶级需要自己的革命政党 1.2.2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 1.3 工人阶级与工人阶级政党本质的一致性 1.3.1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共产党的先进性都始终没有改变 1.3.2 工人阶级作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始终没有改变 第2章 党的阶级基础新变化的时代环境 2.1 二次大战以来全球一体化的冲击 2.1.1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过程国际化 2.1.2 政治民主化使民主需求普及化 2.1.3 社会自治化使利益协调复杂化 2.1.4 信息网络化使社会价值多元化 2.2 国外工人阶级现状及其与政党的关系 2.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现状及其与政党关系 2.2.2 新兴民族国家工人阶级现状及其与政党关系 2.3 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3.1 经济多样化下的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 2.3.2 政治民主化下人民民主的勃兴 2.3.3 市民社会轮廓下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3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新变化 3.1 工人阶级状况的新变化 3.1.1 工人阶级队伍状况的新变化 3.1.2 新时期工人阶级生活、劳动状况的新变化 3.1.3 新时期工人阶级思想观念的变化 3.2 工人阶级与党的关系的新变化 3.2.1 部分职工群众对党的认同感有所降低 3.2.2 职工群众对党提出新要求 3.2.3 党对工人阶级提出新要求 3.2.4 党协调工人阶级内外关系的难度增大 第4章 新时期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基本思路 4.1 国外政党巩固自身社会基础的主要经验 4.1.1 根据时代变化,以新社会发展理念统合自身社会基础 4.1.2 适应社会结构变化,调整自身政策,向中间阶层靠拢 4.1.3 以阶级和谐、社会长远利益为号召,协调阶级阶层关系 4.1.4 入党条件更加宽松、更加重视党内民主建设 4.2 中国共产党强固阶级基础的历史经验 4.2.1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4.2.2 切实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4.2.3 加强工人阶级组织化建设 4.2.4 正确处理党与工会的关系 4.2.5 把党的阶级基础同思想基础统一起来 4.3 新时期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主要思路 4.3.1 确立社会发展理念,指明前进方向,有效维护本阶级利益 4.3.2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构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 4.3.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进职工群众对党的认同 4.3.4 加强党内民主等制度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4.3.5 立足本阶级,维护各阶层利益,构筑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 4.3.6 顺应社会结构变化,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相统 第5章 关于党的阶级基础的若干问题 5.1 党的工人阶级基础不容动摇 5.1.1 评“工人阶级消失论” 5.1.2 评“全民党论” 5.1.3 评“知识分子党论” 5.2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执政基础 5.2.1 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内涵 5.2.2 党的阶级基础与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关系 5.3 党在引导工人阶级解放中完成历史使命 5.3.1 工人阶级的解放 5.3.2 工人阶级解放与工人阶级政党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