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史悟人生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司马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不仅是好看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性情各异的人物。这里有智慧的较量、有人性的对比,既有仁、义、礼、智、信的展示,也有厚黑与凶残奸诈的回放。潜心阅读历史,或许能够从中读了同人生的新境界。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学历史会让人变得聪明。

要破除对历史的帝王之术的神秘感,要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经验分析历代的治乱成败,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还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走出来,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政治与道德的关系;而在具体操作上,则要谙熟通权达变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规。

本书作者把历史故事与有关人物收集起来,编写了这本书,不一定会让你成为旁征博引的哲人,却可以让你更加深刻理解做人和做事的技巧,成为一个洞悉生命的智者。

内容推荐

我们把这些历史故事与有关人物收集起来,编写了这本书,不一定会让你成为旁征博引的哲人,却可以让你更加深刻理解做人和做事的技巧,成为一个洞悉生命的智者。看了这本书,还可以让你从那些冗繁忙乱生活以及复杂迷离的社会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的简练中,在与先人圣哲的对话中.忘却烦恼,然后冷静地从一大堆琐事中理出头绪,并让我们变得真诚、坦率,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巧妙而又博大的心胸去容纳一切。

目录

历史事件篇

 一扫屈辱的鲁庄公——长勺之战

 他垒鸡蛋去碰石头——泓水之战

 一心只想决一死战的成得臣——城濮之战

 选择出其不意的日子进攻——鸡父之战

 孙子的“骚扰计”——柏举之战

 夫差的阴招——艾陵之战

 借“道”杀人——借途灭虢之战

 晋襄公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崤山大战

 孙膑一计救两国

 是谁灭了赵国——长平之战

 谁偷了魏国的十万大军——信陵君救赵

 秦国的黄昏被项羽血染得更凄美——巨鹿大战

 据说神人相助刘邦脱险——彭城之战

 西楚霸王的世界末日——垓下之战

 高祖刘邦好面子惹的祸——白登被围

 汉武帝不想再和亲了——马邑诱敌战

 暴风雨中的杀戮——昆阳大战

 袁绍失败之战役——官渡大战

 乱世枭雄与乱世英雄的斗争——赤壁之战

 据说关公也懂天文——关羽水淹七军

 刘备的最后一次败仗——彝陵之战

 历史上出现了第二个“赵括”——马谡失街亭

 “前秦”皇帝苻坚傲气冲天——淝水之战

 慕容家的灾难——参合陂之战

 藏匿在芦苇中的杀气——沙苑之役

 都是月亮惹的祸——刘裕摆却月阵

 夜晚为什么总是那么好“偷人”?——顺昌之战

 谁叫你不听老婆的话——李世民取东都

 李靖三干骑兵吓跑突厥大军——李靖夜袭阴山

 郭将军为何大战在即脱下盔甲——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一定要拿下钓鱼城——钓鱼城之战

 做鬼也不放过你——韩世忠阻击金兵

 以弱胜强的战役——鄱阳湖大战:

 十万大军就是这么败的——萨尔浒大战

 逼死杨蹴昌—÷张献忠奇袭襄阳

 我坚决不降__一—吴三桂借清兵

 侵略者趁早给我滚出去——雅克萨之战

 姜还是老的辣——镇南关大战

历史人物篇

 料事如神的兵圣——孙武

 聪明得过了头的将军——吴起

 被动的军事家——孙膑

 敢于认错的武将——廉颇

 和老板过不去的名将——白起

 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李牧

 以贪婪换取信任的名将——王翦

 被冤死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

 刚愎自用的西楚霸王——项羽

 优柔寡断的军事天才——韩信

 始终不能升官的西汉名将——李广

 西汉成功学典范人物——卫青、霍去病

 被世人误会的完美将军——周瑜

 慎重选择上司的全能天才——王猛

 为建功立业奋斗终身的唐朝名将——李靖

 活到老,打到老的保国功臣——郭子仪

 杨家将传奇的开始——杨业

 含冤而死的一代名将——岳飞

 明朝头号开国功臣——徐达

 中途转行的军事家——于谦

 荡平倭寇的功臣——戚继光

 功德自在人心的勇士——李成梁

 比岳飞死得更冤的将军——袁崇焕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太平天国单飞的统帅——石达开

 太平天国最后的支柱——李秀成

 收复新疆的大功臣——左宗棠

试读章节

一扫屈辱的鲁庄公——长勺之战

春秋初年,王室衰微,逐渐对诸侯失去了控制,导致了齐鲁两国也因各自的利益发生矛盾,关系日益复杂起来。刚登上齐国国主的齐桓公在巩固了自己的君主位置后,因为鲁国曾经支持过他的哥哥公子纠与其争夺皇位,便在公元前684年春向鲁国进兵,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并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齐国派鲍叔牙率军讨伐鲁国,一路上势破如竹,一直打到了鲁国的长勺(莱芜北部莱城区苗山镇西杓山村一带)。鲁庄公不得不动员全国力量,积极准备迎战,以挽救鲁国于危难之中。消息迅速传开后,一名隐居于乡间的平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齐国军队蹂躏,便毛遂自荐求见鲁庄公,出谋划策,并参与战事。

这个人叫曹刿,有着过人的智慧。他虽然隐居于乡野之间,却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他认为现在的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不可与齐国相比,可现在齐国抢占鲁国的国土,他作为鲁国的子民,理应为鲁国献计献策。把齐国入侵者赶回齐国。当鲁庄公听说有人献策,大喜下,便立刻召见。与鲁庄公见面时,曹刿没有丝毫的胆怯和自卑,心里一片平静似水,问道:“鲁国凭什么可以打败齐国。”鲁庄公看见曹刿开门见山,也毫不保留地说:“衣食我从不霸占,都是分发给臣下与平民,大家都感激我,当然会支持我。”曹刿不慌不忙地反驳说:“这些都是小恩小惠,只有与你亲近的那些人,才能得到。未能遍及民众,百姓是不可能为您去打仗的,就算去的话也不会用全力。”鲁庄公又说:“我祭祀祖先与神灵们都是诚心诚意,一切都严格按照祭礼,不敢克扣、虚夸。该供奉什么,就供奉什么,该供奉多少就供奉多少。”曹刿还是平静地说:“这些也只不过是小恩小信,神灵不会因此保佑你打胜仗的。因为齐国也会这样做。而且我听说,齐国比鲁国更加注重这些礼节。”鲁庄公并不计较曹刿的过激言论,继续说:“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高兴的说:“这才是尽了君主的责任,这才是国家立本的头等大事,您能为老百姓办好事,就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百姓们就会支持你,凭这一条就可和齐国一战。交战时我清求随同您奔赴战场,并助您一臂之力:”几番问答后,鲁庄公觉得曹刿见解独特,是个难得的人才,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齐鲁两军在长勺相遇后。齐国的鲍叔牙在乾时(地名)大战时打败过鲁军。因此都轻视鲁军,认为鲁军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想一分高下。曹刿劝阻说:如今齐兵气势高涨,我军这时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负难断,现在只有坚守战阵,以逸待劳,让弓箭兵放箭阻敌,有不听指挥随便行动者一律处死,以稳住阵势。

齐军没有战斗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后,又展开了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只能退回到原阵地。

由于这样冲锋两次后仍不见鲁军有丝毫行动,鲍叔牙便更加轻敌,他大声地对手下人说:“我看,鲁军怕是被我们吓破胆了,这次只要我们勇往直前,他们一定会落败而逃。”于是齐军进行了第三次进攻,这时,眼看齐军逼到鲁军阵前了,鲁国士兵早憋足了气,当兵的不为战争而死,反而躲在这里放冷箭,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便纷纷要求决战,为国捐躯。曹刿见战机来临,对鲁庄公说:“可以擂鼓进攻了。”庄公便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挡,像猛虎下山般把齐军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终于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点评:

长勺之战的胜利,使鲁国一扫多年来的屈辱,使鲁庄公找回了自尊而扬眉吐气。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庄公是一个惠及众人、不肆浮夸、秉公执法的君王,不但不计较曹刿的过激言论,反而相当欣赏并以用之,此等国君,必赢得全国民众之心,这也是曹刿敢于大胆进言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想想,倘若鲁庄公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也就不会有鲁国长勺之战的胜利了。相反,鲍叔牙的傲气、轻敌,使他走上了战败之路,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很多人只是取得一点微乎其微的成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可以独当一面,殊不知,他们的自大,往往会招致像拿鸡蛋与石头相碰一样的结果。

他拿鸡蛋去碰石头——泓水之战

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因内乱而中衰,由于各国的利益冲突,中原地区各国诸侯更像失去了领导人而变得更乱了。

就这样,一直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慢慢地走进了中原,企图像齐桓公那样成就霸业。长期被各国称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引起了中原各国的恐慌。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一贯自我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他想凭借我为国公、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领导诸侯平定齐乱的余威。出面领导诸侯抗衡楚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可是在当时,宋国还没有实力与强大的楚国抗衡,宋襄公这种以卯击石的做法造成宋、楚间矛盾的高度激化。楚国国君认为,对于当年强大的齐桓公,他是无可奈何,而现在小小的宋国,竟然也敢在我老虎嘴里拔牙!于是楚国决定要好好地教训宋襄公一番,以显示楚国的神威,于是导致了泓水之战的爆发。

宋襄公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一直专心致志争当盟主,雄心勃勃地想像齐桓公那样成就霸业,受世人尊敬,但毕竟国力有限,因此也只能单纯模仿齐桓公的做法,以“仁义”为政治号召,召集诸侯举行盟会,借以抬高自己的声望。可是这并不能使众诸侯信服,因为宋襄公只是说说而已,并没给大家帮过什么忙,因此他们并不听从他的领导,就这样,宋襄公不仅遭到各国的冷遇,还更加剧了与楚国的矛盾。在盂地(今河南省睢县西北)盟会上,宋襄公拒绝事前公子目夷(宋襄化的庶兄)提出的多带些兵车,以防不测。结果被“不讲信义”的楚成王的军队活捉了起来。

在楚军押着他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时,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全城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才使楚国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答应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宋襄公受到如此奇耻大辱,自然是难以平消胸中怒火。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义,更愤慨其他诸侯国的隔岸观火。他自知自己并不是楚国的对手,便把矛头指向了臣服于楚的郑国,于是决定兴师讨伐它,以挽回自己在楚国受到的侮辱。而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劝阻他不要伐郑。可是宋襄公却振振有词地为这行动进行辩护:“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

郑文公听说宋师帅大军来攻,便求救于楚。楚成王果然迅速起兵伐宋救郑。宋襄公得知后,才不得不慌乱撤军。

公元前638年10月底,宋军返回宋境。

这时的楚军还在陈国境内挺进途中,而宋襄公屯军于泓水以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

11月初一,楚军已到达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已布列好阵势,就等着楚军的来临。宋大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宋两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的情况,建议宋襄公抢占先机,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给以攻击。  但是宋襄公却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反而使楚军全部顺利渡过泓水。这时公孙固又建议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理会。一直等到楚军一切就绪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这时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就像在风中摇摆的小草,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惨败,宋襄公本人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全部被楚军所歼灭。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逃回宋国。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拉下帷幕。

泓水之战后,宋国的大臣都说宋襄公糊涂,可是他本人并不服气,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错误指挥进行辩解。第二年夏天,宋襄公因伤势过重,带着争当霸主的夙愿死去了。

点评:

宋襄公的失败,与他一味效仿齐桓公治国“仁义”的政策,不懂变通,不知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相挂钩,他分不清战争与治理一个国家的区别,宋襄公奉行“蠢猪式的仁义”(毛泽东语),既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国力,又缺乏必要的指挥才能,而且更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是一味地自我主义者,他最终覆军伤股,为天下笑。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像宋襄公这般孤家寡人,听不进忠言良谋的人大有存在。他们守着陈旧的思想,从不或很少变通,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甚至还孤芳自赏,最,后他们只能被这个社会所淘汰。P2-7

序言

历史是一面明镜,古往今来的人物、事件以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对应的评价。

我们编写这本书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这些战争以及这些军事家背后的故事以及那些英雄豪杰的壮志情仇,启迪我们做人,激励我们做事。

面对历史.我们总会有很多遗憾。为何项羽不肯过江东?为何官渡之战注定着袁绍要败?为何诸葛亮自己不做皇帝,为何“前秦”皇帝苻坚不先巩固后方,却想要先灭东晋?如果我们对这些加以思考,总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让我们感悟战争,感悟那些因为战争而改变命运的人,再感悟我们自己的人生吧,你会听到历史的节拍,甚至抚摸到历史的质感,仿佛昨天发生过一样。

战争无论对与错,英雄无论生与死,都给我们以启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现在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正确的事件可以激励我们创造更大的成绩,却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因为时代在发展,周围的环境已经不同了,但它仍能指导我们处事做人。错误的事件固然已给过往的人或事造成损失,却能给我们以警醒,使我们从中总结教训,减少以后的失误。

我们做事,做人,何不是这样呢?

我们把这些关于军事及其有关人物的故事收集起来,编写了这本书,不一定会让你成为旁征博引的哲人,却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做人和做事的技巧,成为一个洞悉生命的智者。看了这本书,还可以让你从那些冗繁忙乱的生活以及复杂迷离的社会中走出来。让我们在前人的历史故事中忘却烦恼,然后冷静地从琐事中理出头绪,并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真诚、坦率、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巧妙而又博大的心胸去容纳一切。

当然。你还可以从其中获取许多人生理念。

那就让我们一起游走在战争与英雄的历史中吧,感悟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