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败家的皇帝杨广是怎么把一个富庶的帝国吃光用光的?六镇怎样从一个落后的边塞一举演化成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权力源头?北宋王朝怎样一步步为自己挖坑掘墓,自己跳进去突然死亡?而同样的错误,南宋王朝为何一犯再犯?边泡妞边打仗,谁将北齐王朝生死存亡的战争当成可以随意停机的游戏?……《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3部)》(龙义华编写)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3部)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龙义华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史上最败家的皇帝杨广是怎么把一个富庶的帝国吃光用光的?六镇怎样从一个落后的边塞一举演化成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权力源头?北宋王朝怎样一步步为自己挖坑掘墓,自己跳进去突然死亡?而同样的错误,南宋王朝为何一犯再犯?边泡妞边打仗,谁将北齐王朝生死存亡的战争当成可以随意停机的游戏?……《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3部)》(龙义华编写)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内容推荐 黄巢之乱(唐朝)、三京之战(北宋)、洛阳之战(唐朝)……《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3部)》介绍的这些战争,抹去了战争的血腥和政治气息,让我们将更多的视角关注到战争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在其中影响着战争并被战争改变着命运的历史人物——战争的主角和配角们。 《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3部)》(龙义华编写)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目录 第33战 黄巢之乱(唐朝) ——这场大乱,直接导致了大唐王朝的彻底崩塌 第32战 三征高句丽(隋朝)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奏响了隋王朝的“离歌” 第31战 六镇起义(两晋南北朝) ——直接瓦解了腐朽的北魏,六镇变成了新的权力源头,改变了一个时代 第30战 破北匈奴(东汉) ——一次并不明智的出击,改变了匈奴人的命运和欧亚的历史进程 第29战 廉台之战(南北朝) ——北方汉民族面对少数民族的一次轮回救赎 第28战 巨鹿之战(秦朝) ——直接结果了秦王朝这个巨人,也证实了西楚霸王在战场上的不可一世 第27战 三京之战(北宋) ——金、宋联合灭辽,北宋人跳进了自己为自己挖的坑里 第26战 三蜂山之战(南宋) ——蒙、宋联合灭金,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这个道理并不适用于赵氏王朝 第25战 灭蜀之战(三国) ——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灭蜀之战,也直接宣告了三国时代的终结 第24战 平阳之战(两晋南北朝)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第23战 洛阳之战(唐朝) ——大唐统一中原路上最重要的一战,也成为秦王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前的最大政治资本 第22战 灭元之战(明朝) ——蒙古人被赶出了中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1战 攻陷洛阳(两晋南北朝) ——西晋王朝短命夭折,“五胡十六国”时代拉开序幕 第20战 昆阳之战(新朝) ——昆阳城下,刘秀化腐朽为神奇,奠定了东汉王朝的基石 第19战 鄱阳湖之战(元朝)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朱元璋笑到了最后,也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宰 第18战 闯王进京(明朝) ——李闯王进京不是来要债的,是来要命的,要朱明王朝的命 第17战 长平之战(战国) ——秦国一统六国道路上最残酷、最激烈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第16战 钓鱼城之战(南宋) ——1259年,历史在钓鱼城下转了一个弯,钓鱼城成为了那一年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第15战 灭吴之战(两晋南北朝) ——西晋再次统一中原 第14战 建康之战(隋朝) ——隋灭陈统一之战,为隋唐盛世打下坚固基石 第13战 靖康之役(北宋) ——北宋王朝选择了一种非正常死亡法,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死得很窝囊 第12战 昔木土之战(元朝) ——忽必烈赢得了正统之争,却失去了对整个蒙古帝国的统治 第11战 长安之战(隋朝) ——李渊捡了一个便宜,并建立了李唐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捡便宜” 第10战 垓下之战(西汉) ——在楚霸王的悲歌里,见证了大汉王朝的崛起 第9战 牧野之战(西周) ——这场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实力,在于人心 第8战 山海关之战(清朝) ——塞外民族又一次长驱直入,这一次是汉人自己打开了大门 第7战 淝水之战(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争,绝对历史的必然里面有着太多的偶然因素 第6战 赤壁之战(三国) ——一举奠定三国鼎立政治格局的战争,包含了所有精彩的战争因素,是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史上的惊艳之作 笫5战 丁家洲之战(元朝) ——马上游牧民族第一次入主中原,这是两种文化间的一次艰难融合过程 第4战 漠北之战(西汉) ——中原汉民族政权取得对强大游牧民族的最辉煌胜利,“封狼居胥”成为后世无数兵家的终极梦想 第3战 一统六国(秦朝) ——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第2战 鸦片战争(清朝) ——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近代的大门缓缓打开 第1战 阪泉之战(上古) ——开启华夏文明之源 试读章节 没有人再记得当年韩愈谏拒迎佛骨的声音。 虽然如此,佛祖并没有如李□所愿,保佑他长命百岁和大唐帝国的江山万年永固,这年秋天李□就去西天见佛祖了,大唐帝国也即将迎来狂风暴雨。 公元873年的迎佛骨事件,更可以看作是李唐王室最后一次挥霍奢侈的消费行为,是李□为他和他的大唐三百年江山提前进行的一次豪华的葬礼。 两年后,黄巢来了。 黄巢,曹州冤句人,出身于盐贩商家,家中颇有余财。虽然后来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但是黄巢早年和农民兄弟们是沾不上边的。 黄巢最初的理想还是寒窗十年,金榜题名,但是考场不是黄巢的福地,考了很多年,也没中进士。最后黄巢愤怒了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扩‘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来表达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愤怒。 早年屡试不中的经历,给黄巢留下了心理阴影,使他在之后的历史舞台上性格双重:一方面是好杀暴虐;另一方面却特别尊崇读书人,在他眼里,什么人都能杀,独不能杀读书人。 落榜回家后,黄巢干起了祖业——贩私盐。唐末,盐税是唐政府和各地藩镇的财赋的主要来源之一,贩运私盐是一件利润巨额的事,在山东一带尤为最。而官府对这行的监管也很严格,贩私盐者通常杀无赦,是一种在刀尖上过日子的行当。 在贩私盐的过程中,黄巢结识了王仙芝。 公元975年的大唐帝国,当时的翰林学士刘允章在他的《直谏书》中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即:“国有九破: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而民有八苦: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农民起义,是任何一个末代王朝不避免不掉的产物。 剑南蓬果起义,湖南衡州邓裴起义,浙江裘甫起义,桂林庞勋起义,每次都让末代唐帝国疲于应付。特别是桂林庞勋起义,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唐帝国出动数十万大军,又请出沙陀、吐谷浑的少数民族雇佣军,才得以镇压。后世史学家更认为唐帝国虽亡于黄巢,但却祸起桂林。 以上起义平息,唐帝国以为可以喘喘气,但是他们错了,这只是唐末农民运动的热身运动而已。 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正月,天下饥荒不断,流民遍野。私盐贩子王仙芝找到了比贩盐利润更高的事——暴乱,王仙芝与尚让、尚君长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聚众起义。 王仙芝的部队很快攻下濮州、曹州,队伍发展到数万,天平节度使薛崇出兵讨伐,被起义军击溃。 英雄所见略同,在曹州冤句的同行兼哥们黄巢也参加了这个行当,并在次年四月带着几千人与王仙芝会师合并。 王、黄合流后,声势更加浩大,一时横扫山东诸县。 面对王、黄义军,唐帝国紧急调平卢、淮南、忠武、义成、天平等五道节度使,出兵讨伐起义军,由平卢节度使宋威为总指挥。 但此时唐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宋威并不能完全调度各路兵马,能指挥动的也只有自己麾下的几千兵马,无法平定义军。 王仙芝和黄巢采取了流动作战的策略。乾符二年(875年)十二月,在进入忻州遇宋威部阻遏后,挥军西进,袭击洛阳外围地区,进攻阳翟(今河南禹州)、郏城(今河南郏县)。 当唐政府的大军急调往洛阳外围地区时,王仙芝又调头南下,进攻汝州。乾符三年(876年)九月攻克汝州,活捉汝州刺史王镣,又继续连下郢、复二州。 面对一次次的军事失利,唐帝国改打为抚,派使谈判招安,同意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 当唐帝国许以高官厚禄时,王仙芝心动了。 但是长安的高层们忽略了一个人——黄巢,此次招安并没有给黄巢许官。 黄巢生气了,一起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过日子,凭什么就你王仙芝到政府当官? 黄巢和王仙芝大打出手,双方闹僵,最后两人都没能接受招降,并很快分道扬镳。分家后不久,王仙芝于乾符五年(878年)二月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战死。 黄巢则带着二千部众引兵回山东,于乾符四年(877年)三月破郓州、沂州,杀天平节度使薛崇,后来又转战毫州。王仙芝战死后,其部大多都投奔了黄巢,黄巢代王仙芝自立为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 唐帝国的军队又一次向黄巢逼来,黄巢感到难以招架,于是又想到投降朝廷。长安方面的意见是可以封他做右卫将军之职,但前提是必须解散军队。 黄巢明白,没有兵权,什么官都不顶用,拒绝了朝廷的要求,摆脱唐军追击,率部南下,进入江淮地区。 江淮历来富庶,又是唐政府的主要财赋供应基地。黄巢的到来,等于给唐帝国的心窝窝上插了一刀。 黄巢率部来到江淮地区,与原王仙芝余部王重隐、曹师雄等会合,实力更为强大,先后攻南陵(今属安徽)、宣州、润州等城,并不作过多停留,攻城不克即往下一站。公元878年八月,黄巢攻占了江南重镇杭州。九月,攻占越州,在越州,黄巢被唐军击败。接着又来到福建领域,攻占了福州。 公元879年正月,黄巢来到广东,包围了广州。黄巢转了大半个中国,也有些累了。他又开始和唐政府谈招安的事,他想让朝廷给他个天平节度使的职位。此时唐帝国以宰相王铎为荆南节度使,负责对付黄巢,王铎授泰宁节度使李系率五万精兵屯潭州,对付黄巢。 面对招降黄巢这个大好机会,唐帝国却错过了,原因还是那混乱腐朽的朝政。宰相卢携与当权宦官田令孜抱着让他们的亲信淮南节度使高骈在平乱战事中立功的想法,拒绝了黄巢的要求。P2-4 序言 从炎黄争霸到鸦片战争,在华夏五千年多如牛毛的战争中挑选出一百场最有影响力的战争来也许并不太难,但要如梁山好汉般给它们排序坐交椅来说却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每撰写一战,浸淫于每个场景和时代,都会觉得它是最重要的一战,而每个读者心中的百战和座次,或许都会不一样。第一百战到第一战,这样的排序相对娱乐化,抹去了战争的血腥和政治气息,让我们将更多的视角关注到战争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在其中影响着战争并被战争改变着命运的历史人物——战争的主角和配角们。他们无论在战争的舞台上扮演的是怎样的一种角色,他们曾经真实存在,曾经血肉鲜活,而不是冰冷的文字和数据。 文中战争类型的设计,则是受被列为北宋《武经七书》之一的《百战奇略》的启发而设计的一个单元。每场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受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一场战争却总有它一个特征性的因素,战争类型的设计,就是希望给每场战争做一个特质性的定位,让读者有一个纲领式的理解。 在每一战“战争深度解析”单元的开头都用了一个比较简短的战争花絮起笔,这些小花絮,一些是历史海洋中的小插曲,一些是笔者在创作中的杜撰,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每个花絮都作为一个点去揭开一段历史、一场战争,而每场战争又是另一个更大的点。通过这一百场战争,则可以串构出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脉络。这样的写作手法也许是草根写史与传统写史的一个区别,学者们或许更愿意提纲挈领,逐条铺陈。对一般的读者来说,历史不需要这么复杂和考究,由点及面,知微见著,轻松阅读原本不应该过于沉重的历史和战争,是他们本应拥有的权利。 龙义华(夜狼啸西风) 2010.11.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