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灵聚焦(成功=心力资源优化配置)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罗树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以心力资源配置为轴心,以自己切身经历和体会为本源,结合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原理,阐释心力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和剖析人的成功历程和方法。本书避免长篇大论和苍白说教,力求深入浅出,点到为止,给人以启迪。

内容推荐

作者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经过长期艰苦跋涉,以大半生复杂而丰富的阅历,讲述了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铸就了不平凡的结局,从而总结出独特的理论:心力资源配置论,即无论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无论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心力资源配置,人人都可以走向成功。

本书告诉众多在职业场上依然迷茫的人们、那些刚刚走出学校大门意气风发奔向社会的学子、那些找不到方向游离在社会上的失业者,你们脚下就是起跑线,把你们的心力资源调动起来,进行优化配置。成功就在前面向你招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心灵基点

 第1条 心理积淀

 第2条 学会忍耐

 第3条 博爱勿仇

 第4条 宽容忍让

 第5条 知道感恩

第二章 探求路径

 第6条 非不能也

 第7条 成功是过程

 第8条 舍得放弃

 第9条 不拒绝做事

 第10条 超常投入

 第11条 积攒能力

 第12条 莫回头向前看

第三章 攀登高峰

 第13条 做命运的主人

 第14条 冲破束缚

 第15条 创意无限

 第16条 永葆激情

 第17条 承担责任

 第18条 人格魅力

后记

试读章节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说的就是心理积淀。尽做亏心事,做坏事的人,心理积淀不好,夜里有人敲门,就以为是有人找来“算账”的,就会害怕。一旦什么“运动”来了,什么“专项打击”来了,什么“反腐败”来了,有的人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心里有鬼而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晚上经常噩梦缠身。因此而无法安心生活和工作,精神备受煎熬,白白耗费自己的心力资源。如果没做亏心事,没做什么坏事,心理积淀好,无论什么时间,有人来叫门,心里坦然,没什么可以害怕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好的心理积淀,需要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积累。我从小就生活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挨过,在这样条件下经过自己的奋斗,一次一次战胜困难前进了,自己就觉得:啊,我还真有点本事!一些坎坷挫折没有被吓倒,还能坚定地往前走,自己就觉得:啊,我还真够坚强!在激烈竞争中,靠自己的能力而赢得了胜利,自己就觉得:啊,我没有被征服,是条汉子!通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实践,就形成了好的心理积淀。好的心理积淀逐渐多起来,就形成了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毅志力,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魄力。所以说,好的心理积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我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和影响,就有了一颗慈善的心,再加上自己就是从弱势人群里走出来的,一颗同情弱势群体的良心一直没有泯灭,无论后来我有了什么发展,取得了什么成功,一如既往从未变过。在我漫长的生活和工作道路上,一旦有机会我就会向弱势人群伸出援助的手,一遇需要就会去扶持和帮助他们。多少年来,我曾帮助一位极赋英语天才的山东盲流(当时就是这样歧视性地称呼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找到了适合的工作,曾为农村卖菜的妇女讨回了公道,曾为外来的粮贩找回了自由,曾为无助的孤儿寡母打赢了官司,曾为被打成植物人的十年冤案给予平反赔偿……。

我一向反对一些人一旦有了一点权力就昂首向天,不把群众放在眼里,甚至欺压百姓;一旦有了一点权力就花天酒地,糟蹋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一旦有了一点机会就到处钻营,拼命贪利敛财;一旦有了一点本事便忘乎所以,干出不仁义不道德的事情。这些人没有良知,缺少善意,甚至变成无恶不作的人。

佛学中有因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告诫人们:“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是很灵验的法则。大多数人都会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当中,验证这条法则。

现代基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一个有慈善之心的人,他就能和善待人,遇事出白公心,凡事想着别人,常做好事,不做坏事,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人就能促使身体经常分泌出比较多的良性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种人血液充沛,流通顺畅,神经能经常调节到最佳状态,他们机体的抗病能力强,这种人往往是健康长寿型的。人的这种性格一旦形成并且长此坚持下去,最终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能量,从而改善遗传基因,有利于繁衍子孙后代。相反,一个人心地不良、阴暗污浊,经常费尽心机干违背道德的事,他的心情就会一直处在阴暗、卑劣、紧张、恐惧的不良状态。这样的人长此下去就会使神经中枢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不仅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还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破坏力量,影响遗传基因,危害子孙后代。

我去四川蜀南竹海,到过始建于隋代的迥龙寺,看见正殿大门两侧书刻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为昌必昌为昌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下联是:“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据说这是当年纪晓岚亲笔题写的,短短32个字,说得多么精彩而富有哲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慈爱的心,多做好事,多积德行善,并要长期坚持,形成良好的心理积淀。我们要视长者如父母,视同龄者如兄弟姐妹,视少者如子女晚辈,互敬互爱,友好相处,使大家都沐浴在慈爱之中,共同缔造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P18-20

序言

人生下来一无所有,并无过错,因为你无法选择,但是,到了人生终点时仍穷困潦倒,才真是遗憾。

人出生在贫困家庭,你没有权力埋怨父母,可一生都未能改变面貌,那是自己无能,而且是不可宽恕的。

每个人成功的选择权都在自己手里,当然成功不仅仅表现在财富上,还有学识、事业、爱情、家庭和梦想……。

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于心力资源优化配置,也就是你的心力往哪用,如何用,只有科学的配置才是合理的,才能有最好的投入产出,获取最佳收益。人们由于对宝贵而稀缺的心力资源不同配置,就会呈现不同的人生历程和结局。

行为科学有一个公式:B=f(P·E),公式中B表示人的行为,f表示人对此行为的关注和用心程度,P表示内在因素,E表示外在因素。就是说人的行为是内、外因素决定的,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处于最好的情况下,人的行为才可能有最佳效果。而这个最佳效果的关键因素是f,是人对此行为的关注和用心程度,也就是心力资源配置程度。

如同国家一样,落后与发达、贫穷与富有,也在于国家对资源配置的能力与水平。

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苍天恩赐给我们的资源并无多大区别,可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被束缚得死死的,物质资源被固化了,追求“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资本源泉成了一潭死水。体制的缺陷,使各种资源无法优化配置,人民生活愈发贫困,国民经济则停滞不前。

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以市场为导向,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将珍贵的耕地资源配置到每一个农户,便使贫瘠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企业资源重新组合,优化配置,使国家长期强制性积累的原始资本,从低效呆滞转向高效运行,经济规模和总量急剧放大;蕴涵在民间的大量资本被激活,国外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使人们思想极大解放,创新意识迅速提升,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人力资源成为市场配置中最活跃的资源。

如今,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突显了无比卓越的才能,从而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繁荣富强的。中国正屹立于世界众国之林。

一个企业也是一样,其资源配置是否科学有效,也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兴旺发达和没落衰败。

美国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说:“我最大的挑战将会是下赌注,我必须把资金下在正确的赌盘上,而不是在每一盘赌局上浪掷金钱。”韦尔奇把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比喻为下赌注,所以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把那些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348家公司和产品生产线要么关闭,要么卖掉,从而为公司带来近100亿美元的收入,再投入到那些保留下来有发展前途的公司或生产线上。到90年代末,通用电气公司旗下有14家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在中国曾经显赫一时的巨人企业集团,由于不恰当地将大量资源配置于巨人大厦的建设,从而减少了对企业核心产品的投入,维系正常生产的现金流中断,仅仅这样一个资源配置的失误,便使企业“巨人”轰然倒下。

波士顿公司为企业战略咨询中,创造了著名的“波士顿(BCG)矩阵”,用来指导生产多种产品或经营多种产业的公司,如何在资源配置方面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明星”类产品尽快成熟,“金牛”类产品保持稳定生产,“问号”类产品要么加大投入、要么放弃,对于“瘦狗”类产品则坚决收缩退出。

人的一生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的一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和成功的机会。有的人以辉煌的成就实现了梦想,有的人则劳顿一生事业平平,还有人处处败北或在惨淡屈辱中熬到人生终点。仔细考究下来,实际上人们一生中所耗费的心力资源总量都相差不了多少,仅仅由于配置方式的不同,便呈现千姿百态的人生结局。

有许多人从未有胆量冲到舞台上,哪怕饰演一个配角也好,更没有勇气去争当主角。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当看客,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观看别人是如何获取成功的。他们把自己的心力资源不知珍惜地扔掉了,扔在那些慢慢腾腾的动作中、扔在毫无意义的“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聊中、扔在漫无目标的吃喝交往中、扔在那些毫不动脑的夸夸其谈中、扔在那些对微不足道的事件却小题大做中、扔在为那些琐碎小事而忙忙碌碌中、扔在连树叶掉下来都怕砸脑袋而练就“防身术”中……。这些人分不清人生事项主次轻重,也看不出先后缓急,时而无所事事,时而疲于奔命,心力资源没少消耗,甚至心力交瘁,还是无果而终。

还有一些人把心力资源恶性配置,使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或毒瘤。例如那些专门贪占别人和社会便宜的人,要么是偷窃之人、要么是贪官污吏。他们在窃取财物或贪占资财时机关算尽,为此往往夜不能寐。事前投入大量心力做准备,事中又要设下许多巧妙环节和手段,事后又要煞费苦心躲避和掩盖。他们心力资源的消耗往往要超过正常人。

孔子在《易传》第五章中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说德行浅薄而地位尊贵,智慧微小而谋划事大,力量弱小而任重,很少不有祸端的。

巴西一位心理学家对巴西历史上数百名贪官进行了系统调查,最终有个重要发现,就是这些人寿命比巴西全国人的平均寿命低了近20岁,并且其中80%的人都是因为不明症状而死亡。

人一旦私欲膨胀,就会恶性配置心力资源,挖空心思去牟取非正当的私利,为此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人真的成了私欲的奴隶,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厄运。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一张白纸,在往后漫长岁月里,便一点一滴地在这张白纸上绘制蓝图、添加色彩,从而形成一张张色彩缤纷的画卷。只有那些饱尝人间苦辣酸甜的成功者,科学配置心力资源,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画卷涂抹得色彩斑斓,展现出宏伟壮观的绚丽景色。

我去昆明时,在圆通寺的正门两侧看见一副楹联:“会道的一线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站在那里,我沉思了许久,忽然眼前一亮,啊,这正是我研究心力资源配置的绝妙写照。同样是修行者,有的人就能达到一种“一线藕丝牵大象”的境界,另有人则是“千钧铁棒打苍蝇”,盲修而不得要领,讲的就是人们如何有效配置自己的心力资源。

用经济学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增长是基于劳动力数量和其他资源数量增加所带来的,则是粗放型增长,而如果是基于有效利用资源,科学配置资源所带来的,则是集约型增长。而集约型增长无论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还是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大大优越于粗放型增长。

如果把心力资源配置也提升为理论,用这个理论指导自己宝贵而稀缺的心力资源配置,你就会在成长的路上变得积极而主动,不会轻易浪费自己的心力资源,会十分珍惜地将心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你就会少走弯路,就会避免行动的盲目性,有时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说心力资源科学而有效的配置是人们获取成功的理论基础。

本书试图以心力资源配置为轴心,以自己切身经历和体会为本源,结合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原理,阐释心力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和剖析人的成功历程和方法。本书避免长篇大论和苍白说教,力求深入浅出,点到为止,给人以启迪。

我出生在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历经千辛万苦,从无知走向成熟。我没有优越背景,也无力构筑靠山,始终沉浸在社会底层,生活工作得踏实自然。

现实的社会不很完美,但我还是将她提供的舞台放大成可以驰骋的疆场。在我身上没发生过奇迹,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几十年一点一滴的奉献,也换来了雨露阳光,成熟的果实也很鲜美。

我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亦非人云亦云,反之,时而“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自己闯出一条成功路。

把这一路走过来刻骨铭心的体会,总结为心力资源配置三章18条,并升华为心力资源配置理论,思理成书,试图与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共勉。

作者自序于纽约

2009年1月

后记

这本书历经几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书的文字力求言简意赅,这是我的风格:少说废话或不说无用的“正确”话,有话直说,不与读者绕圈子,以免浪费别人的宝贵时光。

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力图使大家看书的同时也享受艺术,读书与消遣并行,研读人生,乐在其中。

在这里我要真诚地感谢我的妻子、女儿和儿子,他们全力支持我写这本书,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珍贵的意见。

此书的版面设计、文字编排、照片配置都是我的好朋友、图书设计方面的专家宋志钢先生完成的,我要特别感谢他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感谢我的好朋友张乙迪和他的中子画艺术设计公司。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刘一玲编审,这是她为我编辑出版的第三本书了,她的认真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作者

2009年8月1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