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不仅是一部奇书,而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科学、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思想之大成。所以墨子的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博大精深的。
《墨子还原》的作者杨义对《墨子》的文本进行了全息的考证与阐释,对墨子和《墨子》的一些谜团做了尝试性的探究与破解。
序言
上编 墨子还原
一 士君子显学与草根显学
二 鲁南鄙东夷文化因缘
三 近儒脱儒之造士过程
四 篇目辨伪与过程意识
五 墨学十论与天地人三学
六 所谓“背周道而用夏政”
七 墨氏族源与天鬼意识
八 人学中的兼爱、非攻支柱
九 政治学说中的草根诉求与东夷体制
十 三墨与十论分篇的文化地理学对应关系
十一 王官之学与民间组织制度
十二 晚岁囚宋与墨辩发生的心理契机
十三 反思百工技艺与开启名辩思潮
十四 墨子文学观与买椟还珠之辩
十五 多样文体与口传文学程式
下编 墨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
编者前识
凡例
一 生平编
(一)生卒年及里籍
(二)出身及行迹
二 思想编
(一)思想渊源及发展(含儒墨关系)
(二)“天学”《天志》《明鬼》《非命》(宗教、鬼神思想)
(三)“地学”《节用》《节葬》《非乐》(实利、经济学说)
(四)“人学”《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政治、社会理想)
(五)“心学”《墨辩》(逻辑学)
(六)教育、军事等思想
三 文本编
(一)《墨子》版本流变
(二)篇目考订及作者辨析
(三)“十论”上中下三篇之对应关系
四 文学编
(一)文学地位与评价
(二)艺术特点
五 影响编
(一)墨学流变
(二)墨学“中绝”的探讨
(三)墨学的影响及意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