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何祚榕
序二 彭漪涟
专家对“认识逻辑学”的评论
自序 逻辑的跋涉
第一章 逻辑学与认识逻辑学
1.1 什么是逻辑学
1.1.1 逻辑学是一门科学
1.1.2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1.1.3 逻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
1.2 逻辑学的发展演变
1.2.1 传统逻辑的形成
1.2.2 数理逻辑方向
1.2.3 认识逻辑(辩证逻辑)方向
1.2.4 科学发现的逻辑方向
1.2.5 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方向
1.2.6 语言逻辑方向
1.2.7 逻辑的发展轨迹:纯化与泛化
1.3 国人教训
1.3.1 西方逻辑学为何能持续发展
1.3.2 名辩学衰落的原因
1.4 逻辑在中国
1.4.1 西方逻辑学的输入和研究
1.4.2 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实质
1.4.3 恩格斯、列宁对传统逻辑与思辨逻辑的批评
1.4.4 20世纪的三次逻辑论战
1.5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1.5.1 传统逻辑是思维成品的解剖学研究
1.5.2 传统逻辑是思维的工具
1.5.3 传统逻辑的性质和特点
1.6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与认识的科学
1.7 逻辑学的功能
1.7.1 接受和表达功能:听说读写的逻辑
1.7.2 认识功能:创造逻辑
1.7.3 社会功能:民主、科学和逻辑的内在联系
1.8 认识逻辑的内容和体系
1.8.1 科学的逻辑
1.8.2 认识过程的逻辑
1.9 认识逻辑学要义
第二章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第三章 类逻辑
第四章 条件逻辑
第五章 数逻辑
第六章 整体逻辑
第七章 表达逻辑
第八章 接受逻辑
第九章 创造逻辑
参考资料
附件一:中国名辩精华
附件二:张盛彬著作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