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沈从文(湘西之蛊)/大师寻踪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陶方宣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从文(湘西之蛊)》一书是海派作家陶方宣的最新力作。它追忆了沈从文前世今生,再现了大湘西奇诡风情。

著名诗人、学者、《人间鲁迅》作者林贤治、鲁迅文学奖得主、诗人、《狂雪》作者王久辛、著名出版人、犹太文化研究专家贺雄飞、著名作家、《陈寅恪与傅斯年》作者岳南、著名作家、《晚清有个李鸿章》作者赵焰、专栏作家、书评人、民国史研究者刘宜庆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湘西是一个美丽又愁人的神奇之地,那里也是大文人沈从文的故乡。在《沈从文(湘西之蛊)》一书中,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沈从文(湘西之蛊)》中一百三十幅弥足珍贵图片将人文湘西、神秘的湘西呈现在世入面前——沈从文的飘零身世,湘西人文的另类解读。

目录

第一辑 神巫神秘

辰州符与辰溪砂

阿普蚩尤的巫术:赶尸

涂满生漆与桐油的鬼店

苗女的诱惑:放蛊

湘西的迷惑、

神巫之爱:罡仙

罡仙的分支:落洞花女

第二辑 苗女多情

爱情这个魔鬼

美丽忧伤的九妹

紫绸衣下的苗条与柔软

第三辑 文人寂寞

卖马草人家的孩子

爱撒谎的野小子

杀人的职业

熊公馆的小师爷

一无所有的盲流

休芸芸的“窄而霉小斋”

老乡见老乡

蜗居在弄堂深处

麻烦的“事儿妈”

癞蛤蟆第十三号

瓦缝中的雨滴

书桌上的小刀

午门楼上

一个叫大头条的地方

双溪的菜园子

孤独的人

在大洋彼岸

最后的还乡

第四辑 土匪骁勇

翘兰花指的刘云亭

秀美柔弱的田三怒

最后一个湘西王

第五辑 山水妩媚

翠翠的边城168

夭夭家的橘子园

青黛蓝靛

黄罗寨的月下小景

三三的碾坊

老七的吊脚楼

湘女萧萧

柏子的水码头

箱子岩与青浪滩

宣纸上的凤凰

第六辑 风情奇诡

山顶上的尖刀坑

十岁娘子一岁郎

抢一个姑娘做老婆

梅子溪的深潭

试读章节

辰州符与辰溪砂

我从怀化过来,进入湘西的第一站便是辰州(今沅陵,下同)。从怀化到辰州并不远,沿辰水汇入沅水再一路往下,便到了常德。据说从前常德的妓女很多,沈从文小说中女人常常这样骂男子:“天晓得他跑哪儿去了?被常德的婊子尿冲到了洞庭湖。”一条条蓝蓝的流水,辰水、沅水、武水、酉水,从湘西大山里流淌出来,在土匪和水手眼里,它就像一条条婊子尿,一直流淌到常德,最后汇集在洞庭湖。从凤凰到常德,无数沿江而立的吊脚楼里,有多少细腰纤纤、盈盈一握的卖笑女子?她们是一些白面长身的苗女,若睡在竹榻上就像温柔的猫 不是温柔的猫,应该是温柔的“锚”,船锚的锚,是“锚”拴住了辰水沅江上那些水手们的篷船与一颗颗狂野之心,让他们在一片温柔乡里安静地停泊下来。

我到辰州的唯一目的是来看鬼,是的,来看鬼,据说此地一入夜鬼气森森神巫遍地。楚人好鬼苗人好巫,湘西是云贵湘接壤的苗乡,深深的大青山里,人鬼神巫同生共死阴阳不隔。沈从文小说中,神巫和人一样,有恨有爱有愁有怨,他的一篇小说更详细地描写了神巫情事,那篇小说名字就叫《神巫之爱》。此行湘西,我的背包中就装着它,是我20岁时购买的第一本沈从文早期小说集,那是一本写神秘湘西的小说:多情的苗女、浪漫的水手、妩媚的山水,还有湘西三秘:赶尸、放蛊、罡仙。而我来到的辰州,正是湘西三大古秘的发祥地,据说此地青青大山深处,至今仍完整保留着这些古老的秘不示人的民间仪式 我的湘西之旅就从辰州开始。

到达辰州时已是夕阳含山的下午,我特地在离辰州还有很远的一个叫猴子坪的苗乡古镇下车,道理很简单,只有古镇老村才会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仪式。另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就是在湘西赶尸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符咒便出自辰州,辰州符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于 它是出入于阴阳两界的通行证。没有了它,赶尸人本事再大也失去法力,而死者即便身体腐烂急于奔赴阴曹地府,没有它,也无法通过奈何桥。猴子坪让我怦然心动还在于,沈从文在文章中特地提到过它:“至于辰砂的出处,出产于离辰州还有很远,远在三百里外的凤凰县的苗乡猴子坪。”

“辰州符主要的工具是一碗水,这个有道之士家中神主前便陈列了那么一碗水,据说已经有了三十五年,碗里水减少时就加添那么一点,一切病痛统由这一碗水解决。一个死尸的行动,也得用水迎面的一洒 ”据说在子夜时分,这碗水迎面泼洒在死者脸上,赶尸人唱山歌一般发音古怪地吆喝:“起,起,起哦!”尸体便如同睡醒了一般,缓缓起立,然后手脚僵硬地跟随着赶尸人往百里千里外的家乡奔去。当然,那碗水也是有讲究的,它是从南华山沱江河边金钩挂玉泉里接来的,里面投入了辰溪砂 那种只出在辰州的溪里的砂,待水色慢慢变红时,赶尸人就饮下一大口,喷在死者脸上,然后就领着死者一同往家乡赶路。

那是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湘西的夜呈现一种迷人的深蓝,是复写纸那样深暗的蓝,当那种神秘的蓝铺展成头顶上一片夜空时,你会觉得重重叠叠的大山里,残破阒(qù)寂的古镇上,会仍然存有赶尸归家的古老风俗。我既惊且喜一惊一喜地寻找那些烟薰火燎的木板旅店下榻,当然,那些神秘的湘西往事没有和我不期而遇。但我在猴子坪也没有白跑一趟,我采集到无数有关赶尸放蛊的湘西民俗,那是沈从文最为熟悉的民间湘西。我还得到两张辰州符咒,就是赶尸人用来化符赶路的符咒,是一个83岁的老人给我的,他颤颤抖抖地从一本霉味扑鼻的家谱中翻找出来。接过那张有些残破的白绵纸,湘西的寂寥、蛮荒与神秘,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手上。

我复印了辰州符,那神秘的字符带着一种诡异的力量让我在那个阒寂无人的旅店耿耿难眠 也不仅仅是害怕,绝对不是,我只是对习以为常的山川草木有了另一种目光,那是一种灵性的目光,让我在山川草木之外看到人民与牲畜,看到了一辈辈子民,他们像草木、像牲畜一样出生又死亡。所谓民族与血缘、种群与生殖,意义也就在这些民间深处 而此时的窗外,是湘西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还有暗夜上空那蓝得像复写纸一样的天空,一张巨大的白绵纸符咒,像灵旗一样当空飘摇 我突然想到,赶尸、放蛊、罡仙出自农耕的湘西理所当然,甚至沈从文出生在这里也是理所当然。

几天后的重阳节,我溯辰水而上前往沈从文家乡凤凰,在一个又一个临水的古镇,我看到了几场湘西祈福或祭祀仪式 巫就出在这里,这样的仪式自然少不了神与巫。在高潮时分,我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位长发飘飘的年轻男子,举着火把手舞足蹈好久,然后突然拉开他的短裤,将燃烧得噼啪作响的火把直插裆间。众人一片惊呼,他则无动于衷。姑娘们有点不好意思别过脸去。过了五六分钟之久,他抽出火把,短裤安然无损,裆间的家伙应该也完好无损,否则他不会生龙活虎地跳到另一旁,又开始新一轮的狂舞。另有一人则更神奇,将一只空坛提上来,当众装入稻米,念了一番辰州符咒,然后将秤杆插在稻米上,三分钟后他提起秤杆就走,那坛稻米就被他用秤杆拎走,神奇莫测。而另一人据说是赶尸人后裔,他赤足狂舞后用舌舔烧得通红的烙铁,舌尖仍柔嫩如花 辰州符的神奇让我惊叹。在那一刻我相信了流传在湘西数千年的赶尸与罡仙,我相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直在湘西青青大山间浮荡。

P2-6

序言

孤独的灵魂

常常在午夜时分,半躺在床上总是睡不着,想找一本书催眠,目光在书橱里逡巡,掠过那些热门的、畅销的书籍。犹豫再三,伸出去的手最后还是停留在《沈从文全集》上。

遥远的一年秋天,得到一本沈从文小说集《神巫之爱》,一幅瑰丽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打开:神奇的湘西,诡异的生活方式和风情民俗;那些美丽如山妖一般清秀脱俗的女孩子 翠翠、三三、萧萧、夭夭,她们采蕨或绣花,摆渡船或守碾坊,爱一个人可以不惜一切为他殉情而死,为验证自己的真情可以心甘情愿上“尖刀坑”,或者去沉潭,都是一些佩戴银饰的苗女。在湘西,苗女多会放蛊与罡仙,男人则喜好杀人、落草为寇做土匪,还会赶尸,将死在外地的故乡人,百里千里赶尸还乡 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千古隐秘令我惊讶,并生出神往之心,我的几次湘西之旅就将这一切尽收囊中。

当然,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首先打动我的还是沈从文的语言,那是优美空灵的诗歌语言 比如他的小说开头常常是:“初八的月亮圆了一半,很早就悬到天空中。”或者是:“落了春雨,一共有七天,河水涨大了。”优美的语言讲一个优美的故事,用小说写着一首首诗篇,类似唐诗中的绝句或宋人小令,又恰似中秋初凉的夜月或冬夜火锅旁女儿红的微醺浅醉,我无法拒绝这种唯美文字的诱惑,很多年里很多时候,一直入了迷地喜欢沈从文,沉缅其中不能自拔。

岁月渐长之后,我慢慢体味到沈从文文字背后的孤独,是的,那颗孤独之心在人世饱受煎熬 这样的事是发生在建国之后,面对轰轰烈烈的伟大时代,他像一只惊弓之鸟无所适从无处可逃。当然,他完全可以不必这样,不要他厚着脸皮贴过去,只要他稍稍有所表示,立马会成为大红人 与他有患难之交的湘西老乡丁玲位高权重;他资助过的湘西文学青年,成为新中国的文化部长;甚至他在青岛时辅导过写作的女生李云鹤,后来改名江青,成为“文革”风云一时的“旗手”。“旗手”对她的沈老师满怀虔敬,甚至到他家来量过他的身腰尺寸,说是要给他织一件毛衣。但是,他这个上不了台面的人最终还是拒绝上台与“旗手”坐在一起,那个座位一直空着,而他,宁愿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他后来放弃最心爱的写作,到故宫去当解说员,研究坛坛罐罐花花草草,甚至去扫女厕所,将那个厕所打扫成“全北京最干净的女厕”。没事时,他就一个人站在午门楼上眺望苍茫的北京城 我从心底认同他这份与生俱来的大孤独,这其实就是我,我老到70岁、80岁,一定会成为沈从文这样孤独的老头 我打心底厌恶那些喜爱花红热闹、不学无术、咋咋呼呼的家伙,他们的存在总让我想起鸡鸭之类的家禽。而像另一些动物,狼、狮子或者豹子,它们则永远孤独地生活在深山老林,直至孤独地死去。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如此热爱沈从文 因为我的孤独与他的孤独如出一辙,道理再简单不过,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孤独将不会存在。

书评(媒体评论)

他有他的思考方式,他有他的切入人生的角度,独特与个性便由此产生…一种诗意的语言,一种鲜明的南方情调。

——著名诗人、学者 林贤治

从巫文化实地探微开始,寻找沈从文人生轨迹。清新细腻的文笔,显示出作者的匠心与用心。在中国观当代小说家里,我以为怎么评价沈先生也不为过,可以说,沈先生以湘西的“巫”与“蛊”,魅惑了中国当代一大批小说家——而陶方宣正是从“巫”与“蛊”的根由处探秘,寻觅沈从文的精神之源……

——著名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王久辛

我惊讶于陶方宣的优美文笔,还育他的开阔思维,融故事性与学术性于一体,非常具有可读性——在这里你可以读到精彩的人生故事,更可以领略学术恩想的甘美与醇厚。

——著名出版人、犹太文他研究专家 贺雄飞

一个从湘西走出的“乡下人”,孤独寂寞酿造了他笔下空灵隽永的文字。边城吊脚楼橘红色的灯光映照得世界忧伤而多情,凤凰溪水伴着翠翠的倩影进八万千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怀揣一颗虔诚挚爱之心,跟随作家陶方宣轻缓的脚步,慢慢地、慢慢地,在圣地灵光的闪耀中追寻逝去的往事。

——著名作家、学者 岳南

南方人的细腻与唯笺在书中一览无余——这是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神秘湘西,这是一位我们陌生又熟悉的沈从文,陶方宣或者是沈从文引领我们,走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梦境。

——青年学者,专栏作家 赵焰

了解湘西,才能领悟沈从文的文学世界,走进凤凰,才会读懂沈从文孤独的灵魂。“不折不从,以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处于历史夹缝中的沈从文,伫立在水云间。陶方宣以人文视角,解读沈从文与湘西,长河人物,边城风情,尽在其中。

——青年作家、文化学者 刘宣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