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英)珍·古道尔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这本《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里,珍·古道尔博士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50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的故事。在每一个拯救故事里,都有着鲜为人知的内幕和保护者们艰辛的经历。读者读过激动人心的动植物保护的故事后发现,一些曾经濒危的物种,现在数量在不断回升……,读者会深切感受到古道尔博士和她这本书为我们带来的“希望”。

内容推荐

当动物从地球的一片片大陆上消失、我们每天都被环境恶化的坏消息所包围时,珍·古道尔博士的这本《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有关动物王国未来的新希望:通过人们的努力,一些曾经濒危的物种,现在数量在不断回升!《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讲述的传奇故事包括:

● 超轻型飞机充当“父母”,教会美洲鹤沿着一条新的迁徒路线,从威斯康星州飞到佛罗里达州。

● 为了帮助加州秃鹰“准父母”孵出健康的小鹰,工作人员偷走鸟巢中的蛋,然后在其巢中放入一个模型蛋。

● 为了让游隼对人工繁殖作出更多贡献,生物学家头戴“交配帽”,每天耐心地等待着游隼的“宠幸”

● 野骆驼——一种比大熊猫还珍稀的动物,生活在中国、蒙古的荒漠地带无人区,仅存800头左右。

● 以腐肉为食的亚洲秃鹫,不被病菌感染,却因人类使用的一种消炎镇痛药——双氯芬酸而大量死亡!

● 为了帮助稀有的巴拿马金蛙,人们设立了专门的宾馆——“蛙类希尔顿”。

● 矛尾鱼,一种高度特异的巨大鱼类,在被认为已灭绝了6500万年后,被重新发现。

……

50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故事,古道尔博士为你娓娓道来……

目录

第一部分: 消逝于野外1

引言2

黑足鼬(美国)5

马拉(蓬毛兔袋鼠,澳大利亚)19

加州秃鹰(美国)27

麋鹿(戴维神父鹿,中国)39

赤狼(美国)49

塞恩的野外日记:普氏野马(蒙古)62

第二部分: 最后一刻的拯救 65

引言 66

金狮狨猴(巴西)69

美洲鳄(美国)77

游隼(美国与欧洲)85

美国埋葬虫(美国)97

朱鹮(中国)103

美洲鹤(美国与加拿大)109

安哥洛卡陆龟(犁头龟,马达加斯加)125

台湾内陆鲑鱼(中国)131

温哥华岛旱獭(加拿大)137

塞恩的野外日记:苏门答腊犀牛(印度尼西亚)143

灰狼(美国)147

第三部分: 永不放弃151

引言 152

伊比利亚猞猁(西班牙)155

野骆驼(中国与蒙古)165

大熊猫(中国)171

扬子鳄(中国)179

倭猪(印度)183

北方秃鹮(隐鹮,欧洲)189

哥伦比亚盆地侏儒兔(美国)197

阿特沃特草原榛鸡(美国)201

亚洲秃鹫:东方白背秃鹫、长喙秃鹫、细嘴秃鹫(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207

夏威夷雁(美国)215

塞恩的野外日记:棉顶狨(哥伦比亚)220

巴拿马金蛙(巴拿马)222

第四部分: 拯救岛屿鸟类的英勇斗争225

引言226

黑知更鸟(查塔姆岛歌鸲,新西兰)231

粉嘴鲣鸟(澳大利亚圣诞岛)237

百慕大圆尾鹱(百慕大群岛)245

毛里求斯的鸟类:毛里求斯隼、粉红鸽、回声鹦鹉(毛里求斯)257

短尾信天翁(日本)265

塞恩的野外日记:蓝黄金刚鹦鹉(特立尼达岛)273

第五部分: 发现的喜悦277

引言278

新发现:仍待发现的物种281

拉撒路现象:重新发现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物种297

活化石:发现古老的原始物种315

第六部分: 大自然的希望323

治愈地球的创伤:为时不晚325

为什么要拯救濒危物种?345

附录:你能做什么?353

译后记382

试读章节

垃圾以及其他难题

第二年,在3个巢穴里孵化出了雏鸟,但是,大约4个月后,起初的兴奋变成了失望,3只4个月大的雏鸟全部死亡。在随后对死亡雏鸟的检测中发现,父母在给它们提供正常食物的同时,还饲喂它们垃圾,包括瓶盖、硬塑料和玻璃碎片等等。

非常不幸的是,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这个种群的传统,而且不仅它们这么做,非洲秃鹰也曾被观察到给其雏鸟饲喂垃圾。生物学家们相信,秃鹰父母们之所以拾起这些不合适的物品,是认为这些东西可以作为骨头碎片的替代品,有助于雏鸟骨骼的发育。

目前,恢复项目研究组密切关注着这些巢穴,记录亲鸟的行为和雏鸟的发育情况,他们每30天检查一次卵和雏鸟的健康状况——而且已被授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在这里有必要提到2006年繁殖季节里出生的唯一一只雏鸟。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刚开始,研究人员认为它的父母太年轻了,根本就不可能产卵——雌鸟6岁,而雄鸟仅5岁,它们甚至还没有长出成羽。因此,当发现它们共处一个巢穴,还有一枚卵的时候,人们都非常意外。迈克告诉我,所有的人都非常担心,一则它们两个都还那么年轻,二则它们都没有作为父母的经验,它们是否能够在长期的孵化过程中,维持着对卵的兴趣呢?

因此,研究人员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他们拿走了这对没有经验的鸟夫妇产下的卵——这枚卵在下个月也不会孵化,然后用一枚人工繁育项目中的即将孵出的卵作为替代品。当这对年轻的父母听到新卵内雏鸟的动静,以及从内部发出的啄卵壳的声音后,它们立即变得非常专注。雏鸟成功孵出了,而且受到了这对年轻父母的精心照料。

30天后,当检查这只雏鸟的健康状况时,研究人员虽然在巢穴内发现了一些被带回的垃圾碎片,但一切看上去都还很顺利。研究组在周边散布了约2,5千克的骨头碎片,希望这些骨头碎片能够减轻秃鹰父母用垃圾饲喂雏鸟的奇特热情,然后怀着满腔的希望离开了。60天后再次检查时发现这只幼鸟仍然非常健康。秃鹰父母带回了更多的垃圾碎片,但应用金属探测器(如今已是兽医的标准配备)检测后发现,那只幼鸟一块也没有吞食。但是,90天后再次检查时,他们发现的是一只严重患病、体重不足、体形瘦小的幼鸟,它已经吞食了大量的垃圾。很明显,如果不将这些垃圾碎片取出来,它将难以存活。

迈克将这只幼鸟带回洛杉矶动物园进行紧急手术,这里也是兽医对加利福尼亚所有野生秃鹰进行检查的地方。同时,研究组的另外一些成员整夜在那个巢穴外守护着,不让年轻的父母返回巢穴。如果它们看到巢穴内空空如也,几乎可以肯定它们会放弃这个巢穴。那只幼鸟的体内有大量的垃圾,包括瓶盖、金属和硬塑料的小碎片,所有的垃圾都在牛毛中缠绕着。当我看到取出来的垃圾时,很难相信所有这些都是从一只鸟的体内取出来的,而且还是一只幼鸟。难怪它会患上重病。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20个小时后,搜救队的成员利用直升机,将其绑在绳子的一端,送回它的巢穴。在进行这些操作时,秃鹰父母就躲藏在人类的后面,透过人群注视着巢穴。直升机离开后5分钟,它们终于和深爱的孩子相聚了。

去除了那些无法消化的垃圾的负担,幼鸟的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是,就在120天的检查之前,野外值班的生物学家们通过一个高倍望远镜观察巢穴时,发现这只幼鸟正在玩着3片玻璃。它把玻璃吞进去,再把它们吐出来。毫无疑问,当研究组成员在预定时间去检查它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它的嗉囊内有一些硬物。幸运的是,他们轻柔地按摩它的嗉囊,把玻璃碎片挤到喉咙内,然后用镊子取出了它之前一直玩耍的3片碎玻璃。秃鹰对于垃圾的这种专注和喜好,是研究组必须解决的最坏的行为学问题之一。

解决行为学问题的建议之一是,放归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最早捕获的野生秃鹰,让它们充当行为榜样。研究组这样做了,但是,虽然这些鸟类的确提供了宝贵的行为资源,然而,它们大范围的觅食行为,导致它们非常容易铅中毒——事实上,最初的一只雌性秃鹰在返回大自然后就遭受了严重的铅中毒。诺埃尔坚持认为,在铅污染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能再放归任何一只秃鹰了。

P35-37

序言

我每到一处,都目睹了人类活动给大自然留下的创伤,造成的危害。在中国,这种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人口压力。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这种环境破坏与大多数国家所经历的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状况已持续了很多年。

让我们追溯到1875年。阿曼德·戴维神父(他为拯救麋鹿作出过重要贡献,本书中有提到)在书中写道:“年复一年,人们都能听到刀斧砍伐大自然中最美丽树木的声音。人为破坏原始森林(全中国只留下支离破碎的几块)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那些已被破坏的森林再也无法恢复。随着高大乔木的倒下,生长在树阴下的大片大片的灌木丛也随之消失,那些依赖于森林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大大小小的动物变得无家可归,只有死亡等着它们。”*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或其他地方)还保留着一些原始森林。

因此能够听到很多成功的故事——在最危急的时刻,动物从灭绝的边缘被拯救回来,两种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让人非常高兴。在过去的14年里,我多次访问中国,不断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两个故事没来得及收录在已出版的英文版中,特别放入这本中文版里,它们分别是扬子鳄的故事和草海自然保护区的故事。

关于拯救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的故事分别收录在以下章节:麋鹿(第一部分),朱鹮(第二部分),野骆驼(第三部分)和大熊猫、扬子鳄(第三部分),黄土高原、草海自然保护区(第六部分)。自本书英文版首次于2009年出版后,我与许许多多无私地让我们分享他们研究成果的人们保持着联系,他们告诉我每个故事的最新进展,这些最新信息我也放入了这本中文版里。

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就是要鼓励年轻的保护生物学家们。本书于2009年在北美和世界其他部分地区首次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很多生物学家告诉我,当他们看到,无论遇到了多大的困难,濒危物种都从灭绝的边缘被拯救了回来,他们深受鼓舞。当然,我写的很多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他们熟悉的人物,但同时读到来自世界各地那么多的拯救物种的故事,了解那么多的主人公,他们还是感到受益匪浅。除了生物学家,无数的社会公众也十分钟情于描述大自然的恢复力、描述人们为保护和恢复自然而付出智慧和勇气的那些故事。

我衷心地希望,中国的科学家和公众,尤其是那些关注中国本土动物和环境的人们,都能从本书的故事中获益。拯救这个伟大国度里的动植物物种,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为时不晚。我们很快就将迎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代的曙光。

2010年6月

珍·古道尔

后记

如同塞恩·梅纳德在前言中所说的,世界上很多人最早喜欢上大自然、喜欢上动物,源于早期拜读过珍·古道尔博士写的书,看过有关她的电视报道,受到过她亲自的鼓励,后来才加入到了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而且巧合的是,现在我也从事着研究灵长类、保护灵长类动物的科学工作。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念初中时,学校图书室里的书少得可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红色图书,如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之类,并且还要排队才能借到。当时我特别喜欢看小说,原本也想借这一类的书,但排到我时全借没了,最后我只借到了一本故事书《黑猩猩在召唤》。这本书介绍了珍博士在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研究黑猩猩的故事。就这样阴差阳错,我与珍博士从此结下了缘分,与灵长类结下了缘分。

上大学后我选择了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我国著名的大熊猫专家胡锦矗先生,这时我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的领域。我选择了大熊猫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毕业后回到广西,我选择了我国最珍贵的仅分布在广西的灵长类——白头叶猴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这一研究就是20多年,期间也培养了一支研究队伍。在当教师的日子里,因为自己研究灵长类的缘故,因此经常给学生讲述珍的故事,播放珍的影像资料,延续着与珍博士结下的缘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李大光老师告诉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引进了珍博士的最新力作《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希望我能接受翻译工作。这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同时我也感到莫大的责任。虽然我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崇拜什么偶像,成为谁的粉丝,但是,珍博士的事迹,一直是我研究灵长类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神圣的、高大的。

拿到英文版后,我开始仔细阅读,并再次为珍博士的精神所感动。在书中珍博士讲述了世界上许多濒危物种的故事,拯救它们是一项浩大而艰苦的工作!她正在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不懈奋斗!另外,看到一个个宣布已灭绝或即将灭绝的物种,在无数执著的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科学家的努力下得以在野外恢复,着实令人欢欣鼓舞!

本书涉及了全世界的珍稀濒危物种,不可避免的,中国的众多保护动物也在珍博士的关注范围之内。而对于中国政府开展的相关保护工作,她也作了浓墨重彩的介绍。得知该中文版即将在中国出版时,珍特别重视,特意补充了原英文版中没有收录的内容,如扬子鳄的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等。对于原英文版已有的内容,如大熊猫、朱鹎等,珍又及时补充了最新资料,使得本书的信息更及时、更全面。

在中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因此,拯救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故事及其中的主人公,有些受到了足够的关注,有些则默默无闻。但是,无论是受到关注的还是默默无闻的人士,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发展中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许多经验。在一些地区,还有不少吃野生动物,偷捕偷猎、收购和贩卖野生动物的陋习,尽管政府加大打击的力度,但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还是要靠当地广大群众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把他们的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同书中“草海自然保护区”讲述的做法一样。

作为一名译者,一名野生动物研究人员,我深深地被书中所有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执著奉献的主人公所感动,也为珍的不懈努力以及给大家记录了一段段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历史而感动。希望大家在阅读此书时,有更多的收获。  感谢我的研究团队在繁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牺牲休息时间完成本书的翻译任务。主要分工如下:李高岩翻译了第一部分,武正军、贝荣丙、蔡凤金、何南、黄乘明翻译了第二部分,周岐海、唐华兴、唐创斌、周颖明、吴茜翻译了第三部分,杨剑、陈志林、叶朵朵翻译了第四部分,黄中豪翻译第五部分,黄华苑、黄乘明翻译了第六部分,贝荣丙翻译了附录。

我深信,本书在中国的出版会产生很大的反响,帮助公众加深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了解,并从中受益。这也是我作为国家动物博物馆负责人所肩负的推动动物知识的普及、宣传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动物博物馆

黄乘明

2010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必修课,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不合格的学生。珍的这本书展示了人类帮助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恢复的努力,这既是亡羊补牢,也让我们对人类心存希望。然而,人类自律自己的消费和扩张,给野生动物留有一席生存空间,仍然是自然保护的首要任务。

——吕植,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

读罢这本由令人尊敬的学者和环保人士所写的特别的故事书,感动之余,让人对未来世界的和谐发展,增加了一丝希望。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科学文化传播人

我跟珍认识已有十多年了,她以柔软的体态、顽强的心态,经年累月地满世界奔走呼唤,令人钦佩之至。这是为了什么呢?正如她所言:“唯有帮助,它们才能被拯救!”后来她的境界更高了,她将此话改为“唯有帮助,一我们才能都被拯救!”

——郭耕,著名环境教育和动物保护专家

听了太多充满无力感的动物灭绝故事,一时间,这本书带来的希望和激动竟令人热血激荡。如果我是在20岁之前看到这本书,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去追随古道尔,做一个拯救动物王国的人吧!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执行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