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强调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及该门课程的要求;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实验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第三章列出了一些力、热基本测量工具和电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及说明;第四、第五章编写了25个基础性实验,详细阐述了实验目的、仪器、原理、内容与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故障排除、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拓展”、思考题和参考文献等。通过完成这些实验,可使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第六章编写了18个开放性与设计性实验,可以让学生理论与实践得到全面提高。
本教材融合设计性和应用技术性于一体,由浅入深;部分实验可供选做。
第1章 绪论
§1.1 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
§1.2 物理实验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
§1.3 物理实验课程学生须知
第2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
§2.1 测量与误差
§2.2 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
§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2.4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3章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
§3.1 比较法
§3.2 放大法
§3.3 平衡法
§3.4 补偿法
§3.5 模拟法
§3.6 干涉法
§3.7 转换法
第4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4.1 基本测量
§实验4.2 刚体转动惯量的实验研究(用三线摆)
§实验4.3 弦线振动的研究
§实验4.4 CCD伸长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
§实验4.5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
§实验4.6 金属的比热容的测定
§实验4.7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实验4.8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实验4.9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实验4.10 模拟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4.11 用霍尔传感器测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实验4.12 光路的调整和薄透镜焦距测定
§实验4.13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第5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5.1 刚体转动定律的研究
§实验5.2 声速的测量
§实验5.3 RLC电路特性的研究
§实验5.4 交流电桥
§实验5.5 铁磁物质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的研究
§实验5.6 单丝和单缝衍射实验
§实验5.7 牛顿环和劈尖干涉实验
§实验5.8 液体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5.9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实验5.10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实验5.11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
§实验5.12 密立根油滴法测定电子电荷
第6章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实验6.1 用三线摆研究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6.2 拉伸法测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实验6.3 动态法测定材料的杨氏模量
§实验6.4 谐振动与物体的碰撞研究
§实验6.5 磁阻尼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测量
§实验6.6 切变模量和刚体转动惯量的研究
§实验6.7 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
§实验6.8 粘度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研究
§实验6.9 压强与沸点关系的研究
§实验6.10 非线性电路混沌
§实验6.11 直流电阻测量的研究
§实验6.12 非平衡电桥
§实验6.13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实验6.14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
§实验6.15 用数码相机的超高速连拍功能研究小球在蓖麻油中下落的运动规律
§实验6.16 利用超声光栅研究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6.17 用分光计对光谱作定性分析
§实验6.18 用激光椭圆偏振仪探究偏振光反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
附录
附录1 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附录2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物理实验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4 物理学常用数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