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汽车传奇的最初岁月与这些政治、经济事件的最后几十年相互重叠。19世纪后半叶,当三个波西米亚人打算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由彼得·科日塞克、扬·克拉利克编著的《展翅之箭(从L&K到斯柯达)》真实还原了斯柯达汽车的传奇岁月,以及当时的特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介绍了斯柯达从创建到辉煌的百年历史,向读者展现了这个著名汽车品牌的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展翅之箭(从L & K到斯柯达)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捷克)彼得·科日塞克//扬·克拉利克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斯柯达汽车传奇的最初岁月与这些政治、经济事件的最后几十年相互重叠。19世纪后半叶,当三个波西米亚人打算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由彼得·科日塞克、扬·克拉利克编著的《展翅之箭(从L&K到斯柯达)》真实还原了斯柯达汽车的传奇岁月,以及当时的特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介绍了斯柯达从创建到辉煌的百年历史,向读者展现了这个著名汽车品牌的魅力。 内容推荐 《展翅之箭(从L&K到斯柯达)》是彼得·科日塞克、扬·克拉利克编著。 斯柯达是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汽车品牌之一,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之前的波西米亚。那时的世界格局与现在大相径庭。《展翅之箭(从L & K到斯柯达)》真实还原了斯柯达汽车的传奇岁月,以及当时的特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介绍了斯柯达从创建到辉煌的百年历史,向读者展现了这个著名汽车品牌的魅力。 目录 第一章 从姆拉达-博莱斯拉夫起步 第二章 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 第三章 制造业帝国 第四章 二战岁月 第五章 追寻未来 第六章 崭新的时代 斯柯达的中国路 上海大众汽车斯柯达品牌大事记 试读章节 没什么比得上一个好位置 在做了充足的准备后,1895年9月30日,这两位合伙人向姆拉达一博莱斯拉夫市镇议会递交了一份申请,希望获准在斯达科斯卡大街(Stakorskfi Street)上建一家机械工厂。当议会以这个地方缺乏排污系统的理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后,他们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位于该市边缘的班纳斯卡大街(Benatska Street)第49号找到了合适的建厂场所。他们还能奢望什么呢?这里只要一个月20盾的租金。 他们把一楼改建成机械车间,把院子作为仓库。1895年12月初,两名工人、一名学徒,当然,还有两位工厂主,一起在120平方米的土地上正式开工。1896年伊始,他们又雇了6名工人,这使得他们日后建立一个动力车间有了可能。在历经因焦虑一笔大支出而导致的数个不眠之夜后,两位合伙人决定购买一台2马力的蒸汽机,来驱动钻机、车床和磨床。 尽管也做旧自行车的修理和改装,但从一开始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新自行车。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产品起好了名字:斯拉维亚(Slavia)。接着,他们点燃炉火,开始了企业的冒险之旅。 新公司是劳林唯一的收入来源。克莱门特把书店交给了他的妻子打理。显然,她很有商业头脑,并且由于他们一直没要孩子,所以她能全心投人工作。她不仅经营书籍、唱片和其他工艺品,而且,她还负责销售产自“姆拉达一博莱斯拉夫L&K工厂”的自行车。 自行车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机械,它由许多零部件组成,需要精确的组装流程。不用说,方圆数千米内是没有这些零部件卖的,这意味着L&K公司不得不从国外供应商购买几乎所有的组件。所以,事实上他们的工厂不过是组装自行车的地方。 工厂就这样装备起来了,他们购进零部件,制定车价,印刷产品目录。只有一个细节被他们忽略了——顾客。 顾客并没有蜂拥而至。上了年纪的人出于保守而止步观望,年轻点儿的人缺钱。当时的姆拉达一博莱斯拉夫是个地方小镇,在这里,除了经营小商铺之外,人们的工作机会只能在纺织厂、小炼糖厂、酿酒厂或磨坊找到。没人能靠这样的工作发财致富。 如果这两位企业家想求得生存,那么就必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形势十分微妙的情况下。在那些没有足够的资金给工人发工资的日子里,克莱门特会向朋友借钱应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把几辆自行车带到了一家当铺,在那里,他至少把制造自行车的木料钱换了回来。就这样,这家“姆拉达一博莱斯拉夫第一典当行”成了该公司第一个代理经销商。 顾客会先到公司为他们中意的车付一笔定金,然后克莱门特会交给他们由典当行出具的票单,接着,客人自己去典当行将他们的自行车“解抵押”。当然,有些客户为此失去了购买的兴趣。想想看,用辛苦挣来的钱去当铺买一辆自行车,多么不可思议! 也许这是促使克莱门特采取另一种商业行动的动因,即所谓的分期付款购买。1896年10月1日起,任何按月付款的客户都能够在1897年的2月或5月获得他们自己选购的自行车,提货时间由车型和付款比例决定,但付款总额不变。任何人都可以在付款过程中反悔,不用缴纳罚金即可获得全额退款。 克莱门特撰写并出版于1896年的《致骑行者及想成为骑行者之人的手册》也发挥了其效用。如果我们不考虑各式各样的期刊和年鉴,那么克莱门特的这本手册就是捷克第一本关于自行车骑行的书籍,虽然它的内容简洁,书也很薄。 这书起作用了么?也许有那么一点儿吧。重要的是别懈怠。针对饱含爱国热情的捷克人,该公司打出了一句如雷贯耳的宣传语:“那些如今仍在花钱向国外购买本可以在国内购买到商品的人,是在犯罪,是在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相反,他们当然应该把钱交给提供斯拉维亚的L&K公司。“(斯拉维亚)是我们捷克自行车工厂最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其品质能与国外最知名自行车公司的产品相抗衡。这绝不是广告的虚张声势,因为它真正具有顶尖的品质”。 当然,除了客户,劳林和克莱门特还有其他需要操心的事。他俩都是捷克自行车俱乐部伊泽拉河湾分会的活跃分子——毕竟,哪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能找到自行车买家呢?但劳林有自己的难处:他不善社交,无论是体育圈、商界还是别的圈子。他的确加入了俱乐部,但当会员们在1897年选举他为主席时,他拒绝了——这无疑让克莱门特很不高兴。 在外,克莱门特竭尽所能的招揽生意;在内,劳林也同样努力地工作着。 这两位合伙人把全部的收益再次投入了公司,尽管时常遭遇资金困难,大多数时候克莱门特只能在发薪日凑到支付工人部分工资的钱。对克莱门特来说,骑车在镇上兜着圈子向顾客“讨债”,也是项不错的体育锻炼。 1896年12月,公司正式注册。种种迹象表明,它已为扩大生产做好了准备。这一年L&K公司有12名员工,一年后增加到21名。原来的工厂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在1897年4月,L&K公司迁往位于乌德库(U Vodku)的新镇大街(New Town)23~24号的新址;当年7月,地区委员签发了同意他们在此处生产自行车的许可证。 劳林和克莱门特设定了高目标,但资金缺乏以及没能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将他们打回了现实。在向捷克的银行贷款失败后,他们决定去德国的国家银行(Landerbank)碰碰运气。当时的德国有几十家自行车生产商、几百家俱乐部、数以万计的骑车人。换句话说,这种情形,即便是最乐观的捷克人,也只能在梦里想想。德国的银行彻底审查了一遍L&K公司的生产计划,并最终批准了他们的贷款,条件是银行派一位代表进驻他们公司,监管存货和销售。劳林和克莱门特同意了。现在他们有了所需的资本,并把它用在了他们认为最值得投资的地方:土地,以及克莱门特的旅行支出。 P9-11 序言 斯柯达是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汽车品牌之一,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之前的波西米亚。那时的世界格局与现在大相径庭。对于现代人来说,当时的特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或许是陌生的。 为了准确还原本书所描述的斯人、斯物、斯事,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波西米亚的历史背景。这片土地位于捷克的中西部,包括古老的首都布拉格。这里拥有连绵起伏的肥沃耕地,古老的林地幽暗蔽日,矗立着壮观的城堡、华美的宫殿和曲径通幽的木屋旅馆,多瑙河的一条支流灌溉着其农村的土地,当地人称之为摩尔多瓦河。波西米亚人具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古往今来,善于反讽的米兰·昆德拉、唐·吉诃德式的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种豌豆的孟德尔、严肃的弗兰兹·卡夫卡、满怀柔情的德沃夏克、思维缜密的库尔特·歌德尔都诞生在这里。 波西米亚这个名称最早来源于“Boil”。公元5世纪,从东部迁来的斯拉夫人建起了波西米亚王国并繁衍出灿烂的文化。由于地处中欧的心脏位置,波西米亚一直是几代帝国当权者的必争之地。1346年至1378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的统治下,波西米亚成为帝国的核心,声望和实力达到了历史顶峰。查理四世也许是继罗马帝国的马克·奥勒留·安东尼、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七世之后,欧洲最负盛名的学者型皇帝,这使他在中世纪众多穷兵黩武的君王中,显得格外突出。 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消亡,波西米亚王国在1806年成为奥地利帝国的辖属国。1867年,奥匈帝国建立,波西米亚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一个省份。在奥匈帝国时代,波西米亚成为这个欧洲强国的工业核心区,帝国工业的70%都集中于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波希米亚成为东欧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组成部分。虽然只拥有奥匈帝国24%的人口和21%的领土,捷克斯洛伐克却继承了奥匈帝国80%的工业生产能力。在二战前,捷克迅速成为世界十大工业国之一,人均工业产量甚至高居世界第四位。 斯柯达汽车传奇的最初岁月与这些政治、经济事件的最后几十年相互重叠。19世纪后半叶,当三个波西米亚人打算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