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陆游传(经典图文版)/20世纪经典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东润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陆游的一生,充满救国救民之心,尽管他不是正宗的儒者,但他终身践履儒家“汉国平天下”之理想而不悔。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少见的伟大诗人,他一生的重要成就亦在诗;但他不愿意只是一位诗人,他自己曾说不愿意做一位诗人,他的心是在诗外。

本书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陆游坎坷的一生,向读者展示了诗人昂扬的斗志、不朽的诗才及感人至深的爱情生活。

内容推荐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涛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

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书用优美大气的文笔、严密扎实的考征,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涛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青年

第三章 大风暴的来临

第四章 隆兴的战事与和议

第五章 入川

第六章 诗的开始转变

第七章 生的高潮 诗的高潮

第八章 欢笑声中的涕泪

第九章 建安和抚州

第十章 再度起用 再度罢免

第十一章 蛰居山阴的五年

第十二章 接近韩侂胄

第十三章 坚持到最后的一刻

附:陆放翁年谱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童年

十月中旬的淮水上,大风从北岸吹过来,幸亏水势已经跌落,但是在风狂雨骤当中,只看到浪翻水滚,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靠南岸几条官船,一字儿排开,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显见得是开不出去了,船家们遥望着中仓的那位官人,大家不敢做声。官船里静悄悄地没有一些声音,都在期待着什么,但是谁也没有说话。

直秘阁、淮南计度转运副使陆宰,字元钧,这时刚刚奉到上谕,卸任进京,他把公事做了一番交代以后,带着家眷,从淮南出发,打算通过淮水,开进汴河,便可以在那条清浅见底的河道里,安安稳稳地开航,却不料在淮水上,遇到这一场风雨。

事情不是这样简单。仆妇使女们从内仓里出来,说是夫人就要临产了。陆宰茫然地“啊”了一声,吩咐她们好生伺候。风雨之中,在山巅水涯的所在,从哪里去找官医呢?所幸一则家有祖传良方,自己多少也懂得一些医道,二则夫人这一次究竟不是初产,只要当心一些就是了。陆宰一会儿听听雨声,一会儿抬起头来,看看岸上的那些榆、柳、槐、楸,树叶全落了,但是杈丫的枯枝,还在风中摇摆不停。他的心里正在七上八下,不知道怎样才好。事实也难怪,陆宰已是三十八岁的人了,生活中受过不少的折磨,因此显得苍老,何况这一次奉调入京,前面是怎样一个下落,一点底也摸不着。他想起父亲陆佃,从原籍山阴出来,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读了一辈子的书,写了二百多卷的著作,可是在新党失败当中,因为他是王荆公的学生,大家都攻击他是新党,后来侥幸做到尚书右丞,可是蔡京当道的时候,父亲又被人攻击是旧党,受到排挤,最后落得调到毫州,做了一任毫州知州,就在任上死去了。陆宰真有些糊涂,父亲到底是新党呢,还是旧党?是不是因为师生的关系,就被认为新党;及至时代转变以后,又因为亲戚的关系,复被认为旧党?那么新旧的分别又在哪里呢?陆宰确实有些茫然了。

在陆宰沉思当中,无情的风雨还在那里咆哮,淮水的浪头不断地打进舱来,船上的篷久已卸下了,篷索在桅杆上打得格拉拉地响。仆妇们屏了气在内舱里伺候。好久好久以后,才听到“呱”的一声。

“是一位小官人。”她们向陆宰道喜。

“是一个小旧派。”陆宰说。

窗外的雨声停下来了,舱里好像安静了一些。他想起早一晚夫人曾经梦到秦观,这一位比自己高一辈,诗和词都做得很好,也能写些文章。是一位旧派呵,不知妇道人家为什么会梦到他?何况这两年皇上正在禁止元韦占学术,凡是学习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这些人的诗文的,都要受到处分,那么即使真是秦观投胎,那有什么好处呢?可是,话又得说回来,岳母不是晁家的吗?她的兄弟辈冲之、说之、补之,还不都和苏、黄有一些来往?补之和秦观一样,是苏轼的门生,“苏门四学士”中的人物。可能正因为这个关系,夫人会梦到他罢。

“秦观,字少游,这孩子就起名陆游吧。”陆宰作出了决定。及至陆游长大以后,朋友们称他为陆务观,就是这个来由。

陆游的出世在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这一年是公元1125年。按照阳历计算,他的生日是11月13日。

陆宰进京以后,调任京西路转运副使。因为时局紧张,他的责任主要是供应泽、潞一带的粮饷。泽是泽州,州城在现在的山西省晋城县;潞是潞州,州城在山西省长治县,都在山西省东南一角,那时正在宋人支援太原的大道上。他把家眷寄顿在河南荥阳以后,自己便轻装上道了。

徽宗的时候,北宋政权的昏庸腐朽已经到了顶点。从现象看,真是太平盛世,正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所说的:“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奏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但是,腐蚀的力量已经把这一座大厦完全蛀空了,只消一阵狂风,便可以摧枯拉朽。徽宗赵佶是一位有名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昏聩的统治者。宣和七年,他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蔡京。这一个老朽,七十九岁了,眼睛已经看不清楚,自己管不了,便把政务交给儿子,偏偏两个儿子不争气,内部争吵不休。徽宗实在看不下去,暗示蔡京辞职,可是他还不肯辞,徽宗没法,只好吩咐文士代他拟好三道辞表,下台了事。继任的是白时中、李邦彦,两个腐朽的统治阶级人物。北宋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准备了自己的坟墓。

敌人是不会睡觉的。北宋初年,东北方面的敌人是契丹部族的辽国。宋、辽之间曾经有过几次战争。经过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战以后,宋的统治者以每年向辽国奉上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代价,买取了北方的安定。腐朽的空气同时弥漫在宋、辽的两方。十二世纪的初年,北方的女真部族又起来了。他们的好战远远超过当年的契丹,正因为他们是新起的部族,他们有发展的前途,同样也有扩大的野心。徽宗政和五年(1115),他们建立了国号,称为金国。三年以后,北宋政权和女真订约,双方协作,破灭辽国。北方的战争发动了,女真的武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腐朽透顶的北宋军队,还是经不起垂死的辽人的一击。陆游出世的这一年,契丹部族的辽国亡了,北宋军队依仗着女真的协助,收复了燕山府(北京)。

P8-11

序言

1939年起,我开始对于传记文学,作一些初步的研讨。四年以后,写成《张居正大传》,由开明书店出版。中间曾经写过《王守仁大传》,所以这本《陆游传》的写成,应当是第三本了。

传记文学是史,同时也是文学;因为是史,所以必须注意到史料的运用;因为是文学,所以也必须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史料运用方面,从搜集到掌握,从考订到识别,中间有一段相当复杂的过程。可是讲到人物形象,问题还要多些。传记中的传主,无论作者主观的意图如何力求和史实符合,其实一切叙述,都必须通过作者的认识,所以传主是不是和史实符合,主要还要依靠作者的认识。因此传记文学中的传主,正和一般文学中的主人公一样,是作者创造的成果。所不同的在于传记文学的作者,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学习,求得对传主的全面认识。

一位有问题的传主,有时会给传记的作者以更大的兴趣。姑以张居正为例,他的一生,始终没有得到世人的了解,最善意的评论,比居正为伊、周,最恶意的评论,比居正为温、莽。有的推为圣人,有的甚至斥为禽兽。其实居正既非伊、周,亦非温、莽:他固然不是禽兽,但是他也并不志在圣人。他止是张居正,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同时又想陶熔时代的人物。替张居正写传的人,就有责任把自己的认识交代出来。

陆游是和张居正不同类型的人物。他有他的一番抱负,但是他对于时代所起的影响和张居正所起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可是有一点却相同,——后代对于陆游的评价分歧很大,因此陆游也是一位有问题的传主,他的生活值得仔细分析,做出比较近情的结论。

陆游的一生,八十五年的当中,经过不少的变化,他的政治关系,也有过相当的转变。《宋史·陆游传》说他“晚年再出,为韩伲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又说“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终其晚节”。因此,有人把陆游看成权门清客,这当然是很错误的。现代都认陆游为爱国诗人,这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一位爱国的志士,必须举出具体的事实来,否则不容易取信。空头文学家固然是要不得的,可是没有具体行动的爱国志士也不会引起更多的敬意。既然要为陆游写传,就有必要把具体的事实,加以疏通证明,然后才能塑造出这一位爱国诗人的形象。

要理解陆游,必须抓三个关键:隆兴二年他在镇江的工作,乾道八年他在南郑的工作,和开禧二年他对于韩伲胄北伐所取的政治态度。可是要理解这三个关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陆游在镇江和南郑的工作,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很有限的史料,理解不易全面。韩饨胄的发动北伐,当时的议论已经不一,及至失败以后,一般人都认为他是专权误国,《宋史》甚至把他列入《奸臣传》。是不是如此呢?最初,陆游和伲胄是有距离的,后来他们逐步接近了,直到优胄被杀以后,陆游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立场。他们是在什么基础上接近的?陆游的立场是什么?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我们才能对于陆游,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有时我们必须做一些考证。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记:“陆游晚年为韩伲胄作《南园记》,除从官,杨诚斋寄诗云:‘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盖切磋之也。”万里这首诗是有的,作于绍熙五年(1194),他们在淳熙十六年(1189)相别,前后六年,所以诗中说“花落六回”。《南园记》作于庆元五年或六年(1199或1200),和绍熙五年中间相去五六年。万里此诗,与《南园记》全不相关,这是第一。刘漂《隐居通议》卷二十一说陆游本欲高蹈,“一日有妾抱其子来前日:‘独不为此小官人地耶?’乃降节从伲胄游”。陆游幼子子聿生于淳熙五年(1178),作《南园记》时,子聿已逾二十,更无可抱之理,这是第二。罗大经、刘堞的时代,和陆游都很近,两书亦颇有名,其不可信如此。陆游和韩促胄的关系,中间有不少的纠缠,没有经过考证,很容易走入歧途。

尽管陆游自己说到不愿做一位诗人,但是毕竟他是一位诗人,而从他的主要成就讲,也只是一位诗人。为一位诗人作传,和为平常人作传不同,必须把诗的成就写出来。任何一位诗人的作品,都有一个来源,中间也必须要产生变化;诗人的传记就必须把作品的渊源变化交代清楚,同时还得指出所以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的作品的评价又是如何?尤其如陆游这样的一位诗人,大家都知道他的诗起过几次变化,但是如何分期,每一期的特点是些什么,尽管有人曾经指出,是不是完全符合实际?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传记中交代出来。

要写这本传记,事前必须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我所写的《陆游诗选注》、《陆游研究》,实际上只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但是还很不箩。这本书的写法,和我从前写《张居正大传》时一样,尽量引用作者的原著,因为传主关于自己的叙述,总是比较可靠一些。

十几年前,自己开始写《张传》的时候,写传的人还不多,近年写传的人多了,而且不断地看到优秀的作品,传主也不限于历史上的或是近代的显著人物。作者对于传主的内心世界,正开始做深入的探讨,因此也必然会增加教育的意义。最近两年中,大量回忆录的出现,使人从这里看到英雄人物的面目,在塑造形象方面获得更多的启示,也就为更多更好的传记文学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作为一个爱读传记文学的我,生在这样的时代,是值得庆幸的。从另外一面说,自己只能写出这本平凡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或写作技巧上,都必然有若干的错误和缺点,可是因为受到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限制,一时还没有看清,因此也不及订正。希望同志们指示出来,给我一个修订的机会。

朱东润

1959年国庆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看到,陆游的爱是如何的忠贞不渝、始终如一。对于恋人的爱如此,对于民族国家的爱也是如此。唯有忠贞不渝、始终如一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也唯有这样的爱,才能想起死去五十余年的唐琬,便看到美人的倩影;也才能对危在黾暮的国家,发生无穷的恋慕。

——朱东润

一个人只有在生了重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只有在国家遇到了大难的时候才知道祖国的可爱。在中国儿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在南宋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里,才出现了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才出现了他那动人心魄、感人肺腑、无比悲壮的涛篇。

——史式(著名学者)

“亘古男儿一放翁”、“六十年问万首诗”的陆游是一位集多种角色为一身的奇男子,他有李白的壮志、杜甫的悲悯、苏东坡的豪气、张志和的雅致、李商隐的多情……走入书中,我们会从翔实严谨的史料、生动鲜活的故事中,感受到最真实的陆游。

——江湖夜雨(著名网络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7:01