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受古罗马认识意大利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丁国光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相对于其他古文明,古罗马帝国文明的诱惑力或可谓无可比拟。她的建筑、政治、文化和艺术虽历经许多世纪的洗礼,但在今天的科技社会里仍散发着无法抵抗的魅力。作为欧洲文艺发源地的意大利,同是也是时尚之都。本书带你感受古罗马,认识意大利。书内大量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彩色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罗马和意大利最具特色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内容推荐

相对于其他古文明,古罗马帝国文明的诱惑力或可谓无可比拟。她的建筑、政治、文化和艺术虽历经许多世纪的洗礼,但在今天的科技社会里仍散发着无法抵抗的魅力。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包括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等,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本书带你感受古罗马,认识意大利。

目录

第一章 强大的古罗马

第二章 古罗马的文明

第三章 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中的贡献

第四章 当今意大利概况

第五章 意大利人的家庭

第六章 意大利的饮食和生态环境

第七章 意大利的政治和国防

第八章 意大利、梵帝冈与基督教

第九章 意大利的经济

第十章 意大利的教育和医疗卫生

第十一章 意大利的体育、交通和媒体

第十二章 意大利的黑手党及犯罪

第十三章 意大利的移民

第十四章 意大利的农村、农业和农民

试读章节

一、罗马的诞生:一个充满神奇的故事

“罗马”这个名字据说来自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创建这个城市的罗慕洛(ROMOLO)。人类早期历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都充满了传奇,都带有神话色彩,特别是当时的英雄都离不开神。古希腊的英雄,如宙斯就是人神合一,半人半神。中国的周文王、周武王也都有神的庇佑。同样,罗马的来历也充满了神奇和传奇。

据说古希腊人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城后,特洛伊国王的后代就流亡到了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并在意大利中部的苔伯河出海口建了一座城镇,但这些后代为了王位仍在不停地争斗。其中的一次政变,弟弟夺取了哥哥的王位,杀害了哥哥的儿子,并逼哥哥的女儿蕾娅去当祭司,终生不准婚嫁。一天,蕾娅在一条小溪边躺着,敞开胸部睡觉,她相信神和人都不会侵犯她,就睡着了。战神马尔斯(MARS)为她的美丽所感,使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哥哥叫罗慕洛(ROMOLO),弟弟叫勒莫(REMUS)。国王叔叔得知后下令淹死她的孩子。这对双胞胎被好心人放在了木排上,扔到了正在泛滥的苔伯河里,随他们听天由命漂流而去。但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这个木排漂到了河岸边,此时来了一条饮水的母狼,母狼不仅没有伤害这两个小孩,还把他们拖到了岸上,慈爱地低头舔干了他们身上的水,还用乳汁喂养了他们。为纪念这条善良的母狼,罗马人把自己的城徽塑成一条巨大的母狼,下面趴着两个正在吃奶的婴儿。

这个故事大概是误传,实际上喂乳者是一个牧羊人的妻子,叫卢帕(LUPA),与母狼(LAPA)同音,她因为喜欢这两个小孩,而又不知道犯法,所以把他们抚养大了。

不管怎样,母狼救人的故事使罗马人对狼充满了好感,母狼从此不仅得到了一个好名声,还享受了国母级的高贵待遇。这与中国人对狼充满恐惧和憎恶等负面印象相距甚远,这大概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来源。

这兄弟俩长大后,回去杀了国王,报了仇,但他们并不想做那里的国王,而是回到了收养他们的地方,在苔伯河边的山头上开始建城。罗马是丘陵地带,所谓的山实际上都是一些平缓的小山包。他们把周围的七座山(即帕拉提诺、阿文提诺、埃斯奎利诺、奎里纳尔、维米纳尔、坎皮托利奥、切利奥)都建成了村落,并联合成为“七丘联盟”,总部建在当今罗马市政府所在地坎皮托利奥山上。以后罗马城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哥哥和弟弟各占据一个山头,哥哥罗慕洛的基地是帕拉提诺山,弟弟勒莫的基地是阿文提诺山。虽说是兄弟加联盟,但山头林立总免不了矛盾,日子久了兄弟也反目,狼性毕露,哥哥杀了弟弟,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该城为“罗马”,并成为首任罗马国王,开创了罗马的王政时代。

现在认定的罗马建城日为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这个时间相当于我国东周的初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古罗马从这时候开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千多年里,走过了由弱到强,由盛而衰的历程。其中包括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王国时代,第二阶段是共和国时代,第三阶段是帝国时代。

二、少年时代的古罗马:王国时代

这个阶段从公元前753年开始,到公元前509年结束。这个时段跟我国东周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大体相当。建城之初的罗马,与其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些新移民的村庄联合体。新来的移民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不协调,光棍很多,威胁到罗马的生存和发展。罗慕洛想了一个帮光棍找媳妇的办法,实际上这是一个阴谋,国王对外宣布某日要在罗马城里举办一个赛马会,邀请了附近的萨宾等部落参加,结果运动会变成了抢亲会,罗马人把外部落的男人赶走,将妇女强留下来。萨宾人受此耻辱不肯罢休,回去组织人马杀奔罗马城来,双方军队正要开战,罗马人的新媳妇跑到了阵前,求双方不要相互残杀,她们既不想因为这场战争失去父兄,也不想失去丈夫。这场阴谋与爱情的故事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这个萨宾部落与罗马结成了联盟,使罗马的力量得到加强。

新兴的罗马王国在罗慕洛的领导下,开始了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的国内部落战争。无独有偶,进入春秋时期的中国也进入了诸侯混战时期。为当霸主、争地盘,各路诸侯打得昏天黑地,这期间中国出现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不同的是,两国混战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同,当时的意大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罗马只是众多城邦王国中的一个,这时期的混战是从分散到统一的开始,而中国当时是从统一到分裂的开始,中央政府的周天子已变得有名无实,各路诸侯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从而敢放开手脚开打了。

终于有一天,号称有一半天神血统的首任罗马国王罗慕洛“被一阵旋风送上了天”,去世了,结束了他对罗马的统治。他的历代继承人接过了他的事业,仍旧征伐不已。罗慕洛之后的古罗马王国再经历了六代国王,其中第二代国王接任后首先消灭了罗马的母城国,即罗慕洛出生的那个王国,叫阿尔巴隆加。第五任国王联合别的王国的力量,打败了萨宾王国,之后又征服了整个拉丁平原。罗马人通过不断地进攻别的王国,战争胜利使罗马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不断扩大。据估计,到公元前560年左右,罗马城及其郊区的人口已达到了26万。另一方面战争胜利也使他们有钱来装饰罗马,也需要不断地加固城池来保护自己,因此罗马逐步变得美观和坚固起来。

P4-6

序言

到罗马工作之前,我对罗马的了解始于“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道这些话形容的意思,但不知其为什么要这样说;以后学历史对古罗马的辉煌有了一些了解,但这对我来说在时空上都是那么的遥远后来听到过罗马的人回去说,罗马到处是断壁残垣,有很多没穿衣服的雕像,还有很多小偷,垃圾比较多等等,似乎正面的评价不多。因此,在我来前的印象里,与富贵的巴黎、伦敦和繁华的纽约相比,罗马就好像是一个落魄的贵族。由此联想起拥有辉煌的古代文明的希腊、埃及、印度、中国,都不是很发达的国家,更不用说继承古巴比伦两河文明的伊拉克了。这不免让我担心起来,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到底是财富还是包袱?过去曾经辉煌的国家,到现代是否就必然衰落?意大利作为当今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似乎证明这不是一个规律;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也正在打破这一循环。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个在古代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东西方大国,在当今世界仍然要继续辉煌。来到意大利工作,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看古老的罗马,更全面地了解神秘的意大利,包括她的过去和现在。

初识罗马

就像见到一个陌生人,你只能通过外表来认识他(她)。大多数到罗马的人都是随旅游团或考察团而来的,都是匆匆过客,只能走马观花看一眼罗马的外表,只是一面之交而已,因此,对罗马得出一些负面印象就不足为怪了。

到罗马初期,我能感到罗马好的只有蓝天白云,让我找回了儿时家乡风云变幻的天空,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云彩。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片片绿地如入花园,一排排的地中海松,状如巨大的冠盖,高高撑起,成为罗马城一道独特的景观。我们是秋天到的罗马,秋雨绵绵,没完没了,又像是回到了中国的南方。

到这里工作,与来这里旅游或考察完全是两回事。旅游或考察有旅游公司或接待单位管,吃住行都有人先给你安排好了,你只要带着眼睛和耳朵就行了。而到这里工作主要得靠自己去解决吃住行和工作等日常事务。在享受罗马的好空气、好环境的同时,我们就要“享受”一下罗马的其他方面了。

首先是语言关。在中国人民认真学英语、用英语的今天,意大利人民尽管人在西方,跟英、美关系也很好,可能对自己的意大利语情有独钟,也可能认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意大利语,以致我们接触到的意大利人能讲英语的不多,这真让人大出意料。意大利人写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罗马作为一个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地图、路标、商店等,很少有英语标识,广播电视也很难找到英语频道。生活在意大利,不懂意大利语,就像文盲进了城,四顾皆茫然,十分不方便。语言问题大概是影响人们对意大利全面深入了解的主要障碍。

其次是行路难。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交通很方便。但是进了罗马城,就像钻进了迷宫。街道大多以众多大大小小的广场为中心,呈放射状,像是蜘蛛网。单行道很多,地图上看清了要去的地方,要走的路线,走到跟前却发现此路不通,得绕着走。去时是一条路线,回来却是另一条路线。街名标牌只在一条街的入口处有,有的写在建筑物三米高处,与建筑物倒是浑然一体了,但就是不顺眼、不醒目,你若是开车,得把头放在方向盘以下斜看上去才行,还没等你看清楚,后面的车已不耐烦地按喇叭了,你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开,街中间再也没有这条街名的指示牌了,到此时,你就开始晕头转向了。你下车问路,热情的罗马人会用意大利语给你介绍比划半天,可结果你还是如坠五里雾中。你感谢人家后继续像无头苍蝇满街乱转。有时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心里打鼓,没办法只好先去找火车站、环路(GRA)等参照物,有时恨不得先开到机场再说。你若是初到罗马开车,建议一要保证车况好,二要加满油,三要会找参照物。在罗马找出租车也很不方便,除了价钱贵以外,还得跟出租公司打电话订车,如果来一位不会说英语的司机没准你要去东他把你拉到西,这样的事已发生过。开车进城的另一件难事就是停车位难找,罗马人停车水平很高,停得前后几乎亲密无间,也没准把你的车前后蹭出一个大花脸来。

再次是节奏慢。在国内总抱怨办事效率低,有怨气时还可以批评投诉一下,到这里后才发现罗马人是办事慢的“师傅”,才见识了什么是不着急,对此你急还拿他没办法,因为这里大家都这样。举几个例子,到罗马买车不是买现货,而是预订,我们的车预订四个多月后才到货。我们来时托运的用品到海关办退税,十个月后才批下来。到商店去买一个吊灯也须预订,一个月后才到货。你要去餐馆吃饭,你必须先把上一顿吃饱,因为午餐下午一点、晚餐晚八点才开门,否则你即使到了餐馆门前,时间不到也只能在门口等着。总之,到罗马办事,你急不得,要有耐性,要有好脾气。中国说的成语“人乡随俗”,翻译成英语就是“到了罗马就要像个罗马人”,我们也就只能这样入乡随俗了。当然也有例外,罗马人开车很快,等红绿灯的耐性不够,这点与我们有些相似。

最后是东西贵。这里说东西贵,主要是跟我们国内同样的东西对比。这里超市的西红柿差不多是2欧元一公斤,折算成人民币就是10元一斤,苹果折算成人民币是8元多一斤,罗马新城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约为400万元左右人民币,这个面积的月租金约为2万元人民币,汽油每升约为13元多人民币,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为7欧元。实行欧元后,意大利的物价水平上升了不少,老百姓感到有压力,对我们这些外来人来说更是感到东西太贵。好在人的基本消费总是有限的,主要是解决吃饱问题。

再看罗马

到意大利时间长一些,总会有一些好奇,会多一些了解,也有一些思考。

首先是意大利人对文物的态度。要说罗马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物了。人们说罗马是永恒的城市,整个城市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一点不差。如果没有罗马古城,你就不知罗马还有什么吸引人。罗马城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要说那时古迹恐怕难找到了,但要说四百年以后,特别是在公元前后的古迹就确实多了。有人说你在罗马老城里随便看到一栋房子,或许其中是古罗马时的地基,中世纪的墙体,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看到罗马城,我们一方面惊叹罗马人的创造力,我们更佩服历代罗马人对文物的保护利用意识。人类文明是前人创造和代代积累传下来的,大多数是记在纸上,变得抽象了,但罗马人却记在了建筑上,是实实在在的,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前人的创造或许不够完美,意大利人不是采取抛弃或推倒重来的态度,而是对它们非常地珍惜,聪明地利用和改进。例如共和广场旁边的圣玛利亚教堂就是利用古罗马戴克里先浴场的一部分改建而成的,外观保留了部分浴场墙体,内部保留了浴场采光保温的原理,是保护和利用的典范。对于已遭受破坏了的文物,如古罗马广场和卡拉卡拉浴场,尽管是残垣断壁,但仍维护保养得非常精细,让人们看到了残破的美,看到两千年前的罗马。每年罗马市政府为文物维护保护花费的支出是十分庞大的。罗马人保护文物的认真细致,投入的时间精力恐怕是世界第一。为了保护旧罗马城,意大利人开辟建设了新罗马城,使罗马的建设和发展不需与文物争地盘。古罗马城的建设保护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可不是今天一些地方急功近利为发展旅游产业而来,而是一代又一代罗马人珍惜前人劳动,重视创新,崇尚艺术的结果。

其次是感叹意大利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四大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各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说当代西方文明的来源,离不开罗马,离不开意大利,其贡献有两次高潮,一次古罗马时期,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政治上,公元前三四百年,古罗马就实行了共和制,有执政官,有元老院,当代西方政治的总统议会制的基础就已建立。在军事上,古罗马军团的军队建制、装备和作战方式是当时最先进有力的,为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罗马帝国打下了基础,也对以后各国的军队建设树立了榜样。在法律上,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为西方法律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宗教上,基督教在罗马发展壮大,并成为基督教的大本营,成为西方最有力最强大的精神工具。在建筑文化艺术上,古罗马人不仅会征服掠夺,而且善于消化吸收别国的成果。征服希腊,不仅学会了使用大理石建筑建材、雕塑艺术,而且吸收了古希腊的哲学和文学,为己所用,成为文艺复兴的思想材料来源。

欧洲在经历了近千年黑暗、停滞的中世纪后,意大利人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本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神权;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吹响了人类思想解放的号角,掀起了几百年反抗神权和教会黑暗统治的革命,为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奠定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基础。思想大解放也为欧洲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翻开了欧洲新的一页,也翻开了人类新的一页。因此,罗马也是西方精神文明的发祥地。

再次,现代意大利的活力到底在哪里?每当看到罗马人悠闲自在,经常放假,节奏缓慢,城市变化很小的状况,与国内热火朝天,大干快上,城市日新月异的场面进行对比,感慨颇多,真是两个国家两重天啊。一方面,我想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人家已经很发达了,意大利不到六千万人El,而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与我国差不多,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家不用着急;而我国还有九亿农民,他们还在为吃饭、住房、上学、看病、养老等问题发愁。我们还得奋斗多少年才能达到人家的生活水平啊?另一方面,我也想,这不是有点像龟兔赛跑吗?只要我们再干上一个30年,或许这个差距就小多了。

从世界看,意大利是七大工业国家之一,但与德国、法国、英国相比,她的大企业少得多,这几年经济增长也很慢。在罗马几乎看不到什么大工厂、大商店。意大利、罗马经济的活力在哪里呢?只要我们稍微留心,我们可以看到,罗马人有其传统优势,这就是中小企业,像美国那样规模巨大的商场,在罗马基本上找不到,但街上的小商店却比比皆是,卖着他们的优势产品,皮鞋、服装、工艺品,开着餐饮、修理、旅游等服务业。这些中小企业虽然不显眼,但却有自己的优势,就业容量大,一般不与大企业形成竞争,还有比较强的活力。特别是像罗马这样一个外来人口多的城市,一年四季源源不断的游客给他们创造了巨大的就业、增收机会。这是古代罗马人没曾想到给子孙后代带来的福荫。

借鉴意大利

我们从一个古都来到另一个古都,从一个文明古国来到另一个文明古国,两个城市、两个国家都有着深厚的积淀,有很多值得相互学习的地方。

第一,要加强对文物和古城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北京的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从一方面说是好事,但从文物、文化的角度看则不见得是好事。罗马在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文化保护的关系上应该是走了一条成功的路。一路哥伦布大道连接新老两城,人们在新城工作居住舒适宽松,游客在老城探幽寻古自得其乐。我们一说发展就要拆旧建新,一拆不可收拾,以致有人说在CHINA很多城市都写着“拆了”,一个全新的充满高楼大厦的城市只能说是物质富有,却可能没有文化底蕴。

第二,要加强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要说中意两国的交往,说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就到了罗马,即使以马可波罗为始,也算是交往历史悠久了。两个文明古国有很多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的方面,例如意大利的皮鞋、服装品牌众多,很受欢迎,来意大利旅游的中国游客也比较多,但从文化交流上相对不足,例如留学意大利的中国学生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是很少的,恐怕语言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这需要两国政府加强组织推动,加快在文化、教育、艺术、体育、文物、城市建设,以及农业、中小企业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要努力通过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意大利人的节日很多,人们很会享受生活,出发点是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体现以人为本,我们以前总是把这看成是享乐主义,看成是消极的东西,但从经济的角度看,节假日多本身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节假日,人们才有时问去旅游、购物、聚餐、观看比赛,才能把人们手中的钱花出去,以消费拉动生产。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总上不去,投资过多容易形成浪费,导致通货膨胀,成为经济波动的隐患。我国的“黄金周”已表明是扩大国内消费的一个重要措施,但从根本上说,我国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大家敢花钱消费,不要有过多的后顾之忧。

2006年,我的以上文字得到了廖晓军先生的肯定。他鼓励我驻外时对古罗马和意大利了解得更详细、更全面一些。本书就是我为此所做的一些努力,希望有助于国内读者了解古罗马和意大利。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3: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