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种影响可以成全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就看我们作家长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了。因为在孩子的生命当中,没有人比他的父母更强、更重要。稍不留意,我们就会毁掉他们勇敢地去面对社会、去主宰人生的勇气。这一切真的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间。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成才,负有多大的责任啊!当孩子的教育问题被一提再提,而各种理念不断花样翻新时,有一点永远没有改变,那就是——影响孩子终身幸福的起源是父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只有不成功的家长没有不成才的孩子 |
分类 | |
作者 | 汪少群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种影响可以成全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就看我们作家长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了。因为在孩子的生命当中,没有人比他的父母更强、更重要。稍不留意,我们就会毁掉他们勇敢地去面对社会、去主宰人生的勇气。这一切真的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间。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成才,负有多大的责任啊!当孩子的教育问题被一提再提,而各种理念不断花样翻新时,有一点永远没有改变,那就是——影响孩子终身幸福的起源是父母。 内容推荐 编者根据生活中的大量真实案例,从解决当前父母教育孩子最棘手的若干问题出发,约请了北京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和学者,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家教读物。本书列举了生活与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众多错误,对它们进行一一剖析,透视原因,论证危害,说明道理,提出忠告,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 目录 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1.考试分数说明一切 2.成绩越好,素质越全面 3.读杂书就是不务正业 4.艺术教育可有可无 5.忽视孩子的劳逸结合 6.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法 7.请个家教就能解决成绩问题 8.无视孩子的优点和特长 9.脱离实际,期望过高 10.过早的定向培养 第二章 吃好,睡好,没病就好——心理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11.强迫服从教育 12.不让孩子独立应付危险 13.不经意的心理虐待 14.唠叨不休和餐桌训子 15.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16.责骂、吓唬甚至体罚孩子 17.总以孩子的一次成败论英雄 18.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19.无视孩子的自卑心理 20.忽视亲子沟通 第三章 活着,就为了自己——道德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21.据理力争,为孩子推卸责任 22.关心集体会影响学习 23.孩子偶尔撒谎没关系 24.绝对不能吃亏 25.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26.为了自己的面子羞辱孩子 27.恃才傲物,不懂谦虚 28.随便向孩子许诺,或许诺不兑现 29.占小便宜无所谓 30.从不向孩子认错 31.放纵孩子在背后说别人闲话 第四章 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个性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32.一味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33.丢三落四不算大毛病 34.把亲子时间当做教育时间 35.爱心泛滥,娇惯孩子 36.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37.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 38.向孩子的哭闹妥协 39.无视孩子缺乏时间观念 40.一定要和孩子严肃对话 41.拿孩子当“出气筒” 42.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第五章 把孩子只当孩子来看待——创新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43.不允许孩子质疑、问难 44.无视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 45.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处 46.对孩子没有信心 47.敷衍孩子的任何问题 48.制止孩子的偶像情节 49.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50.小看孩子的潜能 51.把孩子只当孩子来看待 52.抹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53.嘲笑孩子的任何梦想 第六章 该花就花,不该花也花——理财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54.没钱就要,要钱就给 55.没必要让孩子打工挣钱 56.对孩子攀比斗富熟视无睹 57.不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 58.对孩子的压岁钱不闻不问 59.纵容孩子高消费 60.家长支配孩子的零用钱 61.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 62.采用金钱方式奖励孩子 第七章 放纵孩子的小脾气——情商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63.纵容孩子的任性 64.不让孩子吃一点苦 65.无法与孩子平等地交心 66.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67.家长发生矛盾,无视孩子的感受 68.扔掉孩子希望保留的不值钱的东西 69.孩子不可以与大人争辩 70.漠视孩子宣泄情绪的需要 71.不重视孩子的早恋问题 第八章 动脑,动口,不动手——实践教育中常犯的错 72.无视孩子对网络游戏的痴迷 73.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 74.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 75.要做就做大事,要么不做 76.父母懒惰,孩子效仿 77.不给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 78.不让孩子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79.孩子没有创造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80.家务劳动与孩子无关 第九章 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交际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81.制止孩子与同伴一起玩耍 82.道理是道理,做事归做事 83.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 84.与陌生人交往没关系 85.不要孩子多管闲事 86.有攻击性的孩子才能吃得开 87.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88.对孩子的交友不闻不问 89.无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第十章 有父母在,孩子不用担心——生存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90.对孩子的脏话粗口不加制止 91.不教授孩子任何生活常识 92.忽视孩子的自我保护问题 93.不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 94.对孩子的不礼貌行为视而不见 95.从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96.枪打出头鸟,安分点好 97.不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 98.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劳动 99.要求孩子万事皆通 100.身教与言教的悖离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年代,知识水平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压力,迫使每位家长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重点应当是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关键是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关注孩子学习,不只是让孩子加班加点,也不是用分数说明一切…… 1.考试分数说明一切 开门见山 古往今来的所有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有作为,但是许多家长对成才的理解相对片面和狭隘,认为只有孩子学习好将来就会有出息,把对孩子的亲疏、宠爱与考试分数挂钩,逼着孩子去为分数而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引以为戒 镜头一:《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一位不满15周岁的初中女生,期终考试成绩不好,为了逃避爸爸的可怕毒打,离家出走了整整一年。孩子离家出走以后,父母才醒悟,追悔莫及…… 镜头二:学校今天将要公布期末考试成绩。 刘洋洋一只脚刚踏进家门,妈妈就迫不及待地问:“儿子,怎么样?考了多少分?”洋洋一边脱下鞋,一边说:“妈,还好,就是……”妈妈的脸一下子晴转多云了,转身坐在沙发上,打断了儿子的话:“我不要‘就是’,我的要求不能低于95分,现在马上告诉我结果!” 洋洋立刻显得不安了,躲闪着母亲严厉的目光:“除了英语,每门都考到95分以上了。就是英语题目太难了,我只考了88分……这还是我们班的前十名呢,我们班还有几个人不及格呢……” 母亲火了:“就知道和下面的比,怎么不和比你考得好的学呢?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你们班有没有考到95分以上的?”洋洋点了点头,妈妈更加生气了:“人家能考到,你怎么就不能呢?不都是在一个班级里听课的吗?你说题难,人家做就不难了吗?要我说,就是你自已不努力。我告诉过你多少回了,想考名牌大学,就必须努力学习,知道吗?每门功课不能低于95分,你给我记住了!” 洋洋小声嘟囔着说:“不是我自己说英语题目难,同学都是这个看法,老师也这么说。谁说我不努力了,老师都夸奖我进步了呢……” “你还敢狡辩!”妈妈气急了,一个耳光打在了儿子的脸上:“我告诉你,我不管题目难不难,我只要求你每门成绩都考到95分以上,这个假期哪里都不许去,在家里复习英语。” 专家点评 很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点放在对子女学业成就的过于重视和过高期望上。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的学习成绩即分数成为一些父母评价子女的一个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分数本来是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是老师、家长和孩子自己获取反馈信息的一种渠道和手段。考试分数的高低不仅与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有关,而且还和试题难度、考场心理以及评分标准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在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分数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升级、升学、就业的现实情况下,分数由手段变成目的,变成了孩子、家长、老师追逐的唯一目标。 人所共知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被孩子们改了歌词:“世上只有高分好,得高分的孩子像个宝,爸妈见了高分笑,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高分好,不及格的孩子像根草,爸妈看到不及格,打骂少不了……”为什么他们会改歌词?因为这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改歌词反映出了孩子们的真实心声,读完这首改过词的歌,家长们的心灵是否会有所触动呢? 一名中学生说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测,测,测,老师的对策;抄,抄,抄,我们的绝招。为了高分,为了向家长交代,我们已经不择手段。多少同学因为压力而焦虑、烦躁、脆弱,甚至自杀……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不是什么分,分,分!”这简直就像是笼中困兽的绝望呐喊!据调查,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对学习感到焦虑以及厌烦的有12.5%,而到初中二年级时竟达到60.97%。也有人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有个题目是:“你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是什么?”有的孩子说道:“爸爸,妈妈!请不要一看到我考试的分数不高就骂我、打我。我尽力了还挨打受骂,太委屈了,有时我真想离家出走!” 今天的家长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分数不是判定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唯一标准,分数只是对孩子知识掌握中可以量化方面的一种描述或记录,而对于一些不能量化的方面,如个性特征、身心发展、意志品质等却无法描述,这些方面的健康发展对孩子的一生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如果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而不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后也只能造就出高分低能的孩子。另外,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也会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以及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孩子会把学习当作一项沉重的负担,而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引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结果只能是家长越想望子成材,却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P1-3 序言 “只有不成功的家长,没有不成才的孩子”。这是当代家庭教育专家的共识。不少父母总是责怪孩子不成器,殊不知,孩子身上存在的众多问题,其根源正是来自于父母,正是他们的一些错误的家教方法,导致孩子失去了上进心,从而在畸形中成长。 父母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专注、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我国的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正在共同经历着一场惊险而艰巨的考验,一些父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许多不应该犯的错误,致使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下面一些错误做法都是普遍存在的: ——对孩子过分溺爱,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生存能力,扭曲孩子的心灵。 ——过分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对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导致孩子高分低能,不利于将来真正成才。 ——对孩子期望过高,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对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过分重视学业,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损害孩子的心灵,而且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从小让孩子高消费,忽视对孩子勤俭节约的教育,导致孩子铺张浪费、攀比斗富,使孩子养成一些不应有的恶习。 ——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失去对孩子的表率作用,这样的父母没有资格担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而无法正确地引导孩子成长。 ——对孩子的指挥和命令过多,忽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孩子成长。 ——夫妻失和殃及孩子,父母之间无休止的争吵、矛盾,甚至离异,毫无疑问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给他们的童年留下永不磨灭的阴影。 虽然广大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甚至有时候的言行是不经意的,但是他们的错误家教方式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却往往是极为严重的。在我们一味谴责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同时,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必要深刻地反省一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了。 因此,为了使家长付出的心血得到积极的回报,更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根据生活中的大量真实案例,从解决当前父母教育孩子最棘手的若干问题出发,约请了北京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和学者,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家教读物。本书列举了生活与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众多错误,对它们进行一一剖析,透视原因,论证危害,说明道理,提出忠告,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 本书愿帮助广大家长规避错误的教育方式,以科学的理念关爱孩子,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天一变,天天向上,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早日成为社会英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