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路上:新中国的26个历史节点》准确把握新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逻辑,别出心裁地选取新中国砥砺奋进的26个重要历史节点: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两弹一星”、十一届三中全会……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新中国建设的各领域,均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大战略、重要会议、重大成就。这些历史节点具有代表性、标志性,充分展现了新中国从成立到富强的壮丽历程,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之道。
《强国路上:新中国的26个历史节点》从文字表达到观点阐述,从选材立意到主题论证:既有专业水准又具通俗特色,既讲述精彩故事又传达历史情怀,是一部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国史知识读本。
洪向华,中央党校督学组督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学、形势政策等问题的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编《复兴之路》《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领导干部“三严三实”学习读本》《做合格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新文风》《党内政治文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基因》等社科和党政干部教育畅销书30余部。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副校长、中央党校科研部副巡视员等职务。2013年获“全国优秀中青年领导科学专家”称号。
中国共产党靠什么实现了长期连续执政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揭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
2 开国大典——揭开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
3 解读
第二章 抗美援朝——开国第一战
1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什么国际国内背景下发生的
2 出兵朝鲜为什么会反复权衡斟酌
3 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进行的
4 解读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2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成过程
3 解读
第四章 “两弹一星”——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
1 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
2 “两弹一星”研发过程
3 “两弹一星”为什么能搞成功
4 解读
第五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备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 解读
第六章 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与发展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5 解读
第七章 香港澳门回归——彪炳史册的千秋功业
1 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成功实践
2 澳门回归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成功实践
3 继续贯彻“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推动。港澳高度自治与持续发展
4 解读
第八章 握住入世这柄双刃剑——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中国“复关”的历程与人世后的权利和义务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3 新时代,中国将努力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4 解读
第九章 傲立山河之间——三峡立丰碑
1 三峡工程的设想与争论
2 三峡工程的启动
3 解读
第十章 和谐社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实践
4 解读
第十一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1 时代的呼唤——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
2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根本
3 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活力保证
4 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支撑
5 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站在了世界科技前沿
6 解读
第十二章 防灾减灾——抗击举世震惊的汶川地震
1 汶川地震的发生
2 汶川地震的影响
3 汶川地震的救援
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5 解读
第十三章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1 百年体育梦想
2 申奥历程
3 三大理念
4 2008北京奥运记忆
5 解读
第十四章 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交会对接,蛟龙入海
1 交会对接
2 蛟龙入海
3 解读
第十五章 中国高铁——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1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铁路由弱变强
2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中国高铁的发展异军突起
3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发展的经验
4 解读
第十六章 航母下水——大国利器,和平保障
1 新中国的“航母梦”
2 “辽宁号”开启新篇章
3 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
4 解读
第十七章 港珠澳大桥——全球已建最长跨海大桥
1 港珠澳大桥建设缘起
2 潜心研究克难关
3 超级工程凝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4 解读
第十八章 新发展理念——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1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
2 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3 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4 解读
第十九章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家卫国的屏障
1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2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开创新篇
3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 解读
第二十章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 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2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3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4 解读
第二十一章 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法治建设新征程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4 解读
第二十二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发展内核升级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
4 解读
第二十三章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 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背景和经过
2 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举措
3 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
4 解读
第二十四章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 党的十九大召开概况
2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3 党的十九大的重要理论贡献
4 党的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
5 解读
第二十五章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1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3 解读
第二十六章 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4 解读
《强国路上:新中国的26个历史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或被民众赶下台,或解体,或丧失了执政地位沦为在野党,或被新的执政党宣布为非法。20世纪90年代初,有超级大国之称的苏联分崩离析,归于灭亡;有百年历史、2000多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曾经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它领导的华约组织一直成功地遏制着资本主义联盟北约组织的扩张,维护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可是在没有战争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苏联共产党却自行宣布解散,而且解散后大部分民众竟然表现出十分漠然的态度。
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共产党一个接一个地丧失政权。右翼资产阶级政党执政下的东欧各国政局动荡,经济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遭到迫害,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夫妇立即被枪决。许多共产党人丧失了工作的权利,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他们都不敢承认自己曾为共产党员。
在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权的同时,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5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中,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冲击和国内经济困难的严峻考验,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站稳了脚跟,至今仍牢牢掌握着政权。
目前在世界上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共产党已经连续在全国执政70年,今后也必将继续长期执政下去。中国共产党70年执政的成功实践极大改变了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丰功伟绩被西方世界称为“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执政之谜”。
那么,中国共产党靠什么实现了长期连续执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按照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分析方法,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长期连续执政缘于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内因来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千锤百炼铸就的独有特质是其成功的基因。中国共产党的独有特质主要包括5个方面:
第一,注重思想建党。“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优良传统。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然而,在我们党成立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工业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党员,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就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我们党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与此同时,我们党根据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要求,针对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党员队伍实际,坚持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干部培训与阶段性的集中教育相结合,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奥秘所在。
第二,强调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9000多万名党员、461万个基层组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执政党来说,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至关重要。只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的组织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全党思想的高度一致。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够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都能够积极拥护和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中央有权威。中央的政令是畅通的。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全党与中央保持一致。三是严明的纪律。全党有严明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保证了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